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宗教学学科体系的新发展─—评介吕大吉新著《西方宗教学说史》黄燕生继《宗教学通论》之后,吕大吉先生新近又向学术界奉献一部巨著:《西方宗教学说史》。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世界兴旺发达的宗教学研究曾被打成“资产阶级伪科学”。而我国自己的宗教研究在漫长的过...  相似文献   

2.
宗教学原理研究拓荒十七年吕大吉,何光沪一.宗教学原理研究室成立于1977年,当时名为“科学无神论”研究室,负责人是牟钟鉴和吕大吉,成员还有雷镇阊、李文厚、谢雨春、张雅平等,后又陆续调入牙含章、张继安、凌瑾芳、于锦绣、杨淑荣、韩秉芳、马西沙、陈甫金、郭...  相似文献   

3.
一、宗教“四要素说”的提出和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2期发表吕大吉教授《宗教是什么》一文,文前的简介说:“1987年作者(按:即吕大吉教授)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当年第5期)上发表了《关于宗教本质问题的思考》一文,该文的核心内容‘宗教四要素说’是作者二十多年来从事宗教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心得。”同年夏天,在世界宗教研究所于辽宁兴城举行的学习马列研讨班上,吕大吉教授作了关于宗教本质问题的中心发言,其发言也说,“四要素说”乃是自己从事宗教研究二十年的基本成果。据会上、会下得到的消息,吕教授这…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宗教学"三大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是一个几代人不断推进接力,而今又再出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学理论研究室老主任吕大吉先生(1931.9—2012.6)的贡献是一大亮点。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宗教学界的思想解放也步步深入,学术界提出了建设和发展"宗教学"的问题。1983年,在福州召开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决定把研究和编写《宗教学》一书列为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重点  相似文献   

5.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是至今依然存在,在社会和人生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大影响的客观现实。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宗教进行综合性的比较研究,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体系,这是理论、教育战线和实际工作向宗教研究者提出的任务。由吕大吉同志主编、十位中青年学者集体写成的《宗教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在长达七年的艰辛历程之后于1989年终于问世,在我国具有开创性和填补空白的意义。《通论》  相似文献   

6.
宗教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而以宗教为研究对象的宗教学则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从1870年麦克斯·缪勒提出“宗教学”这一概念以来,西方宗教学才只有一百多年历史。实事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对宗教问题的关注早已开始。我国著名的宗教学家吕大吉先生撰的《西方宗教学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就以生动而明快的笔调勾勒了从古希腊哲学家到20世纪思想家和宗教学家的理性对信仰沉思的轨迹,特别揭示了具有理性启蒙性质的西方宗教学说是如何在古希腊的文化沃土中萌芽,如何在对上帝的怀疑中冲出基督…  相似文献   

7.
我的挚友吕大吉教授自著《宗教学通论新编》(以下简称《新编》)最近出版,这是宗教学研究上的一件大事。我来为这部书写书评,本来是难以胜任的。因为我的学术工作偏重于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宗教史,虽然对于宗教理论也做过若干思考,但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无法对这部他半生心血凝结成的理论巨著做出并非空泛而能言之有物的精当评论。不过我还是愿意写这篇评论,原因不仅在于我与他是知己朋友,了解他的研究工作,还在于我曾经参与过《新编》的前身《宗教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的写作,对于从《通论》到《新编》的过程也有所了解,觉得有些话需要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宗教学原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顾问吕大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2012年6月28日14时20 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81岁。吕大吉同志1931年9月出生于四川省达县,1952年8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7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至195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相似文献   

9.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的“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于2001年1月5-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我国当代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的开创者、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以及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教育部社政司及中国人民大学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黄心川、吕大吉、方立天、楼宇烈、杨曾文、卓新平、葛兆光、赵敦华、李刚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不要宗派思想需要开放─—宗教研究方法谈之二吕大吉近代意义的宗教学是在摆脱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和哲学的规范性研究之后而出现于学术之林的。因此,它一起步就深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把自己规定为某种经验科学,倾向于拒绝理论思维的规范或指导。在实证主义看来,...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为了支持宗教学研究,反映宗教学学术研究成果,宗教文化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宗教学博士文库》。《宗教学博士文库》由黄心川、陈红星主编,首批推出的作品有:《大梵与自我──商羯罗研究》(龙达瑞著,导师:黄心川)、《神圣与世俗——南传佛教国家的宗教与政治》(宋立道著,导师:任继愈)、《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唐大潮著,导师:卿希泰)和《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学思想研究》(董群著,导师:石峻)。19世纪下半叶,德籍英国人麦克思·谬勒首先提出了“宗教学”的概念,过了100多年后,“宗教学”已经…  相似文献   

12.
<正>如何推动宗教学理论的发展,这是中国宗教学界的共同使命。对此,金泽教授在《宗教学理论新探》(商务印书馆,2022年9月出版,以下简称《新探》)中,展现出了极大的理论担当,给出了极具创新力的回答,为学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特别的启发。《新探》一书共分八章,或可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诠释了信仰作为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从宗教与哲学的互动关系阐释宗教学理论的坚守与创新,并以宗教现象学为例解析了宗教学理论的构建方法与发展路径。第四至六章为第三部分,探讨了发展中国宗教学理论的两种资源——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资源和中国历史与现实中的宗教资源。最后两章为第四部分,  相似文献   

13.
以学术为生命的人,只要学术在,他的生命就仍然在。我们纪念吕大吉教授的最好方式就是认真研读他的著作,从中汲取智慧,把中国宗教学的事业继续向前推进。吕大吉兄对于我不仅是同道和学友,也是一直相伴左右的可敬可亲的兄长。他的去世,使我的精神小屋突然倾斜了,再也不能比邻常聚、坐而论道了,内心之痛楚和失落是难以言说的。他是我国宗教学研究重量级大学者,一直处在理论引领的位置,他的离去是宗教学界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随着  相似文献   

14.
<正>对中国宗教学界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以及引领的繁重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以任继愈、吕大吉等前辈学者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在学界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中,起到了奠基性作用。这不仅体现在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宗教理论研究成果的积累以及研究队伍的建设上,而且体现在始终强调党和国家的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的宗教学的研究都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包括其宗教观)的指导上。可以说,任继愈、吕大吉直到他们生命的终结,都对于自己研究的马克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著名宗教学家吕大吉先生研究指出,宗教的构成既有其内在要素——宗教的观念和思想、宗教的情感和体验,也有其外在要素——宗教的行为和活动、宗教的组织和制度。据此,宗教的内外要素相辅相成,内在要素指导外在要素,外在行为实践内在思想。  相似文献   

16.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的“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于2001年1月5-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我国当代宗教学研究的开创者、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以及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教育部社政司及中国人民大学的有关领导和学者黄心川、吕大吉、方立天、楼宇烈、杨曾文、卓新平、葛兆光、赵敦华、李刚等出席了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著…  相似文献   

17.
贺信、贺电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祝《宗教学研究》创刊 18周年《宗教学研究》杂志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 ,以她特有的专业维度 ,立身于刊物林立的中国社科研究的百花之园。《宗教学研究》18年来 ,在道教、佛教、宗教学理论及其他宗教的研究领域里刊出了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尤其在道教———中国本土宗教的研究方面 ,为我国社科学界提供了许多一流的研究成果 ,成为我国学术界道教研究的前沿阵地和重镇。《宗教学研究》不仅以刊布各宗教学研究成果 ,推动我国社会科学蓬勃发展为己任 ;而且也十分注意发掘和培养在宗教学研究领域里涌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稿约     
一、《宗教学研究》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研究所)主办的宗教学专业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统计数据库”列为“核心刊物”,被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收入CSSCI。二、本刊编辑方针:力求立足宗教学学术前沿,推动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稿约     
《宗教学研究》2012,(1):285
一、《宗教学研究》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研究所)主办的宗教学专业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统计数据库”列为“核心刊物”,被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收入CSSCI。  相似文献   

20.
稿约     
一、《宗教学研究》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研究所)主办的宗教学专业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统计数据库”列为“核心刊物”,被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收入CSS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