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丹何以长生"是外丹理论的核心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回答几易其说,从汉代的通过祭祀、封禅召唤仙人以成仙,至葛洪提出的"假求於外物以自坚固",至其后的外丹是矿物之精华、是天地之元气,最终的演化为外丹是"道"的显化,故服之可长生。炼制外丹的材料也从五金八石发展为唯铅汞论,乃至真铅真汞。真铅真汞并非现实中的金属,而是阴阳二炁、先天一炁,传统的外丹炼制方法对此已无处下手,而内丹术则从人体自身找到了办法。唐宋内丹兴起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外丹理论已经走向终点,而内丹理论承接转向,开创出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仙家修炼,古来以外丹烧炼为究竟。唐宋大规模外丹烧炼失败,仙道方法也逐渐从摄取铅汞砂硫之凝化转向身体内部精?神之运化。此后外丹学衰而内丹兴盛,一大批新出的内丹经如雨后春笋,内丹取代外丹成为修炼主流。即便如此,仍有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三元丹法是炼丹术的一种综合性的分类方法。三元之"元"有本源、神、元气、开始等内涵。三元丹法最早出现于《铜符铁券》,明代陆西星作了系统阐述后在炼丹术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出现了多种诠释形态,其中的核心是外丹与内丹的关系。三元丹法的本意是在内丹兴盛的背景下,把外丹作为内丹的辅助手段,但近现代的诠释却走到了反面,认为存在内丹成就者点化而成的外丹,服食之后可以立即成仙,外丹于是又成了最高级的炼丹术。三元丹法的形成及其演变,是炼丹术历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周易参同契》以《周易》卦爻象数作为符号,既说明外丹炉火,又隐含内丹修炼。“乾坤”多数学者认为就是比喻外丹炉鼎和内丹人身,本文认为还比喻金丹练就的形象以及阳极盛和阴极盛之时的火候。“坎离”主要指外丹的铅汞药物和内丹的元精(元气)、元神,而没有表示火候的涵义。“八卦”主要用于表示火候,实际上只用六卦(除去坎离二卦)。“十二消息卦”表示人身能量流的阴阳变化,即炼丹火候的阴阳消长变化。《参同契》巧妙地借用了《周易》卦爻符号表示火候,从而解决了时空、质量、场的转换问题,构成时空统一的、可顺可逆的四维模式,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  相似文献   

5.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其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地发展,变化,至中晚唐逐步趋于成熟。由于唐宋文化的嬗变,道教学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原来风靡一时的外丹服食说日趋衰落,内丹学说日趋兴盛。宋金时期,内丹学说更加兴盛,名家辈出,其标志就是所谓南、北宗的分立。一、南宗思想溯源南宗,始于宋张伯端,“其学先命而后性”,主流“始于太上老君,而盛于吕祖,溯其源:少阳帝君得老君之传也,两传而得吕祖云,吕祖传刘海蟾而开南宗”。  相似文献   

6.
金丹包括外丹和内丹,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金丹和中医在世俗目的上是相同或相近的。金丹与中医都以阴阳理论为依据,但有不同。外丹与中药丹、内丹有同有异。内丹与中医药物不同。内丹药物是人体内精气神,中医药物以植物为主。内丹与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有同有异。脏腑理论和经络理论、腧穴理论既是中医的基本理论,也是内丹学得以成立的生理基础。对内丹来说,奇经八脉的作用更为重要,特别重视任督二脉和特有的中黄之脉。丹田理论在腧穴理论中,仅是一个普通的穴位而已,内丹学认为丹田对内丹修炼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体中产药结丹之处所。  相似文献   

7.
权泰勋是韩国现代著名的道教养生家、内丹理论家。他很早就学习儒家与道家的经典文献,19岁师承金一松先生修炼仙道。后来,他潜心研究内丹学,长期进行修炼,积累了丰富经验。他留下的《凤宇修丹记》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丹道著作。他的内丹理论,续《周易》与《参同契》之传统,得金丹派南宗之旨要。他理顺丹道与胎息之关系,强调"守规中"的基本原则,提出"以眼为旗帜"的闭炁技术进路,揭示了"正炁留则风邪自走"的丹道养生法理,强调了"诚"的态度对于内丹修炼的特别重要性,提供了内丹修炼的可操作模式与实践参照,为丹道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道教自东汉中期出现之后,降及隋唐,主流教派所崇尚的外丹黄白之术逐渐向以静功、存思、气法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丹路径发展。钟、吕内丹道即内丹道教的先导。①两宋是内丹道的成熟阶段。一、两宋前内丹学的兴起与传承道教的修仙方术于唐宋之际由外丹学转向内丹学,是其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大转变。内丹道的兴起,可以追溯到隋初开皇年间(581-600),罗浮山道士苏元朗(道号青霞子),称得大茅真君秘旨,撰《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及《旨道篇》,首倡内丹之道。②但隋唐时期,外丹道仍占主流地位。内丹道自隋青霞子苏元朗开宗明义、唐崔希范、钟离权、吕洞…  相似文献   

9.
我们可从以下三个层次对内外丹道之交融加以研究:一是理论层面共同的理论模型,内外丹都是本于天地宇宙的阴阳造化,都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体系;都是为炼取不死之药,而致神仙。二是实践层面的相通与类比,内丹在人体内模拟外丹烧炼过程,后来也有外丹模拟内丹的情形。鼎炉,药物,火候是内外丹共同的要素。三是历史层面的兴衰消长,内外丹交融中内外丹地位的变化。本文研究内外丹道共同的理论模型,外丹术语内丹化的方式,内外丹交融关系的三种类型,由此可对内外丹道交融的理论结构与历史源流有一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金华玉女说丹经>收入<云笈七签>卷六十四.该经的作者、创制年代,金华玉女为谁说丹、丹属外丹还是内丹等,都需要认真探究.  相似文献   

11.
华颐 《中国道教》1988,(4):41-43
隋唐五代在道教教义方面最突出而又对后世道教发展影响最大的,是钟吕金丹道的崛起。何谓钟吕金丹道?即道教仙人钟离权、吕洞宾所倡导的内丹修炼术。何谓内丹?简单地说,即将人体比作“炉鼎”,以体内之精、气为药物,运用“神”去烧炼,认为社会使精、气、神凝为“圣胎”,“圣胎”可以离开躯体而为身外之身,永世长存。这个所谓“圣胎”,或称神丹,亦称内丹。宋翁葆光《悟真篇注序》有一段解释: 夫炼金丹大药,先明天地未判之前,混沌无名之始气,立为丹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综览内丹学文献的基础上,对内丹学关于"生命的演化"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与诠释,是作者关于内丹学"返本还原论"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综览内丹学文献的基础上,对内丹学关于"道的演化"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与诠释,是作者对内丹学"宇宙-本体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道教炼丹术,可以区分为炼外丹和炼内丹两类。在外丹产生以前,人们把那种以五金八石为药物炼制所谓长生不死仙丹的方术,叫炼丹术。内丹产生以来,仍然沿用外丹术语,把以人体精、气、神为药物炼制仙丹的过程也叫炼丹术。但为了区分起见,通常把这种人体内的炼养称为内丹术,而把原来以矿物为原料的炼丹术叫做外丹术。又因为外丹所谓炼丹主要指从矿物质中提取金银,因此外丹术又称为外丹黄白术(“黄白”为黄金白银的隐语)。而药物、鼎炉、火候,则是外丹术炼丹的必备条件,内丹继续沿用这些术语,并把它作为内丹炼养的“三大要件”,用来比喻内丹炼养的…  相似文献   

15.
内丹学是唐宋以来道教理论和实践的重心.从内丹钟吕道派开始,由于传承、修行方法等的差异,历史上陆续出现了金丹南宗、北宗(全真教)、中派、东派、西派等主要流派.其中,对于中派的认识,一般认为始于元代的李道纯,因中派以"守中"为根本,有别于其他丹派,所以以"中"命名.  相似文献   

16.
孙不二,金代全真派著名女道士.孙不二继承了王重阳的内丹思想,注意到坤丹与男丹的区别,大大的发展了以生理转变为重要内容的女丹,成为后世坤丹道法之祖.本文以其著作为基础浅述其女丹功法.  相似文献   

17.
"性命先后"是道教内丹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从内丹学文献出发,梳理"先命后性"和"先性后命"在内丹学南北宋中的确切意义,并从理论上指明其中可蕴含的哲理意义,说明两者内在相通与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8.
<正>关于内丹术,道教研究界存在一种相当普遍的看法,即认为唐宋内丹道的兴起源于外丹烧炼服食一再失败,终于难以维系,不得已转向内化,更有学者明确指斥内丹术不过是一种"匿名的拼接"。①显然,这是从无神论的视角出发基于理性对道教修炼史做出的推断。可是,合逻辑的是否就是真实的、正确的?或者,有没有可能竟存在着两种真实,一种是"科学的真实",另一种却是"信仰的真实"、"体验的真实"?不管学术权威们怎么说,在内丹实修者那里,内丹术却呈现出一种全然不同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9.
霍克功 《宗教学研究》2006,6(4):167-175
本文通过对李西月著作的分析,论证了他对内丹双修理论的贡献。认为李西月对先天、后天与结丹、还丹理论进行了细致的阐释,且重视后天功夫,提出炼功五关论和完整的内丹双修理论体系。李西月独特的功法,如从无中生有和虚空处下手,开关展窍筑基炼己,两孔穴法修炼,玄关一窍死活论,九层炼心法等丰富了内丹双修理论。  相似文献   

20.
李西月的西派内丹思想在道教内丹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与前人相比,笔者认为,李西月所说"钻杳冥"是属于下手功夫,不属于筑基前的关窍开通功夫。主张李西月西派入手功夫的一个要诀是凝神于虚空是没有根据的。无论从"后天""先天"内涵来看,还是从"结丹""还丹"四次第功夫来看,李西月所说"结丹""还丹"属于炼精化气阶段,没有涉及炼气化神。从结丹功夫来看,李西月的西派丹法不属于双修,是清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