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9)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所得耶?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又是重申第13段中所说“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意。菩提无相,非定实法,可证而不可得,得则取相着相,即非菩提。真正的做到心无所得,亦即心无所住,那才可以直证无上菩提。 (50)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  相似文献   

2.
人生有重要的三个"三",即:把握好三天、谨记三句话、做好三件事。把握好三天关闭昨天:昨天不论有多少成功和辉煌、痛楚与悲伤,终归不可再及,那么就关闭它,把精力用在今天。把牢今天:把握住今天,做事要  相似文献   

3.
<正>道教认为"生可惜也,死可畏也",历来十分重视具有济世活人之功效的医术,作为道教问道修仙之重要途径的斩三尸,其过程与内容也体现了与医药养生学千丝万缕的联系。三尸又叫三尸神或三尸虫,也叫"三彭"或"三虫",具体包括上尸三虫,中尸三虫,下尸三虫,所以称为"三尸九虫"。三尸虫中之上尸名青姑,中尸名白姑,下尸名血姑,或言上尸称彭踞,中尸称彭踬,下尸称彭矫。九虫则指伏虫、回虫、  相似文献   

4.
杨勇 《哲学研究》2015,(2):118-125
三世说的研究对揭示佛学发展逻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有部从观念论的角度,提出三世法体的先验存在,划分了现象界和本体界,以对时间现象的反思,确立"三世恒有"的命题;中观取消了本体界,借助思维悖论,否定三世的诸要素;经部借意识流的认知方式,以色心种子的流变现象,否定三世法体存在的可能;唯识学以三世为语言概念,将三世现象作为概念的错误认知,论证了世界的唯识性。通过研究各流派对三世说的争论,佛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应用低频rTMS技术,通过在第三方惩罚(研究1)及第三方惩罚和第三方补偿(恢复性惩罚)并存的情况下(研究2),对个体双侧vmPFC功能进行抑制,探索vmPFC在得失情境下第三方惩罚决策中的作用。研究1结果表明,rTMS抑制右侧vmPFC功能将降低损失情境下的第三方惩罚,收益情境下未发生改变。研究2得到与研究1一致的结果,且第三方惩罚减少程度更大,第三方补偿并未发生改变。这些结果强调了vmPFC与第三方惩罚紧密相关,在第三方判断得失情境的影响时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第三方惩罚对合作行为的影响有两面性,可能与其激活的社会规范有关。通过有/无第三方的独裁者博弈范式,研究发现合作行为在有第三方时主要受命令性规范影响;在无第三方时,主要受描述性规范影响。第三方惩罚频率越高,个体在有第三方时的合作行为也越高,撤去第三方后个体合作行为的下降也越大。这可能因为第三方惩罚不仅能有效提示群体中的命令性规范(应该如何做),还能暗示出该情境下的描述性规范(大多数人如何做)。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第三方惩罚的影响因素,分析个体在不同公平情境下面临不同的惩罚成本时会采取怎样的第三方惩罚行为,本研究以17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2的混合实验设计,通过设置高低两种不公平情境和3种惩罚价格,对被试的第三方惩罚需求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个体的第三方惩罚需求都有随着惩罚价格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不公平程度显著影响第三方惩罚需求。研究表明,惩罚成本显著影响个体的第三方惩罚的实施;在低不公平情境中,被试面对不同惩罚成本时其第三方惩罚行为之间无显著差异,即各种惩罚成本下出现第三方惩罚行为的可能性均较小;而在高不公平情境中,被试面对不同惩罚成本时的第三方惩罚行为之间差异显著,惩罚成本越低出现第三方惩罚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8.
心理咨询问题的三层面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心理咨询面对的来访者问题从社会学、心理学和医学三个层面进行初步界定与分类,形成一个心理咨询问题的三层面分类系统。三层面分类系统包括三个层面三个等级,为来访者问题的可能原因提供多维的思考角度。重点探讨了社会层面分类,根据社会生活事件性质及其与当事人的关系分为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自齐硕姆将意向性概念从布伦塔诺那里引入到心灵哲学之后,出现了语言意向性、物理意向性以及现象意向性三种主要意向性概念或者研究路径。三个路径的支持者都曾论证其意向性概念是本源的,由此产生本源性问题。本文试图设计一个理论预设缓解这个难题,它包含三个要素:第一,三种意向性认知、本体论和语言实践角度来讲都有其本源性;但第二,没有任何一种是绝对本源性的或者具有无限制的本源性;第三,三者一起构成意向性三个不可或缺的维度,提供对意向性的完整理解。  相似文献   

10.
佛言祖语     
法护 《法音》2005,(12):1-1
复次,海意!有三种法增长大乘。何等为三?一者发菩提心增修善根,二者为善知识之所摄受不生疲懈,三者建立大悲而无退转。此之三法增长大乘。复有三法增长大乘。何等为三?一者勤修胜行,二者伺察诸行,三者于胜行中为诸众生而善成办。复有三法:一者摄止悭心,二者广行施舍,三者回向菩提。复有三法:一者自集净戒,二者将护破戒之人,三者回向菩提。复有三法:一者心无障碍,二者忿恚众生令得清净,三者回向菩提。复有三法:一者精进无倦,二者懈怠众生而能将护,三者回向菩提。复有三法:一者从禅定生,二者不著禅定,三者回向菩提。复有三法:一者勤求多闻,二…  相似文献   

11.
寻找与醒悟     
沈承恩 《天风》2004,(4):6-7
经文:路15:1—24 在这章圣经里,主耶稣讲了三个比喻,正像 马太福音25章里,主耶稣讲了三个比喻一样。马太福音25章三个比喻是同一背景、同一主题(见拙文《预备自己,等候再来》),路加福音15章三个比喻也是同一背景、同一主题。路加福音15章三  相似文献   

12.
“三社联动”的内涵解构与逻辑演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海》2016,(3):104-110
"三社联动"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实践。梳理既有说法,"三社"可以是三个工作主体,也可以是三个实务要素,从而就有"主体联动"和"要素联动"两种解构视角,前者含于后者之中。为了切实推进"三社联动",应该领悟"三社联动在场境",促进社区议题、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的合理联接和恰当互动;应该参鉴社会治理的理念,吸纳社会工作的智慧,发挥社区民众和党政部门的特殊作用,体现操作理性和实践智慧,达成"三社联动"实务过程的优质高效。社会工作者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并体现"液体角色"。  相似文献   

13.
“公羊学”的历史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统说与三世说是“公羊学”大一统的历史哲学。三统说有循环论的不足,但具有更多有价值的成分。三世说是由三世异辞说发展而来,三世异辞说主要是对孔子作《春秋》三世异辞的说明,还不是社会历史观,然而,却是何休社会渐变的发展历史观的三世说形成的直接基础。而这一三世说的社会渐变的发展历史观,代表着中国古代社会历史观的最高水平。与三统说相联系的大一统,具有大一统被不断打破的悲剧色彩;而与三世说相联系的大一统,则为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展示了必然的喜剧色彩。  相似文献   

14.
在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神学术语里,有“三位一体”的说法,即天主有三位,且同属一体。第一位是圣父(基督教称耶和华),第二位是圣子(耶稣),第三位是圣神(基督教称圣灵)。三位彼此间互有区别,而同时又是共属一性一体,无大无小,无先无后的一个天主而不是三个天主,一个天主有三位而不是一位。  相似文献   

15.
祭羊 《天风》1995,(5):36-37
俗话说:“人生难过三关。”所谓“三关”,就是名誉关、金钱关和情爱关。有的人可以过一关或两关,也有的人“三关”都过不了。其实,这“三关”并不难度过,只要你在神的面前专心祷告,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10~12岁儿童社会价值取向与第三方利他行为的关系,实验1采用第三方惩罚范式,招募233名儿童被试,实验2采用第三方补偿范式,招募238名儿童被试,考察三种分配(高度不公平、中度不公平和公平)情境下社会价值取向、情绪对第三方利他行为的影响,并对比两个实验的结果。结果显示:(1)在第三方惩罚任务中亲社会儿童(相比亲自我)在高度不公平情境下拿出更多金币用于惩罚分配者;(2)在第三方补偿任务中亲社会儿童(相比亲自我)在两种不公平情境下都拿出更多金币用于补偿接受者;(3)情绪只在高度不公平情境下在社会价值取向与第三方利他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4)采用第三方补偿(相比第三方惩罚)的儿童面对不同分配时情绪波动更小,在中度不公平情境下有更多利他行为。这些结果从发展的角度为社会价值取向对第三方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提供证据,强调了亲社会取向对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第三方惩罚既是社会规范在群体得以维系的基石, 也是个体维护社会规范的体现。当前关注社会规范的神经研究大多基于第二方惩罚的独裁者或最后通牒实验框架, 缺乏对第三方维护社会规范过程中相关脑区活动的探索, 对这一过程的内在神经机制也不清楚。本文基于第三方惩罚的独裁者博弈框架, 对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区域(DLPFC)进行不同极性的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 同时依据第三方是否需要为其惩罚付出成本设计了零成本和有成本两个实验任务。结果发现, 第三方在零成本任务的情绪反应和惩罚显著受到tDCS设置的影响, 且阴极刺激显著提升了第三方的惩罚值, 这表明情绪机制对第三方惩罚有着重要影响。另外, 第三方在零成本和有成本任务中的惩罚差异在不同tDCS设置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这与第三方惩罚还受到自利机制影响的观点相符。本文率先为右侧DLPFC活动影响第三方惩罚提供了神经层面的证据, 且支持了第三方对社会规范的遵从与其负性情绪反应和自利加工密切相关的机制解释。  相似文献   

18.
刘逢禄的《公羊》学有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可以分别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春秋》者五经之管钥、无《公羊》则无《春秋》、无三科九旨则无《公羊》,说到底不过是落实到三科九旨这一所谓经学微言大义上,而其体现则是董仲舒、何休为代表的《公羊》学。由此可证,三科九旨实为刘逢禄经学思想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首先对初二学生进行智力测查,然后随机抽取优、中、中下三种智力水平的学生各30名,组成三个智力等组。让这三组分别在喜悦、悲伤、中性三种情绪状态下进行感知、推理作业的认知操作。结果发现:三种智力水平组被试的认知操作成绩差异达到极显着性水平,不同的情绪状态不能影响这三个智力水平组成绩的等级排序;三种情绪状态组被试的认知操作成绩达到显着性差异水平;感知、推理两类认知作业的成绩差异达到极显着性水平,智力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推理作业完成的影响大于对感知作业完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某中学的食堂容纳不了很多学生搭伙,于是总务处出了一张布告,规定“凡路程在三刻钟以下的不能搭伙”。这个规定是含混不清的。“路程在三刻钟以下”是个很不明确的概念。第一,是指步行三刻钟还是指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辆三刻钟?第二,是指来校单程三刻钟还是指来回三刻钟?第三,“三刻钟以下”是不是包括正好三刻钟?在这个规定里,这几个问题都是不清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