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17,(5)
<正>关于南传大藏经相应部《女人相应》的思想价值《女人相应》是南传大藏经相应部六处品中十部分相应经之第三部分相应经,原来的名称是Mātugāmasamyuttam.Mātugāma,是女人、女性的意思,samyuttam,是"相应"之意,表示经典的主题分类,因此这部经典的名称,可以译为《女人相应》或《女性相应》。此经一共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1)第一品:中略品,包括14部小经;(2)第二品:中略品,包括10部小经;(3)第三品:力品,包  相似文献   

2.
第三种:佛教思想研究。 佛教思想研究,也需要阅读很多的资料。首先,当然是最基本的佛经,关于早期佛教思想,要读《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等等,包括有关佛本生的经典,可能还要去看一下保存在《南传大藏经》里面的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3.
<正>南传佛教僧人身上所披的红褐色、黄褐色的袈裟,都是按照《律藏》的规定进行裁剪、缝制和染色而成的,保留了佛陀在世时的服装式样。一、何谓南传佛教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播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的佛教,其规范称呼为"上座部佛教",这是南传佛教内部和国际通用的名称。上座部,巴利语Theravāda,由"上座"和"部"组成。  相似文献   

4.
《法音》1991,(4)
富于原始佛教色彩的南传上座部经典,为近代学者研究原始佛教的重要典籍。其内容包括佛陀的世界观、人生观及实践佛法的方法,具有多重意义和价值。维摩拉拉特纳著,邓殿臣先生译的《巴利三藏中的《长老尼伽陀〉》,是《南传大藏经》中“修多罗”(即经藏,计15部)的第9部。从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佛陀时代尼众出家的因缘以及修行证果的过程。在佛法中,男与女,约信仰、德行、智慧是毫无区别的,男众与女众同样可以修成解脱道。  相似文献   

5.
法界春秋     
《法音》1991,(10)
香港显密佛学会会长郭兆明居士率领护经团一行22人于8月23日抵京。8月24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隆重举行郭兆明居士赠送英译《南传大藏经》仪式。赵朴初会长亲自接受郭兆明居士赠经。英译本《南传大藏经》是最早用巴利语写成的声闻乘经典总集,近代学人从巴利语译成英文,共41册。郭兆明居士在讲话中说,他向中国佛教协会赠  相似文献   

6.
《法音》1992,(3)
“巴利三藏”中的经藏,由《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五部组成,巴利语称为“Panca Nikaya”。“五部”中的前四部,大体上与汉译“四阿含”相当。“五部”基本上是依据所含经文的长短和篇章结构而划分的。但从内容来看,每部也都隐约显示出本部的特点。说一切有部的《萨婆多毗尼毗婆沙》是这样阐述“四阿含”的中心内容和宗旨的:“为诸天世时随时说法,集为《增一》,是劝化人所习。为利根众生说诸深意,名《中阿含》,是学问者所习。说种种禅法,名《杂阿含》,是坐禅人所习。破除外道,是《长阿含》。”我们研究《相应部》、《长部》、《中部》、《增支部》等四部的内容和宗旨时,也可参  相似文献   

7.
觉音所著的《清浄道论》,是综述南传上座部佛教思想的一部最详细、最完整、最著名的作品,是研究南传上座部教理的必读之书。觉音引用了整个南传三藏要点并参考斯里兰卡当时流传的许多古代三藏义疏和史书而写成此论。所以《大史》称它“为三藏和义疏的精要”;德国的唯里曼·盖格教授也说它“是一部佛教百科全书”。亚洲南方各国的佛教学者都要研究这部名著,其他世界佛教学者也都很重视研究它。读了此书,可以了解南传佛教的主要教理,也可以看到一些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历史等问题。尤  相似文献   

8.
乌多拉 《宗教学研究》2007,11(1):187-189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对南传禅法的深入体会,结合巴利文《大念住经》的相关内容,分五步详细介绍了南传佛教观呼吸法的内容、方法、次第与注意事项等,对安那般那的修习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评《日本佛教史》黄心川佛教是世界宗教,也是亚洲地区的主要宗教之一。印度佛教自创立后不久,越南及斯里兰卡,然后再进至东南亚诸国;印度佛教北达中国,又入越南(也有部分南传佛教)、朝鲜、日本等国,一部世界佛教史,或者说亚洲佛教史,乃至说各国的佛教史,无不包...  相似文献   

10.
陈兵 《法音》2002,(9):3-9
心性(梵citta-prakrt,citta-da),指心的本性、实性,可以理解为心本来具有、不可变易的性质、实体,或心未被烦恼妄念遮蔽的本来面目,禅宗人谓之“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心性是中国化大乘佛学尤其是禅学的核心,探清心性在早期印度佛学中的渊源,对于正确认识中国佛学的心性论,正确认识禅宗,具有重要意义。《阿含经》的心性本净说心性一语,始见于《增一阿含》。汉译《增一阿含经》卷二二《须摩提女经》有“心性极清净”一语,原系赞颂佛陀之辞,意谓佛永断烦恼,心极为清净,“意念不错乱,以无尘垢碍”。南传上座部《增支部·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佛教协会于今年五月正式出版觉音著、叶均译的佛学名著《清净道论》,这将有助于我国佛教界、学术界的研究工作和促进国际佛教文化交流。《清净道论》是综述南传上座部佛教思想的一部名著,是研究南传上座部教理的必读之书,从中还可以看到当时当地一些社会、经济、历史状况。此书在世界各国有多种文字译本。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研究员主编、国内外20多位老中青年佛教研究学者参与撰写的《世界佛教通史》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世界佛教通史》共800多万字,历时8年完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论述佛教从起源到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衰演变主要过程,在国内外学术界属于首创。《世界佛教通史》由14卷15册构成。第一卷和第二卷叙述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发展、兴盛、衰亡乃至在近现代复兴的全过程。第三卷到第八卷是对中国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的全面论述,其中,作为中国佛教主体部分的汉传佛教分为四卷,藏传佛教为一卷两册,南传佛教独立成卷。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国历史上儒、佛、道三教之一的"道教"基于三洞四辅部经典,其中备受关注的就是三洞部的洞玄部《灵宝经》。道教的诸多教理、科仪都是由《灵宝经》提出,所以《灵宝经》的研究在道教研究之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灵宝经》研究虽然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有一个关键性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即陆修静是否直接参与改编《灵宝经》。虽然之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3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南传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云南省临沧市孟定镇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交流南传佛教地区管理经验,研究促进南传佛教僧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引导南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  相似文献   

15.
新书架     
新书架《周易折中》由清康熙皇帝御纂,大学士李光地总裁的《周易折中》,虽称以朱熹《本义》为主,《程传》次之,但广采汉、晋、唐、宋、元、明共218家易学名著之精华,是一部集历代象数易与义理易之大成的易学巨著。该书经刘大钧教授精心校点整理,由四川巴蜀书社于...  相似文献   

16.
邓殿臣先生的《“巴利三藏”略说》,从“巴利三藏”的集成、特点、主要内容和几种字体的“巴利三藏”、几种语言的译本以及译介、研究“巴利三藏”的意义等五个方面述说了南传“巴利三藏”,为《南传大藏经》的翻译工作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7.
大藏经是佛教典籍的总汇。我国是世界上收藏大藏经最为宏富的国家,拥有汉、藏、傣、蒙、满等多种文本。80年代以来,我国的大藏经出版事业进入了近代以来最为活跃、最富建设性的时期,校勘、整理、出版了汉、藏文大藏经多种,包括《中华大藏经》、《敦煌大藏经》、《房山石经》、《乾隆版大藏经》、《丹珠尔》、《南传大藏经》等。这些藏经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的佛教文化事业正进入一个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兹依次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南传(一称南方)上座部,是指现在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我国云南省傣族地区等的佛教。它是部派佛教中的一个派系。南传,是从其源流及地理而说,因为这个派系是由印度南传到斯里兰卡而后发展起来的。这一系的佛学,近代发展比较快,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的佛教学者用各种文字翻译和研究他们的典籍。近代佛教学者,为了研究整个佛教学说的方便,按照语文分佛教为三大系,即汉语系、藏语系、巴利语系。南传上座部属于巴利语系,因为他们的三藏典籍和许多重要的著作,都是用巴利语写的。除了巴利语系有一部完整的三藏典籍和各种论著之外,其他北传佛教的经籍,绝大部分都保存在我国的汉文和藏文的藏经里。  相似文献   

19.
清晨,六点还未到,我被电话惊醒。来电话的是邓殿臣先生的内弟。他向我通报身份后,不祥的预兆便袭上我心头。但当他告诉我邓殿臣先生碎然去世的消息时,我仍然无法相信这是真的。可是我不得不相信!我又一次真切地感到了无常的存在,它具体地站到厂找眼前。一个星期前,我和邓先生在一起研究直接从巴利语翻译《南传大藏经》的事。我们商定在明年春节前将小部经中推出十部来,那天他是那样充满信心,想不到这次的相会竟成永诀!我与邓先生的相识缘于《由传大藏经入那已是五年前了!当时赵朴老给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提出厂一个任务.翻译《南…  相似文献   

20.
心皓 《法音》2009,(9):6-11
《无量义经》是一部并不流通很广的经典,然此经属于法华系统的三经之一,它对了解《法华经》的义理,悟人一乘实相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