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50周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30周年,第四届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于1987年8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与会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哲学工作者100余人,收到论文80多篇。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周易》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0月25日至29日在长沙举行。这次讨论会由湖南师范学院发起,与会者有来自全国九个省市的专家、学者40余人。讨论会收到论文十多篇,还收到湖南师院宋祚胤近著《周易新论》。会议就周易的成书年代、性质、思想内容和研究方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评价了宋著《周易新论》。关于《易经》的成书年代近年来学者有四种观点,即殷末周初说、西周前期说、西周末年说,春秋战国说。这次讨论会学者多数持西周末年说。其理由是:(1)《易经》的文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演讲五十周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演讲和公开发表30周年,全国党校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于1987年6月11日至15日在昆明召开。会议围绕“毛泽东哲学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1980年12月19日至22日,上海市哲学学会召开了1980年年会。会上由冯契、胡曲园等同志分别作了《意见和真理》、《有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问题》、《干部教育中有关思想路线方面的问题》、《左倾错误与思想路线》、《经济工作中的一些哲学理论问题》等学术报告,传达介绍了全国科学学、人才学、未来学讨论会和全国唯物辩证法讨论会、全国西方哲学史讨论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前 言 1987年11月10——14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了“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收到全国各地研究道教学者、专家的许多论文。当时几家杂志社商定:分别选登。卿希泰《试论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陈兵《道教之“道”》、刘仲宇《道教思维方式探微》已刊在《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孟乃昌《说中国炼丹术内外丹之联系》、丁贻庄  相似文献   

6.
全国柳宗元哲学思想讨论会于1983年11月27日至12月2日在广西柳州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140多名中国哲学史专家、学者和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中国哲学》编辑部、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广西区党委党校、广西大学、南宁师范学院、柳州市文化局、柳州地区文化局等11个单位共同发起召开的。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柳宗元哲学思想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近100篇、资料4份。会议就柳宗元哲学思想的实质和历史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柳学研究的发展趋向。柳宗元哲学思想的实质柳宗元哲学思想的实质究竟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长期以  相似文献   

7.
中国逻辑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全国形式逻辑第四次讨论会、全国西方逻辑史第五次讨论会,于1987年8月7日至12日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召开。173位代表和逻辑工作者欢聚一堂,共同就形式逻辑、西方逻辑史的发展、教学改革等重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收到论文、资料共99篇。中国逻辑学会理事长周礼全教授致开幕词。他指出,自1978年全国第一次逻辑讨论会以来,我国的逻辑学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形式逻辑教材的改革已经吸取许多现代逻辑的新成果。还有不少同志在逻辑与自然语言的结合方面作了可贵的努力。十年  相似文献   

8.
全国辩证唯物主义讨论会于6月3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央党校、解放军政治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研究》编辑部、《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编辑部联合发起召开的。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一百余人。会议自始至终贯彻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基本精神,就物质定  相似文献   

9.
11月10日至15日,全国老子学术思想讨论会在湖南湘潭召开。来自二十一个省市的一百三十多位专家、学者、中青年理论骨干参加了会议。会上收到论文九十八篇,论著、资料三部。会议围绕《老子》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主题进行了讨论,突出强调研究老子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些  相似文献   

10.
全国历史唯物主义讨论会在京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和推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等单位联合召开的全国历史唯物主义讨论会,于今年1月7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应邀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和中央直属单位从事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和研究的专业工作者和非专业工作者二百五十余人。会议收到论文和调查报告一百余篇。  相似文献   

11.
全国第一次《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0月11日至17日在复旦大学举行。三十七个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的代表共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0余篇。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和主要观点记要如下: 一、关于《唯批》一书的评价问题 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是否存在着一个列宁阶段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具体历史环境的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主要是确立辩证唯物主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六年十月下旬,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学者,荟萃在齐国故都,召开了首届《管子》学术讨论会。会前,筹备组编印了八万字的《管子研究资料》,会上收到论文四十余篇和专著手稿一部。由于山东省、淄博市两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学者们  相似文献   

13.
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和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等八个单位共同发起的全国老子学术思想讨论会,于1985年11月10日至15日在湖南省湘潭市召开,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140余名专家、学者、中青年思想史研究工作者参加了会议。这是继1983年成都《山海经》讨论会、1984年武汉《易经》讨论会之后,又一次讨论“三经”的盛会。会议重点讨论了老子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由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周易》研究室筹备并发起的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5日至9日在济南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德国、南斯拉夫、丹麦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和大陆学者近二百人参加了这次讨论会。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一、《周易》经传的研究1.《周易》的成书问题。这个问题是历代学者热衷讨论的课题。这次盛会根据考古发现的新材料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成中英认为:《周易》的思想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天人互感、万物化生的观念,历经夏之玉器时代、商之龟卜时代、周之卜  相似文献   

15.
武汉大学哲学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发起并主办的中国《周易》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5月30日至6月5日在武汉举行。这是我国《周易》研究史上的盛会。会议收到学术专著5部,论文100余篇,译文多篇,计200余万字。来自全国各地80多个单位的文、史、哲、考古、医学、天文、物理、数学等领域专业的和业余的《周易》研究工作者以及美国、日本、南斯拉夫、马里、瑞士等国在华学习的留学生、进修生共150余人参加了大会。现将这次会议所展现的《周易》研究的新收获、新特点和新趋势概述如  相似文献   

16.
继1984年武汉第一次全国性《周易》学术会议以后,由山东大学发起并主办的国内首次空前规模的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5日至9日在济南举行。参加本次大会的,有来自5个国家的15位外宾代表,来自国内127个单位的近200名专家学者以及两名台湾学者。会议共收到论文120余篇。专著8部。著名人士周谷城、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匡亚明、冯契、范曾、林真、赵自强等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与贺电。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本次会议取得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继六月二十、二十一日召开的北京地区的讨论会之后,于七月十七日至二十四日邀请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哲学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继续讨论理论和实践这个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邓力群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周扬同志分别参加了讨论会的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联合发起的全国唯物辩证法讨论会,1980年12月5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九十多位从事唯物辩证法研究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全国逻辑讨论会于今年8月23—29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的二百三十四名逻辑工作者和新闻,出版工作者参加了这次讨论会。 会议期间,收到有关辩证逻辑、数理逻  相似文献   

20.
全国历史唯物主义讨论会于一月七日至十六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全国总工会干校联合召开的。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的理论研究工作者、高等院校教师、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