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光训 《天风》2002,(6):22-25
“神学思想也要与时俱进”,这是时代赋予今日教会的使命。“荣耀的圣殿”让我们看见在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下的教会是如何建造的。“我是金陵人”让我们看见今日金陵学子感恩的见证。“路在我们的脚下”让我们看见上海郊县同工在3年神学思想建设中,对牧养挑战的回应。“彼此相爱万里情”让我们一同关注西部教会肢体的需要,伸出援助之手。“抵制六合彩的危害”让我们看见在个别地区教会信徒中存在的危机。“建章立制是加强教会管理的基础”向我们提出了教会建设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危机与转机     
宁宁 《天风》2001,(9):10-11
经文:徒2:6-8,11;6:1-4;10:9-15 读《使徒行传》让我们看见,没有一个时期教会没有危机和困难,但又因为她根基的稳固,又都没有一个危机和困难不同时隐藏或并存着转机和希望! 让我们从初期教会的经历中看“危机与转机”,并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 第一个转机:圣灵赐“乡谈” 五旬节有虔诚的犹太人从天下各国来耶路撒冷过节,圣灵降临的“大响声”把他们都吸引到门徒跟前。这无疑是福音传开的好机会了,怎样才能让长期居住在  相似文献   

3.
海外消息     
晓望 《天风》2012,(4):64-64
世基联圆桌会议豫讨合一,拟定“教会”共识 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简称世基联)总干事特维特牧师近日主持圆桌会议,探讨合一。世基联信仰与教制委员会总监Rev.Dr John Gibaut表示:不合一的现象比教会合一的来得明显。不同的传统对“教会”亦有不同的描述。如果大家不能就“教会”有共同的想法,那么大家亦很难在教会合一上讨论一些什么。而信仰与教制委员会就“教会”草拟一份具有共识的文件,将于第十届世基联大会呈交。  相似文献   

4.
陈志民 《天风》2009,(1):18-20
神学思想建设对于造就信徒、建设教会、造福社会至关重要。这一点在上海基督教教牧同工中间早已形成共识。诚如许多同工们所体会的那样:当前我国正处于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的时代.教会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必须“与时俱进”.神学思想建设正是“与时俱进”的有力体现。大家认识到.开展神学思想建设,不仅使教会在属灵知识上有更多的充实、在发展上有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沐恩 《天风》2023,(8):32-33
<正>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农村教会,特别是山村教会的衰退情况严重。过去几年间,疫情的发生也给山村教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该如何牧养衰退的山村教会?作为一名传道人,笔者在此发出微弱的呼求,希望有人能关注山村教会的危机。一、一个基本信念或许有人认为,农村教会和山村教会衰退是一个大趋势,教会城市化也是一个大趋势,所以不必在山村教会上花费太多心力,但笔者的信念是:“只要有人就该有传道,只要有信徒就该有牧养!”不管信徒是在城市还是在山村,是富裕的地区还是贫穷的地区,福音不能以人数和财物收入来量化。因此,山村也要有传道!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圣乐     
一.什么是圣乐圣乐(Sa-credMusic)一词,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即专指我们的教会音乐。这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叫法,大致成因有二:一是我们的教会音乐主要服务于圣教礼仪,二是教会音乐的基础是《圣经》。 什么是圣乐呢?在我们的教友中,大致有这样几种说法: 1.“圣乐是做弥撒时唱的圣经。”“圣乐就是为弥撒服务的。”这代表了一部分中老年教友的想法。 2.“是神圣的音乐,在教堂演奏的,用于表达宗教感情的音乐。”“是教会的音乐”等等。这代表了一部分青年教友的观点。 我们认为,以上的认识虽然不甚全面,但无疑都…  相似文献   

7.
自中国基督教第六届全国会议以来,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成为教会的共识。“四个必须”、“十项任务”正在各地教会贯彻执行。经过了近50年的三自爱国运动,如何传好成为办好中国教会的关键。在改革开放20年后的今天,人类历史正进入世纪之交的门槛,一个与社会主义社会更加适应的中国教会,更须高度重视自传工作。 今年,我国经受住了全球经济的亚洲金融风暴危机的考验,并在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领导下,军民团结、  相似文献   

8.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使徒保罗特别强调“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弗4:4,5)。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基督的教会不幸分为三大派别:公教会(即天主教)、正教会(东正教)和新教会(在中国旧称“耶稣教”,也称“基督教”)。一百年以来基督教中有  相似文献   

9.
路平 《天风》1996,(2):48-48
台湾教会人士慎思明辨所谓“预言” 在一年前曾有人在台湾教会内散布“1995年神要审判台湾”的“预言”,有人以“先知”姿态预言战争的惨状等,加上市面上出现“1995闰八月”之类书籍影响,曾在一部分人中制造恐慌情绪。当时台湾教会内多位牧师曾指出这种所谓“预言”与圣经真理不符。现在1995年已经成为历史,台湾教会中有牧师回顾“95年预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在实现独立自主建立教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教会地方性与普世性的关系,符合教会的真理,并有独特的神学或属灵意义。 在圣经中,“那时犹太、加利利、撒玛利亚各处的教会都得平安、被建立”(徒9:31)。“各处的教会”,说明教会  相似文献   

11.
魏悌香 《天风》2010,(4):10-13
近三十年来,不管信徒增加多少,不少教会基本上采取比较传统的以“讲台为主、探望为辅”牧养模式,对这种方式有人戏称为“图养”。探望固然重要,但众多信徒仅靠一两个教牧同工岂不是“蜻蜒点水”?故目下一些信徒抱怨教会没有“家”之温暖感,教会的凝聚力随之下降。不时发现有信徒走失或离开,少数的甚至被异端邪教所引诱而误入歧途。为此,我们有必要反思和改进教会的牧养模式。本期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丰富教会牧养事工”,相信会对有负担的同工同道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2.
《天风》1994,(8):25-28
“治好教会大家谈”迄今已连续发表4期,即将告一段落,由于篇幅关系,本期我们再从来稿中摘登一些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与大家见面,供参考。 这几期所发表的文章,围绕“民主办教”,就今天教会治理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综合起来看,似可在下列问题上形成共识: 一、民主办教是今天教会治理之路,表现在充分组织信徒参与并监督教会圣工,反对在教会中搞“一雷堂”、“家长制”的做法。 二、发挥地方自治的教会治理方式,包括完善地方教会规章、组织、人事,同时有效地发挥各级两会的监督、指导、服务功能(两会不是教会的太上组织),使教会治理形成两会——教会——信徒群众三者相互协调的有机体。 三、民主治教,但必须彰显神主,即各方面都追求“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谦卑寻求圣灵的引领,而不以人意取代神旨。这就要求教会的治理要从灵性上根本解决问题,把治好教会建立于个人与团体灵性素质的提高之上,使教会的治理能始终保持教会特征,杜绝种种为信徒所反对、为教会性质所不容的做法。 四、治理教会在具体的实施中,应当使教会的各项事工有明确的分工,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分工合作,分层负责,消除“挂职的多,尽职的少”的现象,使教会各方面事工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天风》今年开展的治好教会的讨论受到读者广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宗教》2006,(10):18-20
第一条 根据《宗教事务条例》的相关要求和《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以下简称“教会规章”)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4.
木杉 《天风》1997,(9):25-26
在宜阳、洛宁、渑池等方圆百里之内,几乎每个教会、每个信徒,一提起官庄教会,都伸出大拇指,称为“洛河岸边一枝花”,被誉为当地的“流奶与蜜”的迦南。 官庄教会是座落在宜阳县的古老名镇“韩城”东四公里的洛河北岸的官庄村,是一个有五、六百信徒的农村教会。现将官庄教会情况介绍如下: 一。  相似文献   

15.
“天主的子民”及其教会学在“梵二”会议之后一时曾传遍普世。这一概念的提出,使许多国家天主教会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教会一改过去古老的面容,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实际上,“子民”在旧约圣经中用得很多,以色列民族曾以“天主的子民”自傲。在新约中,关于教会的论述有一百多个,其中相当普遍与重要的一个便是“天主的子民”。因为基督通过死亡与复活,在圣神降临之后建立了新约教会,所以当时的基督徒们便以“新天主子民”自居,并赋予它新的意义。“天主的子民”及其教会学,显示了教会是在基督圣爱中的一个共融体,在这个共融体中体现了所有基督信徒各自应有的圣召和使命。  相似文献   

16.
钟惠 《福建宗教》2000,(5):13-13
“圣人”在天主教而言是指死后灵魂升天、可作教徒表率、应受教徒礼敬的人。教会对“封圣”即册封“圣人”,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及程序,要有当地教会提出并考察论证。此次梵蒂冈的“封圣”完全无视中国教会主权,而由所谓“台湾地区主教团”越俎代庖,违背了教会的规定和程序。罗马教廷册封“圣人”的程序和规定,其主要内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自教会恢复以来,由于圣灵亲自动工,党和政府全面正确地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广大教牧同工和主内同工同道有美好的见证,教会日渐兴旺,主将得救的人天大加给教会。同时,通过教会的自身努力和各方面的支持,生活基本正常,并不断得到完善和规范。但在少数地区也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其中有少数人不按圣经分解真理。如:有人大肆宣讲“听神的,不听人的”,认为“神”与“人”、“听从神”与“听从人”是绝对对立的……还有人把这句话中的“神”  相似文献   

18.
骆振芳教授《弘道集》的内容涉猎面颇广,有“圣经研究”、“神学思考”、“教会问题”、“灵修讲章”等。而这些内容都是围绕《圣经》展开的诠释和表述..作者表达的观点比较新颖,既有时代性又有现实性,相信能博得更多读者的爱慕与认同,耶稣基督的真道更能弘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在宜阳、洛宁、渑池等方圆百里之内,几乎每个教会、每个信徒,一提起官庄教会,都伸出大拇指,称为“洛河岸边一枝花”,被誉为当地的“流奶与蜜”的迦南。 官庄教会是座落在宜阳县的古老名镇“韩城”东四公里的洛河北岸的官庄村,是一个有五、六百信徒的农村教会。现将官庄教会情况介绍如下: 一、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朱青春 《天风》2001,(5):12-13
教会有“年老、体弱、素质偏低”的特点,然而河南洛阳教会青年聚会,却是教会中涌现出的新生力量。那么这一青年聚会有哪些特点呢? 洛阳素有“九朝古都”之称。是古老中华民族在黄河文明摇篮中形成的一个典型代表。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严谨、自信和保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