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消息     
《天风》2017,(8)
<正>世基联总干事指出普世运动与宗教改革的关联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WCC)总干事奥拉夫·费斯克·维特博士(Rev,Dr Olav Fykse Tveit),2017年6月18日在瑞士教会纪念宗教改革500周年活动中致辞。他围绕"上帝的国在乎公义、和平及圣灵中的喜乐"(参罗14 17),指出宗教改革的核心是重新发现基督福音是爱与恩典的福音,揭示福音是拯救世人的福音。而今天教会的普世运动正是爱与恩典的运动,将教会从过去的偏见中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成功神学、恩典福音等思想在教会的泛滥,一些弟兄姊妹深受其害,将获得世界的好处作为信仰的重要目的,并导致了一些教会日益世俗化。不少牧者同工为了抵制异端,纠正不良风气,通过讲道、撰文批驳了趋利避害信仰的种种错谬,帮助不少信徒明白真理。然而矫枉过正的问题同样浮现出来,有些教导认为,在祷告  相似文献   

3.
凡事谢恩     
从使徒保罗的书信中,我们看到保罗将恩典与患难困苦和他所受的托付及使命相连.保罗之所以遭受那许多的苦难,是为福音的缘故,也是上帝的恩典,他说:"由于上帝的恩典,我才成了今日的我,并且他所赐给我的恩典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其实不是我,而是上帝的恩典与我同在."  相似文献   

4.
教会的会计工作是一项敬虔侍奉工作。教会财务与社会上的会计工作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些不同的面。财物是信徒奉献,是神的恩典,及时数算神的恩典和保管好信徒热心爱主的奉献,是我们会计的责任。须有对神忠心,对信徒负责的工作态度。会计应把教会财物管好、用好、增收节支、杜绝  相似文献   

5.
李永和 《天风》2003,(2):14-14
保罗做了一件很不寻常的事,当时彼得在耶路撒冷作使徒,他教会的信徒都是犹太人,犹太人不与外邦人一同吃饭,最初是因为犹太人不吃不洁的牲畜,但后来渐变成犹太人一种带有优越感的传统习惯,以致看不起外邦人,认为他们是污秽的。彼得是使徒,当然明白在福音原理下并无犹太人与外邦人之分。在主耶稣里面,大家都靠他的恩典得救,本都是罪人,还有什么洁与不洁?所以他到安提阿时,也跟外邦人一同吃饭;但后来耶路撒冷教会的犹太人来了,他们习惯不与外邦人吃饭,彼得因怕那些犹太信徒,也就不跟外邦信徒一起吃饭了!甚至,连巴拿巴也跟着彼得,与外邦人隔开了。保罗一见他们所行的与福音真理不合,就在众人面前责备彼得,而且是非常严厉的责备。  相似文献   

6.
正何为"追求神圣的方向"?我是这样理解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的方向,且多认为自己追求的就是神圣的目标。而现实却往往证明,个人认为的"神圣"有时并不神圣。也就是说,人往往会迷失方向。从这一点来说,这段话就显示出重要的现实意义。有人会说,作为信仰基督的信徒来说,都明白神圣的就是天主的正义与爱,是基督的福音,这福音就是我们追求的方向。那是不是就能说,这段话对于基督信徒就没有必要了呢?  相似文献   

7.
王广发 《天风》1995,(12):12-13
在神的恩典下,新华聚会点近几年不断成长壮大,信徒密切相关,发挥各自的属灵恩赐,做出一个又一个的荣神益人的见证。广大信徒都认识到,荣耀神要有行动,要行在神所喜悦的事上。神的儿女应在神的恩典中看见自己应有的本份。下面分六个方面谈谈他们荣神益人的事迹。  相似文献   

8.
泥沙 《天风》2005,(2):6-7
经文:林后12:8-9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是人们心情最为激动、最为开心的事情。对此,基督徒也然。但作为被主呼召做他福音事工之仆人的我们来说,最让我们喜乐与愉悦的事,莫不过用心数算主恩典的时候。正如《新编赞美诗》237首副歌所说的一样:"主的恩典样样都要数,主的恩典都要记清楚。主的恩典样样都要数,必能叫你惊讶立时乐欢呼。"圣经中"恩典"一词就多达57处之多,应该说恩典是所有基督徒所向往的。因为"恩典"二字在原文中有祝福、福气、拯救、恩宠的意思。主的恩典是我们作为主的仆人力量之保证。相反,倘若一个主的仆人或基督徒在其信仰生活中感觉不到主恩典的存在,显然他(她)的信仰是没有实际内容的。无数主的仆人有旺盛的侍奉热忱,在圣工中任劳任怨,一生无怨无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他们呢?就是他们始终不忘记临到自己身上主丰富的恩典。  相似文献   

9.
从使徒保罗的书信中,我们看到保罗将恩典与患难困苦和他所受的托付及使命相连。保罗之所以遭受那许多的苦难,是为福音的缘故,也是上帝的恩典,他说:"由于上帝的恩典,我才成了今日的我,并且他所赐给我的恩典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其实不是我,而是上帝的恩典与我同在。"(参林前15:10,和合本2010)所以他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满心欢喜快乐,时时刻刻感恩(参罗7:25;林前15:57;林后9:15;提前1:12)。  相似文献   

10.
<正>恢复节期的崇拜活动,能使信徒更具体地重温福音故事,使敬拜的内容更加充实,使得传统信仰的各个重要部分不致被疏忽中国教会对礼仪的关注是缺乏的,有时会导致信徒对礼仪有错误理解,认为信仰是内心的,不需要外在礼仪,礼仪对我们属灵追求没有帮助等。现今,一些信徒错误地认为主日"崇拜"就是听道,讲道是最重要的,对崇拜采取随意的态度,把崇拜当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主教》2009,(6):49-49
教宗10月11日删封了五位圣人,指出成圣的恩典跟随福音而选择不走随波逐流的路。  相似文献   

12.
赵鑫 《天风》2014,(11):46-47
<正>卡尔·亨利(1913-2003)美国当代福音主义运动的奠基者与塑造者,他的影响与印迹存留在我们这个时代,他是福音派神学的代表人物。卡尔·亨利(Carl F.H.Henry 1913-2003),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市,成长于一个德国移民家庭。父亲是信义会信徒,母亲则是天主教徒。在青少年成长期间,他受到来自家庭的信仰影响很少。虽然青年时受了圣公会的坚振礼,但他还是远离了教会,成为一名前途无量的  相似文献   

13.
万利成 《天风》2008,(21):15-15
目前,我们的国家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在上帝的恩典和祝福中,教会发展,信徒人数增长,奉献款日月上升,所以教会要合理使用信徒奉献的钱财.关心传道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倪光道 《天风》2007,(23):5-7
"有恩典有真理"的教义,也是要求一切属于基督的人既有恩典又有真理,决不可有恩典无真理,也不可有真理无恩典。圣经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这就是说,道成肉身的基督,既有恩典,又有真理,集恩典真理于一身(参约1:17),所  相似文献   

15.
守道 《天风》1996,(11)
目前,在一些农村教会中,把做见证作为崇拜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作见证”,就是让信徒在聚会时讲述一周来得到的主的恩典。这些教会的负责人常在信徒面前说:“不能埋没主的恩典,做见证的证明有信心。”因此,在这些教会礼拜时,当宣布“下边是做见证的时间”,气氛特别活跃,大家争先恐后发言,多是讲述自己  相似文献   

16.
顾约瑟 《天风》2009,(12):8-9
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叫信他的人享受永生,并且是充充满满地享受从他而来的恩典。在《约翰福音》里说到神丰满的恩典是什么?就是《以弗所书》1章3节,保罗告诉以弗所的信徒说:“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下面我用三点来分享这丰满的恩典。  相似文献   

17.
天国的福音     
本文根据相关经文分析了何谓"天国的福音"、"因信称义"、"义人",什么样的人能进"天国",指出因信称义之"信",乃是信上帝、信主耶稣所赐来自上帝的恩典,并因此而有爱兄弟、爱众人的实践。如此才是遵行天父的旨意,才能进"天国"。  相似文献   

18.
郭峰 《天风》2014,(3):6-8
<正>穿着特定的袍服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自外于信徒,而是摆明身份,接受信徒的监督和帮助,彼此服侍,兴旺福音。最近英国的《独立报》报道,今年2月,英国圣公会总议会将讨论一个议案,议案如果获得通过,那么英国圣公会的牧师很快就会被允许在圣餐崇拜中脱去传统长袍,改穿休闲服。消息传出,有人欢迎,也有人反对,赞成者认为:"在各行各业中,人都普遍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有时不拘小节是好的。"反对者也直言:"圣袍法衣是教会传统中非常古老的部分,它们可为崇拜带来庄重氛围。"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摩西而言,"举手"与"垂手"关乎前线争战的胜败,其意义非同寻常;对今天的信徒而言,"举手"就是警醒不倦地祷告,"垂手"便是灵命软弱的信号。我们不仅要学会"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提前2:8),也要学会"伸手相扶",帮助教会负责同工承担福音使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希腊、罗马文化中古典修辞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对使徒保罗、特土良、安布罗修、奥古斯丁等基督教布道家的影响,并着重指出了基督教的讲道与古典演讲术在本质上的不同:讲道是福音和上帝恩典的宣讲、是圣灵的工作。好的讲道和讲章的关键,在于讲道者对福音和真理的信奉与委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