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兆会 《天风》2018,(7):52-53
1988年11月16日,敦煌莫高窟北区B105窟发现了一件铜十字架,该十字架出自瘗窟(即B105窟)的随葬品:横竖交叉的十字,高、宽各6.6厘米,十字四臂与一圆环交叉,十字的各端均伸出圆环之外1.3厘米至1.5厘米,十字四臂的交接点即十字中心处有一小圆形(见图1)。该十字架是用青铜铸造而成,背面中部有两个铸造时留下的乳状突。该十字架可用作徽章,可称之为景教十字纹牌饰。  相似文献   

2.
正1981年,扬州城西出土了一块元代景教徒墓碑。该墓碑系青石制成,上圆下方,高29. 5厘米,宽25. 8厘米。碑额呈半圆形,碑额上线刻一组画面:上有莲花座十字架,该十字架形制属于希腊一马耳他混合型;十字架的下面以莲花作底座;十字架及莲花的两侧各有一身长四翼围着中心展翅欲飞的小天使。天使头戴十字双耳冠,面向莲花,双手前伸,守护着十字架(见图1)。天使头戴的有十字的冠帽,在泉州出土的景教石刻中也出现过,而在其他  相似文献   

3.
今年夏初,笔者有机会去了西安一行。在历史博物馆见到了久仰的《景教碑》,使我感慨万千。兹结合历史与现实,作一报道如下:一、景教碑的发现 景教碑高236公分、宽86公分、厚25公分。碑头刻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九个大字(见附照)。碑面正文有1695字,上下款67字,侧面有人名、职名76个。汉文、叙利亚文并列。碑文上端饰有莲花云纹。莲台上安放十字架。碑身呈墨色,显然是历年来墨包拓印的结果。如今碑身四周有玻璃  相似文献   

4.
包兆会 《天风》2018,(12):36-37
新疆古城阿力麻里城(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境内)在元代曾是景教活动中心之一,这里曾出土了十多件叙利亚文的景教墓石。20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和群众陆续在这里发现了不少叙利亚文景教墓碑,有的收藏在霍城文管所和新疆博物馆,有的存放在伊宁市伊犁地区博物馆。这些碑刻的形制不仅与在中亚七河流域出土的六百多件景教碑刻相同,其十字架形制也与七河流域附近的克什米尔地区出土的粟特文、梵文景教十字架形制十分相似,都是希腊一马耳他混合型,十字架底座有个弧形托住十字架(见图1、图2)。另外,七河流域出土的文物有若干注明墓主籍贯为阿力麻里的墓碑铭文,这表示七河流域的景教徒与阿力麻里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元代,它们有可能属于同一景教区。  相似文献   

5.
正在北京植物园退谷内一二·九纪念亭以东的路边有一方塔铭,长126厘米,宽82厘米,厚24厘米。塔铭浮刻额题"超以象外";两边浮刻一联:"开山直接长春脉,出世能还不老丹",对联上方分别覆有莲叶一片,下方分别刻石山上生一朵莲花;塔铭底部为仰覆莲纹中夹一串珠状纹饰。对联中间为塔  相似文献   

6.
十字架的象征意义卓新平十字架在拉丁文中称为Crux,意指"叉子",本是古罗马帝国用来处死奴隶、罪犯和战俘的刑具。它通常用两根木料交叉而成,形状如"十"字,故在汉语中译为"十字架"。受刑者在被钉十字架时,往往是两手分别被钉在横木的两端,一双脚重叠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0,(10):23-23
<正>在正方形的木板上,以砖红色为底色调,以象征纯洁的白色表现画面中一个大大的篆书"爱"字,将"爱"字上面的笔画设计成"十字架",中间是胸怀,将"国"字设计在胸中的红色心形图案上面,"教"和"爱"字中的心形紧密相连,预示中国广大的基督徒是用心在爱国、爱教。  相似文献   

8.
国内学界大多认为中国境内发现的景教十字莲花图案是景教受佛教影响所致。然而,事实上,但凡源自西亚的宗教,皆视莲花为宗教圣花。西亚地区莲花崇拜最早可以追溯至埃及、近东、两河流域地区的宗教文化。《希伯来圣经》中的苏珊花和《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中的克里侬花皆指莲花。后由于某种原因,百合花一词在基督教《圣经》中取代了苏珊花和克里侬花;随着基督教的发展,苏珊花和克里侬花反倒被认作了百合花。十字莲花造型碑也并非中国境内独有,古代曾隶属波斯统治的亚美尼亚境内也有比较丰富、造型各异的十字莲花碑。因此,莲花乃西亚圣花,并非佛教专属。中国境内发现的景教遗物上的十字莲花图案,是西亚地区自身的宗教文化传统使然,并非是受佛教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9.
伯克利第一长老教会位于旧金山湾伯克利市但纳街2407号,是伯克利区最大的长老会教堂,始建于1878年,后来,又几次翻修与重建,现在的教堂是80年代建的。它的外表很不起眼,没有高耸入云的尖顶钟楼,也没有灿灿生辉的巨大十字架。在远处它看起来像一家商店,只有到了跟前,看到了标牌和门口不远处的十字架,才知道这是一座教堂。所以,我第一次去的时候,费了好长时间才找到。它的内部,与其说像教堂,不如说更像音乐厅。中心讲台像是一个舞台,有钢琴、多功能电子琴、架子鼓等多种乐器。讲台的背景装饰也像音乐厅,是由银色的铝条组成几何图案,只是正中心…  相似文献   

10.
青釉莲花尊     
张越  王滨 《管子学刊》2010,(2):F0004-F0004
青釉莲花尊,北朝时期瓷器。高59厘米,口径13.1厘米,腹径29.4厘米,底径16厘米。1982年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出土。器物造型为平唇。侈口,长颈,斜肩,椭圆形腹,高圈足。肩部有两对复式耳。颈部饰有数周凹弦纹,  相似文献   

11.
正唐代景教文献已逐渐引起学者们的不断关注与研究兴趣,但与景教有关的资料绝不只是这些,被人忽略的景教徒墓志铭,应该是对景教资料的绝好补充,上世纪50年代出土于西安的《米继芬墓志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55年,《米继芬墓志铭》于西安西郊三桥出土。墓志呈方形,盖顶长约47厘米,宽45厘米,上题篆书"大唐故米府君墓志铭";盖四周线刻四神纹饰。志石长48厘米,宽47厘米;阴文行书,共20行,每行20字至26字不等;志石四侧,线刻有十二生肖图案。  相似文献   

12.
宁望 《天风》1996,(4):3-5
读经:可15:21;罗16:13;路23:39—43;太27:54;约19:26—27;约19:38—42。 主耶稣钉十字架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十字架为人类成就了救恩。以下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十字架的荣耀和大能,这就是当主钉十架之际,有五种不同的人被主的爱激励,以自己的行动见证了主的大能。现依次述说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佛教文化》2011,(3):66-69
相传,天台出原是一朵龙鳞拼成的莲花。东海龙王的九个儿子、目睹自己行云布雨给渔民带来各种灾难,心有忍,各自忍痛拔下八片龙鳞,化作一朵大莲花,放在海上庇护渔民。后来,海水干涸了、莲花化成一座莲花状的大山。后人把中间的山峰称为“华顶”、由于它正好对着日、月、星“三辰”的位置,又把整个山系称作“天台山”  相似文献   

14.
<正>1969年,定州市博物馆发掘了北宋至道元年(995年)的净众院塔基地宫,在塔基地宫西部6米处,发现了《创修净众院记》石碑,该石碑为青石质,高143厘米,宽78厘米,碑额半圆形,中间浅刻几何形纹组成的"圭"形图案,内刻"创修净众院记"六字,竖排两行。碑身长方形,四周环以几何形纹,其内刻铭文,竖排30行(图一),共计1398字。近些年来,对于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的器物,多有专文论述,而该碑碑文却没有  相似文献   

15.
正博兴县位于山东省北部,近几十年来,该地区出土了大批的佛教造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博兴博物馆馆藏400余件佛教造像,其中有一批关于弥勒的造像,近期,笔者对这批资料进行了整理。一、造像介绍1、北魏孝昌二年(526)王和之造像座(中插三图1)1990年4月博兴城关镇河西村出土。青石质,上为圆形双瓣覆莲,下为方形座。高20厘米、长70厘米、宽64.5厘米。覆莲座正中为正方形卯  相似文献   

16.
在孔繁森同志生前工作过的西藏阿里地区.矗立着一座金字塔形的雪峰,藏族文献称它为“冈底斯”(冈是藏语“雪山”之义,底斯是梵语:“清凉”之义),藏民则尊称它为“冈仁波且”(雪山之宝)。在藏族本教原始文化中,天象一项八幅盖伞,地象一朵八瓣莲花,冈底斯山则象撑伞的把柄和莲花的根茎,位于世界中心,是天神下凡和凡人升天的天梯,本教始祖李统米沃和藏民普遍崇拜的图腾神牛就是从这里下凡的。丹增仁软坚赞所著《赡部洲雪山之王冈底斯山志意乐梵音》一书记载有许多在冈底斯神山修行的本教大师及其修炼场所,如“三十七处相聚之地…  相似文献   

17.
爱的枷锁     
沉小石 《天风》2002,(5):30-30
几天前到一间乡村教堂做礼拜。古朴典雅的教堂里整洁清新。圣台上整齐地摆放着灯盏和鲜花,墙壁上的十字架高高地悬挂。十字架的下面镶嵌着“神爱世人”四个大字。弟兄姊妹用漂亮的装饰纸分别在“神爱世人”的周围圈了一圈。前三个字圈过后很醒目,但“人”字圈上之后就变成了“囚”字。这样读起来就变成了“神爱世囚”。无意识的装饰竟使我想起了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天主教》2001,(2):1-1
耶稣自己背着十字架出来,到了一个名叫“髑髅”的地方,希伯来话叫“哥耳哥达”,他们就在那里把他钉在十字架上,同他一起另有两个人:一个在这边,一个在那边,耶稣在中间。比拉多写了个牌子,放在十字架上端,写的是:“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这牌子有许多犹太人念了,因为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地方离城很近,字是用希伯来、罗马和希腊文写的。于是,犹太的司祭长就对比拉多说“不要写犹太人的君王,该写他自己说:我是犹太人的君王。”比拉多答复说:“我写了,就写了。”兵士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后,拿了他的衣服,分成四份,…  相似文献   

19.
张丽丽 《天风》2013,(3):19-20
改教家马丁·路德提出了“十字架神学”,他认为十字架是耶稣基督拯救的焦点,是上帝自我启示的焦点,是一切真正的基督教神学的根基与中心,因此,整个神学就是十字架的神学。无论他的说法是否全面,至少他提醒了我们“十字架”对于理解基督教神学、认识上帝和基督的救恩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我们默想主耶稣的受难之苦时不妨一起思考一下十字架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十字架曾是救赎人类的工具,与死亡、苦难、血等都成了很重要的名词,使我们忆起救赎大恩。十字架不是一种耻辱,为基督徒而言,十字架却是一种要求,一种荣誉的名衔。耶稣基督的十字架1.十字架是绊脚石“我们所宣讲的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这为犹太人是绊脚石,为外邦人是愚妄”(格前1:23)。这些话是圣保禄用来描写每个人面对救赎十字架时,人们的自然反应。加尔瓦略山上的观众嘲笑耶稣,要他从十字架上下来(玛27:39).至于宗徒弟子,我们自然也可以设想他们是如何的惊恐无措。伯多禄虽然刚刚承认耶稣为默西亚,却不能承受耶稣所宣布的苦难与死亡(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