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17世纪我国天主教华籍司铎吴渔山,名历,又号墨井道人。他不仅是清初六大画家之一,也是宏扬圣教宗旨的诗人。所著《三馀集》手抄本发表于1937年第26卷第8期《圣教杂志》,计诗九十首;其中有九首曾收在李问渔司铎编辑的《墨井集》,馀未刊刻出版。诗集主要记述渔山在上海、嘉定间三十年的传教生活。当时上海有信友八千馀人,分布城乡各地,仅有渔山和张安当司铎主持当地教务,其艰苦繁忙可以想见。下就《三馀集》内容略作  相似文献   

2.
吴历(1632-1718),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江苏常熟人,是清代天主教中国籍的神父。吴渔山神父早年学诗画,精山水画,是著名的书画家。1675年前后加入天主教,圣名西满。1681年,随耶稣会士柏应理至澳门,翌年进耶稣会,攻读拉丁文、哲学和神学,越七年而归。1688年,在南京由第一位中国籍主教罗文藻祝圣为神父。他是由中国籍主教授以神品的最早的三位中国籍神父之一。圣神父后,被派遣在上海嘉定一带传教,长达30年,卒于上海,葬大南门外天主教坟地。著有《墨井诗钞》、《三巴集》及《墨井画跋》等。  相似文献   

3.
王教佺 《天风》2018,(9):49-52
2.与基督教思想的相遇吴渔山是江苏常熟人,常熟城是孔子的门生言子的故乡,虞山麓有言子墓,城内有子游巷,内有言公井,据说井水墨黑(渔山自号墨井道人即由此而来),早年的吴渔山生活、交游也一直以此地为中心。据陈垣先生考,此地明代旧有一座天主教堂,取名归全堂;到了清初乾隆间,名为井福堂。吴渔山的家正是井福堂的西邻~1。吴渔山教名"SimonXavier""自幼领洗""曾两度结婚,五十一岁入耶稣会,五十七岁晋铎"~2。吴渔山虽然自幼领洗,但在41岁前一度与教会疏远,未尝与教中人有往来;而在44岁前.  相似文献   

4.
清朝初期,有六大画家,吴渔山是其中之一。毕泷《虚斋名画录》称赞他说:“本朝画格称第一。……晚年从澳中归,历尽奇绝之观,笔底愈见苍古,能得古人神髓。”他的山水画,受西画影响,尤以讲究明暗远近著称。吴渔山,名历,家名启历,字渔山,号墨井道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江苏常熟人,世居子游巷,是明朝都御史吴文恪(《明史》卷158有传)的第七代孙,父士杰,逝于崇祯初,母王氏卒于康熙元年。兄弟三人,渔山最小。他幼年开始学画,先拜著名画家王鉴学山水画,后又从师名画家王时敏,临摹宋元名迹,称虞山  相似文献   

5.
何阿梦 《美与时代》2016,(10):39-40
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盛极一时,取代院体、浙派成为画坛主流。沈周作为"吴门四家"之首,不仅仅是因为他年长以及在人品、道德上的模范性意义,更重要地是他所创立的风格样式、艺术趣味对吴门画派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以沈周晚年时期绘画作品《随兴册页》为例,探讨明代中期文人画家的生活方式及审美趣味。《随兴册页》是画家消遣时日的作品合集,因而更具有文人画的代表特征,能够更加深刻地探讨文人画家的生活理想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孙琳 《美与时代》2007,(1):55-56
在明代画家中,沈周是成就最高的一位.这位布衣终身,大隐于市的画家,对于元明以来文人画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集文人、隐士和画家三位于一体,在绘画中溶入了自己的文气与隐意,隐逸型文人的心态和生存状态成就了他在绘画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姚绶在明代前期的文人画家中颇具代表性。作为明代前期文人画的承接者,他在当时的吴门、嘉兴地区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在具体的作品风格上独具个性,在文人画从元代发展至明中期吴门画派出现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姚绶历来被认为是其中的领军人物之一,其鉴藏活动亦颇为丰富。  相似文献   

8.
徐伟 《中国宗教》2017,(7):54-55
一1922年,刚恒毅(Celso Costantini,1876-1958)来到中国。这位擅长雕塑、深谙艺术史、倡导天主教"本土化"的枢机主教,对于天主教绘画艺术的中国化做出了诸多贡献。在他看来,"一个本籍艺术家,应该深明宗教画像学的内容,然后用他自己的表达方式,按照他本国的形象语言,把自己的主题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9.
教史资料     
《中国天主教》2000,(4):46-46
吴渔山(1632-1718) 清代天主教中国籍神父、书画家。本名启历,改名历,以字行,号墨井道人,教名西满·沙勿略。江苏常熟人。早年随江苏王时敏学画,善画竹,尤精山水,取酬以奉老母。大约在康熙十四年(1675)受洗入教。康熙二十年(1681)随西方传教士柏应理至澳门,寓居三巴堂。次年入耶稣会,并攻读拉丁文、神学、哲学和教律。康熙二十七年(1688)在南京由罗文藻祝圣为神父,为最早由中国籍主教所耀升的3名中国籍神父之一。其后传教于上海、嘉定等地凡30年。逝世于上海,葬南门外圣母堂耶稣会墓地。著有《…  相似文献   

10.
董其昌称王维为“文人画之祖”,其因,王维的思想有着隐逸超脱的文人士大夫思想,他的诗歌表现出幽清寂静的意境,他发展了水墨浓淡的韵致。水墨朴素无华的美学风格,易于抒发文人画家的性情,符合老庄思想,确立了传统文人画家的精神导向和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1.
罗文藻主教是中国天主教首位国籍主教,也是自1307年中国天主教成立第一个教区到1926年的619年间,全球唯一的中国籍天主教主教。罗文藻主教是中国天主教爱国爱教光荣传统的开创人,今年是他逝世320周年,笔者谨以此文纪念这位中国天主教爱国爱教的先驱。罗文藻字汝鼎,号我存,福建福安罗江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公无1617年)。其父母笃信佛教,因此,罗文藻自幼受到的是佛教礼规的教育。但正当罗文藻步入少年之时,天主教传入了他的家乡  相似文献   

12.
辛琳琳 《中国宗教》2014,(11):48-49
一1922年,第一任罗马天主教宗座驻华代表刚恒毅主教(Cardinal Celso Costantini)来到中国。由于艺术造诣深厚,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他对中国的天主教艺术极为关注。他曾与一些教长信函往来,讨论过宗教艺术的问题,讨论的主题就是天主教艺术"本土化"的问题。这些信函后来被结为《天主教的艺术兼容并包》一书刊行,并且被译成多种语言而流传于世。从这些信函中可以看到他的立场:  相似文献   

13.
徐晓鸿 《天风》2010,(7):54-55,57
吴历天学诗之二:从悟道到得道 中国古人向来有"诗明志"、"词言情"、"文载道"的说法,而吴历所写的"天学诗"却是三者兼备,也许是出于求道的热情,渔山先生的诗作不仅有悟道之喜,而且有得道之乐,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2,(10)
下面的喻道故事,不知弟兄姊妹们看了有何感想?一个人走过海边,看见另一个人想跳海自杀。他走上前去劝说:"先生,不要跳下去!"他说:"生命是美好的嘛!你是无神论者还是有宗教信仰的人?"那人答:"我有宗教信仰。""佛教、道教……还是基督教""基督教。""罗马天主教还是新教?"  相似文献   

15.
王华沙 《美与时代》2004,(10):22-23
李公麟是继唐代吴道子后在人物画上另一位有更大成就和影响的画家,也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画家中的代表人物.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生于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他的家庭原来是南唐李氏的较为疏远的一派,是一个大族.父亲名虚一,曾经做过大理寺丞.虚一喜欢收藏书法名画,李公麟从小在家庭里受到熏染,看到许多好作品,为后来的艺术成就打下了基础.他"从仕三十余年,未尝一日忘山林",一生主要从事书画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画家们创作的天主教绘画作品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是天主教绘画艺术中国化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尝试。宗教艺术是宗教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来说,总结这一段历史,对于当前的天主教中国化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主历2004年11月9日,在湛江教区主教座堂,湛江教区苏永大神父被祝圣为湛江教区主教。主礼是山东临沂教区房兴耀主教,襄礼是广东梅州教区廖宏清主教和广西教区谭燕全助理主教,江西教区吴仕珍主教参礼。 国宗局,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广东省天主教"两会",广西、山东、和江西省民  相似文献   

18.
应法国天主教普拉多总修会邀请,全国9所大修院的神师于1999年8月11日起,赴法国进行学习交流。代表团成员有: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李玉训神父(团长)、林进德神父、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刘振田神父、陕西天主教神哲学院吴钦敬神父、四川天主教神哲学院杨明荣神父、河北天主教神哲学院张尚志神父、山东天主教圣神修院赵凤昌神父,吉林天主教神哲学院甘瑞斌神父,上海佘山修院吴爱兵神父。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柏年教友也应邀于8月25日访法。在法国期间,他们参观了巴黎、里昂、里修等地,并到露德和小德兰圣地朝圣。代…  相似文献   

19.
利玛窦(Matteo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宗教》2017,(7):87-87
6月18日至24日,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福建省委统战部、省民族宗教厅以及省天主教"两会"共同举办的2017年福建省天主教教职人员研修班,在中央社院举办。本期研修班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天主教爱国力量建设,结合新形势下天主教工作特点举办的一次重要的培训活动,是研修班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