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1991,(9)
山西隰县小西天寺院住持,县政协委员释性堂,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悉心护持名山古刹,积极捐资维修寺院,广积善缘,遍行功德,受到各界人士和众多游人的普遍赞扬。年逾七旬,精神矍铄的性堂法师,俗名秦过迷,晋东南长治市大辛庄村人。十七岁时,在洪洞广胜寺出家受戒。一九五九年来到历尽沧桑三百余载的著名小西天禅宗寺院担任住持,度过了三十一个春秋,法师是晋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7,(8)
扬州文峰寺,是一座古老的寺院,也是一座新兴的充满时代气息的寺院。寺院,是佛法住世的载体,亦是佛教衰兴的象征。反观历史,扬州文峰寺自明代创建以来,历经沧桑,在当代更经历了从园林景点向寺院道场、从经忏营生向信仰本怀、从传统布道向现代弘法的转变,其中的困惑、坚持与探索创新,或许能给予我们不少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杭州西郊北高峰南麓座落着一座巍峨辉煌的寺院,它便是“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古刹灵隐寺。将近灵隐,有一道红墙,上书“咫尺西天”四个大字。它似乎是在提醒人们想起《坛经·疑问品》上的法旨:“萻提只向心  相似文献   

4.
兴国 《法音》2014,(6):51-52
正一、寺院历史千佛山兴国禅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南千佛山之半山腰,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142座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现为济南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千佛山,古称"历山"、"舜山"、"舜耕山",相传古代虞舜曾躬耕于此,济南也因山名而称"历下"和"历城"。海拔285米,山势东西横列,陡峭壮丽,与大明湖、趵突泉共为济南三大名胜。隋唐时期,山东佛教昌盛,隋文帝杨坚为纪念其母(山东历城人)于隋开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雨雪霏霏的冬日,笔者前去参访了位于湖北仙桃市的律宗道场——广长律院。这并不是一座知名度很高的寺院,即使在湖北省内甚至仙桃市,知道这座寺院的人也并不多。它原本由三昧寂光律师创建于明代,后在历史沧桑中屡废屡兴,最终在20世纪40年代彻底毁于日本的轰炸,只留下残砖破瓦掩映在蔓草荒烟之中。  相似文献   

6.
明代汉传佛教的制度性文献有比较强的个体色彩,在文献数量上,也较宋元时期多,目前能找到的明代寺院制度文献有34部,且许多是收在寺志或某些语录中。这些文献是了解明代寺院制度及僧众社会生活的重要文本,对当时寺院的组织和运行来说,有象征和规范意义。与宋元清规相比,明代制度性文献愈发的具体化、法律化,实际也体现出明代汉传佛教在寺院制度建设方面,正逐渐放弃"清规"所带有的道德教化属性,更倾向于它们能更直观的发挥其法律意义上的威慑和制度性功能。  相似文献   

7.
来到寺院首先要进山门,因为寺院的门称谓"三解脱门",所以一般寺院往往都有三座,即使只有一门亦称"三门",以与三解脱之义相应.  相似文献   

8.
在明代,土地是寺院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据山志、寺志、地方志中的相关资料,统计了南京以及其他部分地区的寺院土地占有情况,统计出了寺院土地在全国土地量中的大致比例。结合相关文献,推测了寺院土地增减变化的原因,并依据明代寺院土地占有情况,认为明代的寺院经济没有出现特别影响国家经济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澳门特别行政区古称"莲岛""莲花地"。在这座喧嚣繁华的都市内,有一座闹中取静的莲花禅境——澳门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院,被澳门当地人称为"观音堂"的普济禅院。一在澳门半岛之上,有一条以旧时葡萄牙军官美士基打的名字和职衔命名的"美副将大马路",澳门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院普济禅院正位于这条马路的一侧。今天,当我们探讨澳门佛教的历史文化源头时,多会从这座寺院谈起。  相似文献   

10.
明代佛教方志是研究民间信仰佛教化的一个重要资料宝库。本文通过大量明代佛教方志的记载,探讨了明代寺院供奉民间俗神的种类、空间分布,分析了明代佛教寺院僧众从内心上接受民间俗神的真正原因。明代是民间信仰与中国佛教完全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段,对清代、民国以至现当代民间信仰与佛教寺院的关系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泰囧》的取景地主要在泰国第二大城市,素有“泰北玫瑰”之称的小城清迈。电影中徐峥和黄渤为了一单两个亿的生意奔赴清迈寻找一个在寺院里静修的好友,在途中阴差阳错遇到去泰国旅游的王宝强,影片围绕三人寻找这座寺院而引发的离奇剧情,令人捧腹。清迈曾长期是泰王国首都所在地,去过清迈的明友都知道,在4平方公里大的清迈古城内,至今仍可看到不少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特别是大大小小的寺院就有上百座,十步一寺院,五步一兰若。也正因为如此,在此寻找一座专门指定的寺院,确非易事。  相似文献   

12.
<正>一在武汉汉口老城的一条小巷中,深掩着一座百年古刹——古德寺。这座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的寺院,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最初名为"古德茅蓬",当时只是一座简陋的茅蓬。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战事蔓延至汉口,然后是汉阳。在这两大城镇之间展开的长达41天的战斗,史称"阳夏之战"("阳"为汉阳,"夏"为夏口,即汉口的古称)。寺院周围也成为主战场之一。古德茅蓬的宁静就此打破。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寺院众多,向以"召城"著称。但在林立的佛寺之中,却也点缀着弯弯新月,这些或古老或年轻的清真寺,带给这座城市更加多元、更加独特的风情。在回民区最繁华热闹的地带,有一处古色古香、庄严肃穆的安宁清净之地,这就是呼和浩特清真大寺。在当地回民区的多座清真寺中,这座清真寺居于中心位置,因兴建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且保存完整、风格独特,故得"清真大寺"之名。  相似文献   

14.
正湖州市地处江浙沪交界之地,烟雨浩渺、波光粼粼的太湖南岸,自古以来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湖州市中心城区外侧南太湖弁山东麓氤氲朦胧和葱郁环绕的山腰间,朦朦胧胧可见一座巍峨寺院坐落其中,不经意间隐约可闻飘溢于太湖南岸上空的晨钟暮鼓。此即名闻江南的千年古刹法华寺,又名为白雀寺,而此弁山亦因寺院又得名白雀山。  相似文献   

15.
智能在《觉群》2004年第三期撰写文章,认为作为介乎都市寺院与山林寺院之间的郊区寺院,它都具有都市寺院与山林寺院所共有的特征,但是又有区别于二者的不同之处: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信徒素质、管理几方面来看,郊区寺院不应盲目模仿都市寺院的管理模式,也不应随意照搬山林寺院的管理条文,而应该及时确立自己的定位,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这种理念和方法是建立在管理要素基础上的,是因寺而异、因需而异。结合郊区寺院的固有特点,当代都市中的郊区寺院管理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确立切合实际的寺院管理理念,理智…  相似文献   

16.
福州福寿宫,原名明教文佛祖殿,为祭祀霞浦摩尼教教主林瞪而建,初建于宋。寺院主祀摩尼光佛和林瞪,左右配祀张真君、真武大帝,另有三十六护法神将;临水夫人殿、华光殿、大王殿三座偏殿,分别供奉临水夫人、华光大帝马天君和黄、赵二大王,另有观音阁,供奉观音菩萨。通过对福寿宫所供诸神之考察发现,福寿宫护法神祇来源于摩尼教、佛教、道教和当地民间信仰,四种神祇交互杂处。可见,福建摩尼教之民间宗教色彩极为浓厚,福寿宫无疑是一座受道教影响甚深的摩尼教寺院,更是当今世界上惟一幸存的配置完善的摩尼教寺院,堪称"摩尼教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4,(2)
正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每年逾百万的游客、香客到白马寺参拜。节假日期间,游客、香客更是如织,寺院内烟火缭绕,大香、粗香等相互攀比,市场商户歪曲供香的佛教教  相似文献   

18.
一座新的寺院终于在半山腰落成了。老和尚告诉小和尚,他们要自己动手塑佛像。小和尚说:"咱得照其他寺院里的佛像比着塑吗?"老和尚说:"不,咱照着自己的模样塑就行。"小和尚说:"师傅还行,我这副尊容就免了吧。"老和尚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5,(12)
<正>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历来被佛教界尊为"释源"、"祖庭",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近年来,白马寺坚持"保持传统、维护清净"的理念,重视僧团建设,提高僧众素质,加强文化建设,维护道场清净,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推进寺院和谐健康发展。一、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僧众信徒素质佛法的传承和普及关乎佛教的兴衰存亡,白马寺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14,(7)
正一座山,因一道圣旨而名扬天下,一座山,因高僧辈出而千古流传,一座山,因一尊大佛而道场重兴。此山乃位于宁波奉化市溪口镇的雪窦山,海拔1081米,享有"秀甲东南"之美誉。山上资圣禅寺则是历史悠久的佛教丛林,始于晋、兴于唐、盛于宋、中兴于现代。千余年来,资圣禅寺几经变迁,五毁五兴,亦有"大慈弥勒菩萨应迹道场"之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