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把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提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治道思想的是《管子》。历代学者对其持肯定态度,但柳宗元却是例外。他以《管子》释义四维有误、“廉与耻,义之小节”“不得与义抗而为维”为由,论证四维论的提法不确切,进而得出“四维者非管子之言”的结论。实际上,这是一种教条主义的学究式裁断。  相似文献   

2.
礼义廉耻的历史作用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义廉耻的历史作用及其现代意义樊婧王引兰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礼义廉耻又称为“四维”,出自《管子·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明清之际顾炎武也曾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维”即“纲”的意思。可见在中国...  相似文献   

3.
作为诸德之本,多种德行皆由孝生;作为八德之首,孝又与悌、忠、信、礼、义、廉、耻七种德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孝与悌、忠、信、礼、义、廉、耻七德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兄友弟悌、移孝作忠、诚孝为信、敬孝合礼、诤孝谓义、以孝养廉、孝则知耻。由此可见,孝从家庭伦理出发,中至社会,终至国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社会和国家的三个层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弘扬孝文化,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为诸德之本,多种德行皆由孝生;作为八德之首,孝又与悌、忠、信、礼、义、廉、耻七种德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孝与悌、忠、信、礼、义、廉、耻七德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兄友弟悌、移孝作忠、诚孝为信、敬孝合礼、诤孝谓义、以孝养廉、孝则知耻。由此可见,孝从家庭伦理出发,中至社会,终至国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社会和国家的三个层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弘扬孝文化,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圆玄学院位于香港九龙新界荃湾三谭叠,由赵律修、吕重德等人始建于一九四五年。该院主张释、道、儒三教合一,以“圆”喻“释”,“玄”为“道”,“学”为“儒”,阐释道儒三教之理,故取名“圆玄学院”。圆玄学院是香港道教联合会的主要团体会员,亦是香港有较大影响的宗教团体。该院原址拥有土地四十多万方尺。近年来发展颇快,现已建有明性堂、三教大殿、元辰殿、养真轩等殿宇院落,并筹建故宫式三清宝殿、凌霄殿及三教文物馆。该院以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字为宗旨,发扬道教济世利人的优良传统,以慈善性福利事业为重,进行多文化社会服务及慈善事业,在港办有中学、小学、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是一个极注重孝道的民族。孝经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又说:“五刑之属二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儒家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也是以孝为先,强调治国、平天下始于修身,修身从孝悌开始。基督教发端于中东,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对孝道也很重视。基督教认为,基督徒的生命是属天而入世的,在属世的生活里,极重视孝道,并通过《圣经》给予充分的训诲:“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的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这是十诫中惟一带应许的诫命。十诫中前四诫是阐明人对神的关系,后六诫则是人对人的。第五诫为后…  相似文献   

7.
《管子》中多次论述了"谨慎",告诫人们:"昔者圣王本厚民生,审知祸福之所生,是故慎小事微,违非索辩以根之";"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二曰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三曰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四曰不好本事,不务地利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欲民之谨小礼、行小义、修小廉、饬小耻、禁微邪,此厉民之道也。民之谨小礼、行小义、修小廉、饬小耻、禁微邪,治之本也",其思想对现代有启迪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两个问题 :一、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云 :“道始于情 ,情出于性。”此处之“道”即儒家所说的“礼” ,文献中儒家常常将礼乐制度称为“道”。《管子·心术》亦云 :“礼者 ,因人之情 ,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道”亦同于“易” ,《礼记·中庸》云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即《周易·系辞》云 :“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易、变同义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施》云 :“变谓之情。”此与简文云 :“道始于情”相应。二、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云 :“道四术。”此即《冠子·博选》中的“道凡四稽。”亦即《老子》中的“四大” ,相似议论还见于《管子·山权数》。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一个整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孔子思想的核心,论者或主“仁”,或主“礼”,或主“仁内礼外”说,皆忽视了“义”在其中的地位。拙意以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由“仁”、“义”、“礼”三者构成的一个整体结构。在这一结构整体中,“礼”属国家制度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行为规范系统,“仁”与“义”属道德意识范畴。“仁”与“义”既相对立,又统一于“礼”,三者相互制约,不可或缺。这一结构体的意义在一系列主要方面都呈现着二重性(对立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正> 云南之有孔庙,最早是在南诏时期。据载,贞观二十年(646年),南诏开山祖细奴罗“劝民间读汉儒书,行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事。”(《白古通记浅述》)南诏第四代主盛罗皮也很崇敬孔子,“开元十四年,效唐建孔子庙。……入贡于唐,故知中华礼乐教化,尊祀孔子,爱尊父命而建文庙。”(同上)“农逻(细奴罗)死,伪谥高祖,孙晟(盛)罗皮立,建孔子庙于国中。”(同揆:《洱海丛谈》)和内地一样,孔庙既是祭孔的场所,也是传授儒家文化的地方,孔庙的建立,是南诏官办学校的开始。在南诏的文化教育中,郑回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史载,“广德元年,主(指阁罗凤)  相似文献   

11.
断辞的差异性存在外露着作《易》者的价值取向。本文主要拈出断辞“悔”,透视其“悔亡”、“无悔”、“有悔(悔)”三种不同形态:以中、正、比、应等为切入点,玩观卦象,通过数理统计对各自的生成进行定量分析,于对比中彰显出《周易》之内蕴:一、正不如中、应(比)之善;二、执中有应为事物发展最根本的条件:三、得位是事物发展不可低估的要素;四、中正之为美。  相似文献   

12.
Confucius held that expediency means adjusting to changing circumstances, not necessarily going along with or against anything, having a sense of propriety about times and measures, and doing things in their proper time and manner. However, expediency does not mean doing whatever one likes without any principle; instead, it means taking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as criteria and acting accordingly. In Confucius’s opinion, one should cultivate benevolence internally and act with righteousness externally, weigh importance and unimportance, measu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not “set the mind either for anything, or against anything,” pursuing “what the heart desires, without transgressing what is right.” In this way, he would keep to benevolence without deviating from it, act expediently without despising any principles, and attain a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of expediency and principles.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先秦儒家伦理精粹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并从其崇仁重义、尚礼贵诚、重智尚勇、贵和执中、与其倡导的自强厚德、爱国奉献、治世理想、内圣外王以及其思想特征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礼”和“礼仪”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传统道德中许多关于“礼”和“礼仪”的论述 ,包含着合理的思想内核。我们要很好地利用这笔财富 ,充分发挥它的道德功能 ,广泛地开展礼仪教育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其《师》卦中含有丰富的兵法思想。正确理解《师》卦与《孙子兵法》的关系,对于理解《周易》的内容以及《孙子兵法》思想的来源是很有意义的。本文首先就《师》卦中蕴涵的丰富的兵学思想作了探讨,认为它提出的有关战争的“师(众)”、“贞”、“律”、“左次”四大原则,深深影响了后世兵法,尤其是成为《孙子兵法》核心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最后,从历史和理论两个层面分析了《师》卦得以影响《孙子兵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时"观念是理解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线索。在一定层面上讲,"时"观念的延展及其实践承载着传统农业社会的绵延。"时"在《管子》中是一个基础性的核心概念,贯通全文,它传承"时"的原发观念和本质特性,融入气、阴阳、五行思想,与道、德、法相通融,"时"作为论理基准,在"治国安邦"、"经世致用"中具有统领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管子》认为,治理国家既要采用怀柔政策,主张为政者"先之以德",通过整饬四维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又强调"法不可不审",主张通过严刑峻法来树立君主的权威,赏罚严明,使人们严格遵守各项法令制度,坚持"且怀且威",礼法并重,其思想对现代社会有很好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心理分析治疗中"界限"的概念体系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红霞  申荷永 《心理科学》2006,29(5):1178-1180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出发,通过文献研究和临床方法,首次系统提出并论证了界限的概念体系及与之相应的系统行为:“界内行为”、“越界行为”、“违界行为”和“侵界行为”;并就界限设置的双重意义以及治疗师系统行为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情"与"智"概念的相关研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情”与“智”的研究成果,指出,“情”与“智”是相互依赖,相互整合的关系。“智”对“情”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合理控制利用“情”也有利于“智”的发挥。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用整体论的思想进行考察,把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合而为一,这样才能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才能实现布鲁姆所提倡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