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真羡慕小提琴家吕思清。因为父亲的原因,他早早就确立了自己的职业道路,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8岁被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录取,17岁就获得了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从此,他的人生更是风生水起,名扬海内外。不像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因提出相对论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为了科学研究,他的爱好仅保留了两项,一个是散步,一个就是拉小提琴。在小提琴悠扬的旋律中,爱因斯坦如痴如醉。 “先生,你有一个音是不是拉得太高了?”说这话的是位园艺工,他每周一次来爱因斯坦家帮助修剪草坪什么的。他长相粗鄙,一看就知道是个缺乏文化素养的劳动者。天知道他怎么能通晓一点音乐。 爱因斯坦这阵子也觉着拉的小提琴走调儿。  相似文献   

3.
真羡慕小提琴家吕思清。因为父亲的原因,他早早就确立了自己的职业道路,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8岁被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录取,17岁就获得了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从此,他的人生更是风生水起,名扬海内外。  相似文献   

4.
正有一个叫杰米的年轻人对音乐非常痴迷,他热爱所有的乐器,尤其擅长和喜爱的乐器是小提琴,每当听到小提琴悠扬的声音,他便如痴如醉。杰米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么热爱音乐,便对他说:"孩子,你既然这么热爱音乐,就去英国学习吧。在那里,你  相似文献   

5.
快乐胜黄金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十分喜欢拉小提琴,梦想成为帕格尼尼一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一有空他就刻苦练习,练得心醉神痴、走火入魔一般,却进步甚微,连他的父母都认为,他完全没有音乐这方面的天赋,但又怕讲出来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一天,少年爱因斯坦请教一位老琴师,拉了帕格尼尼的练习曲,简直破绽百出,不忍悉听,  相似文献   

6.
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指挥家和作曲家梅纽因1999年3月12日在柏林一家医院治疗期间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享年82岁。梅纽因的一生一直对音乐充满着激情,他的音符响彻国际乐坛,他的演出以其优雅、敏锐与丰美令世人陶醉。梅纽因1916年4月22日生于美国纽约,他被认为是20世纪音乐史上"罕见的神童"。梅纽因4岁生日那天,得到了一把真正的小提琴,从此开始了展现他音乐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把破旧的小提琴,到处都是刮痕,拍卖师认为实在不值得他费神。但出于职业的原因,只好把它抓在手上,高声喊道;“朋友们,这是一把特别的小提琴,现在拍卖开始了,有谁要先开个价?”  相似文献   

8.
安定的心     
无数人做梦都希望自己能够少年成名从而享受鲜花掌声以及人生的一切美好,可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难度太大了,所以大多数人也只能想想罢了。然而,出生在美国纽约的梅纽因就像是得到了上苍的祝福一样,年纪轻轻的他就在小提琴演奏领域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个浑身上下闪耀着天才光芒的少年从来没有在正规学校上过一天课,却凭着自己过人的天赋在小提琴领域取得了让人惊羡的成功。他13岁那年就成为了为  相似文献   

9.
莫扎特是18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一位"音乐神童".他的音乐以技术简练、内涵深邃而著称于世.只有把握住莫扎特音乐中的精神内涵.才能合理诠释他的小提琴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0.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为人指导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琴声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说。  相似文献   

11.
莫扎特是欧洲音乐史上一位罕见的天才作曲家,也是欧洲古典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莫扎特虽然只活了35岁,但他的创作数量之多、体裁之广都是非常罕见的。莫扎特一生共创作了49首交响乐,25首钢琴协奏曲,6首小提琴协奏曲;弦乐 四重奏26首,五重奏9首;钢琴奏鸣曲19首,小提琴奏鸣曲42首及其它乐队曲、协奏曲、重奏曲数百首。他几乎为所有的西洋乐器都写过作品。所以一说起莫扎特,我们会立刻联想到他的许多优秀器乐作品及阳光般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2.
塔蒂尼是意大利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作曲家、教育家。他一生都在为小提琴音乐开拓一个新天地。尤为值得称道的还有其可贵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需要一直学习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3.
儿童小提琴课教学形式多样,可以采取集体课教学,也可以采取一对一的上课形式。集体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琴兴趣,提高学琴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在"比、学、赶、帮、超"的气氛中得到进步;一对一的教学形式则更加严谨,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采取适合他本人的教学方法,使其个性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儿童小提琴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以小提琴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下,练好基本功,能够理解、表现音乐。在儿童初学阶段,教师要努力调动其练琴的积极性,严格要求,以使学生的琴艺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声音是音乐的最基本的表现手法.然而,我们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认为小提琴是一件技巧高深的乐器,唯有掌握了所有繁杂的技巧,才是学习小提琴的真正目的,才是小提琴水平的真正体现.殊不知,小提琴最终是要通过声音来传达的,而这些技巧如果不能通过完美的音色把它们呈现出来,那么,你的演奏可以说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5.
张蒙 《美与时代》2006,(6):38-39
小提琴被誉为西洋乐器中的皇后,技术技巧变幻莫测,难以驾御。因此,使学生具有高水平的演奏技巧就成了小提琴学习的重点,但通过小提琴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不能忽略的。  相似文献   

16.
张丹  李赟 《美与时代》2006,(3):68-69
巴赫1720年创作的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和组曲》,巴赫在其中设计了小提琴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几乎不可能演奏的对位技巧。它们造就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巅峰。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人类运用聪明才智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促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以音乐艺术为例,听众更加喜欢以立体的、四维空间的视听交互方式去欣赏音乐。当代的小提琴演奏艺术主要沿袭传统的演奏形式,创新较少。为了使小提琴艺术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可以将小提琴艺术与我们这个时代的科技和文明相结合,尝试一种全新的艺术展演形式——小提琴演奏艺术与多媒体艺术(影像艺术、电子音乐)结合,形成全新的视听交互结合的小提琴演奏艺术。  相似文献   

18.
帕格尼尼,这位世界音乐史上最负盛名的演奏家兼作曲家,有着“小提琴之王”的美誉。一次,在个人新曲专场音乐会上,他魔术般灵活多变的演奏技法以致于琴弦也不堪重负,先后一根接一根地绷断了;但帕格尼尼依然镇静自若,整个演奏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下半场时,他仅凭着唯一幸存的那根琴弦,  相似文献   

19.
黑白人生     
初下围棋,是在情绪极低落的时候。有位善拉小提琴的朋友, 棋下得出色,当了我的老师,我俩早晚切磋。他不保守,一股脑儿倒出全盘绝活。很短一段时间,我便大有长进。有次我先手,竟以四分  相似文献   

20.
优美的小提琴演奏是时间性和空间性的艺术。怎样才能获得优美的演奏效果,这是每一个小提琴学习者所迫切想要的。一些小提琴学习者自身条件很好,较有乐感,训练也很正规,平时拉得也很完整,但一到考试或音乐会演出时就会紧张失常,甚至抛锚,在演奏时稍有干扰就不知所措,大打折扣。因此演奏心理的培养就变得尤为重要。小提琴演奏除了应重视平日的基础训练和练琴方法外,还应当认真、准确地进行背谱和背奏。此外,最重要的是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演奏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