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哈吉.易朴拉欣.冯今源先生是我国宗教学界的一位知名回族学者。他从事宗教学研究24年,写出了大量的研究著述。今年,其论文集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收入了学术研究文章44篇,其中30篇是关于中国伊斯兰教的,涉及历史、现状、理论思想三大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问题与对策等多重角度,积极研究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所取得的成果,包括编辑了一些文献资料,出版了一定数量的学术论著,召开了规模各异的学术研讨会,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等。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体系建构、中共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创新和发展、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是学者们探讨的热点和重点。在40年来积累的基础上,我们相信学者们能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宗教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比较研究、应用研究,拓宽研究领域,深化专题研究,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无神论》2006,(5):64-64
2006年6月25日至7月19日,应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的邀请,中国无神论学会组织代表团赴美国访问。此行是继2004年8月“第一届中美学者宗教对话研讨会”之后,两个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美学者宗教对话研讨会”。访问期间,中美学者先后在费城ACE会议中心、波士顿大学召开了学术研讨会,主题为“宗教在中美文化中的作用”。中国学者还在加州基督学院举办了“当代中国宗教信仰”的报告会,并考察了纽约、费城、波士顿、洛杉矶、旧金山、硅谷等地的社会风俗和宗教文化。参加学术研讨会的中美学者有42位,提交论文36篇。多数学者在会议上发表演讲,畅…  相似文献   

4.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间宗教研究一直是世界宗教学研究中的一个具有强劲活力的学术增长点,许多学者长期致力于这方面研究,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著,研究范围涵盖了宗教思想、文化形态、区域文化、教派人物、宗教文献整理等诸多方面,这些现象表明,作为中国宗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宗教研究目前正走向成熟,并持续发挥着广泛而深刻的学术辐射力和影响力。3月24日,由陕西师范大学高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相似文献   

5.
冯今源先生是我国宗教学界的一位知名回族学者。他从事宗教学研究24年,写出了大量的研究著述。今年,其论文集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收入了学术研究文章44篇,其中30篇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涉及明朝宗教研究的论著逐渐增多,大有形成热点之势。俗话说,学如积薪,后来居上。南开大学何孝荣教授等著《明朝宗教》,南京出版社2013年出版,37.7万字。该书吸收和借鉴了各时期相关成果,是一部明朝宗教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通读全书,我感到它有四个极其鲜明的特色。其一、着重对明朝的宗教进行专门和全面的研究当代中国宗教的面貌形成于明代,对于明朝宗教的研究有助于对中国宗教基本状况的了解。所幸的是,近年涉及明朝宗教的论著越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尤其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为我国宗教工作的正确开展指明了方向。其中,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更加明确。近年来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对"伊斯兰教中国化"相关理论展开了讨论,成果丰硕。检索可知,近几年有百余位学者针对这一话题撰写文章,主要围绕何为伊斯兰教中国化、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如何实践当代伊斯兰教中国化之路等话题展开学术层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学习毛泽东主席关于研究世界宗教的重要批示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的系列讲话来论述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的定位、任务及意义,对世界宗教研究所建所50周年、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宗教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加以回顾和思考,对中国宗教研究的未来可能加以展望和探索,并对世界宗教研究及宗教学学科体系的任务和内容提出自己相应的见解及观点。  相似文献   

9.
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暨基督教研究中心协办的“基督宗教来华与中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于8月13日至15日在武汉举行,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区的近5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发表了论文。与会代表主要就基督宗教来华之本土化、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中国近代教会教育和基督宗教来华对中国社会之影响及当代中国基督教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发言热烈,争论激烈,畅所欲言,会议始终充满着自由活泼的气氛。这次会议的显著特点是:(1)这是全国首次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学者的聚会,尤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际宗教社会学界经历了一场由宗教市场理论引领的"范式转换",对中国宗教社会学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回顾了宗教市场理论范式的主要研究成果,梳理了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反思,指出与西方学界相比,当代中国宗教社会学经历的不是简单的、替代性的范式更替和转换,而是以本土化修正为基础搭建起来的多元复合式的结构转型。中国宗教社会学者应立足于本土宗教信仰的现实状况和结构特性,对西方的理论范式进行积极地扬弃。借助研究领域、方法论、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本土化结构转型,中国宗教社会学者或可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宗教研究的本土化进路。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子华以及何险峰沉潜6年编撰的《中国主要宗教研究论著提要(1949—2016)》正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工具书共计有1039页,是继中国国内第一部宗教文献书目总集——《中国宗教研究百年书目(1900—2000)》之后又一部"提要"力著,为宗教研究后继学者提供了重要参考与指南。该书编撰的缘起是,2008年10月王子华主编的国内首部宗教文献书目出版后,其计划在书  相似文献   

12.
<正>"宗教中国化"可谓当代中国"政、教、学"三界的热议话题与重大问题。2013年以来,卓新平教授与张志刚教授主编的"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已经出版近20种,初步形成"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研究、人物研究、名著再版、文献汇编"等六大系列,其相关的学理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在中国政、教、学三界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这些论著之中,张志刚教授的《"宗教中国化"义理研究》一书,特别强调指出宗教中国化研究亟须加强有关问题的义理研究,为此夯下坚实的基  相似文献   

13.
中国逻辑史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召开了藏汉因明学术交流会。近40位藏汉因明学者提交论著4部,论文16篇,译文3篇。与会者回顾了建国40年因明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介绍了国外因明研究情况;交流了近年来的科研新成果,并就一些共同关心的学术问题展开了争论;讨论了“八五”计划期间因明研究工作的设想。建国40年因明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刘培育说,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以来国内共出版藏汉因明著作15种,其中学术著  相似文献   

14.
西方的中国基督宗教研究王美秀西方的中国基督宗教研究①,从内容上说,指西方学者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对基督宗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演变的历史以及它在当代中国发展状况的研究。从地域上说,主要指北美和欧洲的学者在这一领域的努力和成果。具体他说,它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作为我们党关于宗教工作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宗教篇”。要学懂弄通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用具体的、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深入学习和领悟,就要坚持大历史观,从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中读懂弄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继承性、创新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根本遵循,推进这一重要论述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是创新党的宗教工作理论的内在要求和重要路径,也是当代中国学者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7.
宗教心理学这门学科,在我国还是一块亟待开垦的处女地。当代美国宗教心理学家玛丽·乔·梅多和理查德·德·卡霍所著的《宗教心理学——个人生活中的宗教》(1984)一书,该书是一部反映了西方学术界关于宗教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它系统地用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了宗教现象心理因素的各个方面,具有相应的学术价值,因而被美国正式确认为大学教科书。该书的翻译出版,将有助于我国学者批判地汲取和借鉴西方宗教心理  相似文献   

18.
夏莹 《哲学动态》2003,(1):14-16
20 0 2年 10月 15日至 17日 ,由清华大学哲学系主办的“中美哲学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与会代表分别来自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加尔文大学、圣地亚哥大学 ,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几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在三天的发言和讨论中 ,学者们分别从中西文化的碰撞、神学与道德的交融以及世俗与宗教的互渗等不同角度 ,探讨了伦理、宗教与文化的种种问题。会议以万俊人教授的一篇关于中国大学与社科院的哲学研究为主题的英语报告拉开了序幕。报告以近代以来中国哲学发展的总体回顾为中心 ,实际上建构了一个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宗教与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由来已久,宗教学科和宗教人士对宗教经济的研究,远早于经济学及其学者对宗教经济的研究。经济学学者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宗教领域内经济的研究,20世纪中期以来逐渐兴起,宗教经济学概念近年来频繁出现。但是,对于什么是宗教经济、宗教经济学、宗教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缺乏较好的界定和系统研究,宗教经济学理论体系远未形成。本文主要对宗教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宗教经济实体进行实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瑶族是一个起源于中国南方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跨境民族。因此,瑶族研究向来具有国际化特征,而对瑶族文化的主要承载形式——瑶族宗教的研究,则是整个瑶族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2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积极利用文献考释、实地调研等方法对瑶族宗教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和研究。时至今日,已有了一批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地把握瑶族宗教研究的脉络,探寻关于瑶族宗教研究的新趋势,有必要对九十年来的瑶族宗教研究成果进行概述性地回顾,并对今后一段时间的瑶族宗教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