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汉顺帝年间,留侯张良八世孙张道陵,以太上之道立教,一般认为,祖天师张道陵所开立的"正一盟威之道",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形成.那么,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来看,张道陵尊道立教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呢?我以为,尊道是引人追求至真;立教则是导人达于善.在此,谨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主题     
正行道立德济世利人这个主题既表达了道教的核心教义,又反映了道教的社会关怀。从上届论坛的"尊道贵德",到本届论坛的"行道立德",彰显了在现今社会践行道德的迫切性、道行天下的必要性。体现了在行道立德的教义思想主导下,践行和光同尘、济世利人的教化,充分发挥道教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3.
黄崑威 《法音》2020,(3):28-32,33
释道安在具体场景喟然而发的"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千百年来传诵至今,成为"对整个中国政教关系的一种阐述"[1]。政教关系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表现为"皇权至上"和"以儒为尊"的特点,具体于佛教而言,毋宁说是"儒佛关系"的屈光折射。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教》2009,(2):57-57
张继禹在《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祖天师张道陵尊道立教,尊道是引人追求至真,立教则是导人达于至善。具体分疏,祖天师立教的意义体现在:1、尊道:对民间信仰的整合与提升。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5,(7)
<正>海幢寺坐落在广州河南区南华中路,始建于南汉时期,原名千秋寺,迄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寺院。据载,明末寺院沦为富绅郭龙岳的园地。时有光牟、池月二僧向郭氏募得此园,改建为"海幢寺",当时规模较小,仅有佛堂和准提堂。寺名依《华严经》中"海幢比丘在昔能修习般若波罗密,入百万阿僧癨劫,了无障碍"之意。在美国人亨特所著的《旧中国杂记》中曾提到海幢寺,"如果用英语来讲,这座庙的名字是‘海的帐幔’(Sea Screen)"。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是先有大学,包含了教育、祭祀、政治和伦理多种功能;后有孔庙,主祀孔子,并及于四配、十二哲、历代先贤先儒。自汉代以后,儒学逐步经学化、制度化,祭孔讲经亦逐步常态化、制度化。东晋国学"增造庙屋","庙学合一"教育规制雏形初具。唐贞观四年(630年),诏州县学皆立孔子庙;唐高宗时,又敕州县未立庙者速事营造。从此,孔庙开始遍及天下,正式形成了"庙学合一"教育规制,并相沿至清末。"庙学合一"教育规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现代学校教育与传统国学教育结合亦颇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2013年10月6日,河南省新密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所辖米村镇杨岗村有一处未经登记开放的场所"祖母庙"和一尊露天观音菩萨像。新密市民宗局立即启动执法程序,开展调查处置。经调查了解,"祖母庙"地处新密市杨岗村丘陵沟壑地带,新中国成立前即存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附近村民自发修复。因位置较偏,未引起注意。近年来,部分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6,(1)
正泰国可以说是个佛教国家,从古至今老百姓所信仰崇拜的宗教大多是佛教,当今约95%的泰国人是佛教徒。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文化交流,泰国的旅游业也跟着发达,接触暹罗习俗和文化的游客逐渐增加。在泰国既有佛教寺庙,也有印度寺庙可以参观,无论在佛寺或印度庙,都可以见到一尊华人耳熟能详的"四面佛"。有很多华人来泰国旅游,一旦到曼谷就被朋友或导游介绍去拜"四面佛",求财求福。通过口耳相传,泰国的  相似文献   

9.
<正>许真君一生救灾救难、行善立功以致神仙,百姓尊其为"福主",宋徽宗敕封为"神功妙济真君"。真君精神传播到了近50个国家,全世界有1460多所道观(如万寿宫、许仙祠、真君庙等)供奉许真君,至今,每年有很多老百姓自发到江西省南昌市的西山万寿宫参加庙会,朝拜许真君。那么,今天,我们到底靠什么来继承许真君的思想遗产,拿什么来弘扬许  相似文献   

10.
齐地命名由来,至今莫衷一是。《史记》记载的“天齐渊水”说,司马迁自己也不以为然。字形分析之麦穗说、箭镞说,都与齐字早期的圆形构符不符。此外主张为某一封地、城邑的多个说法,均缺乏力证。据甲骨文资料及字形分析,结合新发现的《尔雅》、《山海经》的资料佐证,“齐”即“济水”,周代齐国的封地即济水流域。召康公界定齐地“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正是古代“四渎”分域之济水流域轮廓描述。《尔雅》证明古代山东半岛与济水流域对称为“勃齐”。所以说,古齐命名源于“四渎”之济水。  相似文献   

11.
葫芦庙在山西新绛县县城韩家巷西口。据庙内清咸丰九年的碑文记载:“子孙圣母又西殿七星神君地当绛城之中,庙奉石葫芦,俗称为葫芦庙。”同治十三年《重修葫芦庙》碑记中有“葫芦庙居绛城之中,不知创建何时,殿前有六尺许石葫芦,因以得名焉……后殿祀纯阳祖师,西则子孙圣母和七星神君,东则观音菩萨、关圣帝君、二郎尊  相似文献   

12.
对敦煌地区弥勒上下生合绘经变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中须弥山图像的爬梳,认为龙门石窟杨大眼造像上方须弥山图像的主题是"弥勒端坐于兜率天宫",并由此进一步推测,杨大眼造像主尊身份为弥勒,而不是多数学者所认定的释迦。  相似文献   

13.
清代山西泽州地区分布着大量三教合祀庙宇,这些庙宇大多为所在乡村的"社庙",是村社"春祈秋报"之所,与民间社祭传统密切相关。村社民众建立三教合祀庙宇,对于儒释道三教信仰资源的利用集中体现在祭祀对象的组合,在信仰实践仪式和功能上则主要诉诸"春祈秋报"的社祭传统。本文主要围绕清代泽州三教合祀庙宇的区域分布、形制布局、社庙性质及相关的社祭传统展开考察和分析,寻绎其中蕴含的地方村社祭祀体系的深层结构与民众信仰生活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5,(10)
<正>本刊讯9月9日上午,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在江西省副省长刘昌林、九江市市长林彬杨、庐山西海风景区党委书记李甫勇、永修县县委书记邹绍辉、县长杜少华等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访问云居山真如禅寺,并供奉一尊释迦牟尼佛像于大雄宝殿,受到真如禅寺方丈纯闻法师和两序大众、护法居士的热烈欢迎。10:30许,诺罗敦·西哈莫尼国王一行在纯  相似文献   

15.
<正> 云南之有孔庙,最早是在南诏时期。据载,贞观二十年(646年),南诏开山祖细奴罗“劝民间读汉儒书,行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事。”(《白古通记浅述》)南诏第四代主盛罗皮也很崇敬孔子,“开元十四年,效唐建孔子庙。……入贡于唐,故知中华礼乐教化,尊祀孔子,爱尊父命而建文庙。”(同上)“农逻(细奴罗)死,伪谥高祖,孙晟(盛)罗皮立,建孔子庙于国中。”(同揆:《洱海丛谈》)和内地一样,孔庙既是祭孔的场所,也是传授儒家文化的地方,孔庙的建立,是南诏官办学校的开始。在南诏的文化教育中,郑回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史载,“广德元年,主(指阁罗凤)  相似文献   

16.
陶公庙是长沙有名的民间庙宇,在当地经济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民国初年,与大多数庙宇一样,陶公庙也经历了庙宇改建为学校的命运。不过,陶公庙的庙产危机并非源自学校,庙产兴学成为应对庙产危机的主要办法。陶公庙在遭遇庙产危机之时,将庙田收入划给梨江女校,保全了庙田的所有权。选择地方公立的梨江女校作为兴学对象,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为了保证地方利益不被"外人"均沾。陶公庙是长沙明道、万寿和龙喜三镇乡的"地方公产",而梨江女校是地方公立学校,将庙产收入充作梨江女校办学经费,实则是地方利益的重新分配。从地方脉络出发检讨陶公庙的庙产纠纷,会发现庙与学并非截然对立,国家通过庙产兴学达到挤压地方社会资源的目的也未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17.
"蜀石经"与《十三经》的结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十三经"何时结集而成,自古迄今,众说纷纭。本文通过考察,发现始于孟蜀广政而成于北宋宣和的"蜀石经",已经将《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和《孟子》刻入石经,从而完成了"十三经"的结集过程。《孟子》之刻入石经,标志着儒学从"尊经重传",到"尊经重子"传统的转变;也预示着儒学从重视"经学"到重视"理学"的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8.
蓝岭 《福建宗教》2002,(4):46-46
妈祖崇拜发祥于湄洲岛,而“妈祖”名称则起源于澎湖岛。海神林氏,原是北宋早期的历史人物。据有关林氏的最早文献南宋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林氏,“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既殁,众为立庙于本屿”。自宋迄清,历封为夫人、妃、天妃、天后。然而,民间却另有称呼。在南宋的文献中,除敕赐的封号和庙额外,林氏称为“林氏女”、“神女”,其庙称为“神女庙”或“女郎庙”。  相似文献   

19.
涡阳天静宫     
涡阳天静宫,地处人杰地灵的皖北重城阜阳市,它位居涡阳县城北涡河北岸,南临武家河(古之谷水),北枕龙山,距武家河入涡处二里。此宫古属毫州,在州东120里,清同治三年(1864)设立涡阳县,该地划属涡阳。志载,天静宫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165),初称老子庙。盖因桓帝梦老子降于殿廷,乃颁旨建庙立调,把奉老子,命陈相边貂撰老干铭碑。此后,曹魏黄初三年(222)、隋开皇元年(581),都奉敕修建过,规模渐大,李唐王朝,以老子为始祖,尊崇之极,屡加册封,并尊此庙为祖庙,大兴土木,隆重兴建。高祖武德三年(620)、太宗贞观六年…  相似文献   

20.
王寅 《孔子研究》2016,(5):123-130
李光地是清初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但他在承继程朱理学的同时,强调汉宋兼采,融汉学于理学之中。李光地的"六经皆理"思想是其经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其一,提出"六经皆理",强调六经的义理价值。"义理"指百姓日用、修齐治平之理,具有较强的实践精神。其二,治学路径为"尊经明理",从经学原典中发掘、阐释义理。其三,在具体的治学方法上,提出"求理于经"与"取证于经"两种理路,以经学考证来解决义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