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钓     
曾以为,寒冷的冬天,钓鱼渐趋成为一种奢望,耳熟能详的柳宗元的《江雪》,不过是一种意境罢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亦是借山水,咏渔翁,寄托情怀而已,幽静寒冷的境地里,让人备感孤独寂寞,焉能垂钓?节气大雪之后,寒意渐浓,弥  相似文献   

2.
独钓寒江     
“独钓寒江雪”,这是唐朝诗人柳宗元《江雪》诗中的点睛之句,也是一个颇具诗美和独特个性的意象。大地苍茫,天籁无声,雪飘如羽,江流有韵,一只孤舟,水中漂泊。此时此刻,远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近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短短五绝,四行二十个字,精练,精致,其意深焉。  相似文献   

3.
话说安详     
安详,是一种优良的生命质地。一个人能以宁静的心境从容地看天空云卷云舒,看地上花开花落,看世间人聚人散,这便是一种安详的修养了。唐代诗人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名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位“蓑笠翁”能一个人一条船在飞鸟藏形行人绝迹的冰地雪天垂钓,此间沉静的氛围展示一  相似文献   

4.
安静的力量     
正安静的力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在隐隐闹市中将它淡忘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诗人勾勒出的寂静世界,无声地传达出生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一次意志的磨炼。面对逆境,宁静超脱的心境是一种人格的闪光,就像独钓寒江的渔翁,尽管冰天雪地,寒气逼人,却能淡然处之,镇定自若。有一个巨商,为躲避动荡,把所有的家财置换成金银票藏进伞柄之内,然后把自己装扮成普通百姓,带上雨伞准备归  相似文献   

5.
正微风习习,细雨飘飘,丁香花一瓣一瓣落下来,轻轻地掉在地上。母亲坐在门前的板凳上,戴着眼镜绣花,有鸳鸯戏水,有牡丹盛开。母亲的脚下横卧着一只小黄狗,正在酣睡。小巷深处传来悠扬的笛声,笛声缠绕在丁香花里。那一刻,静是如此美好。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让我们再一次领略静的美好。诗人在开篇,就把我们带入了静的氛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我们眼前浮现出静美的画卷,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  相似文献   

6.
意境的曼妙     
正意境,是指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诗词及绘画艺术中有很多意境之美。如李白所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把友人远去的无限惆怅凝结在孤帆远逝的场景之中,让人不禁拍案叫绝。又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你只见一只舟,一渔翁,整个画面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觉烟波浩渺,满幅皆水。这正是艺术的妙处。曾看到一个小段子:云南  相似文献   

7.
德国作家海·伯尔在《一桩劳动道德下降的趣闻》中,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个衣着鲜亮的游客来到西海岸一个港口旅游,在一条小鱼船上,看到一个邋里邋遢的老渔翁,这是一个非常穷困的老渔翁。这么好的天为什么不出海捕鱼呢?游客对老渔翁的偷懒的举动颇不理解。他问老渔翁:“为什么不出海呢?”老渔翁说:“因为我今天一大早出过海了,捕的鱼够我三四天用的。”游客仍是不解,满怀着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给他描绘作为一个勤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一生不仅写下了大量的文学珍品和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唯物主义著作,而且在从政和著述的同时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一批德学兼优的青年学者和文学家。青年时代,柳宗元在长安任职时,已经是“后学之士到仆门,日或数十人”(《柳宗元集·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以下引柳文,只注篇名)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南荒,但许多青年人仍然“走数千里从宗元游”(《新唐书·  相似文献   

9.
正清代状元刘镒曾游江西吉安望仙山,有感于山中的关帝庙年久失修,关羽塑像残存,在庙壁题一上联:"独岭孤山,一神像单刀匹马。"之后,观者络绎不绝,许多骚人墨客竞相吟对,但都未成功。消息传到一老渔翁时,他沉吟甚久,对道:"隔河两岸,二渔翁对钓双竿。"对句陈述渔翁河畔对钓之乐,既奇巧又严整。杭州西湖清莲寺题有一副楹  相似文献   

10.
提起李白,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他的诗歌本身的美学风格;提起柳宗元,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他的寓言。但同为在政治上拥有远大抱负的两位伟人,他们在政治思想方面还是有所差别的:一个是想八仕却报国无门的“仙人”,一个是少年得志却多次遭贬的“寓言家”。一首《行路难》道出两位诗人心中的无限哀愁,也显露出他们政治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张勇 《管子学刊》2009,(3):80-83
唐代,《老子》、《庄子》、《列子》、《文子》、《亢仓子》五部道家著作被诏封为道教“真经”,享受很高的地位。柳宗元站在儒家立场之上本着“经世”的原则对这五部“真经”作了理性地考证与评价,从中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他对道家、道教的理解与态度。  相似文献   

12.
在这些精美的邮票上,还可见到名花异鸟,珍奇动物,历史人物,成语故事,民间寓言,古代碑文,出土文物,体育运动……真是文学、历史、天文、地理、科学、艺术无所不有。1984年12月23日《北京晚报》第二版《神奇的火花世界》鸟是动物,异鸟则是珍奇动物,异鸟包含在珍奇动物之中。在上述文字中,作者把“异鸟”和“珍奇动物”这两个相容的、具有种属关系的概念并列起来,造成了语义的重复。同样,当我们单讲“科学”时,就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历史、天文、地理均包括在“科学”内,行文时不能将它们与“科学”简  相似文献   

13.
在“《春秋》三传”中,今人对《左传》、《公羊传》研究较多,对《谷梁传》却有所忽略。其实,《谷梁传》在儒家思想上的重要性,汉人郑玄就已给予充分的说明:“《左传》善于礼,《公羊》善于谶,《谷梁》善于径。”(郑玄:《六艺论》)所谓“善于径”,即指其论述很得儒家思想要义。《谷梁传》中有关阴阳、君臣之道的论述,具有很鲜明的特色,尤其对“道”的论述,更与孔、老颇为不同。《谷梁传》的道,是自然规律与道德规范、政治制度的最高原则,是建立在“天”的基础上的。“人之于天也、以道受命;于人也,以言受命。不若(顺)于道者,天绝之  相似文献   

14.
因诗得名在数千年的诗歌史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人因其名篇佳句而获得美妙的雅称。唐代诗人郑谷以《鹧鸪》诗著名,人称“郑鹧鸪”;诗人赵嘏以“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而得到“赵倚楼”的雅号;宋代的宋祁因有写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被人称为“红杏尚书”,词人张先的“张三中”、“张三影”的雅号,也因其名句而来。  相似文献   

15.
“承负说”缘起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结合考古发现的新材料以及今存于明清方术书中有关材料,从古代天命观及灵魂观等角度,认为云梦秦简《日书》中的“复”和东汉镇墓文中的“重复”即“承负”。它还保存在明代方术书中.称为“重复”或“重服”。在《论衡》一书中也有踪迹可寻。“承负”说实际上是缘起于秦汉时的一种解谪方术。  相似文献   

16.
(1)联邦德国巴伦利亚州,鹤类极为稀少,濒临绝境。为了保护这种鸟类,使之能够流传于世,居民用青铜制作了一座鹤的纪念碑。(《四川工人报》一九八四年四月十日《鸟纪念碑》) “鸟类”是鸟的总称,“鹤”是鸟类的一属。这里的“鹤类”和“鸟类”都属于集合概念。上文中,“鹤类”是“鹤”之误用,“鸟类”是“鸟”之误用。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不能混用。根据这一段话的意思,把“鹤类”和“鸟类”改成非集合概念“鹤”和“鸟”就可以了。(2)对中国观众来说,乌兰诺娃的名字是与“芭蕾”这个词汇一同进入我们视野的。(《经济日报》一九八五年二月二十四日第四版《乌兰诺娃——诗的化身》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与儒学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宗元与儒学的关系,长期以来众说纷法。本文主要根据柳集资料,从儒学的历史演变中,试作一说明。一生信奉儒学一有些人认为柳宗元“反儒”,实际上并非如此。先看他40岁前后在永州说的三段话:仆尝学圣人之道,身虽穷,志求之不已。(们民崔黯论为文书》)苟守先圣之道,由大中以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答周君巢书》)仆尝学于儒,时之不得,以陷于是。(《送娄图南游淮南序》)这些话,意在说明他以前“学儒”,现在仍“学儒”,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情况都不改变学儒志向;贬官永州的不幸在于自己时运不好、时机不遇(“时之…  相似文献   

18.
孔予论友谊     
友谊,是美丽的词藻,崇高的字眼,文明的标志,也是共产主义者和一切革命者的美德。我们中华民族素来是崇尚友谊的民族,我们中国人民历来是珍重友谊的人民。翻开我国文物典籍,遍载着歌颂友谊的诗篇。《诗经》说:“嘤其呜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小雅·伐木》)《庄子》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相似文献   

19.
人心藏海     
自居易有一首《天可度》诗,专说人心之不可测:“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海底鱼兮天上鸟,高可射兮深可钓。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阴阳神变皆可测,不测人间笑是嗔。”  相似文献   

20.
《管子》论“国有四维”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义”、“廉”、“耻”为国家的“四维”,《管子》曰:“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可见“礼”、“义”、“廉”、“耻”犹如支撑国家大厦的四根柱子,如果有一根断裂,就会危及国家的安危。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我们要借鉴“守国之道,在饰四维”的治国之道,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义廉耻”的合理因素,加强道德建设,使我们的国家更加昌盛富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