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在逆境,要做十件事:一要吃好。与以往一样,爱吃的吃,喜欢吃的多吃,不爱吃的但有营养也要吃。这不仅仅只为了胃肠,这是生命的基础。吃嘛嘛香,吃香品辣,益口利身。二要睡好。每天至少睡眠8小时以上,可以一觉、可以两觉,最好有午休。能睡则睡,能长睡不短睡,睡要踏实质量求高,不必夜里多梦,白日做梦更加不可。死心踏地,沉睡方休,无虑无忧。  相似文献   

2.
在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总是喋喋不休地告诉你:不能撒谎,撒谎的小孩会长出长鼻子,就像小木偶匹诺曹那样。你信了,于是不敢撒谎。可是,你渐渐发现,这个教你不要撒谎的人其实最爱撒谎。你爱吃的东西,注定是她不爱吃的。譬如吃鸡,她总说不爱吃  相似文献   

3.
回家,母亲照旧做了我最爱吃的手擀面,诱人的香气从泛亮的油花上飘腾开去。忍不住!一端上桌便伸长筷子,吸溜吸溜地一阵狂吃。母亲乐得合不拢嘴:“瞧,还是那猴样儿!”我嘴里塞满,含糊回应:“嗯,还是那个味儿!”  相似文献   

4.
我宁可欣赏一块民间蓝印花布,而不喜爱团龙五彩锦缎。相对而言,民间艺术是不够成熟的,有的甚至粗野,但它有清新之气、自由之气、欣欣向荣之气。这也许是审美标准不同,有人爱吃熟透了的果子,我却喜欢吃那些不太熟、有点涩口的。  相似文献   

5.
张效法 《天风》2008,(14):35-35
问:神在伊甸园里设立一棵分别善恶的树,人因吃了禁果而堕落。然后再差遣基督道成肉身来拯救,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神为什么要这样做?神既是全知,应该知道人会因摘吃那“果子”而犯罪,为何还要放那棵树使人陷在罪中呢?甚至有人说:“这样,人类犯罪,神也要负一部分责任!”这样的理解对吗?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滇西老家有句俗语:今年掰枝丫,明年吃泥巴。意思是说在采摘果实的时候,不能把生长果实的树枝一起掰断,否则来年就没有果实吃了。这句话除了劝导人眼光要长远外,还给人一种感恩的教育,因为果树为你结出了果实,你不能伤害它,而是应该尊重它、善待它。  相似文献   

7.
虽然火车上吃一碗面条要花3圆钱,但我们毕竟可以吃出它的味道,所以不能说这3圆钱花得不值;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有个“弯弯绕”的节目,就是节目主持人向观众提一些弯弯绕的怪问题。如。(1)你能不能用灌兰墨水的钢笔写出“红”字?(2)在沙漠中走路,回头向后看,却看不见自己留下的脚印,这是怎么回事?这类怪问题很多,比如,我在小时候听说的:(3)生的不能吃,熟的不能吃,一定要一边烧一边吃,这是什么东西?(4)两头冷,中间热,看看有节,摸摸没节,这是什么?这所以称这些问题为弯弯绕的怪问题,是因为这些问题不能按正常思维来回答。所谓正常的思维,通俗地说,就是一般的想法,一般的理解。譬如、例(1)的“写出‘…  相似文献   

9.
正成家立业之后,越发懂得了作为母亲的不容易,所以这几年,但凡出去旅游我都带着母亲,我想让她看看外面的风土人情,想让她尝尝各地的美食。可是上一辈的人,是不喜欢外食的,不是嫌贵就是吃不惯。母亲更喜欢亲自张罗一桌菜,把我们招呼在一起,看着我们大快朵颐。母亲的厨艺是真的好,她了解我们的喜好,每个人都能吃到最爱吃的菜肴。逢年过节的时候,我建议出去吃,也让母亲轻松一下,母亲却坚决反对:"外面的不卫生,还贵得要命,不去不去,我给你们做好吃的。"  相似文献   

10.
2500多年以前,秦蜀郡太守李冰,带领其子和蜀民在灌口(今都江堰市),日夜奋战,终于降服了作恶多端的孽龙,治好了水患。忽然感到浑身疲劳不堪,眼前一黑,昏倒在伏龙观前。半响,才慢慢苏醒过来。这时,一个头戴斗笠,身着蓝衫,脚登草鞋,风尘仆仆的干瘦老汉,两眼淌泪,双膝跪在地上慢慢地向李冰陈述:“禀太守!小神乃洛县(今什邝市)高景关的土地。近月来,高景关上平白无故的冒出一座龙神庙。那庙中龙神一日要吃三牲九头,十日要吃童男童女一对。这几天,无人愿与它送去吃的,它便兴风作浪涌水赶石,堵在关前瀑口。把瀑口以上的红…  相似文献   

11.
不时不食     
正我最爱吃的菜——油爆黄鳝,因为实在太喜欢了,所以一年只吃一次。要耐心地等,等到春天的花都落尽,农人们开始整理水田,稻秧准备分苗的时候。在田里藏了一个冬天的黄鳝,长得圆圆滚滚,这时就待不住了。晚上,被寒冷拘禁了好几个月的孩子打着手电筒,或者点一盏老油灯,挽着裤腿,顺着田塍下到水田里,眼瞅着黄鳝出来看稀奇,手一去,一摸一个准。悄悄地压低声音,生怕吓跑了黄鳝。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天主教》2001,(5):1-1
你找到蜂蜜,应按食量吃;怕吃的过多,反要吐出来。邻舍的住家,你应少踏入;怕他讨厌你,反而憎恨你。作假见证陷害邻舍的人,无异是铁锤、刀剑和利箭。在患难之日,信赖无信用的人,有如信赖蛀坏的牙,脱节的脚。对忧伤的心灵咏唱诗歌,无异在伤口处倒上酸醋。若仇人饿了,你要给他吃;若是他渴了,应给他水喝:这是将火炭堆在他头上,上主也必要因此还报你。北风带来时雨;谗言易惹怒容。宁愿住在屋顶的一角,不源与吵妇同居一室。来自远方的喜信,无异口渴获清泉。义人如在恶人面前失足无异弄混的水泉,弄浊的水井。吃蜂蜜过多,有损无…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滇西老家有句俗语:今年掰枝丫,明年吃泥巴。意思是说在采摘果实的时候,不能把生长果实的树枝一起掰断,否则来年就没有果实吃了。这句话除了劝导人眼光要长远外,还给人一  相似文献   

14.
旅途三人行     
《佛教文化》2011,(3):125-126
甲:二位好!怎么了?好像很不高兴嘛!乙:不是高兴不高兴的事,是想不通。丙:是的,我不明白现在的人心怎么变得那么坏,出现的一些事简直匪夷所思。甲:那么严重啊?什么事?乙:别的不说了,就讲几个生活中的问题吧,喝奶有三聚氰胺、吃菜有蔬菜污染、吃蛋有苏丹红、吃食油有地沟油、吃馒头还要防染色、吃肉要防瘦肉精……,汶……  相似文献   

15.
从小就在母亲的臂弯里长大,我喜欢那种安宁的感觉。 老屋还是以前的样子,只是主人已经鬓发苍白。很多年都没有回家了,屋前的那两棵槐树,已经粗壮无比,枝繁叶茂。横一架秋千,躺在上面,遥听来自山那边的驼铃声,确也非常惬意。母亲正在厨房里煮甜酒,她知道我们爱吃,每次回来她都要做。冬天,甜酒能久放,母亲一次就泡了二十斤米,夏天就只敢泡两三斤。  相似文献   

16.
人生的方向     
林辉辉 《天风》2006,(12):20-21
法国科学家约翰·法伯曾做过这样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他将一些毛毛虫首尾相接地围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与此同时,在离花盆周围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它们最爱吃的松针。由于这些毛毛虫天生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因此它们一只跟着一只,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 一圈圈地绕着花盆,一面吐丝一面爬行。令法伯感到惊讶的是,这群毛毛虫在花盆边缘一直走到精疲力竭才停下来,其间曾稍作休息,但是却没吃也没喝,它们连续走了十多个小日寸。  相似文献   

17.
徐强 《中国道教》2002,(3):61-61
兔鼠其实也是鼠类的一种 ,因臀下无尾 ,因此又称无尾鼠。兔鼠毛皮为银灰色 ,体态肥胖 ,憨态可掬 ,模样活像一小兔子。兔鼠喜欢在树洞或岩石底下安家 ,性情温和不怕人 ,爱吃青草及树根 ,也爱捡吃游人丢在地上的食物 ,再饿也不会到人住的房屋里偷食。相传华山过去没有无尾鼠。北周武帝时 ,道士焦道广在北峰云台峰营建真武宫 ,由于工程浩大人员众多 ,吃用的菜油放在十几口大缸里。谁知一夜之间 ,缸里的油全没了。一查 ,发现是山上的老鼠用又粗又长的尾巴往嘴里沾油吃。焦真人便画了一道符 ,但老鼠仍我行我素 ,工程还是无法进行。真人大怒 ,提笔…  相似文献   

18.
今年终于可以抽空回乡下看望父母。父母的年纪大了,奔出门来迎我时,步履竟然有些蹒跚。母亲扎上围裙一个劲儿地对我说:“给你熬粥吃,熬粥吃!”母亲眼中,一碗粥,就是人间至美的佳肴,一定要亲手为儿女们慢火熬上。  相似文献   

19.
消费者购物,买的就是质量,可生活中就有"买不走"的质量。有一次,我的朋友到一家久负盛名的拉面店吃牛肉面,临行前特地带了一只饭盒,准备吃完后给自己的孩子也带一份儿回去。当服务员将两碗面端来,他刚要将其中一碗倒入饭盒,却被拉面的老师傅厉声制止:"你这是干什么?" 朋友不解地回答:"我提一碗回去呀!"那你为什么不早说?"为什么要早说呢?"为什么!要真等你把面吃完了,再提这一碗回去,那面还能吃吗?早就糊掉了!"朋友一听,笑了:"没关系,不过带回去给孩子吃的,没关系的!"不行!我不管是给谁吃的。我们这个店是有招牌的,不可…  相似文献   

20.
成熟的代价     
周末下乡,临走时,舅舅从院内柿树上摘下一袋柿子,要我带回家中。是那种土生土长的柿子,个头小巧,呈椭圆形,里面一般两至三个硬核。这种本地柿子吃起来绵绵甜甜,回味久长,不同于嫁接改造后的无核柿,虽个大无核,吃在嘴里却似一股白水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