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天主教》2002,(5):48-49
法新社巴黎2002年5月28日电,天主教巴黎教区周五宣布:星期六,1000多名巴黎的教徒将在15区的春分会议厅(salle de l’Equinoxe)召开教区大会,以有力推动教会事业在首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刚果之行     
应瑞典行道会的邀请,我们中南神学院的两位同工于2002年初,到刚果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参观访问。当我们在外办办签证时就被告知:承担刚果航线的只有法航可以飞行,但这条航线又经常因战乱而停航或改航。在巴黎机场转机过程中,我们又被告知布拉柴维尔情况紧急,随时可能发生战争,我们只得停留在巴黎,等待消息。可以说这是因祸得福,让我们有机会在巴黎观光,从巴黎圣母院到议会大楼,沿凡尔塞河踏入卢浮宫,对中世纪的绘画艺术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和惊叹!我们迈步在香榭里大道,凯旋门的圣火、巴黎的铁塔、到处耸立的哥特式建筑,交相辉…  相似文献   

3.
有人曾经这样比喻:法国就是一位骄傲的美妇,虽历经沧桑却风韵犹存,而巴黎就是这位“美妇”的“玉颜”与“粉颈”了。横穿巴黎而过的塞纳河就像是挂在这“粉颈”上的一串项链,河中得西岱岛和圣路易岛就是这条项链顶端的玉坠,坐落在此的巴黎圣母院则是玉坠上镶嵌的一颗明亮的钻石。用这样美丽的语言来形容法国、巴黎和巴黎圣母院,这是恰如其分的,没有丝毫夸大之词。地处欧洲中心位置,成为贸易、交通和文化交流的集汇点的法国,确实有许许多多值得骄傲之处。他在历史、文化、艺术、建筑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仅在欧洲,在整个世界都倍受…  相似文献   

4.
《巴黎手稿》纯哲学语境的解读产生了双重误解结果,一是文献语境,二是与后继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和写作目的使然,马克思《巴黎手稿》语境是经济哲学语境而非纯哲学语境,取得的主要理论成果是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论,异化劳动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只是这一哲学分析框架的延伸性成果。基于这一哲学分析框架而来的理论成果是:政治经济学人学前提论、人化自然论、劳动哲学本体论和主体历史观。它们与马克思狭义政治经济学之间是互为内生变量关系,作为理论“基因”一再出现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等后继文献中。《巴黎手稿》是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第一部文献,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构成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皆然的三点一线关系。  相似文献   

5.
作者简介     
《第欧根尼》2010,(2):162-164
西尔维娅·曼奇尼(SilviaMANCINI)洛桑大学宗教比较史教授。著有:《E.德马蒂诺〈魔法世界〉后记》(巴黎,2004);《模仿与宗教仪式——为教皇庇护现象学哭丧》(《宗教史评论》,2006);《心理主义的产生——处于人文科学与生命科学交汇点的宗教仪式活动》(巴黎,2006)。  相似文献   

6.
《法音》1994,(4)
中国佛教文化代表团访法期间.在接待单位的安排下,2月1日下午.净慧大师一行前往巴黎的主教府,会晤广法国大主教的最高领导人、巴黎红衣大主教吕斯蒂杰先生。陪*前往会晤的有《欧洲时报)什张晓贝副社长、法国潮州会馆曾海潮副会长、代表闭秘书长东辉先生和四位青年僧人。大主教与大师进行了45分钟的谈话,气氛非常友好融洽。谈话结束后,互赠纪念品,合影留念。下面是大师与大主教对话的要点。大主教:“您是第一次来法国吗”大师:“是的。”大主教:“你们看到巴黎、看到法国不会感到很惊奇吧?”大师:“对于法国的文明我们一直很敬…  相似文献   

7.
李达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巴黎手稿》的研究者。在1935年和1937年版的《社会学大纲》中,他敏锐地觉察到当时刊行不久的《巴黎手稿》的理论价值,率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的视域来引用、分析和评介它。可以说,正因为受到《巴黎手稿》相关思想的激发和影响,李达方得以在《社会学大纲》中用"实践唯物论"来规定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而相对完整而准确地再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此外,他还在《社会学大纲》中开展了将《巴黎手稿》与《巴黎笔记》综合起来加以考察的最初尝试,这在《巴黎手稿》接受史上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者简介     
《第欧根尼》2011,(1):159-161
马克拉姆·阿布(Makram ABBES)毕业于丰特奈一圣克卢高等师范学院,现任里昂高等师范学院讲师。从事阿拉伯政治哲学研究,主要研究论题有战争、治理等。著有《古典时期的伊斯兰与政治》(巴黎,2009)。  相似文献   

9.
1862年,巴黎外方传教会西藏传教区首任主教杜多明辞任,并提名丁盛荣作为第二任主教人选。围绕丁盛荣的选立问题,巴黎外方传教会总部、罗马传信部、丁盛荣本人等各方态度不一、表现各异,以致从丁盛荣被提名为西藏代牧主教人选到其最终确定就任,前后耗时5年之久。出于对教会工作的责任感及使命感,丁盛荣最终决定赴任打箭炉,并根据当时进藏传教活动所面临的艰巨困难,对西藏传教区的传教策略进行了根本性调整。这一举措最终挽救了陷入困境的西藏传教区,奠定了此后该会在川滇藏区传教活动的基本格局,使得中西方宗教文化的交流得以在汉藏交界地带维系近百年。  相似文献   

10.
巴黎画派是20世纪现代艺术运动中关于绘画流派和绘画思潮的专用名词。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巴黎的艺术活动。20世纪初现代艺术运动风起云涌,巴黎由于艺术探讨自由,博物馆、画室繁多,展览频繁,因而吸引了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其中巴黎画派的艺术家们虽然单枪匹马、势单力薄,但他们能够顽强地保持自己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并且拥有自己的观众群和影响面,这样一群极有艺术天分,又孤独地驻扎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艺术天才,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也在不断践行着自己的艺术理念。  相似文献   

11.
她是一名孤儿,只身流浪来到了巴黎,在友人的资助下开了一家帽子店。她低价从豪华的商店购买了一批过时、滞销的女帽。她把帽上俗气的饰物统统拆掉,适当地加以点辍,改制成明朗亮丽的新式帽子,透着新时代的气息,非常适应大众化的趋势。并且她亲自为顾客示范帽子的戴法,一反常态,总把帽子前沿低低地压在眼角上,显得气度非凡。这种新款的帽子,很快成为巴黎妇女的最爱。这个女孩就是卡布里沃·香奈尔。那种叫“香奈尔”的帽子,很快成为时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作为现代艺术的摇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个个惊心动魄的艺术运动都在巴黎诞生: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同时巴黎画坛上还有一部分不属于任何一派的画家们,他们没有共同的艺术主张,却有着共同的犹太族后裔身份和民族情结,且能够顽强地追求和保持自己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称之为"巴黎画派"."  相似文献   

13.
今季,Marc Jacobs为路易威登设计的女装系列,展现巴黎神话的一点一滴--"理发师"、"LV字样"、"我爱巴黎"之热忱"Laduree糕饼店"等等,无不叫人无限向往.  相似文献   

14.
被野心打败     
维也纳拥有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咖啡馆。尽管这座城市直到1684年才拥有第一家咖啡馆,比成尼斯、牛津、伦敦、巴黎等城市都要晚,但维也纳为欧洲无数咖啡馆立下了典范,它独特的魅力一直流传至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叶的一个夏天,从法国南部偏远的乡村来到首都巴黎寻找机遇的一位青年,脚步匆匆地走过香榭尔大街,流光溢彩的现代化都市的繁华令他目不暇接,快速成功的渴望在心底强烈地燃烧起来。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叶的一个夏天,从法国南部偏远的乡村来到首都巴黎寻找机遇的一位青年,脚步匆匆地走过香榭尔大街,流光溢彩的现代化都市的繁华令他目不暇接,快速成功的渴望在心底强烈地燃烧起来。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春季,我应法中友协主席、巴黎第三大学突厥学院院长路易·巴赞教授和马赛第一大学柯尔克孜语博士格·依玛尔特教授的邀请,在法国进行了六十五天的学术交流活动。由于主人知道我是来自中国的一位回族教师,故安排我参观了巴黎清真寺。 在巴黎最繁华的拉丁区里,有一条名叫“道斑唐” (DAUBE-NTON)的僻静小街。  相似文献   

18.
在巴黎,有一个从小练习芭蕾舞的女孩决定考取正规院校进行训练,并想将跳舞发展为自己今后的职业,但她很想搞清楚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天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郭丽娜  陈静 《宗教学研究》2006,1(4):128-134
巴黎外方传教会档案材料显示,巴黎外方传教会的形成是十七世纪罗马为了落实天主教远东本土化政策和力排葡萄牙远东保教权而采取的一系列努力行动的结果。虽然巴黎外方传教会在传教经费来源上与法国政府具有一定的资助关系,但就其本质而言,它首先是一个在组织上直属于罗马的传教团体(Association),而非宗教修会(Congrégation),其主要目的是协助传信部建立远东土著教会,因此巴黎外方传教会入华对天主教中国本土化过程曾经产生过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曾在中国居住过廿三年(1923-1946)的法国神父,他在中国写完使他名扬四海的著作,最近几年,为庆祝他逝世五十周年,全球四洲举办五年十场大型研讨会来纪念并发扬他的思想:2001-Hastings(英);Lille(法)2002开罗:巴黎2003北京;Stras-bourg(法)2004罗马;巴黎2005纽约;巴黎。对中国人,尤对中国天主教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