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经验当我们对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某些事件和经验 (experiences)进行反省时,我们就是在进行一件有意义的事。换句话说,我们是在寻求一种意义,一种表象之外的深刻含义。对生活中所发生的某些事件进行反省,这不同于一般所说的做白日梦。寻求生活中某些事件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6.
7.
"道"为何要成为"肉身"?其意义与目的何在?"道"与"肉身"又有何关系?道成肉身的启示既维护了基督教的基本信仰,又摈弃了许多异端邪说,并丰富了基督教的思想。基督观--耶稣的神性与人性是互相统一的 "道"显明耶稣具有神性,因为圣经言:"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1:1);"肉身"显明耶稣具有人性,因为圣经言:"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 相似文献
8.
9.
正有的教会传统认为自杀的基督徒不能得救,故不能为自杀的基督徒举行安息礼拜。但在现实的处理中,教会往往会很为难,这一方面是出于对死者的同情;另一方面,拒绝死者家属希望为死者举行安息礼拜的请求,不啻于给他们的悲痛雪上加霜。我们到底该不该为自杀的基督徒举行追思礼?不妨让我们从神学和基督教伦理角度出发,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种思想、一种理论,要保持其蓬勃生机和持久活力,都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宗教思想也不例外。在新的时空环境下,宗教思想的与时俱进,不仅是宗教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宗教思想的与时俱进,不是指宗教信仰和基本教义的改变,而是指对宗教基本教义的阐释要顺应时代的变迁,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基督教开展的神学思想建设和伊斯兰教开展的“解经”工作,就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本期,我们约请了五大宗教的有关人士,就“宗教思想为什么要与时俱进”的问题进行笔谈,相信会让读者朋友开卷有益。 相似文献
11.
应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香港基督教协进会和澳门基督教联会的邀请,中国基督教两会访港澳代表团一行14人,在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季剑虹主席、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会长的带领下,于2002年11月22-30日对港、澳两地的教会、神学院以及其它教会机构进行了友好访问。 中国基督教代表团此次访问是全国两会换届后首次组团出访,因此,该团访问受到海内外特别是港澳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神学反省是教会自身的一种反思,我们不只是个人读经,而是与他人分享我们的读经心得,共同探求上帝话语在今日的信息,使我们不尽完全的观点或偏见有机会得到补充、修正。教会,作为一个信仰的团体,处在种种的社会处境中并受人类心灵状态分析影响,如何在一个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的情境中作一个主动的、积极的心灵照顾者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化的神学体系要面向未来,弘扬中华民族和基督教文化的优良传统,面向未来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趋势,面向未来世界基督教文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18.
在中国社会步人新的历史时期的今天,教会也随着时代的步伐而进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根据圣经原则,神兴起他所使用的仆人,提出了"神学思想建设"的主张,这个主张带给我们对圣经的认识有新的开启。就如在福音书中,耶稣给神的子民、使徒行传中圣灵给彼得的开启那样(约4:21-24;徒10:9-24)。使我们在这时代中,在侍奉神的事上,得着新的看见。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