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97年,一个神秘的中年男人出现在一个水果摊旁,可是他没有注视水果摊上的水果,却一直盯着卖水果的小姑娘看。小姑娘的母亲见状,赶紧把孩子拉到身后。中年男人这才回过神来,然后把一纸合约递给母亲。原来他是巴黎一家著名模特公司的星探,他说,小姑娘很有做超模的潜质,希望她能来巴黎,但必须在三个月内学好英文。  相似文献   

2.
那天夜里,我到闹市区闲逛,发现有个中年男人在一个角落里摆上了几张书桌和凳子。他一不卖酒,二不卖茶,做的是一种很奇特的生意——让顾客写数字。先交3元钱,领一张白纸和一支圆珠笔,从阿拉伯数字的1开始,写到336;如能在限定的一刻钟内,  相似文献   

3.
适合就好     
宋人笔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在一座小城里,住着一个人,卖炊饼为生。他白天卖炊饼,到了晚上,就以吹笛自娱。因此,天天晚上,悠扬的笛声都能从他的屋里飘逸出来。他活得很自在,也很快乐,脸上常常笑逐颜开。他的邻居是个大商人,觉得他为人老实,就借给他一万串铜钱,叫他不要再卖炊饼了,要做大生意。从此,这个卖炊饼的人便每天白  相似文献   

4.
大概由于时下常有纯情女孩钟情于中年已婚男人,大概也由于不少中年男人气质、才华和事业的确出众,猛见对中年男人比喻式的评论多起来了。有的喻“中年男人一枝花”,誉其“风度翩翩,美态可掬”;有的喻“中年男人一棵  相似文献   

5.
油与皇历     
有这样一个民间笑话:卖油郎有个勤俭的妻子。每次他挑油出去卖,他妻子总要舀上一勺藏起来。到了年底,卖油郎正为没钱过年而叹气,妻子端出一坛油叫丈夫卖了过年。一个卖皇历的知道了这件事,就在自己老婆面前夸卖油郎的妻子。卖皇历人的妻子听了,说“这有何难,我也能做到!”到了年底,卖皇历的为还不了债而发愁。她老婆捧出一大堆老皇历,对丈夫说:“你把它卖了过年。”卖皇历的  相似文献   

6.
见到广渠门中学校长吴甡时,令笔者甚为惊诧,远远望去,吴甡已足花白头发的中年男人。忽然想起他已足接近花甲之人,但却站得笔挺,讲起话来,依然掷地有声,滔滔不绝。他是一个特别清醒的人,眼光独到,深刻,想问题、办事情可一举切中要害,且充满正气。今天我们共同走近吴甡,畅谈他的教育人生。  相似文献   

7.
这是夏季的一天中午,两个美丽的女孩穿着泳装在江水里嬉戏、游玩,由于玩得尽兴,不知不觉中,两个人竟偏离了游泳区,不一会儿,一个女孩玩累了,想站起来歇一歇,这一站不要紧,她双脚竟够不到地面,瞬间,紧张、惊吓,早把那点不精的泳技忘得一干二净,大脑嗡地一下,一片空白,随即连呛两口水,让她顿时失去知觉…… “不好了,有人落水了!” 另一位女孩拼命呼喊,这时一位在岸边休息的中年男人听见了,一个猛着扎入水中,把女孩救了上来。这时女孩已呛晕了过去,中年男人忙用掌根按压其肺部做人工呼吸。几分钟后,落水女孩苏醒过来,但当她看见中年男人手摸她的胸的时候,不  相似文献   

8.
财通心窍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日:“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现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朋友从事营销工作多年,他有一个很形象的例子,概括了他多年经验的精华,那是一个关于杯子的故事:比如人手头有一个杯子需要卖出,它的成本是1元,怎么卖?仅仅是卖一个杯子,也许最高只能卖2元;如果你卖的是一种最流行款式的杯子,也许它可以卖到3、4元;如果它是一个出名的品牌的杯子,它说不定能卖到5、6元;如果这个杯子还有其他功能的话,  相似文献   

10.
商界逸趣     
生意不能远离市场有一家公司,拥有半个街巷的门面房。这个街巷附近,是很大的一个居民区。公司由于十几年来业务不景气,只好撤了门店,空房对外招租。有一对夫妇,率先在这里租房,办起了一个风味小吃店,生意竟出奇地好。于是,卖麻辣烫的,卖豆腐汁的,卖涮羊肉的,卖陕西羊肉泡馍的,卖新疆大盘鸡的,卖宁夏刀削面的……全聚到了这条街上来,这条街上人声鼎沸,很快成了远近有名的小吃一条街。见租房的人生意这么火,对外租房的公司再也坐不住了。公司收回了对外招租的全部门面房,撵走了所有在这里经营各种风味小吃的人,摇身一变,自…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工匠,在一个小镇上开着一个做铜锣的铺子,他和妻子一个做,一个卖,抚养着两个儿子,日子虽然贫苦却也平静。  相似文献   

12.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 1.一个外国资本家到日本某宝石店买了一串珍珠,双方讲好价钱是七千元。资本家掏出一张一万元的钞票,宝石商为了找钱到鞋店兑了零钱,找给资本家三千元。后来,鞋店老板发现一万元钞票是假钞,宝石商只好自己又拿出一万元作为赔偿,还给鞋店老板。请算一算,宝石商一共损失了多少钱? 2.有3个卖苹果的人,甲是一百元3个,乙是一百元2个。当两人恰好各剩下30个时,因有事要离开货摊,就委托丙替他们卖。丙将两人的苹果合起来卖,每堆3个次的两个好的,卖200元。两人共剩下60个,12堆,共卖了2400元。但甲乙回来后,甲说他30个该卖一千元,乙说他30个该卖1500元,可丙只卖了2400元,少了一百元,丙究竟出了什么差错? 3.身边只有一个7斤和11斤的盛水器,现只需2斤水,最少需量多少次?  相似文献   

13.
街上卖报纸,是很多人都不屑于做的事情。可是一个女大学生却甘心做起了报贩。她短短5年时间,就成为了百万富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老街     
一条弯弯曲曲的街道,一直往深处延伸,街道的尽头显得窄小、幽深,一个挑着竹筐的老人,慢悠悠地从街道深处走出来,他高声吆喝着,“卖秧苗子哟——卖秧苗子哟——”那声音传到老街的石墙上、木门上,又折转回来,在清幽的衔面上回荡。  相似文献   

15.
有一年,应邀访美的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纽约的街头买东西时,迎面走过来一个卖鲜花的老太太。看样子,老太太大约有70岁了。  相似文献   

16.
那个鸟声啁啾的早晨,当本把牛奶送到我堂兄家时,不像往常那么愉快。这个瘦小的中年男人看起来没有和人交谈的心情。  相似文献   

17.
油面摊子     
家附近有一担卖油面的小摊子,我平常并不太注意,有一回带孩子散步路过,看到生意极好,所有的椅子都坐满了人。我和孩子驻足观看,这时见那卖面的小贩,把油面放进烫面用的竹捞子里,一把塞一个,刹那之间就塞了十几把,然后他把叠  相似文献   

18.
一日,我与一位老友闲聊起散淡的话题。他深有感触地给我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记者到墨西哥采访,看见一个老妇在卖柠檬,5 美分一个,她的生意并不怎么好,美国记者打算把老妇的柠檬全部买下,好让她早点儿回家。当他把想法都告诉老妇时,老妇的话却使他惊讶:“都卖给你,那我下午干什么?”    原来老妇并不是在乎卖出多少柠檬,挣了多少钱,而是在意自己卖柠檬时看到的满街风景,或把卖柠檬作为增加自己生活乐趣的一个“游戏”。她的心是散淡的,没有买卖的功利追求。    散淡是一种精神境界。向往散淡的人,乐于从“红尘扰攘,物欲…  相似文献   

19.
1840年,喀山大学。夏天来临的时候,学校大门外不远处有两个卖甜瓜的摊位。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两位摊主为了招徕顾客,展开了明里暗里的竞争。他们一个挂出“不甜不熟包换”的招牌,另一个招牌上则写着“不好吃退钱”。当然,两人也都练就了一副巧舌如簧。每天,他们和顾客进行着不见硝烟的心理战争。  相似文献   

20.
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的徒弟一块很大很好看的石头,并让他去蔬菜市场试着卖掉它。徒弟拿着这块石头正欲出门,师父又补充强调说:“不要真卖掉它,试着卖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钱。”徒弟就去了。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最多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