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强 《美与时代》2014,(4):48-49
楚国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文学、艺术、娱乐、科技等方面都达到一定的高峰,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夏文明的中坚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楚国文化进行分析,重点是楚国的服饰文化,并就楚国文化对东汉服饰的影响展开叙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籍《淮南子》中曾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楚国大将子发与齐国作战,屡战屡败。无奈,他只好听取谋士“广罗天下奇才”的建议,大张旗鼓地招集能人奇士。有一惯盗者前来求见,自称身怀绝技,可以在军中为楚国效力。子发见他其貌不扬,意在不收。可盗者再三表示希望能给他一次施展所长的机会。如果不  相似文献   

3.
子罕的房子     
楚国想攻打宋国,派士尹池以出使为名,近距离地观察一下宋国的情况。宋相子罕接见了他,并且带他到家里请他吃饭。  相似文献   

4.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我国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革新家、伟大诗人,也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他虽然出身于楚国的旧贵族,在王室中担任过左徒、三闾大夫的显要职务,但他却是这个阶级的叛逆者。他的一生都献给了新兴地主阶级同没落奴隶主贵族斗争的进步事业。他的哲学思想就是为这一斗争服务的。他流传  相似文献   

5.
不转嫁祸端     
正晋代颍川人庾亮,曾任丞相参军,是晋明帝穆皇后的长兄。他的坐骑是一匹叫的卢的马,当时有一个叫殷浩的,劝他把马卖了,说的卢马是一匹凶马,谁骑它就会给谁带来灾难。庾亮听了之后,反而决定不卖了,他对殷浩说:"我卖马,必然有人买马,谁买了谁就要有灾难,我怎么能为了自己的平安,而把灾祸转嫁给别人呢?"他越说越感慨:"战国时期有个人叫孙叔敖。他在小的时候碰到过一条两头蛇。他听  相似文献   

6.
楚国人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经商,不久致富。他所归纳的经商十八则,被后世商人奉为至宝。这十八则的内容是:  相似文献   

7.
让我们轻轻地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第634页,就会看到上面有一条叫“刻舟求剑”的成语,说的是:“楚国有一个人……。”其实,这位楚人当时正与他人结伴周游列国。在涉江之前,他还翻越了巍峨秀丽的南岳衡山。在衡山上,这位楚人见一樵夫往长在悬崖边的一棵树上系一条...  相似文献   

8.
武振伟 《管子学刊》2005,28(3):120-123
对屈原的爱国问题的审视,研究者有不同的角度.本文试图从楚国与中原的关系这一角度看待屈原的爱国问题.楚国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东周时代却还不具有一个独立国家的性质,而且受到周代礼乐文化的深厚浸染,屈原的思想也不会超越时代的局限,现代爱国主义的范畴并不适合屈原,热爱宗国是他所处时代的较为准确的表述,从宗庙社稷立场上看待屈原的爱国问题,屈原的"存君兴国"就更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9.
武当道教是中国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 ,除古代宗教、民间巫术等公认的因素外 ,还渗透了古代楚人的“民族情感”和荆楚文化意识。笔者拟就此作一粗浅探索 ,以求教于方家。首先 ,从楚国历史来考察 ,武当山地区是楚国的始都之地 ,曾经是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战略要地。楚国长达八百年的气势磅礴的历史 ,是从丹阳开始写起的。《史记·楚世家》 :“熊绎当周成王之时 ,举文、武勤劳之后嗣 ,而封熊绎于楚蛮 ,封以子男之田 ,姓氏 ,居丹阳。”据专家考证 ,丹阳 ,即丹水之阳 ,在今鄂西北武当山北麓、豫西南南阳盆地西…  相似文献   

10.
战国时期的一次楚秦争霸战役中,楚国大将与秦国将军杀得难解难分,两人棋逢对手,相持不下,整整厮杀了三个多时辰.他们从马上一直拼到地上,互相都已经元气大伤:忽然,由于楚国大将一时疏忽,被秦将一箭射中了胸口,顿时血流如注,就在秦将喘着粗气提着宝剑等着楚困将军倒下商取其首级时,楚将毅然拔出插在胸口的血箭,非但没有倒下,  相似文献   

11.
范蠡,古代楚国宛人,他曾在越国担任主持军事的将军,在齐国担任主持政务的相国,而后激流勇退,专事农商,很快成为家有万金的巨富。司马迁称他为“三迁皆有荣名”。这确实是一位聪明绝顶的人。  相似文献   

12.
春秋时楚国杰出的军事家伍子胥,性格十分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伍子胥祖父伍举、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都是楚国忠臣。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侯,将入为乱”,于是迁怒于太子太傅伍奢,将伍奢和伍尚骗到郢都杀害,伍子胥只身逃往吴国。  相似文献   

13.
春秋时楚国杰出的军事家伍子胥,性格十分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伍子胥祖父伍举、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都是楚国忠臣。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侯,将入为乱”,于是迁怒于太子太傅伍奢,将伍奢和伍尚骗到郢都杀害,伍子胥只身逃往吴国。  相似文献   

14.
孔子周游列国,在去楚国的路上,他看见树林里有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一粘一个准儿,就仿佛从地上拾取一样。孔子感到很奇怪,就向那个驼背老人请教其中的秘诀。驼背老人告诉孔子说,自己是通过在竿头累放丸子不坠落的方法来练习的。当竿头叠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粘蝉也就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了。驼背老人坦言,虽然天地很大,万物满目,但自己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决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关注,因而粘蝉屡屡成功。孔子对其赞叹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相似文献   

15.
从郭店竹简看屈原对儒家思想的承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泽强 《学海》2002,(5):159-162
1993年 10月在楚国故都郢附近的郭店一号楚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 ,其中有 11种 14篇儒家作品 ,这些作品与屈原的楚辞在思想内容上有着内在的关联。由于墓主是与屈原同时代且都生活于郢都的楚国贵族 ,所以这批竹简直接表明屈原的儒家思想来源于他对北方思想家著作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正"邻国有圣人",在对方未察之际就下手秦穆公任用贤才,有史记载的就是从著名的"五投大夫"百里奚开始的。百里奚流落楚国,却被当做奸细被抓住。楚人问他能干什么,他说会养牛。于是就让他养牛,结果他养的牛又肥又壮。楚成王听说了,觉得其饲牛之道与养马相通,便让百里奚为自己养马。看来,非贤君是很难识大才的,如楚成王也就只有看到饲牛之道与养马相通的眼光。楚成王就这样与百里奚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7.
大义至简     
春秋时,西羌积石山有一个人叫左伯桃,闻听楚王招贤纳士,满腹才学而又家境贫寒的他。想一展抱负,于是迤逦往楚国而去。  相似文献   

18.
弯腰     
孔子周游列国去楚国,路上见到一副破烂的鞍鞯,就吩咐跟随他的弟子子路说:“把那个鞍鞯捡起来。”但是子路瞅了一眼那副又破又烂的鞍鞯,懒得弯腰去捡一下,昂着头从那副破鞍鞯上一步跨了过去。孔子没有说什么,把那副鞍鞯捡起来。  相似文献   

19.
屈原人格特质非儒非道,主要表现为勇于担当、九死不悔、好修及耿介婞直、勇于斗争等。屈原生当三寅,为楚王族苗裔,他将此看作"内美",坚信自己与楚国政治间存有宿命关系。"内美"外化为屈原之"义",表现为"专惟君而无他""吾谊先君而后身"的生命意识。"为君"即是为国、为民族,这种生命意识塑造了屈原九死不悔的人格品质。战国崇圣尚贤的文化思潮,促成了屈原圣君贤臣两美相合的"美政"理想。践行"美政"成为屈原信仰般的事业,成为其生命意义之所在。为此他"好修以为常","好修"成就了屈原秉德无私、坚持原则、婞直中正的品质。楚国早期开国创业的自强历程,则成就屈原自强坚定,勇于斗争的品格。  相似文献   

20.
失弓的境界     
正《孔子家语·好生》中记载,楚王打猎时丢失了一张弓,但他阻止下属去寻找。他说:"我失弓,得弓的也是楚国人,何必去寻?"楚王能有"王民合一"的境界,值得称赞。但孔子却认为楚王的境界尚不够大,他说:"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在孔子的心目中,楚人与天下人一样,都是平等的"人",这也道出了儒家"仁者爱人"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