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殖民理论指导下的圣经批评在国际学术界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归纳出该领域研究的5个基本主题:探讨后殖民圣经批评理论;揭露殖民者圣经阐释与殖民主义的共谋关系;透视古今帝国与圣经正典生成及阐释的关系;谋求边缘话语的主体性地位;聚焦于对待帝国的态度,重新评价圣经卷籍。同时联系具体研究成果,对以上主题的内涵做出深入辨析。  相似文献   

2.
作为意识形态批判的一种声音,后殖民圣经诠释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塞哥维亚是这一批判理论的先驱者之一。本文论述了塞哥维亚的后殖民圣经诠释,突出他由文本到读者的范式转移,以及关于离散者的诠释学。塞哥维亚始终强调多元性与全球视域,关注西方世界边缘的少数族群,并努力呈现他们的现实与经验,体现了作为文化批评家的担当。在当今批判的时代,他呼吁在对话的基础上实现对新范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在圣经诠释历史上堪称是里程碑式的著作.他通过质疑作为真理之标准与公众法律之来源的圣经,倡导思想、言说与著述的自由.他对圣经研究最具原创性的贡献,并不在于其探求真理所坚持的理性主义标准,而在于对圣经文本自身及其内容所进行的历史理解.本文将简介斯宾诺莎对圣经诠释的历史批判方法,并兼及述评.  相似文献   

4.
形式批判是二十世纪初产生的重要的圣经诠释方法.古克尔作为代表人物,关注圣经文本的口述传统,说明圣经是历经漫长的著述与流传过程的产物,将威尔豪森的来源批判推至更为宽广的视域.本文论述古克尔的形式批判方法及其对圣经诠释的贡献,亦作出述评.  相似文献   

5.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诉求与神学主张,都是围绕着圣经展开的。通过探讨路德早年对《诗篇》的注释,以及他后来对律法与福音辩证关系的关注,对"因信称义"的强调,尤为重要的是,通过讨论他的德语圣经的翻译,本文呈现了路德的圣经经验与文本诠释的实践,以及它们对16世纪宗教改革的重要意义。同时,本文试图将路德的圣经诠释置入圣经诠释的历史而进行述评,突出他承前启后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大学在欧洲的出现,修道院的圣言诵读逐渐被学院的神学课程所取代,这使中世纪成为圣经诠释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本文以中世纪基督教神哲学家圣维克多的休、阿奎那与波纳文图拉为代表人物,综述他们对教父释经传统的继承,包括评注圣经书卷的原则和方法。他们的圣经诠释显然是围绕神学框架而展开,但是,随着亚里士多德哲学与阿拉伯思潮的引入,以及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系统化,圣经诠释亦呈现出新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7.
德维特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重要的圣经学家。本文通过探讨德维特的思想来源,及其对《旧约》与《新约》的诠释,呈现德维特的圣经诠释方法,以及他对圣经诠释史做出的贡献。德维特的圣经学术,促使作为一门学科的圣经研究在德国产生,并对威尔豪森、古克尔等历史批判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西方都有着各自源远流长的经典解释与理解的传统,中国文化以儒家为代表,其正统的学问就是经学,而构成西方主流文化的基督宗教,其正统的学术是《圣经》诠释.当基督教传入中国,它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宗教经典”的世界,一方面要处理和其它宗教典籍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发展出合乎本土处境的圣经解释,这决定了汉语语境的《圣经》诠释要对其他的经文诠释传统做出回应.本文选取吴雷川(1870-1944),民国时期较具影响力、但还没有被充分研究的中国基督教神学家,通过对其作品的深入解读,发现其创造性之处在于自发地引入儒家的诠释传统解释《圣经》,概括而言,他运用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法以及“人格会通”、“设身处地”等经学方法,在儒经和基督教经“广引经文,串联互通”,试图解决两大经典相遇所产生的释义学冲突.本文将详细分析儒家经典解释的思想旨趣、致思路向和诠释意图等,是如何影响其对《圣经》文本的理解,并形成一种中国本土化的诠释策略——粗糙的“跨文化”、甚至是“跨文本”的圣经解释学.  相似文献   

9.
黄朝章 《天风》2003,(2):31-33
·圣经的诠释决定神学思想,树立正确的圣经观,关键在于好好研究圣经、历史与神学。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文和合本圣经出版九十周年之际,四川大学宗教所基督教研究中心于2009年12月5-7日在四川大学举办了"汉语语境中的基督教经典与诠释"国际研讨会。这次受邀参会的学者有三十多位,共提交论文三十三篇,分七组进行讨论。研讨会以圣经文本为中心,对圣经在汉语语境中的翻译、传承、理解与诠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外学界在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的研究中,对后殖民主义这一概念的使用和理解是相当混乱的。用阿里夫.德里克的话说,“这个词刚一派上用场就不中用了,因为它同时所指的事物太多了”。[1]他认为,“‘后殖民’这一术语的使用日益自由化,用来描述五花八门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实践,面临着完全失去有效含义的危险”。[2]巴特.穆尔-吉尔伯特也指出,后殖民主义仍然是一个不十分明晰的、有争议的术语,这一概念“内涵不定”,“可能有内变为一个被任意切割的分析结构的危险”。[3]总体上看,国内外学界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把后殖民主义当做具…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及如何在中国特殊文化语境下建立一种有意义的解读圣经之方法。笔者提出"文本/共处"这一新的释经概念,以及圣经经文形成过程中的"四个书写策略",分析圣经群体如何面对处境中的文本。圣经是一个移动的文本,游走于不同的文化之间,在翻译与诠释过程中吸收了不同的文化与文本,才被带到亚洲及中国。读者文化语境中的文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依据"文本/共处"的诠释方法探讨两个层面的问题:1.圣经作者如何运用希伯来智慧文学的文本资源书写耶稣;2.作为读者,我们如何从中国宗教之传统文本的跨越中了解耶稣的形象与角色。  相似文献   

13.
若追溯"参与的佛教"的思想渊源,她既与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形势相关,也可以上溯到上一世纪反殖民主义的政治斗争历史,更可以联系到后殖民时代的宗教思想家们对印度和锡兰(斯里兰卡)这样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了《圣经》在华的理解及诠释历史,并从三个方面加以概述:"索隐派"圣经观在中国的"形象化"理解、《圣经》汉语翻译带来的语言变化和意义革命、汉语表述的全方位《圣经》研究。本文认为《圣经》中译史与中西思想文化的相互理解密切交织,这种经典解读与诠释是相关理解的不断调整、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而促进了不同语言、不同思想体系的彼此接近、相互认知,并达到一定程度的"会通"和"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文化沟通与更新的意义遂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5.
黎新农 《天风》2006,(1):30-33
圣经观的问题,看似可以用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实际上,教会的圣经观关系到教会如何看待和解释圣经,如何用圣经的真理指导教会的灵命实践。所以,圣经观代表了基督徒和教会的上帝观、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真理观。基督教会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如何诠释圣经的历史。丁主教提出的上帝是爱的圣经观,使中国教会不再重走西方教会思想史上每每陷于复杂的教义争论的老路,而是引导中国教会重视圣经的中心信息就是上帝爱世人,上帝的创造和救赎最终目的是使人类社会更加和谐美好,因为上帝是世上一切真善美的源头。所以,丁光训主教提出上帝是爱的圣经观及神学框架,教导我们在一种动态的爱中去体验上帝与人的关系,去体验基督徒与世界的关系,而不再去争论教义的细节,不再人为地给教会设置一道无形的围墙;教导我们敞开胸怀接纳世上一切美好的真理,使教会作出更加美好的见证。丁主教的圣经观,为中国教会在今天的处境中解释圣经,并用圣经诠释引导教会的实践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础,但对于圣经的诠释历来存在差异。1968年,恩斯特·布洛赫出版了《基督教中的无神论》一书,以全新的视角对圣经做出了颠覆性的解释。在他看来,圣经并非为神启示的话语,恰恰相反,它是一部无神之书。其中一方面充斥着“特殊的主人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作为“农民战争的暴动书”,当中又蕴含着体现反抗、革命精神的四重具象。布洛赫认为,“一个读了圣经而不做革命之梦的人是误读圣经的人。”因此,他取道马克思主义,希望通过高扬圣经中所蕴含革命精神来促使人们看清教会的真实面目,从而唤起人们的反抗意识,建立一个充满希望的人世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20,(8)
正如前所说,正典的概念暗示,圣经是被教会所接受的一个内在有效的最高规范、最高标准。借着这个规范和标准,教会本身得到教诲、受到评判、接受引导。借着圣经,上帝向我们启示他自己,并引导我们前行。不过,圣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书",只有借着特定处境中的教会在圣灵引导下对圣经的诠释,圣经才能光照它的读者,并向它的读者  相似文献   

18.
岳清华 《天风》2010,(9):24-25
被称为“和平的福音”的基督教,其圣经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承载着神人和好、人人和平、人物和谐的美好信息。因此,积极创建和谐教堂、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符合圣经主旨。一、多角度诠释中国教会创建和谐教会的神学价值,激发信徒创建和谐教堂的信仰热情树立正确的圣经观才能建立信徒和谐健康的生命!正确的行动来源于思想,教会的活动来自神学思想的支撑。多角度、多层面诠释圣经和谐之价值,才能增加教会在创建和谐教堂这一事工上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5,(9)
<正>基督教读经的传统不是今天才开始的,而是开教以来一直保持的传统。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人类对宗教的态度从上帝转移到人自己;而信仰的标准也从圣经、教会传承转移到感官和人自己。人的感观能否成为解释圣经、诠释衡量真理的标准?答案是否定的。在这种思考下,我整  相似文献   

20.
赵盼 《宗教学研究》2016,(2):238-242
贾玉铭(1880—1964)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基督教神学家、解经家和神学教育家。在他的圣经诠释中,大量使用了寓意解经的方法。作为一位有着改革宗背景的中国神学家,贾玉铭如何进行寓意解经是本文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追溯寓意解经传统的早期起源,探讨贾玉铭寓意解经的背景;第二部分以贾玉铭对《出埃及记》和《雅歌》的诠释为例,分析他寓意解经的三个重要特点;第三部分评价贾玉铭寓意解经的贡献。通过对贾玉铭寓意解经方法的分析,探讨他作为中国神学家对圣经诠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