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刘红霞 《管子学刊》2007,(4):114-117
本文根据《曾子》一书的著录和引用情况,考订出《曾子》一书大约在六朝以前亡佚八篇,其余十篇保存在《大戴礼记》篇名中带有"曾子"二字的十篇。自宋至清,出现很多《曾子》书的辑本,本文对这些辑本做了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2.
"蜀士李昌龄"注解的《太上感应篇》是目前已知的第一部《太上感应篇》注本,该书大体成于淳熙二年至嘉定十五年之间。李昌龄注本在得到郑清之作赞、宋理宗推崇后方大行于世,其注本主要通过"灵验记""引经""征事"三个方面注解《太上感应篇》,这一注解形式为此后的众多《太上感应篇》注本继承和发扬。李昌龄身为儒士,却以三教经典与故事注解《太上感应篇》,这种以儒为主却兼融三教的思想不仅扩充了《太上感应篇》的内容,同时成为《太上感应篇》被社会各阶层接受的重要基础,是《太上感应篇》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韩宇娇 《管子学刊》2013,(4):113-117
清华简自公布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皇门》是第一本整理报告中的一篇,其内容和传世本《皇门》篇大体一致,目前为止已有数十篇以此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发表。本文从文字隶定与释读、简本《皇门》篇所反映的历史问题、成文时间及背景等几个角度,对清华简《皇门》篇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总结和评介。  相似文献   

4.
王体 《中国道教》2008,288(3):39-43,49
北宋张伯端所撰《悟真篇》是道教内丹学的元典之一,与汉末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并称于史。《悟真篇》自问世以来,后世注本很多。就目前初步考察的情况来看,从宋代至清末大约有《悟真篇》注本60多家,其中,亡佚注本大概有40种左右。  相似文献   

5.
《管子》书中有四篇以“乘马”一词作为标题:《经言》部分有一篇,即全书第五篇《乘马》;《轻重》部分有三篇,即全书第六十八篇《匡乘马》、第六十九篇《乘马数》和第七十篇《问乘马》。其中《问乘马》篇文业已亡佚,只剩标题,余三篇本文具在。《乘马》由于与近年发现的临沂银雀山竹简《田法》等篇有关(李学勤:《银雀山简〈田法〉讲疏》,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系对帛书<衷>篇前半部分的解读,作者不仅对<衷>篇所释诸卦之文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训释.而且又将其所释之义与今本<易传>及汉魏诸家之说参照互通,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和看法.如,认为<衷>篇解卦时使用了"旁通"说;通过文句格式的比较,发现<衷>篇前文所释诸卦之文字应早于<衷>篇后文及今本<系辞·下>的"三陈九卦";通过对<说卦>相关文字的解读,证明在今、帛本"天地定位"章的差异问题上,应以帛本之说为是.  相似文献   

7.
晁福林 《哲学研究》2012,(10):50-57
<正>上博简《缁衣》篇有一段孔子讲君民关系的言辞,内容与郭店简一致,与《今本.缁衣》篇则有同有异。它牵涉到对于孔子政治哲学的理解,很有深入探讨的必要。对比《缁衣》篇简本与今本的差异,可以看到简本强调君民一体与和谐,今本则多讲君民的差异,强调民对于君的服从。孔子所提出的"君民同构"理念是其政治哲学的重要命题。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竹简文字的探讨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拙见。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大学》本为《礼记》中的一篇;当时被编入《礼记》之中,与其他各篇相比,并无特别之处,以致湮没了数百年而未能引起注意。自唐代韩愈表彰以来,《大学》才逐渐受到重视。尤其经过程朱的推崇,其渐渐由《礼记》中的一篇而与《论语》、《孟子》、《中庸》合为四书,成为与五  相似文献   

9.
2007年暑假,在同济中学报告厅听名师讲座。我从身旁一同听讲座的一位中学老师手里借了本《思维与智慧》翻看。书中一篇篇短小精悍却富含哲理的文章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听完讲座,我又迫不及待地在同济中学校门口的售报亭,买了两本《思维与智慧》。自此,我就开始了订阅。现在,我的包里随时装一本《思维与智慧》以便随手翻看,她已成为我的最佳伴侣。感谢《思维与智慧》,当我痛苦的时候,她告诉我: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你在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当我开心的时候,她告诉我:浅浅的  相似文献   

10.
方广錩 《法音》2007,(5):44-46
六卷本的《方立天文集》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我与方立天先生相识二十余年,他的新著我往往先睹为快。有所收获、有所感触便写下感想。故读了他的《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书评一篇;读了《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后,在《人民日报》发表书评一篇;读了《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后,也写了一篇书评,  相似文献   

11.
著名哲学家、中国佛教史家汤用彤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留学美国哈佛大学时,曾用英文写过数篇课业论文。其中一篇作于1921年1月17日,详尽评述了叔本华天才哲学,对我们研究西方哲学史以及汤用彤本人的思想发展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书架     
《帛书〈易传〉初探》廖名春著 ,台湾文史哲出版社 1 998年出版。该书收集了作者自 1 992年至 1 995年期间发表在海内外学术期刊上研究帛书《易传》的 1 9篇论文和 6篇释文。全书按照内容共分五编 :第一编“帛书《易传》简说” ,收有四篇论文 ,主要介绍了帛书《易传》中《易之义》、《要》、《二三子问》、《缪和》、《昭力》的基本内容。第二编“帛书《系辞》论辩” ,收有 5篇关于帛书《系辞》的论文。重点探讨了帛本《系辞》和今本《系辞》的关系、帛本《系辞》的学派性质及今本大衍章的问题 ,提出了今本《系辞》早于帛本《系辞》、帛本《…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次走亲戚,从他们的书柜里抽出一本杂志,封面醒目地写着《思维与智慧》。翻开扉页,是一幅幅配有简明而又极富哲理的文字的漫画。画与话紧密相连、相得益彰,妙趣横生。我接着看下上,一篇篇简练的短文,发人深思。每读一篇,我都要思索片刻,品味其中的奥秘,深为这些生动的叙述所打动。我已是七十开外的人了,孔子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相似文献   

14.
丁四新 《哲学动态》2002,(11):12-15
从竹简本到帛书甲本,从帛甲到帛乙本,我认为《老子》文本有着比较明显的递变痕迹可循。但从帛乙到以后诸通行本之间却似有文本递嬗变化上的断裂。帛乙《老子》只分篇不分章,完全符合司马迁所言“著书上下篇”的例子,而诸通行本则在分篇成书的基础上却有着完整的81章分章系统,其间当有一段文本演变的历程需要走过。《汉书·艺文志》云:  相似文献   

15.
正敦煌本《庄子》的分类与定名针对敦煌本《庄子》的整理研究,学界主要的重点仍然集中在辑录、校勘、考辨三方面。1917年,罗振玉在其《鸣沙石室古籍丛残·群书丛残》中首先对《刻意篇》《山木篇》《徐无鬼篇》三篇残卷进行辑录。~1 1924年,《敦煌石室遗书三种》中又辑录《田子方品》篇~2,并写成跋文《南华真经田子方品残卷跋》一文;随后他对以上4个残卷进行综述,撰成《南华真经校记序》及《南华真经校记》二文。刘师培则是针对P.2531残卷进行研究,在《敦煌新出唐写本提要·庄子郭象注残卷》一文中用明刻本《庄子》对郭象注进行校勘。以上两位学者均以残卷中的避讳情况断定文书的抄写年代并作出了简单的校记。1960年,日本寺冈龙含《敦煌本郭象注庄子南华真经辑影》对《庄子》残卷进行了辑影,虽然在完整性方面有所欠缺,  相似文献   

16.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研究(日)池田知久著牛建科译(一)本论文发表以前的研究状况本论文是关于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要》篇的初步研究。众所周知,1973年12月,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的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的帛书、竹简和木简。马王堆汉墓帛...  相似文献   

17.
1984年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研究黑格尔的最新著作:《黑格尔走向<逻辑学>的道路。系统性原则和历史主义原则的形成》。全书分三篇:第一篇“从系统性和历史主义问题看黑格尔哲学发展的最初阶段”;第二篇“《精神现象学》中的系统性思想和历史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本材料書,供在農村工作的人們看的。本來在9月間就給这本書寫好了一篇序言。到現在,过了三个月,那篇序言已經过時了,只好重新寫一篇。事情是这样的。这本書編輯了兩次:一次在9月,一次在12月。在第一次編輯的時候,收集了121篇材料。这些材料所反映的情况,大多數是1955年上半年的,少數是1954年下半年的。当時,曾經將这些材料印成样本,發給参加1955年10月4日至11日中國共產党第七届中央委員会第六次全体会議(擴大)的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和地委的負責同志閱看,請他們提出意見。他們認为需要補充一些材料。会後,大多數省、市和自治区  相似文献   

19.
庄子做为我国先秦时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神学家 ,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统思想独树一帜 ,为我国浪漫主义的始祖和先驱 ,也是中国哲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庄子犹如君 ,临高山 ,俯瞰环世 ,超脱世俗。他的文章汪洋恣肆 ,他心胸豁达、意境深远 ,通天地之统 ,序万物之性 ,达死生之变 ,而明内圣外王之道。其言宏绰 ,其旨玄妙 ,远非下士所闻所悟。《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明于理本 ,外篇语其事迹 ,杂篇明于理事 ,是一本囊括天地的道家经典著作之一。这部书对今天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多年来史学界就庄子哲学体…  相似文献   

20.
评刊台     
①本期你最喜欢的文章(1—3)篇(只填本篇所在页码) A B C ②本期你最不喜欢的文章(1—3)篇(只填本篇所在页码) A B C ③本期你最喜欢的栏目(1—3)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