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6,(8):30-31
“万有都是借着他造成的”上一期谈了《尼西亚信经》第二段一连串反驳亚流主义的内容,其高峰是宣认基督“与父本体相同”。换言之,圣子基督有着与圣父上帝完全相同的神性。随即紧接的一句说“万有都是借着他造成的”。骤眼看来,这句说话跟前面一连串阐述圣子与圣父关系的内容看似无关。其实不然。相信大家还记得,《尼西亚信经》第一段认信“独一上帝,全能  相似文献   

2.
上一期主要论及“他为我们世人并为我们的拯救,从天降临”,但这句还未完结,紧接着后面的便是“由圣灵并由童贞女马利亚,取了肉身,并成为人”。“他为我们世人并为我们的拯救”是要解释上帝的独生儿子耶稣基督来到世上的目的,至于“由圣灵并由童贞女马利亚,取了肉身,并成为人”,则是描述上帝的独生子来到世上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6,(12):30-31
上一期主要论及"他为我们世人并为我们的拯救,从天降临",但这句还未完结,紧接着后面的便是"由圣灵并由童贞女马利亚,取了肉身,并成为人"."他为我们世人并为我们的拯救"是要解释上帝的独生儿子耶稣基督来到世上的目的,至于"由圣灵并由童贞女马利亚,取了肉身,并成为人",则是描述上帝的独生子来到世上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陈企瑞 《天风》2013,2(2):13-15
圣父、圣子、圣灵三一的上帝,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约翰一书》4章8节告诉我们:“上帝就是爱。”说明圣父、圣子、圣灵本身就是爱,并且在爱中合而为一,相爱相契。奥古斯丁(Augustin)把圣父、圣子、圣灵分别类比为爱者、被爱者、爱的关系,因为爱,三个位格紧紧联系在一起。人类与自然都是上帝所创造,因着爱,得蒙三一上帝的眷顾,也因着爱,所有被造物在三一上帝的创造、救赎、护佑中得以更新而变化。三一上帝爱人也爱自然,因此,基督徒不仅要爱上帝和爱人,也要爱上帝所造的自然。当今世界生态环境正在急剧恶化,大气与水圈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居住安全。前不久有新闻报道,我国某县部分餐饮部门为谋取暴利,不惜残杀国家珍稀动物——猕猴。人们时常听闻与生态环保有关的负面新闻,面对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挑战,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  相似文献   

5.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7,(10):30-32
"独一、圣洁、大公、使徒的教会" 我们在上两期探讨了《尼西亚信经》有关圣灵的位格和工作的教导.然而《尼西亚信经》在宣认了圣父、圣子、圣灵后,还继续紧接着宣认"我们信独一、圣洁、大公、使徒的教会."有些读者可能会疑问:基督徒崇拜、信靠、委身的对像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教会不是上帝,只是一群有特定信仰的人(基督徒)组成的团体,为何会在信经中出现?为何谈过父、子、灵之后,仍要提到教会?难道教会是基督徒的信仰对象?  相似文献   

6.
张丽丽 《天风》2013,(3):19-20
改教家马丁·路德提出了“十字架神学”,他认为十字架是耶稣基督拯救的焦点,是上帝自我启示的焦点,是一切真正的基督教神学的根基与中心,因此,整个神学就是十字架的神学。无论他的说法是否全面,至少他提醒了我们“十字架”对于理解基督教神学、认识上帝和基督的救恩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我们默想主耶稣的受难之苦时不妨一起思考一下十字架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上帝论是基督教神学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帝论的主要命题之一是三位一体论,或称三一论。基督教认为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上帝是一神,即上帝只有一个本体,同时上帝又具有三个位格,即圣父、圣子、圣灵。在早期教会时期,基督教的这种上帝观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许多争论,至今在基督教的不同教会之间,仍然存在有关三一论的一些分歧。例如东派教会认为圣灵只从圣父流出,而西派教会则主张圣灵从圣父和圣子流出。  相似文献   

8.
陈志华 《天风》2013,2(2):52-53
耶稣之名所以被称为奇妙,因为他名字的内涵代表了救恩的行动,同时,他名字的内涵也是基督徒需要经历的生命历程。“耶稣”是“把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以马内利”是“上帝与我们同在”(参太1:21、23)。两者放在一起,就是耶稣先拯救我们脱离罪恶的权势,再把我们带入上帝同在的荣耀中。基督徒必须先经历“救出来”,才能践行“翻出来”,基督徒每一天的生活就是依靠主从罪恶中被“救出来”,靠主把以马内利“翻出来”。  相似文献   

9.
欣歌 《天风》2006,(3):34-35
子良在用心、用爱诠释着对音乐的热忱,如同他自己为“海边”这首温馨而浪漫的钢琴作品所述,海的宽阔就像是上帝的膀臂,他的无边无际就像是上帝对我们的爱,浪起浪潮会激发我对上帝的感谢和赞美。琴随意舞,子良用琴对上帝作美好的颂赞……  相似文献   

10.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7,(6):28-30
《尼西亚信经》的内容是按圣父、圣子、圣灵的次序编排的。我们在过去各期已探讨了《尼西亚信经》有关上帝圣父和圣子耶稣基督的信仰宣告,由今期开始,我们要进入《尼西亚信经》有关圣灵的部分。正如我们在本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指出,最初的《尼西亚信经》是在公元325年的第一次大公会议所通过的。公元381年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的第二次大公会议以该信经为基础,再增补了一些内容,成为《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  相似文献   

11.
好书鉴赏     
《天风》2018,(1):3-3
《我们所信的三一上帝》作者:寇世远基督徒所信的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上帝,三位一体是基督教信仰的一个奥秘,因为'上帝为大,我们不能全知'(伯36:26)。为了使读者能清晰地认识三一上帝的三个位格,本书在内容编排上,第一至二十篇,主要围绕'圣父'这一主题展开;第二十一至四十三篇,以'圣子'为主线第四十四至五十篇,则侧重'圣灵'。寇世远监督曾是台湾知名牧者,他以圣经为根本,结合中国文化,对三位一体神的教义进行了生动阐述。  相似文献   

12.
徐萍 《天风》2003,(1):22-22
人处于罪恶之中,却无法自救,而上帝是爱,上帝是全能的,人只有依靠上帝才能得救。上帝在对人的拯救中走上了十字架,这是拯救的遭遇,更是上帝之爱与上帝大能的显现,所以耶稣被钉十字架正是上帝拯救世人的方法。 上帝拯救人的方式是上帝首先走向人,指引人重回上帝的怀抱,其中人的信也很重要。真正的信,不是迷信。基督教的信首先是听到道,然后信道,遵行道,使信者跟从上帝回归到真正的家园。这样一种回归,是通过耶稣的启示,上帝之光对黑暗的照亮。“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约1:9)耶稣又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8:12)“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约12:46)  相似文献   

13.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8):28-29
若我们思念宇宙的浩瀚、河山的壮丽、生物的繁多、人类的奇妙,我们会赞美造物主的伟大。《尼西亚信经》宣认,我们所相信的上帝既是“全能的父”,也是“天与地和有形无形万有的创造主”,整个世界(天与地)和其中的万有,无论是看得见的(有形)和看不见的(无形),部是上帝所创造的。上帝与世界万有的关系,就是创造主与受造物的关系。有关创造的教义,主要目的不是要描述上帝在亿万年前的工作,也不牵涉科学可否证明上帝的创造,而是要阐述上帝与世界的关系,从而让我们更认识、更敬爱、更信靠这位创造主,而他是我们的帮助(诗121:2;124:8;耶32:17)。  相似文献   

14.
高峰 《天风》2011,(10):6-8
圣灵的工作、能力和恩赐在旧约中就体现出来。父、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共同参与创造(参创1:1-2),“圣灵与圣父、圣子为万物的创造者,在救赎的范围内,圣灵是一切生命与救恩、一切才干与能力的完成者。”另外,为了一些特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说:“上帝所赐予吾人的物品中,最宏壮又最愉快最神圣的首推音乐。”基督教是福音、救恩、快乐歌唱的宗教。因为是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又是上帝统治着宇宙万物;是上帝创造赐福全人类,又是上帝拯救全人类,我们怎能不歌唱?我们发自内心的感谢和赞美犹似火焰般溅射进出——在  相似文献   

16.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7,(4):36-38
“将来必带着荣耀再临,审判活人、死人;他的国永无穷尽”《尼西亚信经》的内容,不仅谈论耶稣基督的“过去”(“他为我们世人并为我们的拯救,从天降临,由圣灵并由童贞女马利亚,取了肉身,并成为人;在本丢彼拉多手下,为我们钉十字架;受难,埋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奥斯维辛”事件是一个令人震怵的沉重话题。西方现代思想家们对“奥斯维辛”进行了认真地反思,提出了“奥斯维辛之后”的问题:奥斯维辛之后,人还配为人吗?这一发问,无疑动摇了宗教上帝观的基础。既然人在奥斯维辛之后发生了身份危机,那么,创造人类的万能的上帝的身份是不是也变得可疑了呢?在人作恶害人的时候,在人受苦受难的时候,上帝在哪里啊?一句“上帝在哪里?”是奥斯维辛之后人们对于以往的上帝观念最有力的质问。我们从一个角度试着回答这一问题。万能的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但这个世…  相似文献   

18.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7,(14):30-32
我们盼望死人复活,并来世的生命。阿们。我们在上一期看过了《尼西亚信经》谈洗礼的意义。洗礼的其中一个意义是与基督一同埋葬,一同复活:“你们既受洗与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与他一同复活,都因信那叫他从死里复活上帝的功用。”(西2:12)因此,《尼西亚信经》接着宣信:“我们盼望死人复活,并来世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0,(7):59-59
圣父、圣子及圣灵——独一的上帝,却有三个位格 这只在三角形当中的眼睛,就是"上帝的无所不见之眼",它象征无所不知的上帝。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从广播、书刊、校园、研究机关,尤其是网站,公开的,秘密的,到处能听到和看到为基督教喊好的活动,说它铺头盖脸、无缝不入也不过分。如果是在教会、教堂,在合法的聚会点,属于正当的传教布道,以及信仰者虔诚流露,这反映了我们国家文化丰富多彩和宗教多元化的现实,是人们社会精神生活自由与活跃的一种表现,我们应该尊重,应该欢迎。但是,如果在整个社会舞台上,只能说基督教好,不许异议;以至用基督教和基督教的价值观指点我们的整个国家和国家的未来,那事情的性质就变了:宗教信仰自由属于所有公民的权利,不是宗教或哪一个宗教的特权;至于中国是否需要由宗教或由哪一个宗教来“拯救”,也不是用谁家的“上帝”来垄断的。最近看到高旭东教授写的一本书《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有个副标题《兼评刘小枫以基督教对中国人的归化》,就是反对一味对基督教说好,更反对用基督教“拯救”中国,用上帝名义“归化”中国人的。高在其中说,他读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刘小枫著《拯救与逍遥》,“记起伏尔泰对卢梭说的话:从来没有人用这么大的智慧想把我们变成野兽,读了阁下的书,我真想用四个脚来走路了”。当然,刘小枫主观上可能不是让我们用四个脚走路,只是请大家都去做个基督徒。所谓“信神!信神!信神!上帝耶和华及其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