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悟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强调的是要自悟;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强调的是自悟的重要性。静能生慧,慧中有悟。明心见性悟自开,时常自悟有喜悦。  相似文献   

2.
正俗世红尘中,难免会有一些忧伤和疲惫。如果眼睛里布满云翳,我们于这个世界而言是负重前行;如果有一颗慈悲心,那么我们和世间的万物,都应该是温暖美好的相遇。就像寻常生活里的那些小欢喜和小确幸,看过,悟过,却再也忘不掉。那次一个人走出家门,在拐过街角的一间花店里,迎面看到一瓶水养的风信子,顿时让我心生欢喜。透明的玻璃瓶里,风信子的白色根须静静地置于水中,紫色的重瓣花朵开得热烈而  相似文献   

3.
正人做梦,是在睡着的时候、闭着眼睛的时候。这说明,梦境,是在人闭着眼睛的时候看到的。由此看来,人有两双眼睛,一双眼睛长在脸上,长在脸上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外面的这个世界。那另一双眼睛呢?另一双眼睛又长在哪里呢?人的另一双眼睛,长在人的心灵上,而长在心灵上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另  相似文献   

4.
万松行秀《请益录》是其继《从容录》后模仿圆悟克勤《击节录》而成的另一部文字禅著述,成于南宋绍定三年(1230)九月。广征博引,述多作少;不限宗门,兼收并蓄;解释细微,开示绵密,是其显著的几个特色。该书对宗门后世的影响颇大,几与圆悟克勤《碧;占录》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5.
《金刚经》是专门讲般若的,六祖传授的法要是从《金刚经》来的,悟也是从《金刚经》开悟的。《坛经》第一品专门讲这一点。《坛经》第二品是专讲般若,我们讲禅宗要借教悟宗,宗不能离开教,不能象后来一些讲禅宗的过份强调祖师们所用的那些方便,而把教丢在一边。六祖并没有离开教,东山法门就是从《金刚经》来的。《心经》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  相似文献   

6.
道教修炼最讲一个“静”字,静字贯穿修炼之始终。筑基炼已讲“静”,炼精化炁讲“静”,炼气化神讲“静”。道教认为,人不能妙合大道的原因,是因人有妄心,昼夜随起随灭,而入静为修炼之起点,其目的是炼妄心返正心,以至与道合真。《元始天尊说升天得道真经》云:“古今常存,总持静念。”即谓修炼主静第一。修炼中先要身静,身静则心静。身心两静,才容易入静。入静后的功态与验证。初步静坐,能达到悟心常明,一念即起时以慧心除之,只觉周身唯一心灵而已,才算入静。反之,静坐后,一念即起,一念又来,而不能以正念慧  相似文献   

7.
参禅宜观心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是要在不落言诠、寻思、拟议处用功;所谓实悟,必须悟在无所得处。六祖慧能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似一物即不中,岂是死执一法能参禅!然而沩山灵祐又说:“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小,不舍一法。”如此说来,舍一法不成法身,住一法也不成法身,参禅  相似文献   

8.
<正>“内卷”成为近些年的热门词汇,从学校到职场,甚至家庭内部,到处都弥漫着忙碌、焦虑的味道,让人喘不过气。“空气都是浮躁的,似乎谁也静不下心来。”人们的内心如同装着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一点点的火星都可以引爆,而他人的言行举止也控制不住地涌入自己的眼睛、耳朵,扰动自己的内心。时代进步,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小船成为了庞然巨轮,因而我们需要面对的是从一条河流变成了波澜壮阔的浩瀚大海。  相似文献   

9.
陈兵 《佛教文化》2010,(4):14-17
<正> 一、禅宗之悟与修关于开悟,禅宗有解悟、证悟之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三说,由顿悟而渐修者,是就解悟而言;渐修顿悟、渐修渐悟、顿修渐悟,皆就证悟而言。"若因悟而修,即是解悟;若因修而悟,即是证悟"。是则宗密所言证悟,是指见道证果时的悟,即惠能所谓"证果渐中顿";解悟则指证果前的悟,即《楞严经》所谓"理则顿悟",惠能所谓"悟法渐中顿",只是悟心性之理,安心,得正见,非实证。以此为准则衡量,则达摩二入之"理入"(由修壁观安心)及《坛经》"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一悟即至佛地"等语,皆讲解悟,"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当指见道证果时的证悟。憨山《示参禅切要》对解悟、证悟的解释则有所不同: 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见,于一  相似文献   

10.
古时.一高僧说:“心若静,已如涅磐,风声物语,皆可成真言。”初读此句,大惑不解。而今,在我经历种种磨难之后,终有所悟。  相似文献   

11.
济物利人,是成道的根本;立身积德,是证圣的基础。内心寂静不动妄念,则有如明月之皎洁;人能闲暇自在,本性则似太虚。心识的作用是好动的,必须要用精神力量来控制。精神爱静,不要让心里作用来扰乱。屏息以修养天赋之气,要是心不定则不能静。修道人本性假使不能宽厚温和,则不能合道,安心习坐则可达到极清静的境界,渐渐进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的忘我境界。于是,在静中得静,在动中亦得静,动与静中都得静,就常清常静了。如非礼勿视,是眼睛的清静;非礼勿听,是耳朵的清静;非礼勿言,是口的清静;非礼勿动,是身体的清静。希望修道人能静悟玄机,安心习坐…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89,(12)
一参禅不是玄,体会究根源;心外原无法,那云天外天。二参禅非学问,学问增视听;影响不堪传,悟来犹是剩。三参禅非多闻,多闻成禅病;良哉观世音,近闻闻自性。四参禅非徒说,说者门外客;饶君说得禅,证龟反成鳖。  相似文献   

13.
你们来看     
黄兴 《天风》1995,(8):2-3
读经:约1:39 感谢神给我们每个人造了一双眼睛,使我们能看到上帝所造的美丽世界。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明亮的日月,灿烂的星光,更使我们能看到真理、光明、神的作为,使我们能仰望神而得着能力,不至于走人深渊。只可惜有许多人失去了上帝造眼睛的本意,用错了眼睛,专看邪恶的世界,看物质、金钱、名利、地位,看环境、看人,成了邪眼、红眼、昏花的眼,最后变成瞎眼,使整个人生进入黑暗。主耶稣说:“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  相似文献   

14.
佛法认为“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我们凡夫障深慧浅,无法直接证入无上菩提,必须假借一法来修行,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佛菩萨针对不同根性的众生而开讲的。佛教的一大特色,即寓教义于各种艺术形象,如寺庙、佛塔、雕塑、壁画、故事等,但不是现代学科体系那种意义上的艺术,而是佛理的形象显现,直接感化众生,开启众生之悟门,以达到普渡众生  相似文献   

15.
悟之韵     
悟,虽类直觉,却总能直透物象事理的灵魂。悟之精妙,虽能让人心领神会,陶然自醉,却喜意内蕴,难以口授言传;若以象喻之,则悟是思之藤上乍然绽放的花朵,是悱之雾中顿然呈现的灵光,是惑之途上豁然迷解的朗彻,是昧之晦中刹那焕耀的闪电……如果智慧是我们生命天空里运化生机的皓日,那么,悟便是冲破黑暗初升的朝阳,其艳美鲜丽,动人心魄。  相似文献   

16.
杨绪侠 《天风》1994,(1):39-39
当我们把福音的种子播向人们心灵之时,经常会听到:“耶稣?从没见过怎好相信!”我们身上有神托咐的伟大而神圣的使命,就此问题不可置之不理。 一提到“见”,人们立刻会想到一双明亮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我们确实看到了许许多多。孩提时起,看见母亲亲切的面庞,可掬的笑容。随着时光的穿梭,又数点了夜空的星星。如今,逛商店,看电影,欣赏艺术,的确开阔了视野。在生活中眼睛让人们享受到美好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你们来看     
经文:约1:39感谢神给我们每个人造了一双眼睛,使我们能看到上帝所造的美丽世界,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明亮的日月、灿烂的星光,更使我们能看到真理、光明、神的作为,使我们能仰望神而得着能力,不至于走入深渊。只可惜有许多人失去了上帝造眼睛的本意,用错眼睛,专看邪恶的世界、物质、金钱、名利、地位,看环境、看人,成了斜眼、红眼、昏花的眼,最后变成瞎眼,使整个人生进入黑暗。主耶稣说:"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亮了,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  相似文献   

18.
正据说茶分几等:入口生津,咽喉回甘为佳;滋润食道,食道亦返甘为上佳;入胃熨帖,蕴味无穷且返甘则为上上佳。人生亦大抵如此。谈吐不俗,静则不语,为雅;底蕴深厚,藏而不露,为隐;不求浮名,耐住寂寞,为淡。于人不争利多寡,于世不求名高低,实为大大雅,茶有五味人分几品,你求哪般?仔细琢磨,诸多饮品,茶之所以亘古穿越时空,千百年来备受推崇是因为无论时世如何变迁,人们永远钟情于品茶,陶醉于茶的味道,以茶悟人生。而苦或甘都不是我们的常态,苦尽甘来,人生怡然;  相似文献   

19.
他擅长人物传神的表现,尤其注意描写最富有表现力的眼睛,认为"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顾恺之在继承与发展传统绘画的同时,将之归纳为描绘人物的"传神",即"传神论"。从顾恺之的"传神论"对其"悟对通神"美学思想进行探析,认为"悟对通神"是"以形写神"绘画理念的提升与发展,是它很重要的一方面。同时,对"悟对通神"在顾恺之现存的绘画摹本中的表现及对后世绘画的影响加以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对于生命来说,静有着独特的意义。心静之时,我们更善于悦纳和包容,以平常心和包容心来看待那些与我们格格不入的人事和虚度的光阴。静,使我们善于和解,善于宽慰。静,增长了我们心的承载力,此时心变为宽广无边的大海,即便负载巨轮也无声无息、不慌不忙、游刃有余。静,也是一种寂寞的美。它遗世独立,温和优雅,如檐上野白、鹿鸣幽林、野芳驿外。她于天地之间,默默而清宁。这种美不依恋外界的热闹,不惊扰他人,静默幽深,便于生命自由和内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