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的话     
《天风》2003,(3):1-1
当美国攻打伊拉克倒萨行动一触即发时,欧洲教会领袖与普世基督徒正积极努力呼唤和祈祷世界和平。在本期首篇己故的孙彦理主教的“和平,上帝的旨意“一文中他说,上帝的恩赐,是要我们过美好的生活,如同,耶稣降生时天使的歌唱:“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 以呼唤和平到人类的安居乐业,中国基督徒与普世基督徒始终关注着自身生存的空间,正如丁主教所说:“中国基督徒敬拜一位爱我们,同情我们,与我们一道遭受苦难,循循善诱的上帝,这个转变是一种真正的释放”。的确“中国基督教必须根植于中国土壤中”,因为“基督徒的  相似文献   

2.
徐牧  方恒 《天风》1994,(10)
音乐是上界的语言,是神恩赐给人类的美好旋律。我们所信的福音是救恩的生命之道,是活泼的、歌唱的。圣乐工作是教会圣工中的重要部分。唱诗赞美,是我们基督徒向神必献的一种祭物,因为耶和华神创造的宇宙万物都在那里“歌唱”、赞美神的荣耀。辰星歌唱,天使天军歌唱。歌唱与神的作为紧密相连,当救主耶稣基督降生时,天使、天军高声颂扬道:“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这是普天同庆的时日。在旧约圣经中约有五分之  相似文献   

3.
王剑华 《天风》2002,(6):10-11
当主耶稣降生的时候,天使宣告说:“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路2:14)将耶稣降世的目的预言了出来,耶稣的生活和工作的双重性,是荣耀在天上的父神(他体现上帝荣耀之美);将神的平安带给世人。圣经说:  相似文献   

4.
回应大爱     
魏悌香 《天风》2011,(12):62-62
圣诞节是感恩的日子,因为主把平安赐与他所喜悦的人;同时,圣诞节也是响应的日子,因为在至高之处荣耀单单归与神。我们要透过这个美好的日子,尊荣主的圣名,回应神的大爱。  相似文献   

5.
读经:路2:10—11 主耶稣降生的那个晚上,在伯利恒之野地里,上帝的使者向牧羊人报告了“大喜的信息”。一大队天兵欢声歌唱,唱出了人类史上最优美、最激动人心的赞歌:“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路2:14)每逢纪念主耶稣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7,(12)
<正>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平安无疑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之一。十几年前,李娜的那首歌(《好人一生平安》唱响了整个大江南北,唱出了我们永久的心声。我们渴求平安,盼望一个有把握的人生,有盼望的未来。但平安是什么?我们为何会有不安?平安从哪里来?一、平安是什么?平安是最易被误读的词汇。  相似文献   

7.
张培生 《天风》2005,(12):28-29
渴慕圣灵充满是基督徒生命成长的需求。圣灵充满表现在使人有平安、有喜乐,能引人归主,侍奉有力量,为主作美好的见证。  相似文献   

8.
在英文《圣经》中有peace一词,即拉丁文中的pax,源自希伯来文的shalom,原意指一种完整、完美及毫无所缺的状况。在中文《圣经》中有时译为和平,但更多的是译成平安。我们可以把平安理解为人们在精神上,身体上,工作上过着一种和谐、宁静、安定、平顺的生活,没有意外事骚扰,在正义的社会秩序下生活与工作。这里所说的人们,一般是指一个家庭,一个族群,一个小范围的社会,如果把小范围扩大到国家、地区,相  相似文献   

9.
华耀增 《天风》2006,(7):4-6
从中国古老传统文化中的“和”,涵盖着一切“和好”、“和睦”、“和谐”、“和平”、“和好”、“和睦”、“和谐”等词在《圣经·新约》希腊原文皆为近义词。当前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平安世界的理想和目标,是符合圣经教训,更是符合上帝对人世间美好旨意,符合上帝之本性的。  相似文献   

10.
那就是记号     
陈明 《天风》2006,(24):2-3
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有主的使者站在他们旁边,主的荣光四面照着他们,牧羊的人就甚惧怕。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有古卷作“喜悦归与人”)。”(路2:8-14)  相似文献   

11.
他是谁?     
重得 《天风》2001,(12)
两千年前,他降生人世,不是在帝王将相的宫廷,不是在达官贵人的官邸,不是在富豪之家的别墅,而是在一个铁蹄下的小国——犹太,一个小城——伯利恒的客店,一个喂牲口的料槽。但天上人间响彻了第一首圣诞曲:“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呵,他是谁? 三十年后,他走出拿撒勒,人世暗无天日,  相似文献   

12.
圣诞献礼     
《天风》2015,(12)
<正>经文:路1:38,2:13-14;太2:11"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一年一度的圣诞节,人们借着不同的理由进行庆祝。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如何迎接圣诞?圣诞节不是狂欢节,而是纪念耶稣基督降生的日子,我们应该过一个满有荣耀与平安的圣诞节。查看圣经,在耶稣降生的时候,有几批人向主献上了最宝贵的东西,为我们留下榜样。  相似文献   

13.
愿神赐福     
黄枫 《天风》2003,(3):9
人是神所创造的,平安是神所赐的。 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主耶稣来到世上,作为神人中保,使我们与神和好。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使人知道他就是我们生命的主,只要我们信靠他,就必得着永恒的生命,得着平安。  相似文献   

14.
也谈“煞风景”郑祖泉“煞风景”一词,由来已久,典籍上释义是损伤美好的景致,败坏人的兴昧。唐代诗人李商隐所著《杂纂》卷上记载有不少“煞风景之事”,其中包括:“花间喝道”(车马在花丛间大声呛喝而过)、“苔上铺席”、“所伤垂杨”、“花下晒辉”(花树下晒裤衩...  相似文献   

15.
潘海洁 《天风》2004,(5):16-16
“和睦”一般指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圣经原文中和平、和好、平安、和睦都是一个字,意思是相同的。 和睦当然是有一定对象的,在此按照与之和睦的对象的不同,分为三点理解,使人与上帝和睦、与人和睦及与自己和睦。 一、与上帝和睦——使自己与上帝和睦,也使人与上帝和睦 上帝创造天地万物之后,将人放置在伊甸园中,赐给人美好的一切,有上帝的同在,人过着和谐美满的生活。但是由于人违背上帝的吩咐,人与上帝之间失去了起初的  相似文献   

16.
平安     
李钦峰 《天风》2004,(1):51-51
“平安”的信息是每个人都喜欢听的,同时也是每个人都乐意寻找的,因为平安是“祝福”,是人们向往的一种每好的生活,也是人们彼此表达关怀的问候语,但是对平安的理解和认识的标准每个人都不是一样的。什么是真正的平安?有人说:有钱就有平安;也有人认为有健康就有平安。  相似文献   

17.
毛丽娅 《中国道教》2006,1(4):19-22
世界是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维持着整个世界的和谐。成书于我国东汉中期的《太平经》,又称《太平清领书》,是道教早期的重要经典。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基本命题和这个命题所表现的“体用一源”的思维模式,熔铸了一种独特的宇宙人生理论。汤一介先生称之为“普遍和谐观念”①。这种“普遍和谐观念”在《太平经》中至少包括四个层次,即自然界的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我身心的和谐,本质上体现为一种整体和谐观念。一、自然界的和谐《太平经》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  相似文献   

18.
斯里兰卡佛教考察报告邓殿臣,赵桐一、斯里兰卡佛教国家“斯里兰卡”是SriLanka”一词的音译。其义为“美好、神圣的土地”。但那里的人民却往往把修饰语“Sri”省掉。仅称自己的国家为“Lanka”。当初将此词译为汉语的人不懂佛教,所以音译为“兰卡”。...  相似文献   

19.
我们所说的“印度教” (Hinduism)一词 ,并不是印度人本身对自己宗教信仰的称呼 ,而是近代西方人进入印度后对当地居民宗教信仰的一种称谓。现在 ,“Hinduism”这个词被各国学者所接受 ,用来特指南亚印度民族的一种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 ,以区别于佛教、伊斯兰教和耆那教等。“Hinduism”一词 ,起源于古波斯文“Hindu” ,它是由梵文“Sindhu”演化而来的。古代印度和波斯在地理上相距很近 ,两个民族很早就有交往。我们知道 ,古印度人称印度河为“Sindhu” ,但是波斯人在发音上习惯于把“S”读成“…  相似文献   

20.
高欣  新望 《天风》2003,(2):27-27
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说过:“微小的知识使人远离神,广博的知识使人亲近神。”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更说得好:“假如我否认神的存在,就等于亵渎我自己的知识。” 小时候,曾经和同伴们热烈谈论过有关生命的意义,茫茫尘世之中是否有真理的存在?对于真理、生命的意义,关于被压制着的美好……等等许多困挠人的问题。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不断深入,逐渐有了结果。而且紧随着答案的出现,相信平安喜乐也会越来越多地伴随着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