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顺.出身于一个虔诚的有着一百多年信仰天主教历史的家庭里,他的伯父张间行又是一位二十年代祝圣的神父。他自幼就受到了这样一个家庭的熏陶和影响,成为一个天主教的忠实信仰者。他决心学好本领,报效国家,以天主之命立好表样。  相似文献   

2.
1974年,他出生在云南省嵩明县一户普通农民家庭。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了县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厨师专业。技校毕业那年,他没去当厨师,而是进了一家叫做“云南阳光”的蔬菜公司,成了一名送菜员。  相似文献   

3.
家庭的裂变     
引子 这是一个在别人看来应该很幸福的家庭。他和她,一个农大毕业生,现在林果所搞科研,一个师大毕业生,在一所大专院校教学。三年的罗漫蒂克把二十六岁的他和她结成夫妻,组成一个家庭,婚后有了一个独生女儿,活泼可爱,无可挑剔。然而,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这家的经也并不好念。  相似文献   

4.
我的老父亲     
《天风》2020,(6)
正转眼之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1927年10月10日,父亲出生在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的时期。他的出生并没有给原本苦难深重的家庭带来欢乐,反而给家庭增加了一张要吃东西的口,无奈之下,祖父将他卖到邻村一个裁缝世家继嗣。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本该有天真幸福童年的父亲过早地承担起成人的工作。他  相似文献   

5.
袁世国 《天风》2007,(6):46-48
与二十世纪其他著名的新教神学家不同的是,朋霍费尔不是出生在一个牧师的家庭,也不是因为他父母在信仰上的敬虔对他的影响。1906年2月4日,朋霍费尔出生在德国布列思劳(Breslau)的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基督徒的家庭,从父辈以上,他的祖先中出过不少专家学者。他的父母品格出众,信仰敬虔。所以他从父亲一方继承了善良、公正、自制和干练的品性;从母亲一方继承了对人类的理解和同情,对被压迫者事业的忠诚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位道士来说,学道修道是理想和目标,清心守戒则是他日常所必须行持的功课。那么,一个尘世俗子怎样才能成为道门中人?其间,他要经过什么样的修持程序、经历多少考验呢?出家 就是放弃家庭生活,专门从事修真向道的宗教活动。原先没有建立家庭的,不得成家;已经建立家庭的,则要  相似文献   

7.
1951年冬,李晓华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职工家庭。家中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他童年时家庭生活条件艰苦,但很快乐。17岁时,他响应号召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干就是8年,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1978年,李晓华辗转回到北京,靠干些杂活过日子。后来,他不忍再给为兄弟几个操劳了半辈子的母亲增加负担,便毅然另立门户,开始了他那充满杰出智慧和传奇色彩的商战人生,并成为拥有十几亿资产的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富豪。  相似文献   

8.
赵鑫 《天风》2014,(11):46-47
<正>卡尔·亨利(1913-2003)美国当代福音主义运动的奠基者与塑造者,他的影响与印迹存留在我们这个时代,他是福音派神学的代表人物。卡尔·亨利(Carl F.H.Henry 1913-2003),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市,成长于一个德国移民家庭。父亲是信义会信徒,母亲则是天主教徒。在青少年成长期间,他受到来自家庭的信仰影响很少。虽然青年时受了圣公会的坚振礼,但他还是远离了教会,成为一名前途无量的  相似文献   

9.
正前不久,西藏拉萨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年仅24岁的他只有一只胳膊一条腿。他不是坐车,也不是坐飞机来的,他是骑着单车来的。他仅用了20天的时间便从雅安骑行到了拉萨,完成了他人生中的又一次挑战,他就是被人叫作"骑行侠"的郭少宇。郭少宇出生在辽宁辽阳的一个农村家庭,从小父母就对他宠爱有加。然而2008年元旦,  相似文献   

10.
正他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荣耀,反而使他遭受诸多磨难:父亲"文革"期间遭不白之冤家庭分散,这让年少的他受到歧视和委屈,且养成了玩世不恭的叛逆性格。他留着一头卷发,不时与人打架,还时常跟母亲斗气。面对这样一个桀骜不驯的孩子,家人伤透了脑筋。后来,平反归来的父亲觉得部队是一所锻炼人的好学校,便把他送到部队去当兵,希望在军营里改造他。就这样,18岁的他参军入伍,当了4年空军地勤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家庭的经济功能。苏格拉底指出,要使家庭兴旺,就必须使家庭富裕起来,只有弄清楚了家庭需要,尽力加以满足,才能把自己的家庭治好;德谟克利特认为,共同的家庭经济生活并不可取,因为容易造成大家对家庭利益漠不关心,最好的办法是把财产分给子女,让他们自己独立经营,这样就可以促使他们焕发热情进行竞争,获取新财产;亚里士多德把家庭经营称为致富术。他还指  相似文献   

12.
荀子的家庭伦理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的家庭伦理思想吸纳了先秦儒家伦理中许多合理内容 ,特别是发展了孔孟的家庭伦理思想 ,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是我国伦理史上一宗宝贵遗产。他关于赡养老人、教育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间道德权利与义务的思想极具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他,脸庞清癯,身高不足1.6米,连头发也十分稀少,在人高马大的西方人中,太容易被忽视了。1912年他出身于一个贫寒的犹太家庭,父亲很早就过世了,家庭也没有给他后助,整个儿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4.
骆霞  康军 《天风》2006,(7):44-45
你知道吗,有负疚感也是一件有益的事。例如,一位丈夫很想看球赛,但他还是去上班,因为他内心责任感告诉他,夫人和孩子都需要他照顾。如果他不照顾好自己的家庭,他就有一种负疚感。  相似文献   

15.
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对于老年人的生活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重要性在于:第一、老年人在离退休以后主要活动领域大多从工作场所转到家庭里来。随着体力的衰退,工作以外的各种社会联系也会逐渐减少。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日益需要别人的照料,家庭关系处理好了,家庭可以成为老年人乐趣的源泉;反之,也会使他晚景凄凉,以致忧伤终老。第二、老年人的家庭同他在中年时的家庭比较起来,在结构上一般也发生了  相似文献   

16.
林时新 《天风》2011,(12):56-57
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创1:2)这叫我们知道上帝造人的目的,是要人来彰显他的荣美。上帝又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这是人类家庭的开始,人类第一个家庭是极乐的家庭,所以叫做乐园。上帝要我们建立基督化的家庭,就是乐园的家庭。怎样才能建立基督化家庭?在此提出四点: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端在荡子回头的譬喻中,耶稣基督的计划是为我们树立一个基督徒真心悔改、确实愿意回到天主身边的榜样。这个小青年自以为年轻有为,抛弃了父亲,离开了家庭,到远方去,企图不受父母、家庭的束缚,可以过他自由放纵的享乐生活。可是不久,他发觉自己上了当,走错了路,愿意回到父亲身边去。有三件事情促使他决心回到父亲身边:(一)他在短期内浪费了财产,陷于狼狈不堪的困境;(二)他内心悔恨自己的错误和罪过:(三)他相信自己思念和依恃的父亲是世界上最良善、最仁慈的父亲,他相信父亲一定肯宽容收留他。  相似文献   

18.
吴永兵 《天风》2006,(15):38-39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是一个纯粹的农民儿子。渐渐地,他长大了,成了一个真正的农民的儿子。直到有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个人独自走在田间的小径,他默默地思索起人生到底是何去何从?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19.
1985年2月5日,一个孩子意外降生了。说意外,是因为对于一个已有3个孩子的贫困家庭而言,他是不期而至的,如同累赘。他的母亲身体欠佳,经常生病,他的父亲是这个家庭的唯一支柱,由于会一点修剪手艺,在一家足球俱乐部做花匠。  相似文献   

20.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是一个小杂货店主,少年时的他,放假时就推着货物到街上叫卖。16岁时,一场经济危机让父亲破产了,父亲只好腾空房子,开办起“家庭旅馆”。此后,他每天凌晨3点就得赶到火车站等客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