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育人如同育树,“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尔。”这是指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如何使幼儿园成为孩子真正的乐园,让每一个孩子徜徉在金色阳光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我努力地探究、寻找、尝试孩子喜欢的教育方式,把自主还给孩子,创造条件去激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捕捉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灵动与飞扬,促进孩子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不断地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很多父母都会认为自己不懂音乐,不会培养孩子,就把孩子交给培训课的老师。其实他们都忽略了家庭对于孩子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许不能给孩子较为系统的学习方法,但是作为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认识节奏、感受声音,引导孩子客观、正确的学习演唱技能或是演奏技能。  相似文献   

3.
亲子活动是发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种特殊活动,它通过父母亲昵地与孩子接触,让孩子主宰活动过程,使孩子感到有趣、快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发展身心。家园互动亲子活动,是由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一种特殊的亲子活动。  相似文献   

4.
用一两句话概括预防和矫正孩子不良心理主要方法的知识核心点:如何让孩子学会宣泄不良情绪、如何调节孩子的情绪、如何解除孩子的心理压力、如何解除孩子的自卑心理、如何矫正孩子的孤僻性格、如何解除孩子的胆怯心理、如何解决孩子的坏脾气问题、如何解决孩子的烦恼问题,都有具体可操作的办法。这些方法需要我们的教育者学会和基本掌握,并能够指导家长和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嫉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  相似文献   

6.
由于孩子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往往引起意想不到的恶作剧和事故。有时,他们会弄坏十分贵重的东西。出现这些情况,做家长的当然要加隧训斥。但有的家长训斥孩子不得法,往往使孩子产生抗拒心理,从而使训斥运不到应有效果。 针对上述情况,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松达哉先生提出10条训斥孩子的最佳方案1为孩子不听话而头疼的家长不妨一读: 一、当孩子的某些行为可能造成重大危险时,如孩子在公路和水沟边玩耍、玩火或玩耍利器时,要毫不客气地狠狠加以训斥。 二、当场训斥。对于幼小的孩子,如果不当场加以训斥,就不会有效果。因为早上发生的事情等到晚上再去训斥,孩子早就忘在脑后了。  相似文献   

7.
很多孩子在低年级和幼儿园的时候都非常喜爱画画,但细心的家长和老师会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对画画的热情逐步降低,甚至不再喜爱美术这门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探索了一条适合孩子的绘画教学之路?通过多年的研究,大致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注意力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有了它,孩子便能学到好多东西、然而,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涣散,很多有用的信息便无法进入孩子头脑中:虽然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冈有很多,但仍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你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家长们反对孩子上中学时谈恋爱,最主要的原因是怕影响孩子的学习,他们担心孩子有了异性就会把学习丢到一边,更担心谈恋爱会降低孩子的智商,因为恋爱中的男女智商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10.
在你心里,你的孩子可能永远长不大,但很多孩子在15岁或更早时候就愿意把自己当作大人来考虑,这时,家长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谈话方式和孩子讨论问题,而不是完全的家长作风。  相似文献   

11.
<正>暑期漫漫,夏日炎炎,家长如何助力小朋友们把假期过得丰富多彩呢?是选择孩子独自去夏令营锻炼开拓视野,或者选择亲子出游互相陪伴,还是选择在家避暑,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培养兴趣爱好?对于这类问题,其实家长可以给孩子一定的权限让他们自己选择和计划。计划能力是人们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需要在亲子互动中培养。例如计划亲子出游的家庭,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出游计划和方案的制定,请孩子做“小管家”参与管理日常开销,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监督和鼓励孩子对所作计划的落实,有意外情况时带领孩子灵活应变。这样既能够提高亲子互动的频率和质量,还能提升亲子双方的幸福感,这个过程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计划和落实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过高,把孩子的学习看得过重。父母的这种观念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孩子,往往造成子女学习压力过重。其次,社会上成才观念的误区也间接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认为只有上大学才是成才,否则就要被家庭和社会歧视,迫使孩子把过多的时间投在学习上,影响了孩子的社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人际关系问题也随之产生。此外,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也影响了  相似文献   

13.
帽子的故事     
在美国洛杉矶地区的一个小镇里,笔者友人夫妇和他们7岁的孩子生活在那里。一天,孩子从学校回来,闹着要一顶新奇的帽子,戴着去上学。友人问他,天气不冷,戴帽子干什么?孩子说,是老师叫他们全体同学这么做的。于是,友人太太带着孩子跑遍了镇上所有的商场才买到一顶合适的帽子。从此孩子天天戴  相似文献   

14.
“再富不能富孩子”,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的情况下,优越的家庭环境让全家人对独生子女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不少孩子还沾染了讲究吃穿、互相攀富的习气。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有些孩子的家长反其令而行之,他们为了不致于使孩子“冒富”,便煞费苦心地装起穷来。他们在生活上省吃俭用,  相似文献   

15.
如今的家长特别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常领着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智力开发班。其实,家长完全可以在家中在孩子玩耍时对其进行教育启蒙和智力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分类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相似文献   

16.
一个孩子有口吃的毛病,因为小时候遭遇车祸,腿有点瘸,走路的时候一高一低。还有,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差,完不成作业,总是被老师留下来。  相似文献   

17.
潜能     
一位女士上街购物,把4岁的孩子单独留在家中,返回时,这位女士在住宅楼附近碰到熟人,就停下来说话。突然,她发现12楼自己家的窗子开着,孩子爬到窗台上正向妈妈招手。她来不及惊叫,孩子已经失足掉了下来。她丢下手中的东西,不顾一切地向孩子狂奔,当时她穿的是筒状裙子和高跟鞋。就在孩子快落地的一瞬间,她接住了孩子。事后,人们做过多次模似实验:从12楼窗口扔下一个枕头,让最优秀的消防员从相同距离飞身来救,试了很多次,消防队员始终差得很远。  相似文献   

18.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所以,给孩子一个和谐温馨的课堂是非常必要的,是每个教师的共同职责。  相似文献   

19.
<正>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育孩子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更是父母的责任。家庭教育本应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在融洽的亲子关系基础上,父母用自己的学识、人格影响孩子,助力孩子的成长。可是当下教育孩子却变成了全民的焦虑:“起跑线”焦虑、择校焦虑、升学焦虑等等,“教育焦虑”变成了当下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20.
儿时的辫子     
十一黄金周,回到母亲身边,就像孩子一样偎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多大了,都半百的人了,可回到家里就是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