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城科仪,是南台湾灵宝道派拔度斋仪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当地民众的朴素理解,“打城”就是打破地狱城、将囚禁在阴府冥界中的亡魂拯救出来.今台南灵宝道派演行的打城科仪共计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符合道门传统的、具有典型性特征的打城科仪,其以唱念为主,有十分完整和规范的节次流程;第二部分是闾山法派色彩浓重的打城戏,其以真人与鬼将的对话为主,穿插以唱曲和念白,最后以真人手持三清宝戟刺破象征地狱的纸城而结束.我们对这两部分的仪式文本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对打城戏表演中使用的道具(纸城)、法器(三清宝戟、七星剑、锡杖)、打五方送煞的物品(鞭炮、扫帚、草龙、盐米)及文检(救苦天尊之竖疏献状)等也予以介绍和梳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当代鄂东地区民间道士举行度亡道场时所使用的科仪文本的分析,并与明代高道周思得编纂的《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中的有关科品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内容几乎完全相同,反映了它们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也说明了明代道书《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曾经流传到鄂东地区,并在此地一直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3.
上清灵宝东华派是南宋由宫廷走向民闻并兴起于浙江民间的道派.该派重视科仪的作用,并能根据民间需要对科仪进行改革,使其更适应百姓日用需要.该派著录的大批经典对明以后的中国道教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引魂度桥是宋元以降道教度亡仪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台湾地区南部盛行的民间丧葬拔度法事中,引魂过桥亦是必设的科仪项目之一。本场科仪的表演旨在通过外在、直观的坛场陈设以及戏剧化的表现形式,形象地展示出亡魂在执法道士的引领下,在金童、玉女的佑护下,平安度过法桥的情景。我们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科仪文献,对当地各家道坛敷演引魂过桥科仪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详细阐释了其节次流程及象征意义,并着重讨论了台南与高屏两地科介表演、坛场陈设等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是陆修静专为授度灵宝经箓、法位而创制的科仪,在道教科仪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通过考察其文本来源,可以发现陆修静创制科仪所遵循的思路与方法——皆有所本、主辅分明、教义为先以及其为编纂科仪文本所做的巨大努力,凡此种种不但使其获得了巨大成功,对后世亦是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太乙教是金元时代黄河流域新出的道派,但它存世的资料远少于全真、真大道教.《蓬壶炼度科》是目前发现的太乙教的唯一的传世科仪,对于了解太乙教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介绍了该科仪本的由来、特点和基本内容,并由之推测太乙教的基本教法“三元之术”、“五灵之法”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唐前道教仪式史纲(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广泛利用和分析相关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较为完整地概括论述了道教仪式在唐代以前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基本上是围绕天师道仪式、方士仪式和灵宝科仪这三种仪式传统展开的。在五世纪以前,天师道仪式与南方方士仪式各自发展,到东晋时期有了交涉,互相产生影响。自五世纪以降,融摄南方方士传统、天师道和佛教的灵宝科仪兴起,且因刘宋道士陆修静加工整理而变得更加成熟完善,新、旧各种道教传统大都借鉴或仿效灵宝科仪,道教仪式向灵宝化的方向发展。南方和北方的道教仪式原有较大差异,至北朝后期,北方道教几乎全盘采纳南方灵宝化的道教仪式,南北道教仪式基本上趋于一致。因篇幅较长,本文分四次连续发表。  相似文献   

8.
《神霄遣瘟送船仪》完好地保存了宋元神霄派道士施行的以驱逐瘟疫、净境安民为核心宗旨的送船科仪的基本情况,藉此可考察此项法事的场景和过程。本文从宗教文献学角度逐一分析遣瘟送船仪的科介流程及节次内容,并从多视角对文本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9.
陶金 《中国道教》2012,(2):34-41
一、前言《诰斗科仪》(或简称《诰斗》)是以向"斗姥元君"奏告"元降心章"以达到祈祷目的的一种道教科仪。依所祈祷事项的不同,分为禳病解厄的《清诰斗》(全称《大梵先天奏告科仪》)与超度亡魂的《亡诰斗》(全称《先天拔亡奏告科仪》或《梵天奏告拔亡金科》)。此两种科仪结构大体一致,因功能不同而略有区别。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南宋时人宁全真所述《上清灵宝大法》的考析,说明道教科仪中包含着一些医学养生的义理。作者指出.在该书内的咒语诗词尽管映射着宗教的神秘主义内容,但从所创造的境界看,却有一定的精神治疗的功用,值得我们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宗教》2014,(6):4-5
道教全真派高功法师是斋醮科仪活动的主持者、继承者、传授者。全真道士晋升为高功法师的仪式,称为“高功拔职”。图为5月29日,在鹿泉十方院举行的河北省道教协会,河北道学院首届道教高功研修班拔职大典。  相似文献   

12.
正《华夏赞》为道教科仪中所唱歌词的一种,是源自《洞玄灵宝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经》的一首赞颂,在唐代以后被单独命名。《华夏赞》并非寇谦之《云中音诵》,亦非道教音乐的起源。关于道乐源流,陈国符先生在《道乐考略稿》中认为:"至唐代,据见存张万福、杜光庭斋醮仪,道乐曲调之确实可考者,亦仅《华夏赞》及《步虚词》两种。"1并指出寇谦之的《云中音诵》就是《华夏赞》。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13.
七、东晋末刘宋(420-479)初融摄天师道、佛教和方士传统的灵宝科仪如果说自东晋中叶以来上清经派通过融合南方方士传统与天师道促进了道教科仪的发展,那么东晋末刘宋初古灵宝经的问世则进一步发展了道教科仪。古灵宝经是多种传统的大熔炉。首先,古灵宝经承袭和发展了南方的方士传统,并使方士传统的几大支流得以汇合。其次,古灵宝经还继上清经之后继续援取天师道的东西,使天师道与方士传统得到了更深的融合。再次,古灵宝经又大量吸收佛教的教义和实践,将其与天师道或方士传统嫁接在一起。正因为从多种传统中摄取了营养,所以古灵宝经创立了内…  相似文献   

14.
宋代以来道教科仪爆发式出现,其中既有独具特色的创造,也有承先启后的总结。在科仪文本的编撰过程中,既有吸取前代资源的地方,也有自行改编与挪借的地方。风动幡动作为著名的禅宗公案出现在道教科仪中,无疑是十分有趣的现象。除作为典故引用,一般不存在意义的变化以外,有关文本往往道教化,与原本的公案存在意义与功能上的差异。其中,在清末广东全真科仪《先天斛食济炼幽科》中,有关文本运用于摄召仪节,具有觉悟亡魂的意涵。而该公案之所以能被运用于道教科仪并生发新的意涵,与宋代以来道教科仪中召魂法术及用幡规矩的变化以及中古道教经典文本《洞玄灵宝九天生神章经》在宋代道教科仪中的意义转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葛玄来到江西铅山县云游 ,登上高高的云岗山 (今为葛仙山玉虚观 )修道 ,并仙举于该山。此后 ,铅山道教年益昌盛兴隆。据明万历《铅书》记载“铅山邑小 ,而道集之大” ,至明时已有道观 17座 ,名胜仙迹荟萃 ,文人高道云集 ,遂得延传灵宝道教宗派源流 ,这无不与灵宝派祖师葛玄有关。至今铅山仍有道观 9座 ,坐落在县内风景秀丽的深山幽谷之中 ,教务兴旺 ,并形成为灵宝经系有地方特色的斋醮科仪、宫观庙会的道教活动。葛玄 (16 4— 2 44) ,字孝先 ,祖籍山东琅琊(今临沂 ) ,其高祖葛卢曾佐刘秀建立东汉 ,任骠骑将军 ,封下邳侯 ,后葛卢将封爵让与弟…  相似文献   

16.
九、刘宋陆修静(406-477)对灵宝科仪的整理和发展南朝刘宋陆修静是一位在多方面做出了贡献的高道,尤以科仪方面的贡献最为卓越,被视为道教史上的“科教三师”之一。陆修静一生撰述的“斋法仪范”据说有“百余卷”4○69,现存于《道藏》的科仪书包括《洞玄灵宝五感文》(DZ1278)、《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470○(DZ524)、《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471○(DZ349)、《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DZ410)、《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DZ528),他书著录者还有《然灯礼祝威仪》47○2、《宿启建斋仪》473○、《升元步虚章》、《灵宝步虚词》、《步虚洞…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为主,以发奏科仪为中心,指出民间的"瑜伽教"科仪,融合了佛、道教的仪式传统。发奏科仪,体现出了民间仪式的融合性,以及民间道派独特的祖师信仰。在民众的民俗生活中,正统佛、道教在转化之后,得到了延续。  相似文献   

18.
何绵山 《中国道教》2002,17(5):20-22
道教是传入台湾最早的宗教。据有关文献记载 ,早在唐代中叶就有道士进入台湾。传入台湾的道教以正一道为多。由于正一道主要以符科仪为主 ,所以台湾道士重醮仪 ,以持戒清修的全真道士罕见。台湾正一道士又分红头师公和乌头师公两种。红头师公着红道冠用红布包头 ,以掌加持祈祷为主 ,主要度生 ,下有三奶派、金天派等。乌头师公着黑道袍用黑布包头 ,以掌握葬祭为主 ,度生也度死 ,下有瑜珈派、灵宝派、老君派、天师派等。乌头师公与红头师公相比较 ,“乌头师公较重视整套的仪式 ,不论科仪、唱腔、动作、服饰、音乐等极为注重与讲究 ,而红头师…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国历史上儒、佛、道三教之一的"道教"基于三洞四辅部经典,其中备受关注的就是三洞部的洞玄部《灵宝经》。道教的诸多教理、科仪都是由《灵宝经》提出,所以《灵宝经》的研究在道教研究之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灵宝经》研究虽然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有一个关键性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即陆修静是否直接参与改编《灵宝经》。虽然之  相似文献   

20.
6月 2 0日至 7月 2 0日 ,南阳市道协在独山玄妙观举办了第三届高功科仪班。高功科仪培训班为期一个月 ,全市有 37位道教人员学习了十方全真正韵 ,道学基本教理、教义、科仪知识以及演习内容 ,并能举办各种高功科仪道场南阳市道协第三届高功科仪班圆满结束@张亦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