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狐狸借助了老虎的威严,把百兽吓跑的秘密很快就被老虎知道了。它越想越生气,越想越觉得窝囊。发誓一定要把狐狸抓起来,剥皮抽筋,千刀万剐,让它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为了能够早日抓到狐狸,老虎还在森林里贴满了通缉令,动员所有的动物都帮忙抓捕狐狸。狐狸看到通缉令,吓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它连夜收拾  相似文献   

2.
人的盲点     
正老狐狸说它偷窃前,总是给自己留好后路。有一天,狐狸翻墙进入一户人家后,再走到门上拨开闩,打开大门。然后,去鸡舍抓起两只鸡,鸡的叫声把主人惊醒,主人匆匆赶出来时,狐狸从大门逃跑了。人追到门口,看到从里边打开的大门,心想是昨晚忘了闩门了——没去想围墙建得太矮了。  相似文献   

3.
说话罗里罗嗦拖拖沓沓,即使不被人当面取缔“发言权”,起码也会被认为是没有口才。而故意在谈话中营造这么一种罗里罗嗦的氛围,利用繁复、累赘、堆砌的词句来一反常态地叙说同一件事、同一物体,却是构成幽默的方法之一。这就是繁复,用句俗话,也就是罗嗦。立陶宛有一个童话,说一只鸡妈妈有两只鸡仔。那只黄鸡取名小唧唧,那只黑鸡由于鸡妈妈特别宠爱它,便把好多美丽的词汇都用在了它的名字上:我们的小娇娇蓝眼睛绿嘴壳红冠子飞毛腿机灵的脑袋乌黑的羽毛爸爸妈妈的小宝贝。有一天,一只狐狸溜进院子,抓住了小黄鸡。鸡妈妈急忙喊道:…  相似文献   

4.
狐狸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家伙。它经常偷农人家的鸡,屡屡得手。尽管农人想了不少对付狐狸的办法,但无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狐狸总是让农人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5.
正有则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讲的是森林里住着一只狐狸,有一天,狐狸发现了一棵葡萄树,葡萄树上结满了一串串晶莹透亮、香气扑鼻的葡萄。狐狸想吃葡萄,它用尽各种办法均告失败。狐狸累得汗流浃背,边离开边安慰自己:"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不吃也罢。"这则寓言故事的本意是告诉大家,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对于得不到的东西就找借口贬低它,以此达到平衡自己心理的目的。可现实往往是与寓言故事  相似文献   

6.
才华与贪婪     
狐狸原来不聪明,也没有坏心眼。一天,狐狸遇见了仙女,就请求仙女给它聪明才智。仙女拿出一只仙果给狐狸吃。狐狸吃了仙果,马上就变得聪明起来,大家都夸它机灵能干。  相似文献   

7.
恩惠的倒钩     
正一只狐狸在森林中奔跑,看到高高的大树,绿绿的小草,漂亮的小花,它很快活。可是跑着跑着它就饿了,正好看到前面的树上挂着一块肉,那块肉鲜红锃亮,狐狸馋得都流出了哈喇子。它实在太饿了,于是纵身向上一跳,扑了上去,肉叼到嘴里的同时,肉里面的一个铁钩子扎进了上颚,狐狸被悬挂在半空中。它  相似文献   

8.
惯性思维又叫常规思维或顺势思维,决策学中把它称为基本假设思维。这种思维是指行为主体在处理一个问题,看待一件事情,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常常用以往的知识、经历、经验和直觉,不由自主地对问题的原因或结果直接作出条件性的判断,这样的判断在学术上就是所谓的“已知障”,即受到虚假事实的障碍而形成的思维定势。比如,有一幅漫画,画的是公园里有一把长椅子,椅子上坐着一位女士,旁边还有一只狗。一位男士也想坐在椅子上,就问这位女士:“你的狗咬不咬人?”女士说:“不咬。”结果那位男士一坐上去就被狗咬了个一塌糊涂。比如中国成语中有“只知…  相似文献   

9.
把身边的每一位都当作朋友,你就会生活得幸福、快乐。在动物王国里,狮子病了,大家都去探望它,有一天,狼对狮子说:“狮王,以前您健壮的时候,狐狸不离您左右,而如今,它却离您远远的,一点儿也不关心您的健康……”恰恰在这时,狐狸来了,而且它听到了狼对狮子所说的话。狐狸就走过去,亲切地对狮子  相似文献   

10.
自由二题     
一墙上挂着温度表。天冷了,里面的红色水银柱下降,暖了,它往上升,没有丝毫的差错,大家都说它是一个称职的温度表。有一天,它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怀疑:“我为什么要随着天气行动呢?我应该想向上就向上,想向下就向下,想工作就工作,想休息就休息。我应当尊重自己的兴趣。”温度表决定采取这样的自我尊重,它在墙上自由活动,不再留意外面空气的变化。于是大家说它是个废物,一下将它摔在了地上。二有一只狼,骨瘦如柴,好久没找到吃的了,正在这时它遇到一只路过的家狗。“兄弟!”狗招呼道,“瞧你颠沛流离的,早晚要完蛋,干吗不学我,工作稳当,温饱不愁…  相似文献   

11.
<正>从前,有一只小黑狗,它喜欢躲在小朋友的身边。哪个小朋友的身边有恐惧的阴影,它就躲在那个小朋友的阴影里。小朋友越是害怕它,它越开心,叫的声音也越大。小H(化名)就是那个被小黑狗选中的小朋友。小H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五年级之前,成绩中等;上了五年级以后,明显感到成绩跟不上。开学一个月左右,他就开始不喜欢去学校,每天都要妈妈不停催促,还经常在校门口和妈妈上演“生离死别”。  相似文献   

12.
一天,一个流浪汉在公园发现了一只狗,他看四周无人,就把狗藏了起来。没想到这只狗的主人是个富翁,爱犬丢失后他非常着急,便在当地的报纸上登了寻狗启示:如有拾到爱犬并送还者付酬金3万元。流浪汉看到这则启示,就抱上小狗准备去领酬金,但他转念一想,富翁既然能拿出3万元,就一定舍得拿更多的钱来  相似文献   

13.
正听朋友讲了狗和猫的不同,非常有意思。朋友说,在人们的印象中,狗和猫都是挺会玩耍的动物,其实二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要想看出这种区别,需要把它们单独放到一个地方。你会发现,狗在孤零零时显得非常拘谨,若有所失,甚至呆呆的;猫就不同了,即便周围没有一个活物,它也会很投入地去玩一团毛线球,或者一片被风吹动的树叶,当连这些  相似文献   

14.
嘉历 《思维与智慧》2008,(12):24-25
有一则寓言:狐狸和刺猬住在相距不远的地方。狐狸不但狡猾,而且反应灵敏、行动迅速,哪里有什么好事也落不下它,抢尽了风光;刺猬就不行了,它又蠢又笨,不但走起路来慢慢腾腾,而且稍有风吹草动,它就像个与世无争的胆小鬼,马上把身体蜷缩起来“装死”。  相似文献   

15.
抓贼有方     
正狐狸通过花言巧语,取得虎大王的信任后,被虎大王委以重任看管羊圈。起初,狐狸还算任劳任怨办事,老老实实治理羊圈。可好景不长,狐狸还是露出了尾巴,不久便偷偷宰一头山羊吃。眼瞅着一季一次的审核日期即将到来,若被虎大王知道它偷  相似文献   

16.
圆滑的狐狸     
正狐狸将野牛骗进了虎大王等群兽的埋伏圈,野牛被捉了,成了虎大王等群兽的美餐。庆功宴上,虎大王对狐狸说:"这次能捉住野牛,你狐狸的功劳是大大的,我要论功行赏。我要你坐在我的身边,你是坐在我的左边呢,还是坐在我的右边?"狐狸一看,虎大王左边坐着豹元帅,它要是坐在左边,豹元帅就得往后退;虎大王的右  相似文献   

17.
一胍狼被猎人打伤了,猎人并没有杀掉它,而是给它敷了药,让它慢慢好起来,然后把它和另一匹狼(还是叫它狗吧,因为它已经被完全驯化了)养在同一个围栏里。  相似文献   

18.
乡下堂哥送来两只活鸡,因为一时半会儿没工夫杀又怕它们跑了,我就想暂时把它们拴在一个固定的什么东西上。堂哥说:“看我的!”他把一根绳子的两头分别系在一只鸡的左腿和另一只鸡的右腿上,说:“这样它们既能活动又逃不了。”再看那两只鸡,一个往右奔一个往左挣忙得不亦乐乎,可惜还是在原地绕圈圈——这办法果然灵。其实如果这两只鸡肯相互配合步调一致的话,它们可以轻易地逃走,但是它们不会那样做,所以说柬缚住它们的并不是那根短短的绳子而是它们的不团结。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看过一幅漫画,至今记忆犹新。一只瘦瘦的狐狸,从一个篱笆上的小洞钻进了葡萄园,它大吃大喝了三天,吃光了园里的葡萄,它想从原路返回,哪知道肥胖的身躯已经无法从那个来时的洞钻出来。聪明的狐狸思索了三天,又饿了三天,变瘦了才从洞门突围而出。漫画是戏谑的嘲讽,还是善意的规劝?我从中看出的  相似文献   

20.
黑斯博士在《敞开的北极海面》一书中,几次提到他的狗:它们本来一直是靠拢成很紧凑的一队来拉雪橇的,当接近薄冰时,它们便自行岔开而行,显然是为了把重量分配得均匀一些,以免陷到冰层下面去。每每看到狗们自行在冰面上岔开,黑斯博士就知道,接近薄冰了,注意危险。这说明狗具有超强的推理和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