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冥界观是中古时期道教思想及神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真诰》对地狱中所见的官僚世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说明。本文围绕《真诰·阐幽微》展开文献分析,立足于魏晋六朝时期的道教冥界说,重构酆都六天宫的冥界官僚结构及其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从酆都六天宫的地狱世界理解俗世伦理原则在冥界想象中的运用,同时在汉魏六朝职官制度的历史背景中理解地狱官僚结构,从而从不同层次分析冥界观的构成方式及其宗教意涵。  相似文献   

2.
道教善书是指以《太上感应篇》为发端而产生的一批道教劝善经书,包括《文昌帝君阴骘文》、《太微仙君功过格》、《关圣帝君觉世真经》、《文昌帝君蕉窗圣训》等。这些经书既可以被视为一套伦理系统,也可以被视为一套解释系统,还可以被视为一套仪式系统。以其所具有的融合性、阐释性、实践性,道教善书在当代伦理重建中具有显著的价值,可为在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中寻求建构普世伦理,并将其化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真诰》是卷帙浩繁的《道藏》中的一部独具历史价值的道教史籍著作,也是一部集中反映上清经派教义、史迹以及人物诸方面的重要经典。惜乎此书长期未得到我国学术界应有的认识与重视,今钟来因先生特撰写《长生不死的探求——道经<真诰>之谜》(文汇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率先打破了《真诰》文献的研究的沉寂。钟来因先生著的《长生不死的探求——道经<真诰>之谜),是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研究与介绍《真诰》的学术专著,是《道藏》研究中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谓“底层女仙”是指《真诰》中存在的后天得道、与人间关系较为密切的女仙。因为她们都处于上清道教神仙谱系的中下层,故谓之“底层女仙”。《真诰》中的“底层女仙”来源有三:一是真实存在的女性,二是经《真诰》统一整理设计的女性,三是《真诰》从别处继承而来的女性。这种来源分类上的区别,所体现的是不同时期女仙身份设计理念的差异,其背后反映的则是南方道教上层化改造程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文化人类学、宗教社会学等研究方法的引入,道教研究出现了一种向其"本土"特色回归的区域史研究方向,一批以城市、省区为中心的道教史论著相继面世。国内如李远国的《四川道教史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郭武的《道教与云南文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张宗奇的《宁夏道教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樊光春的《西北道教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国外则有苏珊·纳奎因的《北京:庙宇与城市生活(1400—1900)》(斯坦福大  相似文献   

6.
道教与女性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教与女性研究是道教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世界宗教与性别研究的一个分支。鉴于当前的宗教与性别研究,其关注的焦点仍然是女性,本文仍采用道教与女性研究这一提法。这一提法已经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可,如朱越利在《道教学的定义、对象和范围》①一文中提到“道教与女性”这一研究领域。一些道教类的学术期刊也开辟有道教与女性研究这样的专栏。  相似文献   

7.
《世界宗教文化》编辑部的同志要我向青年学者谈谈怎样进行道教文化研究的问题,但是我个人才疏学浅,是难以胜任其事的。只不过回想自己多年来从事道教文化的研究工作,碰到的难题不少,体会也有一些,就从这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粗浅的认识吧!我在治学的道路上,是经历了一...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宗教问题成为宗教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今道教学研究已经离不开数字人文技术与理论的应用,道教研究与新媒体结合,从最初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文献整理,再到道教影像化重制以及道教舆情分析应对,可以说数字人文宗教视阈正在不断地与道教研究发生联系,数字人文宗教学视阈下的道教问题研究已经成为道教中国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可否认,网络技术的发达,使得道教文化可以从地域性传播扩展到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这对道教文化在现代文明进程中发挥更大价值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正> 在中国大陆,道教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近几年来,在我们培养的道教研究人才中,涌现出了一批扎实功底、有深厚发展潜力的新人,孔令宏教授就是其中颇为突出的一位。他在出版了《朱点哲学与道家、道教》、《儒道关系视野中的朱熹哲学》、《中国道教史话》等专著的基础上,最近又推出了一部力作《宋明道教思想研究》(39万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4月版)。这是他在自己的博士后科研工作报告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求实集---丁培仁道教学术研究论文集》,巴蜀书社2006年出版,全书43万字。选取2005年前论文39篇,附录《随想录》等。2006年10月28-29日,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基督教研究中心主办,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协办的"基督宗教商业伦理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在四川大学召开。来自美国普渡大学、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华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朝华管理学院、四川神学院、成都人文研究所等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学者,以…  相似文献   

11.
简讯     
“基督教与道教伦理之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暨基督教研究中心承办、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及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所协办的“基督教与道教伦理之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004年10月29-31日在四川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宗教》杂志社、北京天主教与文化研究所、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云南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湖北襄樊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及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的4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  相似文献   

12.
漫评李刚《劝善成仙——道教生命伦理》王煜《中华道学文化系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共八种,最富哲理的一种就是李刚的《劝善成仙》。它深入浅出地评析道教生命伦理,消化整套道教历史,比较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奥勒留斯(罗马帝王Au...  相似文献   

13.
宗教的文化功能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宗教的文化功能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广义上讲,宗教本身就是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我国丰富多采的宗教文化不仅对教徒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浩如烟海的宗教典籍,丰富了传统历史文化宝库。它们跨越历史的时空,传承着深厚的宗教文化传统。如道教经典之集大成者《道藏》,内容宏富,包罗万象,既有道教经典论著、科仪方术、仙传道史,又有医药养生、天文史地、诸子百家;既是研修道教的经书宝典,也是探讨传统文化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斑驳五彩的《道藏》《道藏》是道教经典、论述、符箓、科仪、法术和文献(包括山志、纪传、图谱等)的总汇。道教是宗教的一种,宗教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各大宗教中,道教是我国唯一土生土长的,所以它和祖国的传统文化有至为密切的关系。就整体而言,《道藏》所包蕴与代表的道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只是第一义。由于道教的根源及其产生有复杂的因素和成份,再由于《道藏》收录的范围基于道教的特殊性质而扩大了领域,因此《道藏》群籍中呈现了斑驳五彩的景观,许许多多学科的古典文献竟然只是在《道藏》中才有所保存。所以《道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地位,就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道教》日译本序任继愈世界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影响着世界广大地区的群众。中国也有三大宗教,即儒教、佛教、道教,这三大宗教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它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家庭生活。佛教、道教、儒教在隋唐...  相似文献   

16.
陈斌 《中国宗教》2018,(8):74-75
宗教活动场所的文物保护,除了要增强宗教文物保护管理意识、依法依规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掌握文物保护管理的知识技能之外,充分发挥宗教文物的文化功能,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清代福建道教宫观壁画本身有传承道教文化的功能,同时又具有艺术审美功能。只有加以充分挖掘、研究,才能真正诠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这篇文章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以道教经典和通俗文学作品为依据研究和总结了明清时期道教在伦理观念方面的新特征以及这一时期道教在宗教伦理的传播方面的新局面。同时,文章也结合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宗教背景分析了道教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趋势以及与民众,特别是下层民众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文化的丰富体系中,存在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之处。近年来,北京市道教协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道教文化的当代诠释,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道教教义教规阐释《道德经》开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可道、可变之“道”,有不可言说、恒常之“道”。  相似文献   

19.
<正>在道教中,"洞天"指通天的洞府,居之修道可成天仙;"福地"为驻地的福祉,居之度世可成地仙。洞天福地观念早在六朝时期已经形成,成书于东晋的《道迹经》和南朝的《真诰》均有洞天和福地的记载,原本为道教虚拟的仙境,实际成了道教修道安养的祥和世界,洞天福地理论成为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容,对我国人居文化和福地文化等多种文化影响深远。当今,对洞天福  相似文献   

20.
宗教经验是人对“终极实在”的存在所作的一种持续、严肃的反思。这种体认能孕育深厚的宗教感情,也能构成独有的宗教意识。宗教经验,对于个别宗教来说是很特殊的;对于个别信徒更是异乎寻常的。然而,综合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分析,宗教经验又似乎有相近的轨迹:1.面对现实生活的苦难;2.深思苦难的根源;3.塑造理想的世界;4.通过修炼与“终极实在”联系;5.经历求道的疑虑;6.脱离拘束,得享精神自由;7.对现实世界提出批判或预见。陶弘景是中国六朝著名道士,对于改革南朝道教贡献尤巨,但学术界至今对他的宗教体验还是认识不深。本文从他存世的两种道教文学作品《华阳陶隐居集》和《真诰》细察他的宗教经验的内蕴,并揭示其中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