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贺敏 《法音》2000,(7):36-38
2000年5月21日,赵朴老逝世的消息传 到东瀛,日本国家电视台和各大新闻媒体立 即作了报道,在日本佛教界和社会各界引起极大震动,日本佛教各大宗派和友好组织纷纷以各种方式深切悼念赵朴老。 半个世纪以来,赵朴老一直积极致力于 中日两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早在 1952年, 他即委托来北京出席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 会议的日本代表向日本佛教界赠送一尊药师 佛像,从而打开了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佛 教界友好交流的大门。1955年赵朴初会长出 席第一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而首次访 问日本,此后从 1957年至 1993…  相似文献   

2.
《中国宗教》2022,(4):96-96
隐元禅师是我国明末清初高僧、日本佛教黄檗宗开山祖师、中日佛教和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习近平主席曾于2019年4月在给日本长崎县知事中村法道回信中指出:“隐元禅师,在中国是很受尊崇的高僧大德,他为两国人民文化交流互鉴作出了历史性贡献。”368年前,隐元禅师东渡日本,谱写出中日两国民间友好交流互鉴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3.
傅桂明 《法音》2000,(5):20-20
本刊讯4月19日,春和日丽,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绿树掩映,嫩草如茵,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20周年纪念法会在此隆重举行。 1200多年前,曾任大明寺住持的唐代高僧鉴真大师,应日本僧人的邀请,历尽艰辛,出生入死,于公元 754年到达日本。鉴真留居日本10年,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弘扬佛法,对日本的佛学、医药学、建筑艺术、文学、书法和印刷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倍受日本人民的尊崇。鉴真逝世前,弟子思托为他塑造了一尊干漆夹塑像,后被列为日本国宝。1980年4月,在中日双方的努力下,鉴真大师像回国“探亲”,曾…  相似文献   

4.
“日中友好绘画展”于1990年7月24日至8月1日在日本千叶县酒酒井中央公民馆举行。这次规模宏大的画展由日本“日中友好绘画展实行委员会”主办,中日两国画家在展出期间进行了友好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任永生 《法音》2001,(12):38-38
本刊讯10月11日,“赵朴初居士之碑”揭幕仪式在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隆重举行。纪念碑由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发起建立,以缅怀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遗德,表彰他为中日两国佛教交流做出的卓越贡献。揭幕仪式后,举行了隆重的赵朴初居士追悼法会。日本佛教界各宗派代表50余人参加了纪念活动,以赵朴初居士夫人陈邦织女士为首的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应邀出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专程赶来参加揭幕仪式。赵朴初居士一生致力于中日友好交流事业。1951年,他代表中国佛教界将一尊佛像赠送给日本佛教界,打…  相似文献   

6.
日本净土宗是以我国善导大师为高祖,由法然上人( 1133-1212)所开创的一个重要宗派。该宗派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第一个建立中 日佛教友好团体(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的日本佛教宗派。水谷幸正先生现任日本净土宗宗务总长、佛教大学教授,本文是他为日本信众所作的一篇讲演稿。为了增进读者对日本净土宗的了解和中 日两国佛教思想的交流,本刊特请中国佛教协会国际部的同志译出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李可染拜师     
1946年,经徐悲鸿引荐,李可染见到了仰慕已久的80多岁高龄的齐白石,表达了自己想拜师求教的心情。1947年春,他带了20张画第二次拜见齐白石,由此引出一段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林观潮 《法音》2002,(6):30-34
即非如一,俗姓林,福建省福清县人,明末福清黄檗山万福寺禅僧。他1616年出生于福建福清,1671年示寂于日本长崎崇福寺。即非是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住持、临济宗三十二代高僧隐元隆琦重要弟子之一。1657年,隐元东渡日本三年之后,即非应本师之召赴日。在日教化十五年中,即非中兴长崎的华侨寺院崇福寺,协助隐元开创日本黄檗宗,并于1665年开创了广寿山福聚寺。福聚寺的地址在今天的福冈县北九州市小仓北区。即非和他的法系后来被称为广寿派。根据日本黄檗山藏《宗鉴录派分》记载,截止至1867年,广寿派的僧侣超过796…  相似文献   

9.
大师的境界     
一代艺术大师齐白石画、印、诗、书俱绝,特别在绘画和治印两方面,既继承了传统画印艺术的精髓,又别开生面独创新格,其艺术魅力如醇酒一样,历久弥香。齐白石只读过半年私塾,木匠出身,最终能取得这样卓越的成就,固然是孜孜以求虚心好学的成果,也是他宽能走马的广阔胸襟使然。  相似文献   

10.
据《合肥晚报》(1984年5月7日)报道,今年五月七日起,合肥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个人画展,展品的作者是一位到处卓锡谈经的僧人——懒悟法师。合肥文化宫为这个画展印发了《懒悟上人简介》,介绍懒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书画  相似文献   

11.
齐白石与毕加索的绘画艺术之间的比较这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在于,首先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自他的艺术风格成形诞生以来,就成为人们研究和学习中国民间艺术的读本,在国外齐白石的绘画也享有高的地位,他的绘画里简朴的画风投射出的深奥,一直令人思索,人们热爱齐白石、渴求达到齐白石的境界。论文的宗旨是了解齐白石绘画思想对中国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在近代的中国画家的理念里,我们能找到齐白石的影子,就齐白石的绘画而言,一个外国人——毕加索,对他的绘画产生了影响。齐白石出生于寒门,经历了北漂生活,面临时代政局的变迁,承受生命危机时刻内心的痛苦抑郁,而同时代的毕加索的境遇也如此。毕加索是高产的画家,他的绘画寓意深远,大巧若拙的风格从毕加索的艺术中流露,毕加索的艺术风格从诞生之日就影响着西方人们的思想,虽然齐白石本人未必认同毕加索的绘画思想,毕加索也不一定完全理解齐白石的绘画风格,但他们之间却有某种共同点。齐白石是一位大气晚成的画家,长期练习、创新到晚年的领悟,齐白石的作品淡泊、宁静、童趣,和毕加索的绘画精髓契合。毕加索参加过革命,后来云游四方学习艺术,而齐白石从木匠转型到画家,晚年开始"我行我道",他们有可比性。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查阅相关资料,获得的主要结论是借中西方的思想来分析齐白石和毕加索的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12.
张大千是我国现代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国画大师之一。他在绘画理论、绘画技法、诗词以及书法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并且先后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等一些国内的名家以及外国的大师毕加索进行交游切磋,在世界多个国家都举办过个人画展。通过对张大千荷花作品风格的分析,来研究其荷花作品的创作特点及其理念。  相似文献   

13.
2010年6月28日至7月3日,英国5岁残疾小男孩莱奥•海内斯,在萨默塞特郡汤顿市图书馆举办了自己的画展,展出的40幅绘画作品吸引了上万人参观,并被收藏爱好者全部购买收藏,而他则将所获收益全部捐给了马斯格罗夫帕克医院。  相似文献   

14.
李贺敏 《法音》2000,(6):42-43
本刊讯根据中国佛教协会与日本净土宗佛教大学签订的关于互派访问学者的有关协议,日本佛教大学文学部稻冈誓纯副教授于1999年4月18至2000年3月31日来华一年,在中国佛学院进行有关房山石经的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何云前往日本佛教大学进行专题研究。今年3月下旬,中国佛教协会设宴为稻冈副教授饯行,张琳副秘书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法师、她长寿博士等对稻冈副教授在华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表示祝贺,稻冈先生对中国佛教协会给予他的多方关照表示衷心感谢。日本净土宗是日本佛教五大宗派之一,拥有信徒六百余万…  相似文献   

15.
李可染拜师     
1946年,经徐悲鸿引荐,李可染见到了仰慕已久的80多岁高龄的齐白石,表达了自己想拜师求教的心情。1947年春,他带了20张画第二次拜见齐白石,由此引出一段动人的故事。当时,齐白石正在躺椅上养神,画送到手边,他便顺手接过。起初他还是半躺着看,待看了两张画以后,他已不由自主地坐了起来。再继续看,齐老眼里放出亮光,身子也随着站了起来,边看边说:这才是大写意呢!齐白石晚年有个习惯,认画不认人,看完画以后,他将注意力转移到李可染身上,问:你就是李可染?李可染忙答应。齐老高兴了,赞许道:30年前我看到徐青藤真迹,没想到30年后看到你这个年轻人的画。徐青藤即徐渭,是明朝著名的花鸟、山水画家,其画以用笔豪放恣纵,潇洒飘逸,名重一时,对后世亦有极大影响。齐白石生平十  相似文献   

16.
东渡     
陈晶 《佛教文化》1994,(1):52-52
“东渡”这一作品,是从鉴真东渡日本弘法的壮举得到灵感而创作的。鉴真是我国唐代律宗高僧,受日本朝野敦请,不畏艰辛五次航海,出生入死,第六次终于到达日本。踏上扶桑列岛时,他已因磨难坎坷而失明,但他的操行与智慧却如日月经天,照亮了日本佛教徒的心田。他在日本的弘法事业,体现了佛教普度众生的宏愿,也体现了中日人发自古以来一衣带水的兄弟情谊。鉴真的事迹不断被文学家、艺术家所表现,是佛教文学艺术中的重要题材。  相似文献   

17.
齐白石是一位精通诗、书、画、印的具有传奇色彩的艺术家。齐白石淳朴的家风、波折的生平经历,都是他艺术道路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文章概述齐白石传奇的生平经历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从题材与画风上分别阐述了齐白石雅俗共赏的绘画艺术风貌。齐白石的绘画无论是题材上,还是画风上,都让人感受到其独具的艺术魅力,他的艺术成就对当代和后世的影响都是极大的,人们都深深地被齐白石通俗又不失典雅的作品所折服。  相似文献   

18.
李贺敏 《法音》2005,(1):38-38
本刊讯2004年12月15日上午,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新任监院森岭雄长老一行6人拜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一诚会长的热情款待。一诚会长对永平寺诸位长老和朋友们的光临表示欢迎,对森岭雄长老荣任永平寺监院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回顾了中日佛教友好交流的悠久历史。他说,七百八十余年前,日本曹洞宗高祖道元禅师来到我国,师从天童山长翁如净禅师,回国后创立日本曹洞宗;为纪念这一殊胜因缘,1980年11月,两国佛教徒共同在天童寺隆重举行“道元禅师得法灵迹碑”揭幕仪式;我会已故赵朴初会长与贵宗前管长高阶珑仙、秦慧玉以及现任管长宫崎奕保长老等建立…  相似文献   

19.
杨笑天 《法音》2002,(4):37-44
根据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关于加强三国佛教交流的精神,由中国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联络委员会和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共同发起,由河北赵县柏林寺和日本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三次中日禅僧互换交流活动,于2001年10月1日至10日在河北省赵县柏林寺举行,获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0.
8世纪中期,古代日本朝廷派出的遣唐使,回绝了唐玄宗欲派遣道士入日的要求。这是古代日本朝廷拒绝道教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本文综合当时日本与唐朝的情况以及其间的关系,从古代日本朝廷的独立外交、天皇的信仰、国家佛教、律令政治的需求等方面探讨了日本朝廷拒绝道教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