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民航飞行员、飞行学员动态空间能力加工水平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空间能力是对运动客体的反应和处理.采用距离判断任务和相对到达时间判断任务探讨了民航飞行员、飞行学员和普通大学生的动态空间能力的加工水平.结果表明:在距离判断任务上,飞行员成绩好于飞行学员,飞行学员好于普通大学生;在到达时间判断任务上,飞行员成绩好于飞行学员和普通大学生,而飞行学员和普通大学生之间无差异.研究提示飞行训练可提高飞行员动态空间能力的加工水平,现有民航招飞选拔还应重视和引入同时权衡了距离和速度的时间判断测试.  相似文献   

2.
影响Sternberg双重任务测验评定飞行能力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Sternberg双重任务作为一种典型的心理运动测验,以测量人的手一眼协调能力和双任务下的注意分配能力为目的.受到心理选拔工作的高度重视,在许多著名的心理测验系统中都可以找到该技术的踪影。研究中我们发现,Sternberg双重任务主要用于评价实际飞行的快速反应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实际飞行操纵能力和飞行能力综合评价。但由于飞行员年龄、文化程度和驾驶飞行机种的差异,其评价效果是有差异的。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年龄、文化程度和飞行机种对Sternberg双重任务测验成绩的影响,探讨三项因素对双重任…  相似文献   

3.
在对航线飞行管理态度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飞行员航线飞行中所表现出的驾驶行为规范性水平的实时评估, 着重探讨了飞行管理态度与航线飞行员驾驶舱操作行为规范性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由基本组织态度、驾驶舱工作态度和自动化驾驶态度所构成的航线飞行管理态度量表三因素结构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和较高的信、效度,达到了心理计量学的标准。(2)基本组织态度中的组织信任度和工作满意度分别对驾驶舱工作态度和自动化驾驶态度产生显著影响,但并不直接影响飞行员的驾驶行为,而驾驶舱工作态度和自动化驾驶态度两个因素对航线飞行驾驶行为的规范性有显著影响。研究提示,基本组织态度通过驾驶舱工作态度和自动化驾驶态度间接影响驾驶行为的规范性。因此,驾驶舱工作态度和自动化驾驶态度构成了影响航线飞行员驾驶行为规范性的两个重要中介变量。研究为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航空安全文化特征诊断和CRM训练奠定了一定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4.
90年代初,中国民航在有关现代航空人类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对其飞行员选拔程序展开了一系列的修订工作。随着空中交通密度的逐渐增高,新型喷气客机的问世以及国际航线的不断延伸,从而使今后对高素质飞行员的需要更加迫切。1994年中国民航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携手合作,旨在评价德国这套较为成熟的飞行员选拔程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该测试系统包括人格、心理运动以及诸如航空知识、操作等能力因素的测量与评价。经一系列汉化及文化适应性修订后,346名中国飞行候选者接受本套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与德国候选者相比,中国被试在技术知识和数学能力上显著优于德国被试,但在心理运动和英语听力方面却显著低于德国样本的均值水平。1998年将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一道开展该测试系统的效度研究。  相似文献   

5.
傅双喜   《心理科学进展》1988,6(1):66-74
本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方法提出主要的三个方面即是:一、自我体验法。笔者是飞行二十多年的飞行员,也曾参加过一些组织指挥工作,目前仍在飞行,对飞行的组织指挥有一点亲身体验。二、调查法。笔者采用问答、访谈等方法先后对300多名飞行员、200多名飞行学员和近100名指挥员进行了心理调查。三、观察法。笔者长期在飞行活动第一线有目的、有计划地对30余名新老指挥员进行实际观察。采用上述方法获得了一些可靠的资料,现用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对指挥员的能力结构问题从三方面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二战时,美国军方委托著名的心理学家桂尔福研发一套心理测验,希望能用这套东西挑选出最优秀的人来担任飞行员。结果很惨,通过这套测试的飞行员,训练时的表现很亮眼,可是一上战场,所驾驶的琶机大多被击落,死亡率非常高。桂尔福在反思时发现那些战绩辉煌,  相似文献   

7.
航线飞行安全文化特征评价方法的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航线飞行管理态度调查量表(FMAQ2.0,国际版),旨在通过对中国航线飞行员试用结果的分析考察FMAQ2.0的因素结构及其在评价中国航线飞行安全文化特征的有效性。本量表主要由基本工作态度、飞行管理态度、自动化驾驶态度三个分量表所构成。在对来自国内四大骨干航空公司174名航线飞行员测试结果进行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提取出了组织信任度、工作满意度、交流协作、权力梯度、风险意识、自动化依赖和自动化认识等七个表征现代航线色行安全文化特征的主因素。研究结果初步表明,FMAQ2.0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能够作为评价和分析航线飞行安全文化特征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航线驾驶安全行为多维评价量表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游旭群  姬鸣  戴鲲  杨仕云  常明 《心理学报》2009,41(12):1237-1251
结合现代航线驾驶工作特性及CRM和TEM模型基础上, 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 筛选出现代航线飞行员驾驶安全所必备的27种关键行为特征, 构成中国文化背景下航线驾驶安全行为评价量表的检测项目。对118名中国航线飞行员测评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 由自动化系统认识、领导和管理、情境意识与决策、人际交流与合作技能组成的四维模型优于其他假设模型, 且在四个飞行阶段中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以其中86名飞行员的安全绩效考核(安全规章、飞行作风、飞行技能和机组管理)数据和飞行员在每个飞行阶段的驾驶安全行为总体表现为效标变量, 以航线驾驶安全行为评价量表四个维度上的驾驶行为特征为预测变量分别进行层次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航线驾驶安全行为多维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度; 四个维度变量对维护不同飞行阶段的驾驶安全行为分别具有显著的贡献性, 且这种贡献性因飞行阶段的任务不同而有所差异。航线安全驾驶行为多维评价量表的构建, 不仅为航线飞行员安全驾驶行为规范性评估、机组驾驶行为问题诊断以及安全绩效考核提供了一套客观有效的评价工具, 而且也为有针对性的设计航线飞行员选拔模式和有效实施机组人员非技术性技能/CRM训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宇宙飞行与心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连荣   《心理科学进展》1987,5(3):41-45
宇航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它研究宇宙飞行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从而提高宇航员的工作效率和飞行安全。本文简述宇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包括航天飞行条件下生理心理现象的研究、宇航员的心理选拔与心理训练、宇航工程心理学、宇航员小群体社会心理学研究等,並介绍美国宇航局航天飞行中“人的行为和工作效率研究近期和长期计划”。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军事飞行员选拔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剑涛  张侃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2):29-37
军事飞行员选拔可查的历史距今已有八十年,其中三项主要的选拔原则及三种主要的选飞测量方法贯穿于始终。每一测量方法与研究内容都因时代背景特点、技术水平和战略需要、各国的经济实力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就选拔的理论原则而言,长期以来,智力一直是作为预测飞行绩效的信度、效度均很稳定的心理指标;最近的将来,在性格、人格特征及动作操作协调性方面极可能有新的理论突破。从测量的方法来看,纸笔测验长期以来一直作为选飞的主要测试形式,而现今,它逐渐让位于由微机支持的心理仪器检测。新问世的电脑化选飞测试具有测试环境逼真、生动的优势,必将成为选飞测验有史以来最有效的测量方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专家意见和问卷调查,构建了现代航线飞行技术性技能多维评价量表。对118名航线飞行员测评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由倾斜控制、偏航控制、平衡控制和速度控制构成的4维模型在飞行准备/滑行、起飞/爬升、巡航、下降/进近/着陆四个飞行阶段均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各维度对不同航线飞行阶段任务均有显著影响。航线飞行技术性技能评价量表的构建为现代航线飞行员选拔与训练、机组驾驶行为规范性评价以及飞行安全管理考核模式的设计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部队汽车驾驶员选拔中运用心理测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研究包括六个阶段,(1)工作分析;(2)相应的心理测验的选择;(3)进行预备测验;(4)制订选拔程序;(5)进行选拔试验,(6)结果分析.本研究着重检验了这些测验的各种效度,结果表明;所选的测验不仅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而且还有较好的预测效度;按照我们的选拔程序选出的学员比按常规方法选出的具有明显的职业能力优势。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航线飞行管理态度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作为航线飞行安全文化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通过对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合对驾驶行为规范性水平的实时评估,测定量表的信效度.结果表明:(1)航线飞行管理态度量表三因素结构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和较高的信、效度,达到了心理计量学的标准.(2)航线飞行管理态度量表能够有效地预测驾驶行为规范性水平.研究结果确认航线飞行管理态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应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航空安全文化特征诊断.  相似文献   

14.
军事飞行员选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良明 《心理科学》1993,16(5):299-304
训练军事飞行员的代价很高,必须对应征人进行筛选,只录取成为飞行员可能性大的人。据报道,英国培训一名高速喷气式飞机飞行员大约要花费三百万英镑,用3年时间。在美国,淘汰一名飞行训练不合格的人,大致要浪费67500美元。在理论上,用飞行训练本身做为选拔手段,逐步淘汰那些不能适应飞行操纵的人,这是行之有效的。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种办法的人力、物资耗损巨大,真正付诸实践是不现实的。任何选拔体制的建立,通常采用以下步骤:对该职业的操作活动进行分析;识别其所要求的技能成分;设计一套能运用这种技能并可评分的测验任务;计算检测得分与受检者日后飞行  相似文献   

15.
认知特征、场独立性与飞行空间定向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游旭群  于立身 《心理学报》2000,32(2):158-163
通过认知分化测验(CLB)、团体镶嵌图形测验(GEFT)以及飞行定向水平的模糊评价技术,旨在检验认知特征、场独立性和飞行空间定向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高水平的视觉空间认知能力及较强的场独立性特征不仅有助于获得一个良好的飞行定向水平,而且还构成了预测定向水平差异的有效指标;(2)场独立性特征与空间认知特征之间存在着一个很高的相关。具有较强场独立性特征的飞行员往往也具有较为典型的空间认知特征;(3)错觉水平较低的飞行员与中、重度错觉水平组飞行员在空间认知、认知分化和场独立性上的得分分别构成了显著的差异,表明轻度组飞行员在空间定向中表现出了良好的视觉空间信息组织、加工和某些元认知技能方面的优势。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视觉空间认知加工和场独立性水平与飞行空间定向之间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其平   《心理科学进展》1985,3(2):83-86
根据从事飞行工作二十多年的体会,我认为从事飞行活动与做地面工作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飞行工作要求飞行人员有强壮的身体素质,特别是要求飞行员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适应空中飞行时飞机瞬息万变的复杂状态和对敌空战的需要。那么,从事飞行活动与做地面工作相比究竟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呢? 一、空间感知对象起了变化。飞行活动是在空中实施的,是人驾驶飞机在空间活动,飞机  相似文献   

17.
初级军官心理选拔的预测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建立院校学员胜任特征及初级军官评价模型,探讨初级军官心理选拔检测系统的预测性。方法:某军校340名男性本科学员入校时完成初级军官心理选拔检测,毕业前进行院校胜任特征评价,对162名学员毕业后1~5年进行部队工作表现追踪评价。结果:中国MBTI-G人格类型测验对院校学员管理能力、影响力、约束力、口头表达、军人气质、人际关系等有较好的预测性,预测符合率72.13%;中国军人明尼苏达个性调查表6项精神障碍维度对情绪稳定性有较好的预测,预测符合率71.90%;院校学员一般能力倾向测验对学业成绩、文字表达、口头表达、人际关系和决策能力等胜任特征也有一定的预测性,预测符合率66.70%;三项测验院校胜任特征总预测符合率达81.70%,部队胜任特征总预测符合率76~87%。结论:为我军初级军官心理选拔提供了实用工具,为提高心理选拔预测准确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许为 《心理科学》2003,26(3):523-524
1 引言自动化技术的引进改变了飞机驾驶舱的人机界面和飞行操作方式。自动化驾驶舱不仅给飞行员提供了对自动化控制层次(即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的选择,而且也提供了由自动油门、俯仰和横滚三种维度组成的百余种飞行控制方式,从而飞行员可通过自动化系统监控飞行操纵。与此同时,灵活多样的控制层次和方式的操纵对飞行员的认知加工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大型民用客机为例,根据近年来的一些相关的心理学研究,讨论和分析这种认知加工能力的新要求以及飞行员与自动化系统间的交互作用,以探讨进一步提高飞行安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试用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和表象训练相结合方法,减轻飞行学员的精神紧张及有关的生理反应、26名20—22岁的男性飞行学员,实验、对照组各13名、实验组学员每次飞行后进行一次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和起落航线表象训练,共16次;对照组学员参加日常飞行训练不加任何干预。实验前后实验组及对照组学员进行黑红数字测试,记录其测试前后的血压、心率;第一次升空及单飞考核飞行后也记录他们的血压和心率。结果表明,实验组学员的单飞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织学员单飞考核后的收缩压及第二次黑红数字测试后的收缩压比实验前显著降低;而对照组的前述生理指标无变化。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和表象训练能有效地减轻飞行中的紧张情绪及其生理反应,适于在飞行部队应用。  相似文献   

20.
姬鸣  杨仕云  赵小军  鲍旭辉  游旭群 《心理学报》2011,43(11):1308-1319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257名中国航线飞行教员、机长和副驾驶,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探讨了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的影响, 以及在这一影响过程中风险知觉和危险态度所发挥的作用。结果发现:(1)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高风险容忍飞行员的驾驶安全行为水平显著低于低风险容忍飞行员; (2)风险知觉在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调节作用, 即高水平的风险知觉削弱了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的负向影响。(3)危险态度在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 且这种中介作用的实现又受到风险知觉的调节, 即危险态度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