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制动之主。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可不慎乎。"这是《周易》中记载的孔子说过的一段话。孔子将言行的重要性比喻成个人的枢机。枢机一发,主宰荣辱,可以惊天动地,不可不慎重。孔子善于说话,他说话既讲内容,又讲原则,还讲方法,即便是批评学生,也能让其欣然接受。让我们一起从《论语》中学学孔子的说话之道。  相似文献   

2.
长大成人     
刘美纯 《天风》2017,(11):32-32
"直等到我们众人在信仰上同归于一,认识上帝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达到基督完全长成的身量。这样,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邪说之风摇动,飘来飘去。"  相似文献   

3.
任军海 《天风》2012,(8):18-19
一、最早的"神学院"——撒母耳创立"你到了城的时候,必遇见一班先知……"(撒上10:5)"有人告诉扫罗说,大卫在拉玛的拿约。扫罗打发人去捉拿大卫。去的人见有一班先知都受感说话,撒母耳站在其中监管他们。"(参撒上19:19-20)这些经文告诉我们,撒母耳创办了先知学校并成为校长。"撒母耳为什么要创办学校,是因为他看见这个危机时代非常需要助手,他自己分身乏术,所以需要助手。经过良好的训练,这些人可以使果效倍增,  相似文献   

4.
疼痛是人体可感知所有伤害性刺激中最难以忍受的恶性刺激,医学范畴下的疼痛是指组织损伤的前提下产生的"躯体的不愉快的疼感觉"加上"与之相匹配的痛苦情感体验"两方面内容。长期以来我们的医疗行为"过多关注组织损伤对疼的调控、忽视了痛苦体验的人文关怀"制约了我们服务层次。新的生物医学模式下诊疗工作强调细化疼痛分类、躯体与心理并重,以专科诊疗思路指导临床,提高医务人员对病痛的理解、引导供需匹配式的人性医疗服务是时代发展务实之举。  相似文献   

5.
单渭祥 《天风》2011,(4):14-15
经文:太26:62,27:12-14;赛5 3:7;可1 5:4-5;路23:8-9"他受迫害,受虐待,但他一言不发。他像待宰的小羊,像被剪毛的羊,他一声不响。"(赛53:现代中文译本)说话作为一种沟通和交流,是人最基本的一种本能,正常人都要说话。当一个人被人打的时候,当一个人被人骂的时候,当一个人被人冤枉的时候,都会条件反射,大声抗议或说话。可是,今天,我们看到有一个人,他被人冤屈,被人漫骂,被人抽打,被人刺激……却始终保持沉默,一言不发!  相似文献   

6.
《孙子》谈“兵”于敬民《孙子兵法》主旨为谈兵论战,故"兵"字在书中出现较多,计句数六十之多。"兵"字在各篇句中含义及其替代词,因所论问题及场所不同而有所区别。细揣之,则可发现孙子在遣词用句方面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一、《孙子兵法》中"兵"字的几种含义1、...  相似文献   

7.
"教会常常尊敬圣经,如同尊敬主的圣体一样,因为在特别礼仪中,教会不停地从天主的筵席,取用生命之粮,而供给信友们。"(参阅《启示宪章》21)教会之所以如此要求我们重视这双重圣宴,  相似文献   

8.
陈丰盛 《天风》2014,(5):36-36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定位是很清楚的。神在"造男造女"的时候,其男女之别,就是性别的区别。神在创造了男性——亚当之后,指出"那人独居不好",然后要"为他造一个配偶",目的是"帮助他"。因此,我们看到,创造"配偶"的目的,就是帮助。"帮助"本身并没有不平等的意思,从神给予人类的使命来说,男人不能独自完成使命,必须有配偶的帮助,才能"生养众多,遍满地面。  相似文献   

9.
以言体信     
杨联涛 《天风》2017,(8):6-7
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经文:雅3:2;弗4:29语言是人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人每天都会说很多的话,怎样说话,说什么话,体现出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内涵,而基督徒的说话又多了一层意义:见证信仰。圣经对说话有什么样的教导呢?基督徒又该如何说话呢?一、话语的力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相似文献   

10.
毛颂赞 《天风》2018,(9):39-40
"基督教是歌唱的宗教"一、基督教是歌唱的宗教敬拜,是上帝与他子民的相遇。敬拜,是一种交流,上帝向我们说话,我们向上帝回应。敬拜是从人对上帝尊贵、大能、荣耀的叹服和谦恭的态度中产生出来的。敬拜包含了赞美,赞美里有敬拜。赞美是爱上帝的表现,是信徒的本分,是生命的流露,是信心的记号,是被上帝召聚的会众在上帝面前最具体的认信。音乐是上界的语言,是创造主赐给人类的宝贵礼物。音乐的使命就是侍奉上帝。音乐和敬拜常是连在一起的,从旧约时代一直到今天,在敬拜中诗班和会众常用诗歌来回应上帝的恩典,歌唱上帝的荣耀.  相似文献   

11.
海外消息     
晓爱 《天风》2018,(7):62-62
世基联表达对朝美首脑会晤成果的期待在朝美首脑会晤之前,6月11日,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简称世基联)刊文表达了对这一会晤圆满的期待。世基联总干事维特牧师(Rev.Dr Olav Fykse Tveit)说:"我们祷告这次会面将会创造出实现和平共处、正义与统一的新的可能性。"他还补充说:"我们祷告神——生命之神、让万事更新的神——引导政治领袖们的心思意念走向通往和平与正义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六书(续八)达浦生著卷三伊斯兰教中心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谓之"中"。思虑之总官,意识之现象,精神之状态,谓之"心"。精神义理主于中而应于外,谓之"中心"。穆圣云:"凡物有一中心"。但几天地间所有者,无论有形与无形者,皆谓之物,物各有个中心,况...  相似文献   

13.
林辉辉 《天风》2005,(5):27-27
以爱因斯坦之标准,一个成熟的公式应该是A(成功)=X(工作) Y(游戏) Z(少说话)。少说话并非等于不说话或一直保持沉默寡言,这是与习惯信口开河者相对而言的.记得叔本华曾在《哲学小品》中说过这样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话:思想家应当耳聋。这句话很能概括出安静对于一个人真正有所思、有所悟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何祚榕事物的价值有二重性:一是事物之外在价值,即事物对于人的价值。其涵义是,某事物对于满足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人(个人、集团、社会、人类)的某种需要的效用。二是事物之内在价值,即衡量同类事物之间孰贵孰贱、孰高轨低的标准。例如:衡量商品与商品之间孰贵孰低的标准即商品的价值,马克思认为,凝结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还有衡量"人的各种需要"孰高孰低之标准的需要价值等,均为人之内在价值。事物之外在价值与事物之内在价值在涵义上互不包容,是两个并列的基本义项。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既然是"价值一般",就应将这两项基本涵义都包括在内。在以往国内关于价值的讨论中,大多数论者只讲物之外在价值,个别论者主张套用商品的价值,用劳动界定价值,看来都有片面性。张岱年先生提醒我们用"需要的满足"不能完全界定价值,他补充了需要的价值意义和具有需要的主体的价值意义,但未明确这两层意义其实是事物的内在价值。我想值得补充的"层次意义"可能还有,与其这样切碎补充,毋宁以事物价值的二重性来概括"价值一般"。界定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应根据生活中用语的实际作出"价值一般的概括",而不是考虑什么人说过什么话,  相似文献   

15.
陈丰盛 《天风》2014,(11):21-21
当我们谈爱的时候,总是伴随着浪漫、激情,若是加上情节,可能有一些男女之间的亲密接触,甚至是性关系。影视作品中有时将夫妻间的爱描绘得枯燥乏味、冲突不断,与之相对的却是充满激情、浪漫异常的"一夜情"。在性观念"开放"的时代里,人们将婚前性行为、婚外情视为平常。将持守圣洁的婚姻关系视为落伍。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性跃跃欲试,初高中的男生女生有过性经验。一些学校旁边,为学生们预备的旅馆、钟点房、出租房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6.
"无为"是老子之道的精髓。"无为"是"不为"中有"为","为"而"不违",即顺任自然,不逆自然规律而妄为强为。无为思想意蕴丰富,其要旨一言以蔽之,就是"保持和谐"。所提出的"道法自然"、"自然无为"、"处下不争"、"清心寡欲"、"知足知止"等观点、理念,对于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保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仍然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仁慈的真主在《古兰经》中教导我们说:"行一个小蚂蚁重的善事者,将见其善报;作一个小蚂蚁重的恶事者,将见其恶报。"(99:7)还说:"如果你们行善,那么你们是为自己而行善"。(17:7)慈善是一种精神理念,慈善是一种道德行为,慈善是一种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岳清华 《天风》2017,(8):42-43
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遗产,就是领人回归圣经。"神学家不是别的,只是一个忠于圣经教导,并且体验和实践圣经话语的人。"~1他的神学思考建基在圣经中,并且促成了基督教与德国文化的相互融合。这种相合启发我们对基督教中国化的思考。一、因信生发爱路德将"因信称义"视为基督教教义的基石。1536年,路德在《因信称义的辩论》一文中指出:"基督或基督的义是在我们之外,不是从我们而来,所以不能由人的善工产生。"  相似文献   

19.
人类面临世纪和千年之交,我们应当欢喜。然而层出不穷的异端邪说却不时困扰着我们。世纪末的异端邪说多在主耶稣的再来上做文章,利用人们心理诱人上当。为了警醒等候主来,也为了抵制各种异端,我们建议信徒应多查考圣经。有关主再来的经训在圣经中占相当篇幅,新约几乎每卷均有论及,其意义并非含混不清,要让圣经自已向我们说话。因此使徒彼得  相似文献   

20.
聆听的艺术     
世界级的大文豪伏尔泰说过一句名言:“通到心的大路是你的耳朵。” 生活在这个迅速变迁,各种资讯排山倒海般地冲向我们的信息时代,聆听已经逐渐成为稀有罕见的事了。 不少夫妻彼此抱怨对方不愿“听”他或她说话,作父母的也埋怨子女不肯“听”他们说话。青少年们也在抱怨自己的父母从来不愿“听”他或她们说话。 形成如此普遍的“怨”之因由,我认为在于“聆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