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儿童的生态道德教育不理想,效果不明显。我国儿童的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情感和态度、生态道德行为还未体现出知-情-意-行的规律,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道德认知和内心情感经常发生冲突和碰撞,行为还没有达到自觉和自律,环境义务感缺乏,环境责任感有待加强和提高。就其原因主要是儿童道德认知特点、年龄、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在环境因素的不足。因此,需要学校、家长、社会通力合作,进行"三位一体"的儿童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学海》2019,(3):87-93
传统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的"环境"概念常常指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重视。本文认为,在恶化的自然环境不断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灾难性后果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应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学科品质,将"生态环境"之维带回社会工作,重新解读和修正主流社会工作关于"人在环境中"这一核心理论与实践议题的认知及其实践范式。进而,本文结合当前的生态发展议题,尝试从理论的生态转向、教育体系的重构、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能力提升,以及社会工作社会属性的专业本质重塑等方面提出社会工作积极回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路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绿色社会工作理论范式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明德慎罚"是西周初年周公提出的重要法律思想。从《周易》古经中的类似表述来看,其已有明显的"明德慎罚"观。"明德"思想反映在《恒》九三、《益》九五等爻辞中;《临》卦中有对人民实施德教的内容。《周易》古经的"慎罚"观在西周刑罚适用原则中也有体现。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制思想后来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政治和法律理论之中。研究《周易》古经中"明德慎罚"的法律观,探究它所涉及的西周法制,不仅能为我们研究西周法制提供宝贵的史料,也能更好的梳理商末周初法律思想的变化脉络,进一步印证这一思想对西周社会、政治和法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我国流域水资源紧张,平衡上下游之间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利益冲突,构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实属必要。一方面,环境伦理为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其自然价值理论为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前提,环境正义亦是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核心理念;另一方面,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又须全面与环境伦理实现有效对接,将环境伦理作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构造的基础和流域生态补偿司法实践的工具,同时其亦是社会民众自觉遵守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红河上游的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花腰傣,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花腰傣这一支系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文章结合地域环境的影响分析花腰傣文化中的原始崇拜、民居文化、服饰文化、稻作文化,其中体现了新平花腰傣居民与天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这也是新平花腰傣居民的传统生态观,这种利于生态保护的观念对于今天的花腰傣村寨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集体问题解决中的认知表征、行为惯例和动态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安  张钢 《心理学报》2010,42(8):862-874
以王建安和张钢(2008)开发的三人TTT纸牌游戏(原游戏)及其变式(变式游戏)为实验任务, 研究了集体问解决中认知表征和行为惯例对提高动态能力的作用。共有240名被试, 分成80个三人小组, 参加了前后两场各20盘游戏。80个小组按照是否被告知游戏的问题表征(即有无认知表征), 以及是玩原游戏还是玩变式游戏, 均分成4个区组来玩第一场游戏。在第二场游戏中, 4个区组都玩变式游戏。以玩每盘游戏的平均步时和在问题表征中走过的路径为指标测量惯例, 以玩第一场原游戏习得的能力向玩第二场变式游戏的迁移率来衡量动态能力。结果发现:一方面, 适当的认知表征有助于提高集体问题解决的动态能力; 另一方面, 没有适当认知表征支持的行为惯例反而会阻碍动态能力的发展。概括地说, 动态能力的决定因素是认知表征而不是行为惯例。  相似文献   

7.
明清之际天下之"公"的观念,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基于明代后期"人欲"的伦理正名而有所发展。其在具体内涵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倾向。其一以黄宗羲为代表,认为存在一种客观实在的、作为资源的"公利","公"是对这一客观公共资源的共享;其二以王夫之为代表,认为"私"利是基本的社会现实和思考"公"之秩序的起点,"公"则是各个"私"利间协调和谐的状态。前者是作为"共"的公利共享的"公",后者是作为"通"的私利调和的"公"。这两种不同的"公"的观念体现在黄宗羲和王夫之关于井田论、封建论、君臣关系等领域的观点差异中。  相似文献   

8.
"尚和"审美观贯穿于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和"的思维方式、认知理念、价值取向、伦理道德是渗透到民族基因里的烙印,蕴涵着阴阳辩证思维、整体观、差异性事物的共存智慧,存在于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审美观念中。城市公共艺术是文化最直观的体现形式,承担着美化生活环境以及展示和传达当代城市人文生活精神面貌的责任。文章提出将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在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中,探讨"尚和"审美观在其之中的意义,这既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道法自然"的核心美学原则指导下,道教发展出了自己的山居生活模式,营造出一个远离现实社会、与自然相亲、天人合一、独具一格的理想环境。本文从现代环境美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山居模式的三重意义:首先,它象征着以"道"为最高标准的神圣空间,是修道者最终的归宿和"家园";其次,园林对山居的重构突显出山居环境保真养性、自然天放的审美价值,反映了好道者的环境审美理想与人生境界;第三,道教以一种"介入"的审美方式使山居的生态美学维度从生态平等和生态保护两方面展开,体现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环境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和川端康成的作品浸润着东方的生态观念、文化传统、审美观念,但在这相似中又存在不同的文学审美追求:前者追求中国式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和湘西神秘的和谐生境,后者追求日本式的"吸收自然"的生存观念;前者体现了中国诗情画意的传统和古楚文化的遗韵,后者体现了对东方传统文化的迷恋和对日本"物之哀"及"幽玄"文学传统的继承.  相似文献   

11.
环境消费心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消费心理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生态既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又是人类消费的对象。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个人的消费行为有很大的距离。环境问题的认知是很难和实际经验相联系的抽象概念。个人即使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实际消费行为中往往选择与保护环境的态度不一致的行动。这是态度、认知和行为没有一致的产生原因。本文对环境和消费问题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时间贫穷”对跨期决策和前瞻行为的影响及其认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张的社会节奏使人们感觉时间正在变少,从而产生时间匮乏的心理感知和思维模式,这一现象概括为"时间贫穷"。"时间贫穷"会对个体认知判断、情绪和行为控制力产生重要影响。通过行为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行为反应-心理机制-神经机制三个层面研究时间贫穷对跨期决策和前瞻行为的影响。研究分为3个部分:(1)时间贫穷对个体认知判断、情绪和行为控制力的影响;(2)时间贫穷对跨期决策的影响;(3)组织中时间贫穷对前瞻行为的影响。通过系列研究,拟解决3个关键问题:(1)时间贫穷如何影响人们的认知判断,导致非理性决策行为?(2)时间贫穷影响认知判断和跨期决策的神经机制究竟是什么?(3)时间贫穷对管理决策带来哪些挑战?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不仅对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有重要贡献;而且对组织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制度设计,避免个体和组织陷入"时间贫穷陷阱",同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战国楚简《五行》篇以匿、简来解说仁、义。匿、简被设定为仁、义的某种引申或表现。匿,意指对小罪的隐匿和宽赦;简,则指对大罪的严厉诛罚。同时,匿、简的行事方式背后有着各自的用心。匿赦行为的内在依据是一种仁爱之情。简罚的背后则是对于赦、罚的理智评判与取舍,理智的用心构成了对亲爱之情所主导的匿罪行为的约束。帛书《五行》说文则特别提出"大爱"对"小爱"的制衡。同时,还进一步突破了匿、简所固有的处置罪过的情境,展现了匿赦所包含的不忍之心。简的意义也在敬神之心与不忍之心的权衡中获得了丰富。  相似文献   

14.
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这些基本PASS概念的提出,是为了给传统上将智力作为一个笼统构念的做法提供某种替代的选择。在这一新的理论途径中,我将一般能力分解为对主要认知过程的研究,其中每个认知过程均有其行为、认知和神经心理成分,而且重要的是,每个认知过程均有相应的一组评估测量任务。PASS模型,这一理论框架能够充分包容体现于教育和组织行为中的广泛一系列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以土家织锦在传统村寨街景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家织锦元素艺术特征与精神文化内涵的研究,对传统村寨中街景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继而以湘西捞车河村为例,阐述土家织锦在其街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实现土家织锦在传统村寨街景中的转化应用,为传统民间艺术在传统村寨街景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集体意向性: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意向性(collective intentionality)的概念是近十多年才得到发展的。根据传统意向性理论,意向性是个体心灵(或大脑)才具备的。那么,集体没有大脑,如何可能具备意向性状态呢?我们知道,个人意向虽然影响并最终决定了个人行为,但人们并不总是单独行动的,人类行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集体行为。当前学者大多认为仅靠个人意向是无法解释集体行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对集体行为具有根本性影响的集体意向性问题。本文第一部分阐述引入集体意向性概念的理由,第二部分讨论集体意向性的累积性解释及其不足,第三、四部分从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视…  相似文献   

17.
传统认知理论认为我们只能间接知觉动允,而生态认知心理学则认为对动允的知觉是个体与环境信息直接共鸣的过程。生态认知心理学首先判定动允并不是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认识,而是实际存在于个体-环境系统中的事实,对动允的直接知觉就是对动允的检测而非推测,是对动允信息的拾取而非对记忆内容的提取。这种直接知觉表现为身体的相关动作机制(动作神经元、肌肉组织等)与环境中动允信息的共鸣。进化与学习在共鸣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战国楚简《五行》篇以匿、简来解说仁、义。匿、简被设定为仁、义的某种引申或表现。匿,意指对小罪的隐匿和宽赦;简,则指对大罪的严厉诛罚。同时,匿、简的行事方式背后有着各自的用心。匿赦行为的内在依据是一种仁爱之情。简罚的背后则是对于赦、罚的理智评判与取舍,理智的用心构成了对亲爱之情所主导的匿罪行为的约束。帛书《五行》说文则特别提出"大爱"对"小爱"的制衡。同时,还进一步突破了匿、简所固有的处置罪过的情境,展现了匿赦所包含的不忍之心。简的意义也在敬神之心与不忍之心的权衡中获得了丰富。  相似文献   

19.
亲环境行为研究中情感的类别、维度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明  吴龙昌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12):2153-2166
从近20年来境外学者对亲环境行为的研究文献看, 情感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个大致结论是, 情感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往往大于认知, 有更重要的驱动作用。首次对境外学者的情感与亲环境行为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在亲环境行为研究中, 情感的类别和维度有4种划分标准, 即呈现形态、体验结构、时间维度和责任归属; 情感对亲环境行为的作用机理可以通过情感因素在亲环境行为模型中的三种角色加以分析; 情感在规范激活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拓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有效提升了拓展模型的解释力。未来研究需要更重视情感在亲环境行为中的测量范式、研究深度和动态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20.
组织行为的完全归因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阐述了对组织行为进行归因认知的必要性,分析了组织行为的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全归因"的概念并分析其要素与过程.为推进归因理论的社会应用,本文进一步给出了完全归因的初步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时空环境和心智环境的复杂性,并将归因推断与归因效果分析统一起来,对组织行为的归因认知过程进行了完整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