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忆中,有一首乡韵浓浓伴我成长的歌谣,依依袅绕在故乡的上空,那便是:炊烟。袅袅的炊烟,那是烟的舞蹈吧,那是流向天上的小溪吧。炊烟来自哪里?来自灶台。孩子们可能会一脸的陌生,灶台是什么?现在,恐怕只有民俗博物馆里才有吧,但半个世纪前,那可是乡下家家户户必备的做饭工具。贫瘠的乡下,烧煤是件很奢侈的事,做饭的主要燃料只能是柴草,而在林木稀少的平原地带,就连柴草的获得也并不容易。女儿相亲,有心人从对方门前或院内柴草垛的大小和齐整与否上,就能看出这户人家是否勤俭会过  相似文献   

2.
一去医院给儿子吊滴,邻床是一家乡下人。和儿子同龄的乡下小男孩,显然比儿子木讷了许多,吊滴针扎在他左脚上,他安静地坐在乡下女人的腿上,乡下男人半跪着用双手托着儿子的小脚,显得很疲倦,双眼微闭着,像在打瞌睡。儿子吊滴时显得不安稳,我就拿邻床的小男孩作比较,要儿子向他学习。儿子看到小男孩安静地吊滴,很不以为然,压低声说,他是个傻子。我朝儿子一瞪眼的同时,小男孩也向儿子投来愤怒的目光。儿子急忙瞥开小男孩的目光,又向我们撒起娇来,一会  相似文献   

3.
1、阿茂正传自从阿茂出城工作之后,光阴迅速,转眼已经过了六、七年。他开了什货小店辛勤地工作,又过了两年,赚了点钱,娶了太太,生了小孩,并且从乡下接了阿婆出来一同居住。茂:阿婆,乡下的祥哥近况如何?我不见他有很多年啦。婆:他还不是老样子,在乡下能有什么变化呀!他常来帮我做一些粗活。茂:他真是一个大好人,我和他从小一块玩。婆:不用说,他一定比你粗壮。虽然你赚钱比他多,但是你现在这么瘦弱,又患胃病,还带上了近视眼镜,看起来,你比阿祥老了四、五年。茂:他有没有女朋友呢?婆:他太老实,他爹也替他着急!哎,…  相似文献   

4.
陪伴     
正春末夏初时的清晨,我徜徉在楼下的花园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品味着大自然馈赠的清丽。无意间,那盛开了满树洁白的槐花映入了我的眼帘,使我不禁想起远在故乡的姥姥。淡淡清香,牵引着我的思绪飘向那段美好的童年时光……儿时的记忆里,姥姥是最常陪伴我的人。姥姥家住乡下,远离闹市的喧嚣,这里有着乡下独有的静谧。夏日清晨,我会随姥姥来到房屋旁边的菜园,待姥姥浇水、除草,侍弄完菜地的农  相似文献   

5.
箭杆悟语     
高粱秸最上端的那一段光洁的秸秆,在乡下统称为“箭杆”。箭杆在乡下是极为常见的东西,甚至被用来作烧柴。箭杆就处于这样一种自生自灭的“小国寡民”状态。就像野外的野菜,悄然出生,悄然枯萎,整个生命历程都在默默无闻中划过。  相似文献   

6.
箭杆悟语     
高粱秸最上端的那一段光洁的秸秆,在乡下统称为“箭杆”。箭杆在乡下是极为常见的东西,甚至被用来作烧柴。箭杆就处于这样一种自生自灭的“小国寡民”状态。就像野外的野菜,悄然出生,悄然枯萎,整个生命历程都在默默无闻中划过。  相似文献   

7.
历史的发展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绵延起伏,源远流长,宗教和艺术等各类文化在历史社会的不断变化与更迭中前行,辉煌而又绚丽,时时刻刻影响于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中,并赋予美好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落日残思     
黄昏,悠长而且颇有些寂寥的意味。一抹落日的余辉斜斜地射进窗户,照见了许多尘埃在微微浮动,就像茫茫宇宙中无数的星体在运转。我猛地一抬头,只见天空中飘逝着各种颜色。山的那一边,夕阳纷飞,有一种宁静在孤寂地翻涌。一群白鸽在平静的蓝屋顶上空游荡,在它们振翅之时,也一并扬起我那炊烟般的思绪。  相似文献   

9.
故乡的炊烟     
正在北京生活久了我便发现,千家万户同样一日三餐,却看不到炊烟升起。为了生活,天天在北京的高楼之间奔波,工作起来常忘了白天或夜晚。每当有片刻的闲暇,我总会望着满城的万家灯火,想起我那遥远的神垕镇白峪村,最先在脑海浮现的,每每是村庄上的炊烟。在我的印象里,炊烟是乡村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10.
秋晴     
《佛教文化》2016,(6):62-63
今岁秋上,阳光灿烂,忙罢应酬,出门偶过乡下,到了吃饭的点,借歇乡间人家的后院,美美的在太阳底下晒一晒。杯里有嫩嫩的芽,袅袅炊烟升腾,闻啾啾鸟声,闭目休养。这种风景,是很容易让人产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感叹的。  相似文献   

11.
正小时候,炊烟是村庄的魂。我一直认为,炊烟升起的时候,那是一个村庄最温暖的季节。在乡野玩耍的孩子,在大杨树下扎堆的人们,在田里锄禾的父辈,下班的工人,他们踩着缕缕炊烟,唱着民间小曲,欣欣然地涌回村庄。此刻的村庄活在唐诗宋词的炊烟里,活在父亲的喇叭烟上,活在女人恬静的眸子中,  相似文献   

12.
故乡的草垛     
正在乡村,草垛的存在就像炊烟一样普遍,是最自然,最淳朴的乡村标志。故乡的草垛是由麦秸秆堆积而成的,每一个在乡村长大的孩子对它都像亲人一样熟悉,每一个离开乡村的游子脑海里或多或少都有着对草垛的记忆。我的童年也有着和草垛分不  相似文献   

13.
饼擀厚处     
小时候在乡下,我们族里有一位木匠奶奶,她不识字,却又非常了不起。因为她生了六个儿子,娶了六房媳妇,是我们族里儿子最多却又从来没有找过家族长调解纠纷的人家。 木匠奶奶家是四世同堂,老老少少好几十口人生活得阳光明媚,生机盎然,像一棵繁花似锦、叶茂枝盛的大树。老大老二当过兵,所以分配在城里工作,生活稳定宽裕。老三老四在家种田,农闲时赶庙会做个小买卖儿,赚个日常花销。老五老六继承家传衣钵,一手的木匠绝活儿,每年的活儿早早就排满了。  相似文献   

14.
    
一 “雾气弥漫了整个草地,它既不同于袅袅的炊烟,也不同于厚厚的浓烟,只觉得远远望去是密密的,近看又稀疏得很——湿溽溽地粘在身上,教人不自在。 四周空无一人,似乎这天地之间只剩下我的身影在移动,这使我  相似文献   

15.
正不知道该以一个怎样的词来描述我的高考,就像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段青春。如果说是肆无忌惮而又刻骨铭心,那我想那一年的经历更多的是这样一种写照——生如夏花。那一年,我18岁,站在了人生的第一个拐点——高考。像正在经历高考的你们一样,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许。我奋力奔跑,只为能在心驰神往的象牙塔留下最好的回忆。走过那段青春岁月,再回首,却发现心底竟有这么多值得留恋和铭记的东西,于是提笔写下。  相似文献   

16.
真爱如刀     
真爱像什么呢?我的思绪开始飘动,像水,像花,像钻石,像琉璃……无数个答案跳跃而来,似乎都很贴切,似乎又都有些缺憾。后来,我又问过许多人,搜集到的比喻五花八门,虽说大多新颖别致,却没有一个让我击掌叫绝的,直到遇到朋友亚宁。  相似文献   

17.
岁月像天上的白云,倏忽之间飘向远方;岁月像地上的流水,瞬息之间逝过眼前。岁月像飞翔的小鸟,啼鸣着报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岁月像茁壮的春草,生长着欣慰,山亦绿绿,地亦绿绿。岁月像儿时的笑嫣,把美好的时光留在记忆的深处;岁月像先辈的叮嘱,把未来的希望挂在苍老的心头。岁月像打开的门窗,凭主人尽情饱览精彩的外部世界;岁月像翻阅的书本,任读者细心领悟智慧的征服力量。岁月像准确的时钟,在指示了繁忙的现在之前已跨越紧张的过去;岁月像凉爽的秋风,在送走了炎热的酷暑之后又将迎来凛冽的严冬。所谓岁月不留情,是说岁月…  相似文献   

18.
一个休息日,我回到在乡下老家的父母身旁。  相似文献   

19.
年知乡愁     
像一缕风跟随一片云,像一脉溪流怀抱一座山川,像一袅炊烟爱恋一个村庄,像一把稻谷眷恋腥香的泥土,像一杯烈酒缠绵一副心肠,像一挂鞭炮喜庆一个节日,年被一副副吉祥的春联拉出来,在时间醇厚的地窖中发酵成一坛坛芬芳的美酒。  相似文献   

20.
耐看     
正小时候在乡下,大人们茶余饭后聚在一起闲谈,说谁谁长得漂亮时不说漂亮,说好看;说谁谁长得一般时也不说一般,说耐看。生得漂亮的人听了喜滋滋的,生得一般的人听了也是喜盈盈的。耐看,这个词虽是婉婉转转,倒是很仗义。像梁山好汉,看人受了委屈,爱出来打抱不平。你生得不漂亮,没关系,耐看来给你温暖的庇护,它让你聪慧、善良、勤快、温柔、和气……所有美好的词语都会奔向你,只要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