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僧皎然有“偷诗”一说,方法有偷语、偷意、偷势三种。李嘉裙之“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句,王维将其改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此为偷语,只在字面上玩花样。韦应物之“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句,白居易将其换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此为偷意,有脱胎换骨的手段。偷势是最难的,神而化之,不知不觉,所谓妙不可言也。  相似文献   

2.
汪英 《四川心理科学》2014,(17):153-153
“生成”是新课程教学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课堂是动态的,是鲜活的,是情景化的,也是富有个性的。课堂上怎样才能有生成呢?清代学者有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才能促进学生会参与、会发现、会运用、会创造,使学生全面、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课堂生成。几年来参加“疑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告诉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质疑,促进课堂生成。  相似文献   

3.
变异语言艺术,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故意用表面上有停思维逻辑的语言来传递某种不便直言的信息,造成某种特定的交际效果的语言艺术。有这样一个传为美谈的例子: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个外国记者问周恩来总理:“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总理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周总理的回答既巧妙地暗示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是保密的,不能告诉记者,又避免了使外国记者陷入波直接拒绝回答的尴尬境地,还借话语中的幽默创造了和谐的谈话气氛,表现了一种机敏风趣.宽厚待人的风度。而所有这~切效果,都是通过…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人们在交流思想过程中提出疑问并要求回答的一种语句,提出问题并要求回答的思维方法在人们科学发现、开展教学活动、新闻采访、论文答辩演讲辩论、治病问诊等活动中广泛地应用着。巧妙地提出问题即巧问对于表达和论证思想起着很大的特殊作用。设计巧问有逻辑方法,巧问中的逻辑方法对于发挥巧问的力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语言表现形式说,巧问的“问”是指有疑而问的问句。无疑无答的反问句、无疑而问的设问、出乎意料的惊问、艺术修辞的奇问等都不属于巧问的“问”。本文仅就有疑而问的巧问中的逻辑方法作些探求: 1、二难藏问  相似文献   

5.
《推背图》是一本迷信书,但“推背”一词却是有道理的。有好些玄物玄事是需要背向推理,即推背思维才可以知晓的。古代民间有个故事,说有人把三百两银子埋在地里.上面竖板留字“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则写上“隔壁阿二不曾偷”。这个故事只要稍稍推背思维一下.便命人捧腹不已。然而.现实商战中,象“此地无银三百两”之事还在不断演绎,诸如“跳楼价”“挥泪大甩卖”“滴血的优惠”,之事,有多少真如广告言中所说?!只要推背思维一番.便知这多半是骗人的把戏,大可以一笑置之,将此权且当作市场中的小幽默;倘若不…  相似文献   

6.
古人提倡‘学贵有疑’,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从有疑到不疑,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培根说:“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  相似文献   

7.
说不尽的康德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是法国哲学群星灿烂的时期,显示了一种世纪末和世纪交替的特色。这时的法国哲学家每有新的精彩议论,常使人在眼花镜乱中惊心动魄。但法国的这些哲学新星,都有深厚的学问基础;他们是“现代的”、“后现代的”,但他们并没有把“古典的”抛开一边,而是认真地研究它,在这个基础上使自己的创新在理论上厚实起来。这是“学问”之道。德罗兹(GillesDeleuze)是法国哲学新星中的一员,思想相当激进,但1963年,他出版过一本论康德哲学的书,叫“LaPlilosophieCritiquedeKaut”。这本书1984年被译成英文出版。我最…  相似文献   

8.
拒绝的技巧     
在日常交往中,你会发现有这样一种人.当别人有求于他时,不管自己是否有能力办到,总是行字挂在嘴边,到头来却因自己许了愿而不能兑现,结果失信于人。与其这样,倒不如当初该拒绝的拒绝。有的人就是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其实巧妙的拒绝不仅不会影响你与他人的关系,而且还会达到“办事不成情意在”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使你的拒绝更恰当、更巧妙;收到满意效果?不妨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暗示法就是不直接地说“不”,而是采取间接的方式,让对方领会到已被拒绝。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曾在山东潍县做过县令。他刚直不阿,执法严明,…  相似文献   

9.
造势生财术     
生活中,不经意间,身边偶尔有人打电话的声音就会被自己“偷”听到。时过境迁,那音、那景、那人,常常不可名状地从脑海里跳将出来,在内心里掀起层层波澜,心绪难以平复。这偶尔“偷”听来的电话,给我带来的是无尽地臆想和感动,周遭沐浴在一片水银般泻下来的圣洁和光明中。  相似文献   

10.
“问——答”是人们交流思想、科学发现、组织教学、新闻采访、论文答辩、治病问诊、获取信息的一种常见的思维方法。“问”与“答”中有逻辑,我们注重研究妙答中答案断定的逻辑方法,对于巧妙地回答问题有很大作用。“问”的语言表达形式是有疑而问的问句,“问”的本身不表达判断,但“问”总是与“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问”的答案却是判断,其语言表达形式一般情况下都是陈述句。凡答案都有所断定,或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本文就妙答中答案断定的逻辑方法作些探讨: 一、假言断定。所谓假言断定,它是用假言判断作出断定,即假定某某条件成立,然后引出一个结果。这是常见的一种妙答的逻辑方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千奇百怪的,有时会遇  相似文献   

11.
悖谬却入理     
有一首获奖的咏物短诗,说的是“生石灰”:越发冷水越焕发出热情由“冷”而变为“热”,看似悻谬,但仔细一想,生石灰不就是这么一回事么?于是,我也试文写了一首“咏冰”的小诗:即便是弱农也有汽修修硬骨一“弱”-“硬”,使石却人理.这种思维方式之奇特,就在于反党合这,佯谬而实智.从语言形式来看,关键是将一对反义词巧妙地组合在一块.美国著名的盲人作家海伦·凯勒,曾以非凡的致力创造了惊人的成就。请看一段谈话:访问者:一个人可能遭到的最大悲哀是什么?海伦·凯勒:有眼睛而仍然看不见。无独有偶,中国的保尔——张海迪…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三疑”课堂导学模式 “三疑”即质疑、探疑、解疑。在质疑环节中,数学课堂上,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老师梳理问题,用这些问题驱动课题;探疑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之前提出的问题,老师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解疑环节中,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性迁移性的练习,提升学力。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94,(4)
中国佛教文化代表团访法期间.在接待单位的安排下,2月1日下午.净慧大师一行前往巴黎的主教府,会晤广法国大主教的最高领导人、巴黎红衣大主教吕斯蒂杰先生。陪*前往会晤的有《欧洲时报)什张晓贝副社长、法国潮州会馆曾海潮副会长、代表闭秘书长东辉先生和四位青年僧人。大主教与大师进行了45分钟的谈话,气氛非常友好融洽。谈话结束后,互赠纪念品,合影留念。下面是大师与大主教对话的要点。大主教:“您是第一次来法国吗”大师:“是的。”大主教:“你们看到巴黎、看到法国不会感到很惊奇吧?”大师:“对于法国的文明我们一直很敬…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00,(9)
千疑万疑,只是一疑。话头上疑破,则千疑万疑一时破;话头不破,则且就上面与之厮崖。若弃了话头,却去别文字上起疑、经教上起疑、古人公案上起疑、日用尘劳中起疑,皆是邪魔眷属。第一不得向举起处承当,又不得思量卜度,但着意就不可思量处思量,心无所之。老鼠入牛角,便见倒断也。又方寸若闹,但只举“狗子无佛性”话。佛语、祖语、诸方老宿语,千差万别,若透得个“无”字,一时透过,不着问人。若一向问人佛语又如何、祖语又如何、诸方老宿语又如何,永劫无有悟时也。 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云:干屎橛。但举此话,忽然伎俩尽时,…  相似文献   

15.
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那位最敏锐的观察家和政治上的失败者De.托克维尔(AlexisdeTocqueville)①看来,只有在锻造着一种新文化的新世界里,民主才是可接受的。在他自己的国家法国,在被称做“民众的春天”的1848年期间,托克维尔坚定地站在反对派立场上,既反对共和派,又反对波拿巴式的男性普选权。民主的每一种试验,不管是议会制的还是独裁制的,都威胁到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即威胁到在他看来是介于革命的群众或乌合之众与用刺刀维持统治的粗暴做法之间的“中庸状态”。18和19世纪发生的那些革命的剧烈震动当然推进了民主的进程,但同时也增强了许多…  相似文献   

16.
朱熹曾云:“学贵有疑。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可见,学习就是一个“以质疑始、以释疑终”的过程,其关键就是如何在“疑”字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7.
朱熹曾说过:“学贵有疑。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可见,学习就是一个“以质疑始、以释疑终”的过程,其关键就是如何在“疑”字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8.
为别人喝彩     
我在空闲时间喜欢看体育节目,曾经有这样一个镜头如今仍然时时闪现在眼前:那是在2001年8月22日,北京举行的“大运会”开幕式上,当法国体育代表团走到主席台前时,我意外地发现,法国运动员高高举起了一条横幅,上面用中文写着一行字“法国代表团祝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巴黎申办奥运会败给了北京,但法国人仍然能够大度地为竞争对手喝彩,那天,他们赢得了现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为别人喝彩,  相似文献   

19.
1799年,法国巴黎市政大厦内一片金碧辉煌。法国军界、政界、商界名流云集于此,海阔天空地议论着上流社会的秘闻。个子不高但精明强干的法国意大利军团司令拿破仑异常活跃。突然,拿破仑举起一杯红葡萄酒,颇有深意地朝各位来宾询问:“诸位,请静一静。目前,法国正跟俄奥联军大战。你们猜猜奥国军营有谁是足智多谋的骁将?谁会成为我们强硬的对手?”大厅内霎时鸦雀无声,大伙都想不出个究竟。静了一会儿,拿破仑再举起酒杯:“谁说出来,我愿受罚喝下这手中一大杯酒!”谁都说不准,所有的目光都扫视过来。拿破仑“噗哧”一声笑了:…  相似文献   

20.
王小明 《法音》2001,(1):19-29
《净土十疑论》,全一卷,是智顗阐述西方弥陀净土思想的又一部著述,又称《阿弥陀十疑论》、《天台十疑论》、《西方十疑》等。此书为智顗口述,但不知为何人记录整理。 所谓“十疑”,是指该论就往生西方弥陀净土提出十项疑难。这十项疑难,基本囊括了世人对净土法门进行理性思考的所有模式及框架。智顗对此“十疑”的解答,不仅在当时对西方弥陀净土信仰的普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后世的净土学人,也颇具解惑和指导意义。 《净土十疑论》(后简称《十疑论》)的语言较为通俗,且多有譬喻例证,使人对其中所阐述的思想极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