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幼儿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113名3~6岁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总体上,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其同伴接纳的最佳预测变量;二级错误信念认知和亲社会行为对儿童同伴接纳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年龄效应,二级错误信念认知是年幼组儿童同伴接纳的最佳预测变量,而亲社会行为则是年长组儿童同伴接纳的最佳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2.
3~6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新故事”对来自两所幼儿园的133名3~6岁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进行了测查,探查了这一阶段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4岁左右的儿童能够掌握二级未知知识,但是儿童对于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要晚1~2年,6岁左右是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关键期。儿童对于信念问题的错误回答主要是基于一级推理,相当一部分的6岁儿童能够基于二级推理对信念问题做出合理解释。儿童对于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不是一个全或无的过程,而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与二级情绪理解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来自两所幼儿园的133名儿童为被试,探讨了3~6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认知和二级情绪理解的发展分化与联系。结果发现,6岁左右是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认知和二级情绪理解发展的关键期;4岁左右的儿童能够掌握二级未知知识,获得情绪解码能力;儿童的二级未知与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之间,儿童的情绪解码与二级情绪理解之间,在发展上存在1~2年的差距;二级推理能力是儿童进行二级心理状态认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幼儿情绪理解、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31名3~6岁的儿童为被试,探讨了不同层次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及其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儿童的表情识别、情绪解码和二级情绪理解能力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趋势;在总体上,儿童的情绪解码能力和亲社会行为能显著地预测其同伴接纳;情绪理解和亲社会行为对儿童同伴接纳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年龄效应,情绪解码能力是年幼儿童同伴接纳的最佳预测变量,亲社会行为则是年长儿童同伴接纳的最佳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5.
幼儿心理理论愿望信念理解与情绪理解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了幼儿心理理论信念愿望理解与情绪理解的发展状况及相互关系.运用实验法对256名3~6岁儿童施测.结果表明:(1)幼儿心理理论愿望-信念理解与情绪理解的发展在3~6岁期间随年龄逐渐提高.4岁是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4~5岁是幼儿情绪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2)幼儿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晚于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发展.(3)幼儿心理理论的愿望-信念理解与情绪理解之间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6.
混龄编班对四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萍  苏彦捷 《心理科学》2007,30(6):1397-1401,1355
从个体的社会交往经验、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等方面来探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个体差异。中国独生子女缺乏西方通常的家庭内兄弟姐妹间的社会交往经验,幼儿园混龄编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西方家庭近似平行的探讨条件。被试为混龄班44名、同龄班30名4岁儿童,男女各半。采用经典错误信念任务测查儿童的心理理论,用情绪知识理解任务测量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儿童的社会行为评估问卷和儿童社会技能的教师评价量表对儿童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技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混龄编班对四岁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和情绪理解有显著的影响,提示了混龄同伴交往经验对独生子女心理理论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7~11岁儿童失言理解及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失言任务和改编后的教养方式问卷探讨7~11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与母亲教养方式的相关。结果表明,在学龄期,儿童在不同层面上对失言的理解能力仍在提高,高年级时已超出单一维度。7岁儿童对包含意图的信念理解与母亲的"过度偏爱"显著负相关;8岁儿童对包含意图的信念理解与母亲的"惩罚和严厉"显著负相关。结果提示在某些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可能与母亲特定的教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8.
7~9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和失言理解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二级错误信念任务、失言理解任务分别考察了90名7-9岁学龄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结果表明,7岁组儿童在二级错误信念和失言理解任务上的成绩与8岁组、9岁组存在显著差异,但8岁组和9岁组儿童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提示8岁可能是个体心理理论发展的又一个转折点。三组被试在二级错误信念理解上的成绩显著高于失言理解任务上的成绩,在控制年龄后,他们在两种心理理论任务上的成绩显著相关。另外,失言任务中三种心理状态理解的得分两两相关。综合以上结果,在学龄期,心理理论仍有质的发展,且心理理论的信念、情绪和意图等核心概念仍然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9.
特定句法提示对3-4岁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在错误信念任务中,为儿童提供关于错误信念表征的特定句法,考察这种句法理解对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成绩是否有促进作用。124名3-4岁幼儿参加实验,每个年龄组幼儿随机分配到零级提示,一级提示和二级提示等三个句法提示条件组,并完成4个错误信念任务。结果发现,一级提示条件和二级提示条件下的错误信念理解成绩显著高于零级提示条件下的错误信念理解成绩,而一级和二级两种提示条件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句法提示对不同的错误信念任务的影响是相同的,对错误信念的预测问题和解释问题的影响模式是一致的。表明对错误信念表征的特定句法提示,有效促进了儿童的错误信念成绩,提示这种句法结构可能有助于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  相似文献   

10.
张长英  桑标  戴玉英  刘蓓 《心理科学》2012,35(4):875-881
摘 要:为探明汉语儿童看图叙述中心理状态术语的应用及与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关系,并追踪二者相互作用的方向,本研究以101名3-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纵向探查了前后相隔3个月的儿童看图叙述中心理状态术语使用情况和错误信念能力的发展状况,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时间点分别探讨了心理状态术语的运用与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结果表明:3-5岁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快速发展;儿童看图叙述中使用较多的愿望术语和情绪术语,信念术语应用相对较少,且认知词汇类型较少。控制了一般语言能力和年龄之后,仅在第一次测验上,情绪术语、信念术语仍然与同期及后期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纳西族和汉族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佳  苏彦捷 《心理科学》2005,28(5):1131-1134
选取3~5岁的纳西族儿童107人,3~5岁的汉族儿童90人,使用情绪理解任务系统地考察了他们情绪理解的发展,同时还测量了两个民族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和语言能力。结果表明,两个民族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具有相似的发展规律,但完成各任务的成绩有显著差异,提示了两个民族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不同步性。研究还发现,心理理论社会知觉成分与认知成分随年龄的增长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并且都与语言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
研究设计了冲突真实信念任务,用于考察儿童对真实信念的理解;并利用区分信念、冲突真实信念和意外地点的错误信念任务,考察儿童理解信念推理基本规则、真实信念和错误信念的发展顺序。97名3~6岁儿童完成了测试。结果显示,3岁儿童能理解信念推理的基本规则,5岁儿童能理解真实信念,6岁儿童能理解错误信念。结果支持了儿童先理解真实信念,后理解错误信念的发展模式;也说明在理解信念以前儿童已能掌握信念推理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13.
同伴接纳、家庭因素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56名幼儿园大班儿童为被试,考察了同伴接纳和家庭因素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结果发现:(1)6~7岁儿童的同伴接纳类型、家庭功能和其心理理论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同伴接纳程度高的儿童和家庭功能类型属于平衡型的儿童,心理理论能力较高。(2)家庭亲密度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存在显著相关;(3)母亲的文化水平对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存在显著影响;(4)儿童性别、同伴接纳类型、家庭亲密度和母亲文化程度可以预测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45,自引:8,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理理论”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在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年龄和发展阶段问题上仍存在争议。该研究以3所城市幼儿园中的233名3-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意外转移”和“欺骗外表”两个错误信念测验任务考察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年龄和发展阶段。研究得出如下结论:3岁之前儿童已理解外表与真实的区别,但还不能理解错误信念。 4岁儿童理解了欺骗外表任务中自己和他人的错误信念,5岁儿童理解了意外转移任务中的错误信念。4-5岁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关键年龄,但这会因测验任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72名3~5岁儿童在三个改造过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结果显示,大部分4岁儿童能够正确认识自我错误信念;大部分5岁儿童能够正确认识他人错误信念;大部分3~4岁儿童的自我错误信念认识显著好于他人(真人和玩偶)错误信念认识,5岁时这两种认识才没有显著差异;学前儿童对真人与玩偶错误信念的认识没有显著差异;学前儿童对“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中错误信念问题回答的一致性较高,而对“外表—真实”任务的回答与前两种任务的一致性较低。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将错误信念任务中主人公加上"聪明"或"笨"的标签,以考察特质标签是否会影响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360名5~8岁儿童参加实验,每个年龄组儿童随机分配到"聪明"标签组、无标签组和"笨"标签组。结果表明:(1)"聪明"标签会极大地阻碍67、岁儿童理解他人错误信念,对5、8岁儿童没有影响;(2)"笨"标签对所有年龄组儿童错误信念的理解都没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马伟娜  姚雨佳  曹亮 《心理科学》2011,34(6):1397-1402
采用情绪理解测验和同伴提名法,探讨7-11岁儿童情绪理解层次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结果发现,儿童情绪理解随年龄增长而发展,情绪理解层次发展早晚存在差异,混合情绪和道德情绪理解发展最晚。被拒绝和被忽视儿童的情绪理解测验总分显著低于受欢迎、一般型和矛盾型儿童,矛盾型儿童的总分显著低于受欢迎儿童,他们的情绪调节、混合情绪及道德情绪理解得分也各有差异,表明同伴接纳是学龄儿童情绪理解层次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依据信念(正确-错误)和愿望(接近-回避)对儿童的二级信念-愿望推理能力进行了细分,并据此设计了四个二级信念-愿望任务,探讨了480名5~8岁儿童在四个任务上的表现。结果发现,对儿童而言,不同的二级信念-愿望任务的难度不同,由易到难的顺序依次为:二级真实信念接近愿望、二级错误信念接近愿望、二级真实信念回避愿望、二级错误信念回避愿望。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失言任务和改进的说服任务考察了153名7-11岁儿童的心理理论理解和使用能力的发展状况。结果发现:儿童的失言理解能力和心理状态信息使用能力7-9岁时发展迅速,9岁后趋于稳定;两种能力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两者呈现中度相关;8-9岁是儿童失言理解和心理状态信息使用发展的转折点。结果表明:心理状态理解和使用的能力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发展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20.
个体的情绪伪装能力是其情绪社会化发展极为重要的方面,选取某幼儿园123名3~6岁儿童为被试,通过“区分外表-真实情绪”任务和“错误信念”任务考察3~6岁儿童情绪伪装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进而探讨情绪伪装认知与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结果表明:(1)儿童情绪伪装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5岁为儿童情绪伪装认知能力的快速发展期;(2)儿童在消极情境下区分内外情绪的能力显著高于在积极情境中的表现;同时,对两种情绪伪装动机(社会适应、自我保护)的认知能力无显著差异;(3)儿童情绪伪装认知和错误信念理解能力显著相关,两种错误信念(意外内容、意外地点)理解都能很好地预测情绪伪装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