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伦理学作为伦理学重要的分支学科 ,二十年来既取得了喜人的研究成果 ,又存在某些研究上的不足。要克服这些不足 ,使教育伦理学的研究水平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入更高层次 ,教育伦理学必须努力彰显自身的学科个性 ,完善本学科的研究视域 ,使所设定的价值目标对处于不同德性层次的教育者都具有导向意义 ,还必须确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激励具有较高德性的教育者向更高的善追求。所有这些 ,构成了我国教育伦理学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对价值问题的处理是心理咨询中的重要哲学命题.人本主义心理学所遵循的"价值中立"原则,是心理咨询中回避价值干预的根源所在.通过对心理咨询理论的整体审视,提出不能简单地把价值中立原则拓展到整个心理咨询之中,不能忽视心理咨询的教育功能和社会责任,纯粹的"价值中立"是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齐鲁文化作为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迄今仍然绽放着智慧的光芒。齐鲁文化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极为完整的价值体系、极为强大的生命接续和极为宏富的包容力量,它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化认同教育和求新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育伦理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教育伦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门独立的学科,在20多年的研究发展中,教育伦理学的研究视域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形成了教育伦理学研究的价值目标体系和伦理规范体系,全面挖掘了教育伦理学的精神内涵,展开了教育伦理学实践机制的研究,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5.
在诸多先秦儒学理论中,人道具有不能为天道完全统摄的本源性意义。在此基础上,这些儒学理论敞开了不能彻底消融于存有论视域的价值论视域,并建构了一种以价值论统摄存有论的价值哲学。这种价值哲学将价值的本源归于人道之仁爱情感,而不再进一步将其上溯天道,进而通过人的价值世界开显一切事物的存在。由于这种"开显"只是人的需求或意愿的表达,因此人对万物不具有存有论意义上的决定性,即此种价值哲学没有极端化的人类中心主义之风险。随着"天道"地位在后世儒学中的提升,人道的本源性地位被遮蔽,儒家的价值哲学也转变为以存有论为价值论奠基的形态,这是后世儒学出现"崇天忘人"甚至"以理杀人"问题的重要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6.
迈农在对象理论中根据经验的"心理预设"确立了一系列对象之间的先验预设关系,其中价值预设事物与事态的关系表明:非个人价值作为高阶对象而潜存,它是价值判断的终极标准。对象理论深入讨论了价值的存在和把握问题,可被视为一种独特的价值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其合法性之间存在矛盾。文章亦归纳出西方心理咨询实务中处理价值问题的若干原则。在此基础上,作者概括出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一条总原则:侧重价值的功能干预,避免价值内容上的干预。文章亦根据此一原则指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实质性区别。  相似文献   

8.
青年学生价值目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萍  李红  彭宇  罗卫华 《心理科学》2005,28(6):1487-1489
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已有相关量表,通过访谈、开放式问卷等方法,构建了我国青年学生价值目标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了青年学生价值目标量表,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表明,青年学生价值目标包括6个维度:和平和安宁的价值目标、友谊和真爱价值目标、刺激和享乐价值目标、名望和权力价值目标、自我实现与发展价值目标、奉献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9.
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江光荣 《心理学动态》2001,9(3):248-252
章指出,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必然件、必要性与其合法性之间存在矛盾。章亦归纳出西方心理咨询实务中处理价值问题的若干原则。在此基础上,作概括出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一条总原则:侧重价值的功能干预,避免价值内容上的干预。章亦根据此一原则指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实质性区别。  相似文献   

10.
现象学是关于事物显现的(现象的)显现方式的学问。在诸多显现方式中,视觉方式在现象学的直观原则中具有优先地位。因此现象学在某种意义上首先是对"视觉"的研究。事物在现象学的"直观"中显现为"可视之物"和视觉的图像,显现为一定"视觉"范围内的图像之物和视觉现象。视觉总是伴随着能动的"视觉场",即视觉活动的"游戏场",也就是胡塞尔所说的"视域"。视觉现象总是一定"视域"内的图像,现象学体现为一定"视域"内的、关于"视觉图像"的"视觉图像现象学"。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关于视域和视觉图像的思考以及对视觉现象的关注,为将现象学理解为"视觉图像现象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总之,从"视域"概念和视觉现象出发,我们完全可以构造出一种"视觉图像现象学"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