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吾尔族麻扎朝拜与伊斯兰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麻扎朝拜的历史、种类和活动,指出维吾尔族的麻扎朝拜活动与其它伊斯兰教国家的圣墓朝拜的异同,以及维吾尔族在朝拜对象和活动内容上的特点。麻扎朝拜受到当时流行于新疆的萨满教、英雄崇拜、祆教、佛教、景教等各种信仰的影响,并与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圣徒观念掺杂糅合在一起,尤其是苏菲主义依禅派教徒对其教派领袖(即依禅)的狂热崇拜对麻扎朝拜更是影响深远。依禅派信徒们围绕着其所崇拜的依禅们的麻扎举行宗教活动,这一特点丰富了麻扎活动内容并且扩大了麻扎的影响。而伊斯兰教的苏菲派、中亚的和卓朝拜使麻扎朝拜更加深化并上升到顶峰。  相似文献   

2.
《中国宗教》2013,(2):36-37
吉林原名"吉林乌拉",意为沿江坐落的城市。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吉林市的宗教历史久远,宗教文化积淀深厚。吉林市佛教北山庙会、天主教圣母圣诞日聚会朝拜活动在东北三省、河北、内蒙等北方地区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吉林市宗教局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维护宗教领域稳定,创造和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7,(8)
<正>藏传佛教寺院,作为藏传佛教文化的物质载体,浓缩地体现了藏传佛教的价值观念,也积淀着藏族民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藏族信众时常到寺院顶礼朝拜、转经念咒等,已成为藏族信众传承千年的宗教行为。从藏族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历史来分析,藏传佛教寺院既是藏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藏族精英和知识分子集聚的场所,同时是藏族群众顶礼的地方,与藏民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藏传佛教寺院与藏族民众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含艺 《法音》2012,(1):54-57
2011年11月6日至12月24日,中国佛牙舍利第四次赴缅接受供奉,先后在内比都、仰光、曼德勒3个城市接受缅甸信众的朝拜,共为期48天。佛牙舍利在缅甸民众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从总统到普通民众,从大德高僧到老幼妇孺,都把朝拜佛牙舍利当作人生最大的幸事,以最高的礼节恭迎佛牙舍利到来,以最虔诚之心朝拜祈福。在长长的朝拜队伍里,在沿途迎送的人群中,有僧人、老师、学  相似文献   

5.
正或手持经筒、口诵真言,或三步一磕、五体投地,绕寺朝拜的队伍首尾相连……在西藏,外来的游客总会被藏民这种虔诚的宗教信仰所感动。而这里的僧人和信教群众则常常感念,近年来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日趋规范,政府对宗教工作投入日益加大,正让人们的正常宗教活动变得更安全、更有序、更有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都是全局性工作","要  相似文献   

6.
一、中土宗教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今天,"2012中国·土耳其伊斯兰文化展演"活动在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阿里·埃米尔文化中心隆重拉开帷幕。这是中土两国第一次举办大型伊斯兰文化展演活动,对扩大两国伊斯兰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  相似文献   

7.
《法音》2008,(3):56-56
本刊讯2月2日,西藏色拉寺举行一年一度的"色拉崩钦"节。据色拉寺有关人士介绍,今年信徒人数比往年增加了不少,他们预计人数可能超过10万人次。与色拉寺一年一度的这个宗教活动相比,朝拜拉萨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的信徒几乎每天早上都会  相似文献   

8.
朝觐是穆斯林的五项基本功课之一。按照《古兰经》的规定,凡身体健康、经济条件允许的穆斯林,一生中应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圣城朝觐一次。这是一项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跨国性的宗教活动。 朝觐活动始于公元630年,它是穆斯林朝拜以克尔白为中心的全部宗教活动的总称。凡在希古莱历(伊斯兰教历,公元622年7月16日为纪元元年岁首)12月前10天内的活动为“正朝”或“大朝”。其他任何时间的宗教活动都是“副朝”或“小朝”,只有“正朝”者才能称为“哈吉”(哈只)。朝觐活动的主要内容有: (1)受戒 圣地麦加有东西南北四…  相似文献   

9.
藏传佛教是藏族宗教文化的主体,纷繁复杂的宗教仪轨构成了藏族宗教的重要特色。祈祷是信仰者用言辞和身体行动向神明表达颂扬、感恩和恳求的仪式。其主要目的是向神灵祈求愿望的实现和满足,是一种精神性供养。藏传佛教的祈祷朝拜仪式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叩拜、转经、诵经、祈愿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祖先崇拜、佛道活动、多神信仰等方面论述了近代晋中的民间宗教活动,其中窑神、纸神、水神等信仰行为极富地域性特色,引人注目.在晋中社会剧烈转型的清末民国时期,基层民众的宗教活动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表现出极强的稳定性.民间宗教行为变动与否直接受生存环境变迁的制约,社会转型与生存环境变迁是两个没有直接关系的概念,这是清末民国时期晋中民间宗教活动与社会转型的“步调”并不一致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1.
日本“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第一次朝拜五台山访华团一行十五人,应邀于五月二十四日至六月四日访问我国。团长是日本成田山新胜寺寺务长鹤见照硕,秘书长是铃木信光,团员包括真言、天台、法华、净土等宗派许多寺庙的住持及立正佼成会的成员。访华团于二十七日前往山西朝拜五台  相似文献   

12.
廖玲 《宗教学研究》2012,(3):79-236
彝族史诗《梅葛》,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史诗殿堂中一朵艳丽的奇葩,引起国内外学术界极大关注。本文试图从学界"梅葛话题"的研究概况引入,阐述梅葛演述活动中独特的宗教民俗现象,分析梅葛流传地区的宗教文化背景以及透视梅葛演述活动与迎合彝族民众的宗教心理,以此论述彝族史诗《梅葛》与彝族宗教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双向渗透的关系。认为梅葛演述既是彝族宗教的具体实践,也是彝族神灵观念的特殊的现身。  相似文献   

13.
<正>在大众眼中,这或许只是一次普通的宗教胜地探访活动。然而,对参与其中的慕道者来说,却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心灵穿越、寻根访道之旅。2015年7月,"问道之旅——朝拜祖庭陕西行"活动先后在西安八仙宫、周至楼观台、户县重阳宫举行。活动由北京市道教协会主办,北京平谷龙王庙、西安八仙宫、道教之音网站承办,  相似文献   

14.
<正>宗教活动场所的信息公开和挂牌工作,很好地继承了政府对宗教事务管理的历史成功经验,是社会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的重要体现。宗教活动场所既是宗教文化的集合载体,也是宗教信仰传播与情感表达的神圣空间;既是民众熏陶宗教文化的场所,也是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宗教活动场所自古以来,便具有宗教属性、社会属性、政治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等综合特点。  相似文献   

15.
宗教本质虚幻性与现代社会生活本质实践性之间的矛盾、宗教信仰私人性与现代社会生活公共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宗教神秘主义和现代社会生活理性主义之间的矛盾为宗教活动不得干涉社会生活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有关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国家制定实施的有关宗教工作的法律法规为宗教活动不得干涉社会生活提供了制度支撑。现代社会生活中频发的宗教隐性渗透、“家庭教会”无序扩张和民族宗教问题交织捆绑等舆情事件进一步凸显了宗教活动不得干涉社会生活的现实迫切性。避免宗教活动干涉社会生活应从健全涉宗教的相关制度保障、加大对民众的现实关怀力度和凝聚起多元主体的协同合力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光明行者"活动在当今伊朗政府的宗教文化战略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至今没有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它源自20世纪80年代,是以到两伊战争战场遗址纪念烈士为核心的大规模宗教文化活动。该活动具有鲜明的宗教性和精神性、强烈的什叶派因素、情景的现实性以及政府的全面介入等特点。它把以伊玛目侯赛因为集中体现的什叶派烈士文化作为核心叙事,实现了什叶派信仰与烈士文化的高度结合。它还借助人们对两伊战争的集体记忆,以一种大规模社会运动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宣扬着伊朗政府的宗教观、历史观、战争观和国家观。经历"光明行者"的精神洗礼后,许多朝拜者强化了宗教认同和国家认同,把烈士作为生活的榜样,伊朗政府由此实现了这一活动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17.
美国民众的宗教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精神现象,它对社会与民众的精神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作者提出:要了解美国社会与美国人的精神生活方面,就不能不研究美国的宗教教育。文章从美国历史条件与现实环境出发,列举事实说明贯穿于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宗教教育和官方怎样对民众施加宗教影响。分析教会在给信仰者提供生活意义;在孕育、传播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在把民众整合到一个个相互认同的群体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2,(8):17
新华网拉萨7月24日电(记者边巴次仁)24日晨6时许,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来到大昭寺朝拜释迦牟尼佛像。这也是班禅活佛每次抵达拉萨后各项佛事活动的序幕。晨5时许开始,大昭寺"色彰"队的僧人们按照宗教仪轨,高举经旗,手执藏香或哈达,在大昭寺正门两旁列队等候。他们将以最隆重、庄严的宗教仪轨,迎接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此时天还未亮,位于拉萨市中心的千年古寺大昭寺灯火通明,香烟缭绕。6时整,班禅活佛一行抵达大昭寺。顿时,法号齐鸣,鼓乐喧天。班禅活佛在几名手持香炉的僧人引领下,来到大昭寺措勤大殿。释迦牟尼佛像殿是藏传佛教信徒心目中神圣的殿堂。藏传佛教各教派活佛、高僧一到拉萨,必先到此朝拜。史料记载,这尊镀金的释迦牟尼铜像是唐朝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的,被藏传佛教各个教派所尊崇。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道教最根本特点是把深奥的哲理与炼养的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并指出明清时代民间宗教的宝卷深受这种特点的影响,逐渐成为道教影响下层民众的中介物之一;此外还分析了道教与民间宗教在炼养思想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泰山拥有浓厚的宗教文化传统。自远古起,泰山就被视为神人自天降临之地,①秦汉以降,加之汉民固有冥界和地府思想的流行,泰山又兼具了神山与鬼都的双重宗教品格。②因而,围绕着泰山,古代的统治者和普通民众举行了封禅、祭祀等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基于统治者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