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鹰与蜂鸟     
正布封,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博物学家和作家,他的巨著《自然史》是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他以科学的态度,又掺入真挚的情感写了不少动物,其中《鹰》和《蜂鸟》是非常杰出的两篇。先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描述鹰的:"就体魄和精神而言,鹰与狮子颇有几处相似:首先,它强有力,如同狮子威震其他野兽  相似文献   

2.
狮子的故事     
中国的建筑艺术中,最具有融和性的东西,应该属于镇守门庭的——石狮。狮子无疑是中国神兽,像迹遍布通都大邑或穷乡僻壤,深入了中国文化生活的各方面,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象征。狮子是最能体现中国和印度,东土和西方,佛教和中国民俗的联系与圆融。佛教当中最为常见的是“作师子吼”一语,只有佛菩萨,只有高僧、神僧,才配称为狮子一样勇猛的弘传佛教的大士。  相似文献   

3.
松j 《思维与智慧》2005,(8):49-49
在美洲辽阔的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雕鹰,它有“飞行之王”的美誉。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被它发现的小动物,一般都难逃脱它的捕捉。  相似文献   

4.
寓言四则     
狮子与乌鸦 狮子自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什么都不害怕,所以它常常在森林里吹嘘自己所向无敌、无所畏惧。乌鸦听到狮子夸夸其谈,它在天空中对狮子问道:“你什么都不害怕,你怕万一吗?”  相似文献   

5.
斑鸠     
中国人很喜欢狮子美丽的形态,因此常以狮子的雕塑摆放在大门口的两侧,实际上,“狮子是古东方许多宫殿及伟大建筑物的装饰品”(列上7——10章),直到现在,许多商厦和宾馆都立着两尊狮子,芦沟桥的狮子更闻名天下。圣经上提到的狮子,有百余处之多,几乎都称狮子是勇猛的兽。这可能是当时的狮子正处于繁殖极盛时期,人们随时随地都可见到的缘故,经上常常出现“狮子的怒吼”(亚3:8),它“强大的力量是十分可怕的”(民14:18)等句子。有时则将它设喻为人的勇猛善战的象征,如雅各伯说:“我儿犹大是只幼狮,当你屈身伏卧,有如雄狮,又如母狮,谁敢惊动?”(创…  相似文献   

6.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人的精神会由骆驼变成狮子,再由狮子变成婴儿.从教23年,俞国平从初出茅庐的山村教师,变身为民办学校小学校长、特级教师.细数来路,俞国平说,在经历了从“骆驼”到“狮子”的精神变化之后,他把自己的育人理念复归于“婴儿”,即把一切放下,真正站在儿童的视角,回归教书育人的本真.  相似文献   

7.
一头狮子躺在大树下休息,它看见一只蚂蚁在急匆匆地赶路。狮子奇怪地问:“蚂蚁,你去哪里呀?”蚂蚁说:“我要到山那边的大草原去,那里可美了!”  相似文献   

8.
有关“鸡和鹰”、“鸭子和天鹅”的故事看过不少,无外乎是在表现鹰与天鹅的高贵和志远。但生活远非想象得那么简单,不信请看下面两则寓言。  相似文献   

9.
鹰之死     
正无缘目睹鹰的生,却有幸看到了鹰之死。在那个以山为背景的地方,我再次认识了那一直被我认为凶恶而贪婪的生物。还是那年随父亲去山西看望一个被父亲称为"前辈"的世交。那时父亲已到了肺癌晚期,他告诉我他一生最景仰的就是那位老人,我便怀着十二分的敬意随父亲去了。不过只有十几岁的我,还不能体会两个年近花甲的男人是一种怎样的心态重逢。  相似文献   

10.
赵露 《管子学刊》2002,(4):54-56
山东素称“齐鲁之邦”,这是因为西周初期分封在这里的齐、鲁两大诸侯国而得名。在漫长的岁月中,两大诸侯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体系,被后人称为“齐文化”与“鲁文化”。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鲁文化博大精深,其特点为崇尚礼治。齐文化被称为“齐学”,同样是源远流长。其特点为  相似文献   

11.
光与黑暗     
林志华 《天风》2007,(8):6-7
人在痛苦中被称落在黑暗里,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大片领土,中国人民苦难深重的时期被称为“黑暗的岁月”。人在遭受重大挫折的时候,也被称为黑暗的日子,一个人什么都不懂,我们说他在黑暗里——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2,(7):F0003-F0003
大门两侧醒目的一副对联“造物宏恩包罗万象,救赎妙道直贯古今”。教堂的主体结构是中国特色的“穿窦式”木制结构,8根布局和谐的黑色大圆柱分布在大厅两排。每一瓦片上都印有一只展翅翱翔的鹰,预示着教会“如鹰展翅上腾”,圣台上方是“神爱世人”的匾额。教堂的墙体配有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  相似文献   

13.
“情人现象”研究述评孟兰芬(一)情人现象在当今社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情人”的特定称谓在西方很早就流行起来。而在中国却有一个演变过程,最早称为“通奸”,80年代初称为“第三者插足”,1985年起称为“婚外恋”,“情人”的称谓始于90年代。从称谓的...  相似文献   

14.
苍鹰、鸬鹚     
苍鹰,俗称老鹰,也称为鸡鹰或黄鹰。是一种生活在北美和欧亚大陆的中型猛禽。  相似文献   

15.
一、后现代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在英语中是个很古怪的语词。长期以来,“现代”、“当代”和“当今”这语词几乎被交替地使用。“现代”的内容随着时间而变化。在技术上,19世纪所说的“现代”在20世纪则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Victorian)”。  相似文献   

16.
一在自然科学中,实验对理论起着检验的作用,因此,科学家们常把实验称为“科学的法庭”,甚至还称为“科学的最高法庭”。有一类实验对于同一研究对象的两种对立的假说,能够起到肯定其一、否定其一的裁决作用,被称为“判决性实验”(crucial experiment)。例如,1643年的托里拆利实验肯定了“空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晋时期的高僧法显,是沟通中斯两国佛教文化和传播友谊的伟大使者。为搜集“汉土所无”之佛教典籍,他以六十五岁高龄西行求法,遍访南亚诸国,公元410年到达斯咀兰卡(当时称为狮子国),在王都阿努拉特普罗城的无畏山寺等处修学两年,干公元412年绕道爪哇回国。带回《弥沙塞部律》、《长阿含经》、《杂阿含经》和  相似文献   

18.
永远警觉     
张维 《思维与智慧》2011,(10):64-64
从前有只老狮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逐渐丧失了东奔西跑,捕杀猎物的能力。狮子暗自思忖:“我必须想方设法捕捉猎物,否则我就会波饿死。”  相似文献   

19.
温柔     
张远来 《天风》2001,(4):36-37
温柔是神赋予人性中美丽的品德。世界之所以有那么多纷争,正是因为它失去了它本该有的温柔。在伊甸园中“羊羔与狮子同卧,老鹰与小鸡为伴”,大自然在那种万物为一的和谐中享受着“温柔”的甘甜,可以说“温柔”是伊甸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与无神论》2006,(5):59-59
[美联社莱比锡1月20日电]题:“法轮功”可以被称为“心理邪教”根据德国莱比锡地方法院作出的一项裁定,中国的修炼运动“法轮功”——它在德国也有信徒——可以被称为“心理邪教”。这项裁决已于1月20日在沙克森的博览会城市莱比锡公布。莱比锡地方法院的判决驳回了对科堡报纸《新闻报》一名记者提出的停止侵害起诉。这家报纸在一篇关于巴伐利亚城市克洛纳赫建城1000年的游行庆祝活动的文章中对“法轮功”信徒参加游行活动发表了看法。作者在文章中称“法轮功”是“新的宗教性心理邪教,具有等级森严的信徒结构”。代表“法轮功”练习者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