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静 《美与时代》2005,(5):64-65
三部交响曲作为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体现了王西麟各阶段的美学观念和创作风格。自《第四交响曲》开始,作曲家重新对生命进行了思考,并且希求改变自已的创作风格,打破已有的固定思维。作曲家这一思想观念的转变,也就带来了《第六交响曲》中音乐语言和艺术风格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朱惠娟 《美与时代》2006,(12):67-69
柏辽兹是法国最伟大的作曲家、指挥家,他最有代表性的交响曲《幻想交响曲》是西方音乐中第一部标题交响曲。柏辽兹的标题交响曲有几个特点:标题性、崇尚自然、文学性。本文的目的在于向读者阐明标题交响曲的内涵,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柏辽兹及他对欧洲音乐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杨林 《美与时代》2006,2(5):79-82
《e小调(自新大陆)交响曲》(Op.95)在安东尼.德沃夏克九首交响曲中最具盛名和影响力,这是他到美国后的第一部作品。对于这部作品究竟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曾引起争论,但从作品具有总结性意义的第四乐章中可以看出,这部交响曲的主旨不在于反映所谓的美国文化,也不是对都市生活的写照,而是作曲家用故乡人民的精神和立场,表现出对黑人和受欺压民族人民的同情,并对他们争取自由平等斗争的胜利表示出坚定的信念。  相似文献   

4.
郝思震 《美与时代》2003,(10):23-24
肖邦是一名小型曲式大师,尽管他的老师埃尔斯纳一再鼓励他从事民族歌剧的创作,但在肖邦的创作生涯中,并没有创作出足以显示其天才的大型歌剧或交响曲.  相似文献   

5.
肖邦是在斯拉夫民族音乐汇入欧洲音乐主流之前,第一位在自己的音乐中强烈地渲染和突出了斯拉夫民族因素的伟大作曲家。肖邦音乐中最精华的东西,就要把他的民族精神、爱国感情强调出来。  相似文献   

6.
罗伯特·舒曼的浪漫主义作品《蝴蝶》创造性地采用12个短小、精致的标题音乐的自由形式,在结构和内容上打破了古典主义时期的奏鸣曲、交响曲的惯例,开创了全新的钢琴套曲形式。舒曼的这种不用常规方式命题的手法正是他不同于其他作曲家的表现,也是其创作结构自由的一大体现。这一大标题的意义并不是乐曲性质的说明,而是把听众带到一个浪漫的意境中,让他们自由幻想。  相似文献   

7.
艾夫斯,一位在引用曲调的广度和深度上超越了任何作曲家,并且在大量的引用中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征,走出了创新之路的作曲家。从此,美国专业音乐以艾夫斯的创作为其成熟期的标志,他被当之无愧地誉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民族音乐家。因此,了解引用曲调在艾夫斯作品中的地位,分析引用曲调中的文化,这些对于我们创作中国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弗雷德里克·肖邦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民族作曲家和爱国主义音乐家,他的音乐创作始终是与波兰的生活和波兰的民间艺术紧密相联的,他以波兰民族的音乐体裁波罗涅兹舞曲开始,又以波兰民族的音乐体裁玛祖卡结束。肖邦一生共创作了18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并且都是与波兰民族音乐相联系的。他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强烈的民族精神,他的每一首乐曲都像一首饱含波兰泥土芳香的音诗。其中,玛祖卡舞曲的创作尤为重要。肖邦的50余首玛祖卡舞曲几乎都是很短小的乐曲,但它却是肖邦钢琴作品中很有价值的艺术珍品之一。它们具有惊人的多样性,每一首都是…  相似文献   

9.
歌剧《泰伊斯》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歌剧中抒情歌剧的典型代表,其中的罪感和救赎精神不再是基督教义中原初的含义,而是表现了西方民族用基督教对整个东方民族的拯救,体现了西方对东方的控制欲和窥探欲。《泰伊斯》中的音乐作曲家直接采用异国曲调,音乐特征符合学者所总结出的西方表现异域作品中音乐的固定模式,舞蹈动作设计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前言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F.Chopin1810-1849)是一位民族作曲家及民族艺术家,他把波兰民族元素融入他的作品中,他因作品充满着诗一般的浪漫气息而被誉为"钢琴诗人"[1].他的作品不像贝多芬有交响乐,也不像莫扎特有歌剧等,在他的创作中钢琴作品居多.这首《g小调叙事曲》也称"第一叙事曲",音乐与诗歌相结合,在曲式写作方面运用了混合曲式这种新体裁,更加深刻地描绘出了作者内心对祖国的一片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1.
歌曲<西部情歌>是由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印青在党中央号召"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一首优秀的民族声乐艺术歌曲.歌曲选用陕北音乐风格的创作元素,结合爱情题材的鲜明歌词内容,创作出了旋律优美动听,地方风格浓郁,技术性和艺术性都堪称完美的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12.
刘新红 《美与时代》2005,(10):62-63
肖斯塔科维奇是举世公认的交响乐大师,他的<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作为一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诞生,揭露德国法西斯凶恶形象,歌颂苏联人民英勇斗争精神的杰作,早为世人所熟悉和赞赏,已成为世界人民抗击法西斯的精神旗帜.但是在这部作品问世半个多世纪的今天,有人对它的内容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和评价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  相似文献   

13.
肖邦是19世纪浪漫乐派杰出的钢琴家及作曲家,他在创作上仅钟情于钢琴,其作品浪漫、高雅、极富歌唱性.其主要特点是:1.如诗如梦的优雅旋律;2.丰富多样、自由的、有弹性的节奏;3.强烈的民族特征;4.渗透在音乐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4.
音乐之美     
有不少大师曾对音乐有精辟的、独到的见解.德国作曲家舒曼如是说:"对我来说,音乐是灵魂的完美表现."德国浪漫主义作家里希特曾对浪漫时期的音乐有这样的评述:"浪漫主义是一种不受拘束和无穷无尽的美."当我们在仔细聆听一首作品,独奏曲,重奏曲,协奏曲或交响曲,甚至一首短小歌曲的时候,无不为音乐的美而感动,而震撼,而陶醉.音乐是在流动,是在诉说,它可以引起你无穷无尽的联想,漾起你的感情波澜.音乐是美的,是一种升腾的不能言喻的美,是一种看不到而感觉得到的美.  相似文献   

15.
韩德尔(又译亨德尔)是18世纪英国籍德国人伟大作曲家、汉诺威选侯宫廷乐长。德国人说“韩德尔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而英国人说“韩德尔是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在一个纪念会上含泪说:“韩德尔是我们一切人的老师。”贝多芬誉称韩德尔为“真理之所在”,“是我们所有人中最伟大的一个”。韩德尔12岁时,就成为助理管风琴师,17岁起任教堂管风琴师。他的作品大部分取材于圣经。他把作曲作为他用来描述神  相似文献   

16.
刘天华是我国杰出的二胡演奏家、民族音乐作曲家、教育家。他为民族音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开创了民族器乐教学体系和刘天华二胡流派,今天我们所用的二胡也是在他的改革基础上定型的。刘天华虽一生短暂,却给世人留下了许多如诗如画般的乐曲,他赋予了乐曲生命和情感,让乐曲有更多的表现空间,使二胡更完美地显示了它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肖邦是一名小型曲式大师,尽管他的老师埃尔斯纳一再鼓励他从事民族歌剧的创作,但在肖邦的创作生涯中,并没有创作出足以显示其天才的大型歌剧或交响曲。但这丝毫没有妨碍肖邦那些拥有气势过人旋律、纯粹之美音色以及富有个人特质抒情性的钢琴曲在世界音乐发展史的浪漫主义时期所占有的地位。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完全是他自己的,人们绝不会把他的风格与其他人的相混淆,他那孕育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构成了钢琴这一乐器的黄金时代。在肖邦创作的小型曲式中,前奏曲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与肖邦同时期的另一位著名作…  相似文献   

18.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ch Rachmaninov 1873-1943)作为20世纪世界音乐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和杰出成就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是浪漫主义音乐创作与演奏传统最后的守护者和艺术大师之一.与其同时代作曲家不断以全新的创作风格掀起现代音乐的浪潮不同,拉赫玛尼诺夫自始至终秉承浪漫主义的音乐传统,坚持在有限的创作技法中寻求无限的变化,作品中鲜明的俄罗斯民族特性、精湛的演奏技巧以及浓厚的悲剧性色彩形成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同时他作为一位出类拔萃的钢琴演奏家,其钢琴作品尤其脍炙人口.本文试以《科莱里主题变奏曲》(op.42)这部钢琴作品为例,深入剖析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音乐语汇特点.通过对该作品的曲式结构特点、变奏手法、调性选择、和声运用、音乐性格与精神内涵等方面的具体分析,以加深对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特征与音乐风格的理解.这部作品是其后期创作的一部大型钢琴独奏曲."变奏曲"是他所有创作中运用不多的一种体裁形式,该乐曲通过手法多样、内容丰富的变奏将作曲家的音乐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其艺术价值及历史意义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19.
<正>与语言相似,音乐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交流媒介。出于交流的目的,作曲家总是有意识地建构音乐,使其结构富有逻辑性,隐含某种涵义。这种涵义可理解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比如,情绪或情感,或对社会的理解与感受等)。在音乐作品乐谱的基础上,表演者通过创造性的诠释,使听众在聆听到音乐作品过程中,领悟音乐作品传递的内涵。由此,作曲家、表演者和听众三者,形成了音乐意义生成与理解的链条(蒋存梅,2002)。由于音乐不具有类似语言的明确语义,这种意义链的实  相似文献   

20.
鹰的启示     
我曾经被一幅名叫《拿破仑在圣·海伦娜岛上》的油画深深地震撼。画中两手叉腰披头散发站立于海岛边悬崖上的拿破仑与一只低低飞翔的鹰遥遥相望,彼此相伴。鹰仿佛就是拿破仑的影子,或者说拿破仑就是鹰的影子。夕阳下的大海波涛翻滚。此情此景,会使人想起《命运交响曲》开始时那悲壮有力的敲门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