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需要有一种精神的支撑,一旦失去这种精神,就没有了活力。很多人每天变着花样儿地玩乐,不停地聚会,不停地喝酒、蹦迪,貌似丰富多彩的生活,其实空虚得如一张白纸,静下来的时候,寂寞无聊常常惊出他们一身冷汗。然后继续疯狂地及时行乐,妄图以此覆盖那些空虚。殊不知,歌舞升平,灯红酒绿,只能使一颗心渐渐僵硬。  相似文献   

2.
愚鼠     
一只老鼠被关进了鼠笼。它被吓得在里面急速地转来跑去,最终累得精疲力竭。只得本能地停下来不停地喘着粗气。待休息一会儿后,稍微有了点精力,它又开始那愚不可及的无休止地转圈折腾。就这样,它硬是被自己的愚蠢行为累得筋疲力尽!  相似文献   

3.
太阳雪     
早晨起来,有阳光轻轻浅浅地照进客厅,心境顿时为之一亮。已经好多天了,没有见到太阳的影迹,日子总是昏昏沉沉的,灰漾漾的天,雾沉沉的地,连河水都失去了它莹亮的色泽,一切都黯然无光,在这样的日子里,我的心情也莫名地有些低落。  相似文献   

4.
比上不足     
那天,我到经常去的一个理发馆理发,小师傅是我的一个老乡,看见我,笑笑,波澜不惊地来一句,你来了。我说,来了。然后便是洗发,然后便是剪刀在脑袋上熟练地飞奔,然后便是有一搭无一搭地说话,股票涨跌,工作忙闲,家长里短。一切都是平素的程式,在这个平常的午后,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相似文献   

5.
人生赤裸裸地来,赤条条地去,从零归零的轨迹似乎昭示了人生毫无意义。然而人们之所以能将有限的人生过得有滋有味,是因为他们不断地给人生设置了阶段性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刘煜瑞 《管子学刊》2011,(2):104-106
中国古代土地管理思想的核心,乃一个“均”字和一个“安”字,称之为“均地安民”。井田制、限田制、均田制、均税制,都是“均地安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制度体现。均地的实现形式随着时代的迁移而发生着变化。自中唐以后,“均地”向“均税”(历史上也称此“均税”为“均地”,取均平土地赋税之义)演变,称之为“均税安民”。就广义来说,“均地安民”也包括了“均税安民”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点滴集     
张峰 《思维与智慧》2011,(12):45-45
听话 越是悦耳动听的话,你越是要谨慎地听、警惕地听; 越是不中听的话,你越是要耐心地听、认真地听。  相似文献   

8.
王源 《佛教文化》2016,(1):98-103
备具、烧水、选茶、冲泡、分茶……一双莱荑在茶具中轻巧地翻飞,如一只南国飞燕优雅地穿梭在早春的柳枝间。一身素色衣袍、挽着头发的清丽女子,眉眼低垂,专注地摆弄一套茶具,恍若无我。  相似文献   

9.
激情世界杯     
四年一度,一月烽火。世界杯,把我们的热情的点燃。且放下手头的忙碌,且忘却所有的不快,早早地换了班,早早地吃了饭,哄好老婆小孩,你们千万别打搅。守候电视机前,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能量     
一盆吊兰的成长,让我领悟到:生命是要有张力的。 窗台上,小小吊兰正在旺盛地生长着,油油泛绿的叶脉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它完全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伸胳膊伸腿的婴儿,期待着哺育。可很有一阵子,这株吊兰挣扎在我的“溺爱”中,一天一次地浇水,它非但不水灵灵地长,反倒蔫黄了。  相似文献   

11.
郊外,一处僻静的土埂上,不起眼的角落里,一朵花正在娇艳地盛开。 这是一朵奇异的花,虽然长在野外,但是显得那么高贵,在一丛野草中骄傲地生长,然后慢慢地绽放。  相似文献   

12.
“促进生命,让它自由地展开。”这是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经典名言。对于人的培育,施予促使生命成长的动力,使他健康而自由地发展。同样,对于一个团体的成长,也需要不断地给予推进的动力,使它在健康的轨道上自由发展。为此,我代表天主教七座修院的十二位同仁们,  相似文献   

13.
万菊来 《天风》2008,(14):36-37
这次回家探亲,见到了阔别己久的童福全弟兄。我去看望他的时候,他正在自家的客厅里拄着拐杖来回走动进行锻炼,见到我来,又听到我的声音,非常亲热地招呼我。他的声音很响亮,中气很足,见我来看他又是寒暄,又是让座,亲热得不得了。为了展示他的康复佳绩,他乐呵呵地舒展偏瘫的左手,灵活地运动着手指头。看得出来,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老是失眠,母亲知道后,特地从乡下给我送来了满满一大袋子晒干的新鲜稗草籽。好久没见到这东西了,我立刻欣喜地解开袋子,凑上鼻子贪婪地闻着这稗草特有的清香,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把它们装入棉布枕袋,取代了床上的棉芯枕。  相似文献   

15.
送光德     
王平 《中国道教》2001,(6):55-55
清晨的黑,却还是看得清人影。 送光德的人群,无语地排成行,一如流动的水,不断地因势而变化着队形,沉沉地坚定地朝前移动,相信走下去,太阳是会从山霁处喷出,云障岚气尽于收净。 在公路上前行了片刻,已可依稀辨出人们衣裳的颜色,蓦地,从山壑里升腾起一片浓浓的雾,仿佛是人们凝重呼吸,吐出的近乎凝固的气体,紧擦着的双手,顿时湿漉漉的,感觉到了苍天与大山的泪水。抑或是天庭迎接光德轻柔的双手,轻拂过每个送行人。薄雾在千余人腰际缠绕,人们更放轻了自己的步子,默默地默默地向前趋行。 沿着环山的公路,这条光德亲手参与建…  相似文献   

16.
舒展心灵     
人生在世,窝窝囊囊不好,逆来顺受,枉来世上一遭;猥猥琐琐不好,灵魂扭曲,活得无品无味;整日戴着面具也不好,灵肉分离,刻意粉饰,活得太苦太累。舒展最好,“从心所欲,不逾矩”,潇洒地把握自己,自由地舒展筋骨,尽情地发挥展示自己的人生,是最惬意的事。心地轻灵,如芽抽嫩绿,荷露尖角,水灵舒展;心地平和,如梅菊恬淡,芝兰幽雅,静谧舒展;心地高洁,如青松挺拔,白杨修秀,旷达舒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天主教》2009,(1):5-6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谁能相似上主我们的天主?他坐在苍天之上的最高处。他必会垂目下视,观看天上和下地”。以色列在他圣咏中的一篇这样唱着(咏113,5),既赞颂天主的伟大,也赞美他慈爱地接近人。天主住在高天。却向下垂顾…天主是无比地伟大,他远远超乎我之上。这就是人的第一个经验。距离似乎无穷。宇宙的创造者,引导一切的他,离我们非常地远:起初似乎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耀恒 《佛教文化》2016,(1):72-77
“我现在就想静下心来,好好地做一些修行的事。因为我是一下子闯进了‘佛门’里来的,刚开始的时候就整天抱着书去看,去打坐。但是生命中没有苦难,没有困惑,对人生的真谛也没有真正地思考过。后来带领大家做了一些事情之后,遇到了一些困难,发现还是应该好好地去看书、打坐、修行。”  相似文献   

19.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作爱地巴的人,他每次一和人争执,就会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上三圈。爱地巴工作非常勤奋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他的房子和地有多大,只要与人争执,他还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相似文献   

20.
人类是会思维的动物。人类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都在人的思维的指导、控制和作用下进行的。对思维历史的了解,将更好地认识人类自身,认识人类的历史,更好地认识人类的精神创造的历史。具体地讲,了解人类思维的历史,将能更好地揭示科学、艺术、宗教、法律、哲学等的起源,更好地认识它们早期的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