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乞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乞讨在当代中国的泛滥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都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在如何对待乞讨和乞讨者的问题上存在着很多的分歧,其中价值观的矛盾及其所引起的道德困境构成了对乞讨现象争论的焦点。我们必须把乞讨作为一种手段和乞讨者对一种生活方式的自愿选择区别开来。如此才能对乞讨之中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乞讨者和施舍者之间的关系、乞讨者和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恰当的道德定位,并为处理乞讨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丽 《天风》2011,(10)
中国社会发展了,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了,但贫穷还没有消除。在城市的街边,在旅游景点的附近,在教堂的门口,我们常常看到躺在或是跪在地上、站在那里手拿破碗向人乞讨的人。社会新闻上常常出现,路边躺着一个看似重病的,旁边一个不断磕头的,向路人求钱治病,结果到了没人的时候就两人起身收工的骗局,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于是,面对每主日都在教堂门口乞讨者的基督徒们,  相似文献   

3.
谢炳国 《天风》2018,(10):55-55
据"观察者网"8月21日报道:从济南西站开往北京的高铁G334次列车上,一位男乘客霸占别人靠窗的座位。被霸占座位的女士劝他时,该男乘客回应称:"谁规定一定要按号入座?要么你自己站着,要么去我那个座位,要么自己去餐车坐。"  相似文献   

4.
恩民 《天风》2011,(10):47+43-47,43
教堂门口的乞丐或者叫乞讨者,确实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他们到教堂门口,很可能是因为觉得信教的人都是善男信女,更有善心,容易讨到钱。遇到这样的情况,给钱还是不给钱,是一个让人为难的事情,给,觉得四肢健全,会不会是街上的那些骗子,不给,又怕是自己塞住了怜悯的心。  相似文献   

5.
当你漫步在海湾国家陌生的街巷,你是否会注意到:与你接踵而过的多是其他国家的人,如印度人、菲律宾人、孟加拉人、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人等。而这种现象在科威特、卡塔尔和阿联酋则尤为突出。不仅大街上随处是他们的身影,银行、保险公司、航空公司、五星级宾馆、超市的一般管理人员、普通职员、营销员、收银员、售货员也是他们,就连大街小巷的商店老板、小商小贩、饭馆服务员、建筑工人、环卫工人还是他们。而当地身穿阿拉伯白袍的男子和黑袍的女子却不常见。他们要么乘坐高级桥车奔驰在大街上,要么坐在政府或公司的办公室里,要么出入于星级宾馆。所以初来乍到者甚  相似文献   

6.
初访新德里,无论在熙熙攘攘的闹市还是在美丽幽静的公园,均可见到一些穿着五颜六色莎丽、头戴茉莉花、眉间点着吉祥痣的妖艳女子在乞讨。她们同一般乞丐不一样,毫无低下乞怜像,相反倒是有些雍荣华贵的贵妇般气度,昂首直腰,目光直视着你,居高临下,似乎你欠她许多,有一万条理由非给不可。印度人一般是极主动送出一些钱财的,外国人不了解个中缘由,往往拒付。她一生气,便念起又快又急的咒  相似文献   

7.
渊声 《天风》2017,(8):64-64
问:在大街小巷、地铁甚至教堂门口,可常见各种乞讨者。不少人都避而远之,但作为信徒,若是避开,我内心便觉不安,可又怕遇到"假冒",因而不甘心施爱。究竟怎么做更好呢?—姊妹:小香答:小香姊妹,你好!你的不安与担心也是不少信徒遇到求乞者时的心理状况,但这正反映了一个具有基督生命的人,其内心向善并努力行道的一个方面。基督徒如何对待乞丐?对这问题教会媒体已有不少讨论。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是由男女两性构成的,女性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女性和男性一同缔造着人类文明。有史以来,人要么是女人,要么是男人,在各个民族的神话和宗教传说中,她既是美、爱情、丰饶的象征,又是诱惑、罪恶、堕落的象征。她时而被神化,时而被妖化,诗人们讴歌她,又诅咒她,她长久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9.
过去他乞讨,是为了填饱肚子,等着别人来捐助;现在他乞讨,是为了多讨些钱,去捐助别人。5月15日中午,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出现在南京市江宁区红十字会的募捐点前。他穿着一件打了许多补丁的蓝色上衣,脚上  相似文献   

10.
<正>[凤凰网]寒假期间,不少人发现,大城市的街上、地铁里的乞讨人员数量增加,尤其是大人带着儿童一起乞讨的。据执法人员介绍,有许多儿童是由家长带领,利用寒假的空闲时间来到大城市乞讨,到开学再回老家读书,这已成为大城市的一个现象。家长甚至唆使孩子采用跪地哀求、抱路人腿、翻包等办法强行乞讨,有"童乞"大半天的收入超过200元,个别人假期收入甚至超过万元。  相似文献   

11.
"无为"是老子之道的精髓。"无为"是"不为"中有"为","为"而"不违",即顺任自然,不逆自然规律而妄为强为。无为思想意蕴丰富,其要旨一言以蔽之,就是"保持和谐"。所提出的"道法自然"、"自然无为"、"处下不争"、"清心寡欲"、"知足知止"等观点、理念,对于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保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仍然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解读孤独     
孤独,是天堂,也是地狱。孤独让人行走于刀锋之上,要么崩溃,要么创造奇迹。在印第安人的传统中,一个勇士深感沮丧的时候,会进入洞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人学理论的深刻革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在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哲学家们围绕着人自身的“对象、现实、感性”进行过长期不懈的思考,留下过难以计数的有关人的自我认识的“自画像”。然而遗憾的是,他们要么对人只作纯客体性的抽象直观,将人等同于纯粹的对象物,要么对人只作纯主体性的抽象直观,将人等同于人的思想、意识或理性;那些不断更换的人的“自画像”中没有一张真正像人。在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人学理论诞生之前,如果从有关人的思索与认识的提问方式与回答方式上看,西方人学理论发展史的演进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从提问方式上看,它经历了从“这物…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互为存在--人与自然关系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伦理学研究中,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都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了片面化的理解。自然不仅为人而存在,人也应该为自然而存在,人与自然是互为存在的。割裂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要么导致自然被人所奴役,要么导致人被自然所奴役。  相似文献   

15.
陈小勇 《天风》2018,(10):44-45
由于历史原因,诸多国人把外国人称为"洋人",其所信奉的基督教被称为"洋教",入教的中国人则被称为"洋教徒"。而在教会内,信徒会把非基督教信仰的人称作是"外邦人"。"洋教徒"与"外邦人"这两个称谓常常导致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因着近代基督教入华的历史因素和对现今中国基督教认知滞后的原因,民众与教徒双方在某些概念上存在着理解的偏差,阻碍了双方的彼此接纳。  相似文献   

16.
谢炳国 《天风》2013,(10):58-58
近年来,因相貌丑陋或因整容问题而自杀的事件时有听闻。据环球网9月6日报道:"9月4日上午,上海一女子在某整容医院顶楼欲寻短见,后被谈判专家劝下。据悉,女子做出如此出格举动是因去年整容手术后出现并发症。与院方交涉未果,该女子欲跳楼自杀。"《北方新报》报道,南京一女子因为相貌丑陋,相亲多次都未成功,每次相亲,男方一看到她掉头就跑,甚至有男子还出言讥讽。女子因为相貌丑陋相亲失败而吞药自杀,经医院全力抢救才得以脱险。《深圳特区报》报道,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数据显示,韩国是全球人均整容手术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因整容所引起的问题也不少。201 2年,韩国一名2 3岁大学生因接受过双颚手术而自杀。  相似文献   

17.
林孔华 《天风》2011,(4):18-19
经文:创37:1-20"无梦"的人生空跑一场;"失梦"的人生迷失方向,"有梦"的人生充满希望。约瑟一生围绕着一个"梦"字,是梦"害"了他,也是梦成就了他。在父家做儿子时,他是"做梦的人",因两次做梦招致哥哥们嫉恨,结果被哥哥们出卖沦落异邦;在埃及护卫长波提乏家为奴时,他是"追梦的人",敬畏神不甘堕落,情愿蒙受不白之冤,承受牢狱之苦也不放弃心中的"梦":在监狱为囚犯时,他是"解梦的人",为膳长和酒政解梦的他,  相似文献   

18.
陈丰盛 《天风》2011,(6):54-55
稼多人少的难处 在课前的敬拜赞美中,领唱的姊妹带领大家唱着:"谁体贴主的心?谁体贴主的心?谁合乎主使用?谁使主心欢欣?谁使主心欢欣?"我一边心和着,一边思想着各地教会的"马其顿呼声"。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听到教会发出"招兵买马"的信号,都会听到传道者因措手不及而发出"求救"的声音。总会听到同样的叹息,"庄稼多,工人少"。这句话单单从字面来说,它篡改了主耶稣的原话。主耶稣说的是"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太9:37)。  相似文献   

19.
栾栋:中西方哲学在本体论上的差别西方人讲本体主要在一元论和二元论之间加以选择。把存在的起源和本质要么归之于上帝、逻格斯、理念、物质或人的认识能力,要么归之于精神与物质或善与恶等二元机制。不论是唯心还是唯物,从本质上看,人与对象世界是两个极端。从中透露...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的深刻价值危机的背景中可以发现,在评价马克思主义及其历史作用方面,两种看法截然对立,尖锐斗争.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所有不幸的主要根源,宣布它从一诞生起就有原罪缠身.相反,另一些人则对马克思主义教条表现出狂热的崇信,试图从中找到能够摆脱危机带来的那些沉重后果的灵丹妙药.在上述这两种极端看法之间还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它们要么倾向于前者要么倒向后者.看来有必要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