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句话叫“人情似纸张张薄”,的确,一张纸的厚度是微不足道的,“似纸薄”,很形象。很贴切。但是,一张足够大的纸,你将它一次又一次对折,它的厚度就会不断增加,它的厚度到底可以达到多少呢?这一点恐怕谁都难以想象。  相似文献   

2.
纸语     
一行禅师曾说,如果你是一位诗人,你将会清楚地看到,这纸里有一朵云在飘飞。纸里怎会有一朵云?原来,一张纸是无法单独存在的,它须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相因相生。  相似文献   

3.
暗示的力量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试验,在接受试验者的皮肤上贴一片湿纸,并告诉他这是一种特殊功效的纸,它能使皮肤局部发热,要求被贴纸的人用心感受那块皮肤温度的变化。十几分钟过去后,将纸片取下,被贴处的皮肤果然变红,并且摸上去感到发热。其实,那只是一张普通的湿纸,是心理暗示使皮肤局部的温度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1968年3月24日,海伦·凯勒在纽约病逝。当天,一位名叫韦伯·巴内特的人宣布,愿以5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海伦的遗嘱,不在乎它是一句话或是一张纸,也不在乎它存放在什么地方或谁的手中,只要求在名义上对它拥有所有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个年轻的山民去向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法师请教成功之道。 法师拿出一张纸,指着天空上的太阳说道:“你如果能够告诉我怎样让太阳点燃这张纸,我便告诉你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6.
我建议你把这一年里的目标写在一张纸上,再把生活或成长的目标写在另外一张纸上;你的目标要不只一项,但生活各方面主要的目标最多只能有一项,也就是说,不要有互相冲突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一)那张纸上写的是什么呢?有位梵学者和他的女儿进行了一场争吵:女儿;您是一个骗子,您根本不能预百未来.梵学者:我肯定能。女儿:您肯定不能,我现在就可以证明您不能。于是,女儿找来一支笔和两张白纸,在其中的一张纸上写了些什么,写完后把它夹进一本书里.将另一张送给父亲,说道:“我写了一件事,它在下午三点之前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请您预言它究竟发生还是不发生.若预言它发生,就在这张白纸上写个‘是’,否则就写个‘不’.要是预言错了,您必须同意我这个暑假与同学一起去外去旅游,行吗?”梵学者点了点头,爽快…  相似文献   

8.
思维定势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影响思维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构成思维定势的因素有:一是有目的的注意。猎人能够在一位旅游者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发现潜伏在草丛中的野兽,就有思维定势的作用。二是刚刚发生的感知经验。人在多次感知两个重量不相等的钢球后,对两个重量相等的钢球也会感知为不相等。三是认知的固定倾向。如果给你看两张照片,一张照片上的人英俊、文雅,另一张照片上的人凶恶、丑陋,然后对你说,这两个人中有一个是全国通缉的罪犯,要你指出谁是罪犯,你大概不会犹豫吧!先前形成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外甥女所在的公司是个民营企业。创业伊始,人力资源部特别强调增收节支,把厉行节约纳入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打印部提出的要求是:节约用纸,一张纸要正反两面用,凡出草稿,不得用新纸。  相似文献   

10.
上大学时一堂哲学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仍记忆犹新。记得那次期中考试结束后,班上一个同学考得一塌糊涂,在哲学课上他忧心忡忡无精打采地听课。他的异常举动引起了哲学教授的注意。教授提了一道辩证法问题让他回答。题目是这样的,教授拿起一张纸扔到地上让他回答这张纸有几种命  相似文献   

11.
我的房子里跑进一只老鼠,鼠药不吃,夹又夹不住,它简直是一个老鼠精,晚上精力又特别旺盛,闹得我睡不好。没办法我就观察它的活动规律。经过几天观察,我发现老鼠是从窗子钻进来的,它咬烂了我的纱窗,钻了进来,而且是天刚黑进来,天一亮就走。我向一位同事说了我的发现,这位同事笑着说:“这很简单,只要用一张纸将这洞糊上就行。”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美国密苏里州的大街上,行人散淡,有人手拿书本坐在街边的木凳上翻看着。这个时候,14岁的马克·吐温,因为无所事事,也来到这个大街上闲逛。他漫不经心地走着,他突然发现路边一个人正在翻看的书中掉下了一张纸。他以为,也许是一张银行存折,也许是一张现金借据,或者是一张财宝藏图。总之,他以为这是上帝的恩赐,马克·吐温发财的机会来了。他快步上前捡起那张纸片仔细看。不是他想象的发财机会,那是一张记载着一个叫约翰的人离奇的传记故事。  相似文献   

13.
一张普通的A4复印纸,在我们的眼里,价格可谓微乎其微。可有人却将这样普通的纸,每张卖到了3万元。创造这个奇迹的,便是当今世界著名的超级创意纸艺大师彼得·卡罗森。  相似文献   

14.
附加值     
正东西从来不值钱,值钱的是附加上的东西。大家都知道的,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用的那双筷子,现在值多少钱了?十万不止。但也不是所有的附加上的东西都值钱,一张宣纸,齐白石在上面涂了几笔,这张纸就值大钱了。同样一张宣纸,隔壁张三抹了几笔,这张纸就废了。同样是几笔,差距咋就这样大呢?在于附加值。附加值有正数,也有负数。附加值虽然有高低,有正负,却看不到。比如你画了一棵白菜,比齐白  相似文献   

15.
最近看到一则关于节能的评论,文中讲到英国企业把垃圾桶"请"出办公室,其用意在于工作人员要是"不愿意为扔张纸绕上好远的道儿",那就只有把这张纸  相似文献   

16.
正在网络上,曾经有一个"A4纸上看人生"的热门帖子:以75岁的平均年龄计算,人生不过短短的900个月,用一个30×30的表格来呈现,一张A4纸就足够了。如果人生每过一个月,就把一个格子涂上颜色,许多人突然发现,原来人生已过大半,时间来去匆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于是也常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时间的水井永远不会干涸。一张A4纸、900个方  相似文献   

17.
大学里,有一堂哲学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那是期中考试后的一天,班里的一个同学因为各门功课都考得一塌糊涂,所以忧心忡忡,在哲学课上无精打采。他的异常引起了哲学教授的注意,教授把他从座位上叫了起来,请他回答问题。教授拿起一张纸扔到地上,请他回答:这张纸有几种命运。  相似文献   

18.
爱女梦绮踏上社会,穿行于红尘之中,跋涉在半坡之上,初尝艰辛,日渐明理,常要我们这些“准老人”看破想开。一日,晚饭毕,谈起人生苦短,生命无常的话题,她拿出了一张信笺,撕下其中一条纸,将其比喻成人之一生。撕掉一分之一,比作我们活过五十多年的部分(实际上已很便宜了我们),还有一半比作是我们剩下的岁月。她又撕掉一半,比为是睡眠时间,又撕下一些比作是公务、杂务、家务所耗光阴。到了最后,竟只剩下一拇指宽的一点纸了。女儿这一撕,让我又一次猛醒:真正属于自己的日子其实并不多的,快乐的生活又更是屈指可数了。  相似文献   

19.
给你一分钟     
流沙 《思维与智慧》2007,(11):27-27
在一个联欢会上,有这样一个游戏:给你一张纸,一支笔,花一分钟的时间,请你写,当世界大灾难降临时,你最希望哪些人能活下来。 如果你有时间,可以花一分钟时间尝试做一下。我在一分钟里,写了十五个名字,包括我的父母、姐妹、妻儿、朋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漂泊感悟     
车票一张背叛故乡的纸,一张着色青春的纸。流水线一条没有湍急波涛的河,一条淹没青春的河。工薪一些劳动的果实,一些汗水的回报。炒老板鱿鱼一种不满的回应,一种主动的抗争。老乡一声道出漂泊身份的话语,一声拉近两心距离的话语。乡愁一份难以梳理的惆怅,一份夜夜难眠的心结。回家一条常常梦回的路,一条无法常回的路。漂泊感悟@陆章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