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既然     
既然已经无法追回昨天的美丽.不如把美丽的昨天忍痛放弃。既然相件人生只有今天的真实,不如把真实的今天好好珍惜。既然美梦不醒的是明天的希冀,不如为希冀的明天加倍努力。  相似文献   

2.
散步之韵     
世间人事纷纭,利害相争,人生有千辛万苦,你若是烦了,累了,不如偷闲出去散散步,领略一下散步的神韵。  相似文献   

3.
人,没有美好的憧憬是可悲的。然而。如若把憧憬化解为无休止地期待,这幢憬也就变成了绞索,使人生失却了构成生活要素的每日的洒脱,丧失了构成人生姿态的每时每刻的目如.则是更大的可悲。不如把人生的憧憬视作一种富于弹性和回旋余地的牵引力,使人生该拼搏的时候拼搏.该小憩的时候小憩。拼就拼出个名堂,歇就歇出个模样儿。要使人生获得完全的感受.既有精神的追求,又不失肉体的欢娱,让紧张与松驰搭伴.让劳苦与享乐相陪.使人生的每时每刻,都是人生的主体,而不是人生的陪衬、祭坛或牺牲,将期待化为现实的操作,有价值的践履。而…  相似文献   

4.
张虹 《中国道教》2009,(1):56-5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但如何能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幸福快乐一些,却是很多人不能解决的一个难题.人生或富或贵,或贱或贫,千姿百态,如何才能让自已过得幸福,这恐怕是让许多人都感到迷茫的问题,因此有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之说,也就不足为奇了.果真如此的话,大家不妨抽出少许时间来读一读千古名著<道德经>.我相信你一定能从中受益匪浅的.  相似文献   

5.
尊严、境界与德性——儒家人学三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儒家人学的构成具有特殊性 ,它是一种将儒家道德哲学、政治哲学与人生哲学内涵融会在一起的理论言述。伦理政治是儒家言述人生的背景。在这种背景条件下 ,儒家人生哲学体现出对于人的纯粹伦理化定位特质 ,因此强调人的唯义是举之作为人的尊严所在。同时 ,儒家对于做人的条件性来得不如无条件性重视 ,故对于直通崇高的人生境界加以伸张。进而 ,儒家对于人生中为善去恶的重要性 ,甚至恶的排除予善的支持的重要性 ,给予了人生归宿的意义。三方面结合 ,构成了儒家人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6.
李隆汉 《思维与智慧》2003,(11):45-45,44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古诗言简意赅,形象地告诉人们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众生芸芸,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是没有的,再伟大的天才总也有不如人的方面。生而为人,只有具备了这种自知之明的心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才有可能找准适当的人生坐标,从而赢得成功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对自己笑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在生存竞争当中成长的。当生命走了些路程以后驻足回首,才明白为什么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开始是啼哭而不是欢笑。既知是苦,而且还要继续下去,那么,不妨对自己笑笑。都说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然而,要看怎么对待。人生是一个过程,从生到死,其间要经历成功与失败,乃至平凡,都是人生的一种收获。从成功中收获经验,从失  相似文献   

8.
高祖权 《天风》2003,(11):56-56
婚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择偶更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当今的许多人只是为了结婚而结婚,常常对婚前准备不足,甚至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草率成婚,结果婚后组建的家庭并不如自己原来所想象的那样。于是,曾经  相似文献   

9.
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说:“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品味这句话,恍然明白齐老做人处世的大智慧。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在人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人,可谓形形色色,有道德高尚者,有身怀绝技者,有挑过指瑕者,有搬弄是非者……然而,他们终究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对他人的种种,我们不妨像齐老一样,在赞誉与毁誉面前,一笑而过。  相似文献   

10.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人人都会遇到坎坷,遭遇挫折,这已成为当今社会青少年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本文着重讨论有关挫折心理的主要表现及如何面对等问题,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提高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常见症状及举例 举例1:某女生,高中,学习成绩优,因一次意外面部被烫伤,进入青春期后产生嫉妒貌美女生的心态,经常抑郁苦闷。曾几次想轻生,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多余的人,怨父母对她照顾不周,认为做人没有意思,不如趁学习成绩好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而告别人生,求得解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随它去     
正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欠与不欠。你为别人下过一场豪雨,有时候,可能连个地皮湿也换不到。甚至换来的,是你寒冷时的一场彻骨的风。这都很正常。哪有那么多正好!等着投桃报李,不如自己多养几棵李树,自啖而欢。等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不如放下贪念,清水养心。一嗓子喊出去,大山都未必给你回音,遑论内心宕动的一个人。不要有那么多指望,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失望。人生的每一次付出,就像泼水于地,收是收不回来的。等到后来,突然有一片绿色长到那里,  相似文献   

13.
天黑好赶路     
正逆境使人成熟,绝境使人醒悟;麦穗越成熟,就越懂得弯腰;而人越懂得弯腰,才越成熟。不要把别人对自己的放弃,变成自己对自己的放弃。人生的日子,都是越过越少,剩下的日子,都是越来越重要。所谓顺其自然,并非代表我们可以不努力,而是努力之后,我们有勇气接受一切的成败。当你受到意外的打击时,与其逃避,不如将困境视为成就的  相似文献   

14.
此生     
正独立地面对天地生命,永不落伍;盲目地追随热闹潮流,很快凋谢。用安静的微笑让人安静。安静地走向灭寂,是一种最有尊严的福分。如果身处寂静之境而心底喧闹,还不如身处闹市而身心俱定。人生的道路就是从出生地出发,越走越远,由此展开的人生就是要让自己与种种异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结果可能丧失自己,也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把自己找回。在熙熙攘攘的闹市中,要实现后一种可能极不容易。为此,我常常离开城市,长途跋涉,借山水风物与历史精魂默默对话,寻找  相似文献   

15.
《论语·八佾篇》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历来有两种解释:一为,文化落后国家虽然有个君主,还不如中国没有君主;一为,夷狄还有贤明之君,不像中原诸国却没有。解决这种疑难从句法结构入手,是正确的办法。先秦与此相关的句子,有三种结构:前两种是,"NP+不如+NP"结构和它的变式"(VP+)不如+VP"结构,前者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后者如: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第三种是,"NP+不如+NP+之+VP"结构,如: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我们认为,"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是特殊的"NP+不如+NP"结构,它与"NP+不如+NP+之+VP"结构似同而实异:"夷狄之有君"对应的是整个"诸夏之亡(君)",而"纣之不善"对应的是"是";即,前者对应的包括"之+VP"(之亡)而后者不包括它(之甚)。先秦两汉典籍中存在的诸如"星之昭昭,不如月之噎噎"一类句子也能证成此说。  相似文献   

16.
(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句名言。然而以“人和”为立国之本的蜀国最先灭亡,以“地利”为保国之根的吴国随后灭亡.而以“天时”为国策的魏国却胜利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时”?这也可以...  相似文献   

17.
智慧语丝     
正一生的时间并不多,一生的精力也不多,要做好一件事实在不容易。一生能做好一件事,那也就可以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池莉不论贵贱和成败,人既不应当变为圣像,也不应当遭受藐视。——《往事并不如烟》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王小波人生没有真正的绝望。树,在秋天放下了落叶,  相似文献   

18.
生命灵粮     
《天风》2016,(1)
正要谨言慎行,人前要谨慎,人后要小心:人前有人看,人后有神看。人能胜而不骄,就是胜了两次,一次是胜了敌人,一次是胜了自己。与其为自己没有的耿耿于怀,不如为自己所有的感恩满怀。貌美是天父给你的礼物,心美则是你给天父的礼物。赢得全世界你是赢家,赔上生命你是输家。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相似文献   

19.
魔鬼辞海     
101.读书与做事的关系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见百种人,见百种人不如受十次骗,受十次骗不如经一回死。  相似文献   

20.
陈逸鲁 《天风》2002,(4):50-51
时下流行一句话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诚然,位高权重,自然要谨慎行事,不如高薪者自由;虽然金银满屋,但若无命享受,那就更加遗憾,故高薪不如高寿若寿比南山,却子孙个个不孝,惹得天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