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6月15日,福建省基督教两会在福建神学院学术演讲厅举行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交流会暨基督教中国化原创圣乐优秀作品专辑首发式,学界、政界、教界的200多位嘉宾代表参会。福建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秘书长、福建神学院副院长蒿志强主持《福建省基督教中国化原创圣乐优秀作品专辑》首发式。福建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福建神学院院长岳清华在讲话中指出,基督教中国化的目标就是为了积极引导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2.
6月15日,福建省基督教两会在福建神学院学术演讲厅举行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交流会暨基督教中国化原创圣乐优秀作品专辑首发式,学界、政界、教界的200多位嘉宾代表参会。福建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秘书长、福建神学院副院长蒿志强主持《福建省基督教中国化原创圣乐优秀作品专辑》首发式。福建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福建神学院院长岳清华在讲话中指出。  相似文献   

3.
一、福建省基督教原创音乐优秀作品的创作福建省基督教两会于2017年10月14日在福建神学院隆重举办了以"喜迎十九大,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福建省基督教中国化原创音乐优秀作品音乐会。这是福建基督教历史上首次举行基督教原创音乐优秀作品音乐会。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中国化是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生存发展的历史难题、现实挑战和未来抉择。教内外学者对此见仁见智。本文主要从教内人士的观点来尝试论述基督教中国化之途径。实现基督教中国化要从以下七个途径着手,即:坚持爱国爱教,传扬和平福音,融合中国文化,建立中国释经,创建中国神学,重视道德伦理,担当社会责任。基督教中国化不仅是为了中国基督教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好地在中华大地上为基督的福音真理作见证,也是为了更好地投身于祖国的各项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基督徒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中国化,严格地说是中国的基督教必须中国化,也即中国的基督教需要坚持中国化方向。中国的基督教不可能"国外化"或"西化",正如国外的基督教也不需要中国化一样。有人对中国的基督教需要中国化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解,似乎中国的基督教中国化以后就改变了"基督教的信仰",就没有基督教的"个性"了。基督教中国化的路程事实上已经有一个世纪了,只是今天还没有将这一重大的事工做好,所以还需要我们的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首先,基督教要在中国发展,必须要立稳根基,要让中国的老百姓接受这样的团体,要能够适应中国悠久的文化。基督教中国化需要完成的几项重要事情就是:政治上认同、社会上适应和文化上融合。基督教中国化,既是中国基督教的义务,也是中国基督教的使命。什么时候基督教中国化的文章做好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也就变得正常了、合理了,什么时候中国的基督教中国化了,基督教在中国才有发展和为社会做贡献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结合四川基督教会实际,就中国基督教两会《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8-2022)》和《四川基督教会推进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进行了思考,就基督教中国化粗略地谈几点看法。基督教中国化,关键在于如何稳步推进,重在落实,有果效。一、以文化建设为关键,厚植中国化根基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就是要以中华文化为根本,坚定文化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5,(9)
<正>江苏省基督教两会于2015年8月25日至26日,在南京举行"基督教中国化"神学研讨会,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神学建设"、"教会管理"、"社会公益慈善"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百余位教牧同工参会。  相似文献   

8.
吴圣理 《天风》2018,(5):36-37
本文拟从保罗的神学思想来谈谈基督教中国化的圣经和神学依据。保罗把耶稣基督的福音传入外邦世界,使之成为一个普世意义的基督教,这对我们中国的基督徒倡导基督教中国化,有什么启发呢?所谓基督教中国化,就是指基督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要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也就是说,中国的基督教必须与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相适应,必须做到在政治上认同、在社会上适应、在文化上融合。  相似文献   

9.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问题,并作了系统深刻的阐述。他说:"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近年来,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积极响应和落实中央要求,一直把推进基督教中国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3月31日,基督教全国两会继2014、2015年连续两次召开"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之后,又在上海举办"基督教中国化座谈会",以此深化思考,凝聚共识,研究举措。基督教全国两会会务会议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督教两会主席或会长,以及特邀同工等共6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主持。现将会议有关发言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8,(4):57-57
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自治、自养、自传”为特征的“三自爱国运动”开启了基督教中国化的新篇章。以丁光训主教为代表的基督教界践行基督教中国化,其初衷就是要让基督教成为中国人自己的宗教。基督教中国化的历程不是简单的基督教加中国的机械运算,而是一个融入和再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8,(10)
正中国教会编写和使用自己的经课(简而言之,是一本崇拜手册,可以根据耶稣的生平与教训,每一年、两年或三年,把整本圣经通读一遍。每个主日都选定了需要查考和诵读的经文,通常是旧约经文两段,包括《诗篇》,以及新约经文两段,包括福音书和使徒书信)。旧约经文的选择通常是配合新约经文。每个主日或数个主日,根据教会的节期,有相应的主题),对促进基督教中国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基督教中国化是为了中国基督教良性的、和谐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是一个差传的宗教。基督教向外传播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本地化的过程。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无疑是已经西方化的基督教形态。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这一形态的基督教在中国一直被许多人看为"洋教"。尽管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毋容讳言,今天中国的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特别是神学上)仍然是西方基督教形态在中国的呈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基督教中国化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急迫的。本文仅尝试从基督教与中国处境、基督教中国化与中国教会的"三自"、基督教中国化与中国教会的神学思想建设、基督教中国化与中国教会的社会参与等几个方面,对基督教中国化的问题加以探讨。文章认为,基督教中国化是基督教信仰阐释、信仰实践、教会礼仪、教规教制等在中国的处境化。基督教中国化的目的,就是要确立中国基督教的自我、在独特的处境中见征基督。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阐述韦卓民有关基督教中国化神学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处境,随后探讨韦卓民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和教会实践,最后总结概括韦卓民基督教中国化神学思想的重要意义。本文指出韦卓民有关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想和实践既为当前正在推进的基督教中国化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珍贵神学素材,同时他在基督教中国化方面的思索和实践方法也颇富启发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4.
游斌 《天风》2018,(4):29-31
当前,基督教中国化已成为中国基督教界各项工作的中心。人们普遍意识到,基督教中国化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政治层面、社会层面与文化层面。在这三个层面中,最核心、最重要、最长远,同时又最需着力的中国化,就是在文化层面上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5.
正山东潍坊市基督教两会积极推进宗教中国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建设、神学思想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扎实推进中国化的思考与实践。"宗教中国化"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宗教能否中国化将决定宗教能否在中华大地扎根与发展。山东潍坊市基督教两会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  相似文献   

16.
杜鹏吴新望 《天风》2017,(8):F0002-F0002
基督教全国两会于2017年7月13日,在本会一楼会议室举行推进基督教中国化座谈会,鼓励本会同工结合自身侍奉岗位就制定“基督教中国化五年规划纲要”发表建议,与会同工广泛深入地研讨了如何在新形势下办好中国教会。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6,(5):9-10
3月31日,基督教全国两会在沪召开基督教中国化座谈会,基督教全国两会会务会议成员及其他部分中青年同工受邀出席。会议用整整一天时间畅谈基督教中国化问题。与去年的研讨会相比,本次会议虽然规模较小,但多位发言者所谈问题更清晰更深刻,不仅仅强调了中国化的意义及其重要性,更提出了中国化的难点以及如何破解、如何推进的具体措施,可谓亮点多多。本期与下期将陆续刊出部分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陈丰盛 《天风》2018,(9):19-20
今日中国教会的牧者,应当效法"道成肉身"的榜样,使基督教的信仰"道成肉身"于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新元素。探讨"基督教中国化"这一主题时,两个不变的要素,分别是"基督教"与"中国化"。"基督教中国化"必然是在"基督教"真理基础上去谈"中国化",其目的一定不是"去基督化",而是用"中国化"去诠释"基督教",用"中国化"去发展"基督教"。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4,(9):18-23
2014年8月5日至6日,纪念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60周年暨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各地的教牧同工和学者齐聚一堂,以"基督教中国化"为主题,从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教会建设与神学思想建设等方面探讨中国教会未来的道路。本刊摘录了主要论点如下,与读者共享。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总干事(代)阚保平牧师:自治的目标是实现自主办教,关键在"办",教会要发挥现有体制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正>前言基督教中国化最早由张志刚、卓新平等学者提出,([1])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做出积极的回应和支持。[2]2015年5月18-20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宗教要坚定地走中国化的道路。2016年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再次指出中国宗教要"坚持中国化"的方向,一锤定音。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多次指出中国的宗教要坚持中国化的方向,这就说明坚持"中国化"是新时期中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正确道路,也是中国宗教界自身努力的方向,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方向,是宗教工作的方向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