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兆会 《天风》2016,(6):52-53
他曾是晚清庠生,在国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其学术生命的多半时间都是在向教会大学的学生们教授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著有《孔子哲学》、《孟子研究》、《道家哲学》、《中国学术体系》等著作。他也是上世纪中国基督教本色化运动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而他在中国宗教史尤其是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又奠定了其杰出的教会史学家的历史地位。其基督宗教方面的著作有:《中国基督教史纲》、《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中国历史的上帝观》、《基督徒之佛学研究》、《孙文主义与耶稣主义》等,另独编和合编有《耶稣基督》、《评基督抹杀论》、《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等。他是当时中国基督教界比较有影响力的、多产的基督徒学者之一。他就是王治心。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2,(10)
下面的喻道故事,不知弟兄姊妹们看了有何感想?一个人走过海边,看见另一个人想跳海自杀。他走上前去劝说:"先生,不要跳下去!"他说:"生命是美好的嘛!你是无神论者还是有宗教信仰的人?"那人答:"我有宗教信仰。""佛教、道教……还是基督教""基督教。""罗马天主教还是新教?"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主办的《嘹望》周刊1987年第3期在《瞭望信箱》专栏刊登该刊编辑部写的《这种活动是“信教”还是“迷信”》,摘录如下: 目前,我国的宗教主要有五种: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耶稣教)。根据各教的传统和习惯,在宗教活动场所内或在教徒自己家里进行的拜佛、诵经、烧香、礼拜、祈祷、讲经、讲道、弥撒、受洗、受戒、封斋、过宗教节日、终  相似文献   

4.
岳清华 《天风》2017,(8):42-43
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遗产,就是领人回归圣经。"神学家不是别的,只是一个忠于圣经教导,并且体验和实践圣经话语的人。"~1他的神学思考建基在圣经中,并且促成了基督教与德国文化的相互融合。这种相合启发我们对基督教中国化的思考。一、因信生发爱路德将"因信称义"视为基督教教义的基石。1536年,路德在《因信称义的辩论》一文中指出:"基督或基督的义是在我们之外,不是从我们而来,所以不能由人的善工产生。"  相似文献   

5.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使徒保罗特别强调“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弗4:4,5)。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基督的教会不幸分为三大派别:公教会(即天主教)、正教会(东正教)和新教会(在中国旧称“耶稣教”,也称“基督教”)。一百年以来基督教中有  相似文献   

6.
钟力 《福建宗教》2001,(2):42-42
基督教,英文为Christianity,公元一世纪源于巴勒斯坦,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及一些小的教派。《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早期的《圣经》包括《圣经旧约》、《圣经后典》和《圣经新约》。1520年后,基督教分为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新教的《圣经》只包括《圣经旧约》和《新约》,天主教《圣经》除此之外,还包括《后典》。《圣经》的前一部分为希伯来文,后一部分为希腊文。及至公元5世纪才有了统一的拉丁文译本。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前后,《圣经》在欧洲逐渐被译成各国文字。  相似文献   

7.
辛琳琳 《中国宗教》2014,(11):48-49
一1922年,第一任罗马天主教宗座驻华代表刚恒毅主教(Cardinal Celso Costantini)来到中国。由于艺术造诣深厚,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他对中国的天主教艺术极为关注。他曾与一些教长信函往来,讨论过宗教艺术的问题,讨论的主题就是天主教艺术"本土化"的问题。这些信函后来被结为《天主教的艺术兼容并包》一书刊行,并且被译成多种语言而流传于世。从这些信函中可以看到他的立场:  相似文献   

8.
陈丰盛 《天风》2018,(9):63-63
195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简称《革新宣言》),用巨大篇幅登载第一批签名的一千五百多名基督教人士名单,并发表《基督教人士的爱国运动》之社论,鼓励信徒响应《革新宣言》,响应"脱离帝国主义影响而走上宗教正轨的爱国运动"。《革新宣言》是吴耀宗先生在与周恩来总理的三次会谈之后,先后经八次修改。  相似文献   

9.
陈垣与英敛之因机缘得以相识后,相知相交近十年。1917年,陈垣在英敛之的鼓励与帮助下,发表了第一篇史学学术论文《元也里可温考》,奠定了在学术界的地位。之后,他们开始收集整理并校勘出版了一批明清时期天主教著述。陈垣与英敛之不仅大力推进了中国天主教史学术研究,而且积极投身到中国天主教的本土化建设中。对于陈垣而言,英敛之已成为影响其一生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0.
天主教第二次入华与利玛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天主教的入华时间,《利玛窦中国札记》的作者声称:“是圣多默本人把基督教传入中国的,他确实在这个国家修建了教堂”。“中国人和埃塞俄比亚人是由圣多默感化而皈依真理的”。这仅是外国传教士的  相似文献   

11.
陈志华 《天风》2018,(2):19-20
马丁·路德曾说:"在基督教崇拜中,应让亲爱之主自己通过其圣言与我们说话,以及让我们在祷告与歌颂赞美之中与他说话,舍此之外别无其他。"  相似文献   

12.
简讯     
“基督教与道教伦理之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暨基督教研究中心承办、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及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所协办的“基督教与道教伦理之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004年10月29-31日在四川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宗教》杂志社、北京天主教与文化研究所、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云南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湖北襄樊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及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的4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  相似文献   

13.
真诚的忏悔     
导言 自从有圣经以来,在众多宗教书籍中,《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可算是最多人阅读的一本书(或者只有《效法基督》一书是例外)。说真的,奥古斯丁可说是继圣保罗后,最具影响力的基督教思想家。他不只是在他自己的时代中最伟大的人物,其思想更笼罩了整个基督教神学有7个世纪之久。他的思想也奠定了后来的罗马天主教的神学。他也同样启  相似文献   

14.
王涵 《中国宗教》2022,(1):88-89
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强调宗教要坚持中国化方向。天主教如何践行中国化,或许可以在《处境中的探索与思考》一书中找到答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处境中的探索与思考》一书,是一部关于我国天主教中国化研究的文集汇编,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在《中国宗教》《人民政协报》《中国天主教》《神学研究》等期刊报纸上发表的论文和译文共67篇。作者周太良先生,在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从事研究和文秘工作30余年,他不仅储备了丰富的教会知识,而且还一直笔耕不辍,研究视野纵横海内外。  相似文献   

15.
郭硕知 《中国天主教》2009,(3):26-26,27
自唐代,中国就开始传人天主教体系之宗教。“‘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土于明末陕西,是世界基督教史上的重要文献,也是迄今为止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最早文字资料。”虽然景教在当时被公教会定为异端,却也可称天主教的一个变种,客观地传入了天主教的基督信仰。至元代又称“也里可温”。是时又有受尼格老四世差遣而来的若望,孟高维诺将正统天主教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16.
巴哈伊教作为一种新兴宗教,其历史只不过130年,但它的传播范围之广却仅次于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其教徒的人数虽只有500多万,而因它在国际上极为关注贫困、  相似文献   

17.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没有三自爱国运动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基督教。 中国基督教要摆脱“洋教”的丑号,要独立自主,要自治、自养、自传,是百余年来爱国的中国基督徒的愿望。俞国桢牧师在1906年创办了“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在接下来的二十年  相似文献   

18.
大凡具有相当历史传统的文化模式,都有自己的经典。而在表面上看来,构成一个文化传统的每个时期的思想文化似乎都是原典的重演。在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六经是源头,经学是全部学术的基础,全祖望承顾炎武之绪而提出的“经学即理学”口号(《结峡亭集》卷十二:《亭林先生神道表》),实是对中国传统思想以解释原典而呈现出推进的形式的极好概括。基督教中天主教与新教对于《圣经》的态度虽有所区别,天主教强调《圣经》须经罗马教廷的解释才能成为真正的最高权威,新教则因厌倦经院神学的繁琐失真而倡言回到《圣经》本身(retu…  相似文献   

19.
陈伟 《天风》2018,(9):34-35
如何推进基督教中国化?教会文艺的中国化是可行之路。杭州思澄堂近年来尝试将民乐、戏剧、民族服饰引入教会崇拜生活,深受信徒喜爱2018年6月《天风》"众议苑"栏目的议题是"谈谈基督教文艺的中国化",刊登了来自教会的牧者同工及专家学者的文章,大家纷纷就"基督教文艺中国化"提出了个人的一些思考、方向、思路等。笔者看了颇有感受。基督教中国化是当下中国基督教界的主旋律。从国家层面到基督教全国两会、各省市基督教两会,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研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对许多人而言,基督教与天主教似乎就是一回事,因为在国际上基督教与天主教统称“基督教”。的确,从教会历史上看,基督教与天主教原本就是一家,后来经过始于1517年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后,才分化为两个教派;从信仰上看,基督教的信仰与天主教大致相同,都使用同一本《圣经》,同信三位一体的上帝,传统的信仰上都认为人类有“原罪”(人所共有的罪性)和“本罪”(个人行为上过犯),只有经过耶稣基督十架救赎才能使灵魂得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