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美玉 《天风》2002,(3):10-12
在新旧约中有许多妇女见证了她们如何在侍奉中尊主、爱主、侍奉主的例子,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同时也见证了上帝是一位公正、公平的上帝。无论你是软弱与坚强、高贵与低贱、男人或女人;只要寻求就寻见,叩门就开门。 1.底波拉——女士师(士4:4-6) 底波拉是旧约继米利暗之后的第二位女先知,是唯一的女士师。她住在以法莲的山中,以色列人都到那里去听判断,在当时也是很有影响、并受欢迎的人物。底波拉原希望巴拉能带领以色列人迎战,攻打欺压以色列人二十多年的迦南王耶宾,以此来保卫领上。可惜这男人比不上女人,因此神兴起底波拉。  相似文献   

2.
沈承恩 《天风》2006,(17):2-3
底波拉是大士师中的一位,也是12位士师中唯一的一位女士师。我们读士师记,会发现,圣经一点也没有歧视妇女、贬低妇女的迹象,相反地,圣经对底波拉的记载比别的士师的记载更加道地。  相似文献   

3.
三位姊妹     
米纪阳 《天风》2018,(3):40-40
底波拉 智慧又勇敢 以色列的穆桂英 仰望上帝 他泊山下横扫迦南 属灵的领袖,振臂高歌  相似文献   

4.
林艳 《宗教学研究》2024,(1):170-174
米利暗、底波拉、户勒大是《希伯来圣经》三位主要的女先知。从神话学背景看,米利暗体现了沙漠水神的人格化,而底波拉和雅忆各代表迦南神祇亚舍拉和亚斯他录。相对而言,户勒大故事的叙事成分较重,而神话色彩较少。从赞歌角度看,米利暗的赞歌突出耶和华是战士的神学思想;而底波拉的赞歌运用大量平行、对比、头韵等修辞手法,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米利暗和底波拉的赞歌显示这两位先知生活的年代相对久远,户勒大生活的时期已经较少使用赞歌这样的文体。从犹太—基督教诠释传统看,户勒大和底波拉长期受到诋毁,而米利暗鲜少受到攻击。米利暗在诠释传统里的处理与其在圣经里遭受惩罚的记载非常不同。  相似文献   

5.
张远来 《天风》2006,(19):10-12
乱世出英雄,英雄出少年。撒母耳的侍奉就源于他的少年,源于以色列混乱的士师时期。经文:撒上3:1-21撒母耳是以色列历史上承前启后的最重要的人物,他集祭司、士师、先知三重使命于一身,先后膏立两位君王,其中就有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大卫,结束了混乱的士师时代,振兴了以色列民族,复兴了以色列的信仰,开创了以色  相似文献   

6.
孙宏赦  吴新望 《天风》2018,(10):18-19
在以色列士师秉政时期,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值得我们关注,就是摩押女子路得虽身处乱世,却能够在信仰和生活上有正确的决断。她曾向婆婆表示:"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她日后的结局正说明这选择是正确的。她的人生实现了信仰与爱国的完美结合,这对现实生活中的基督徒而言有着十分宝贵的教训。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人的悲剧与天主子民的责任黄志芳以色列民族是天主特选的民族,天主曾与她多次订立盟约,并向她的古圣祖们预许种种恩赐。(创17:6,35:11,49:10)以色列以其独特的身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整部“旧约”圣经包括了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以色列民族的...  相似文献   

8.
许愿与还愿     
陈志华 《天风》2011,(3):15-15
以色列人在士师时代,曾在亚扪人手下受压制大约十八年(参士10:8),后来以色列人哀求神,神便为他们兴起一个士师叫耶弗他,从圣经对其事迹记载篇幅来看他是一个大士师,但比起神藉他脱离亚扪人辖制的事迹,人们似乎更有兴趣于耶弗他献女儿为祭的事。  相似文献   

9.
道德型领导是新近提出的一种领导理论,大量研究证实这种领导方式会对员工和组织带来积极影响。然而,在领导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的领导者从中获得了什么收益却较少受到关注。以50个工作团队的248名员工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考察了道德型领导与个体层次和团队层次上领导者收益的关系及其作用过程。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1)道德型领导对个体层次的员工对领导的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以及团队层次的团队绩效和领导者绩效均有显著正向作用;(2)团队平均领导-部属交换中介了道德型领导与下属对领导者的认知信任、情感信任以及团队绩效的关系,但在道德型领导与领导者绩效关系间无显著中介作用。本文揭示了道德型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获得的“收益”以及团队层次社会交换的中介作用,为道德型领导和团队社会交换的研究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李超平  孟慧  时勘 《心理科学》2007,30(6):1477-1481
本研究探索了变革型领导、家长式领导、PM与领导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对288份调查数据的层次回归分析表明,与家长式领导相比,PM对员工满意度有更强的预测作用;与PM相比,变革型领导对组织承诺与领导者有效性有更强的预测作用;与家长式领导相比,变革型领导对组织承诺与领导者有效性有更强的预测作用。这表明,在中国这一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变革型领导对领导有效性具有最强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11.
喇合的智慧     
徐女 《天风》2001,(9):45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9:10、1:7)开端的意思含有起头以及本质的意思,因为人一旦对“独一真神”起敬畏有认识,便是智慧人、聪明人,并且获得终身的教益和无穷的力量。这智慧是真智慧。 妓女喇合的智慧(书2:8-16、6:22-23)告诉我们一个风尘女子以她的智慧机灵救了两个以色列的探子,也救了她和她一家人的生命。当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浩浩荡荡过了约旦河,在耶利哥东边扎下营,寻机攻  相似文献   

12.
雪峰 《天风》2013,(11):54-55
撒母耳集祭司、先知、士师于一身,是希伯来民族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宗教和政治领袖。撒母耳就任士师之前,以色列既有宗教腐败的内忧,又有敌国侵略的外患,他所接手的,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这种情况下,撒母耳恪尽职守,  相似文献   

13.
李锐  田晓明 《心理学报》2014,46(11):1719-1733
采用214份主管-下属配对调查数据, 考察了威权领导这一华人企业组织中特有的领导方式对下属前瞻行为的影响, 尤其是检验了下属对领导者信任的中介作用与权威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两种传统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威权领导与下属的前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 (2)对领导者的信任在威权领导与下属前瞻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3)下属权威主义取向对威权领导与下属对领导者信任和前瞻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均具有显著的弱化效应, 并且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完全中介了威权领导与下属权威主义取向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前瞻行为的影响; (4)下属集体主义取向对威权领导与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之间的负向关系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4.
领导学研究的新发展:诚信领导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诚信领导是一个全新的领导学构念,指的是一种把领导者的积极心理能力与高度发展的组织情境结合起来发挥作用的过程。该文首先分别介绍了诚信领导的概念、特点及测量方法,并比较了诚信领导与其他类型领导的联系和区别;接下来进一步分析了诚信领导在组织中的功效;最后指出该理论尽管强调了一些诸如情绪过程、领导者道德等以往领导理论所忽视的方面,但诚信领导的测量工具、诚信领导与组织结果之间的调节因素等问题仍有待于实证研究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梁亦琨 《天风》2001,(5):10-11
书6:18-19,7:16-26 “于是约书亚清早起来,使以色列人按着支派近前来,取出来的是犹大支派;使犹大支派近前来,就取了谢拉的宗族,使谢拉的宗族;按着家室人丁,一个一个地近前来,取出来的是撒底;使撒底的家室,按着人丁一个一个地近前来,就取出犹大支派的人谢拉的曾孙,撒底的孙  相似文献   

16.
领导者的素质是领导者的能力发展的基础。现代领导者的创造素质,是现代领导者诸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现时代的条件下,领导者有目的地进行进步的开拓活动的能力基础。现代领导者之所以应培养创造素质是因为: 首先,领导是影响群众的一种力量,是责任、权力、创造三者的统一体,其中责任是  相似文献   

17.
一、如何定义“领导”何为领导?各国学者提法不一。斯托格狄尔认为,领导是对组织内群体或个人施行影响的活动过程。孔兹认为,领导是一门促使其部属充满信心、满怀热情地来完成他们任务的艺术。泰瑞认为,领导是影响人们自动为达成群体目标而努力的一种行为。戴维斯认为,领导是一种说服他人热心于一定目标的能力,等等。我国学者除赞同上述观点者外,还提出了以下五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领导,通俗来说就是率领、引导,它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行为。作为名词,它特指率领、引导之人(即领导者)及其所具备的能力;作为动词,它则指领导者作用于客观现象的过程。一般来说,率领引导主要解决去向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方针大  相似文献   

18.
领导者的心理障碍指的是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所表现出来的不良心理状态,对其身心健康以及领导工作有许多消极影响。因此,分析领导者的心理障碍,加强心理素质锻炼,使其心理状态与客观环境达到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合安 《天风》2007,(14):14-16
主啊,耶和华若与我们同在,我们何至遭遇这一切的事呢?经文:士6:1-34读过《士师记》,有许许多多人物如画在眼前,如左手行刺伊矶伦的英雄以笏,大败迦南耶宾的女士师底波拉,向神许愿而左右为难的耶弗他,由战士变俘虏的大英雄参孙等,然而,还有这么一个人,他是一个玛拿西支派中至贫穷的农夫,生来没有什么奢望,只想作个安分守己、粗茶淡饭的农夫,由  相似文献   

20.
李世峥 《天风》2009,(1):9-11
以色列人在遭受非利士人多年的躁躏之后,在上帝的帮助下,打了一场大快人心的胜仗。“从此,非利士人就被制伏,不敢再入以色列人的境内。”(13节)对于以色列人,这场胜仗有着继往开来的意义,平息了外族的骚扰,开启了和平的时代。然而,这次胜利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摆脱外邦人的欺压,更为重要的是,以色列人通过这件事对上帝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对信仰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