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全息论     
“生物全息律”①和“宇宙全息律”②的提出为我们解开精神之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什么我们能相互理解、产生共鸣?为什么考古学家根据古代的一块陶片就可以发现当时的文化形态、精神面貌?我们认为,这是由于精神也存在着同样的全息律。简单说,精神全息律是说精神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包含着相同波段的信息,故谓“全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部分已包含着整体,二者是等价的;正因为如此,它们才能产生共振效应,相互识认。从思维的结构来看,人们都具有相同的思维模式。不管那个时代、那个认识层次上的人都遵循着大致相同的思维程序:简单→复杂、个别→一般、现象→本质。不管他们所认识的对象有什么不同,他们所运用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却是一样的,即:运用概念、判判、推理所进行的归纳、分析、演绎或直觉等,即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是相同的。简言之,一切个体包含着相同的思维结构信息,这可  相似文献   

2.
准全息论     
人脑被认为是最具复杂性的系统之一,如能给出其定量形式化描述模型,解决目前的系统悖论,并用于指导人脑模型——智能计算机的设计,其理论价值自然不言而喻。复杂系统描述模型要求体现认识论、方法论及本体论的统一性;要求体现系统论、控制论及信息论的统一性;要求体现元逻辑、元数据结构及元算法的统一性;要求体现非线性与自组织原理及机制的统一性;要求体现涌现性原理及机制;要求集有关系统理论之大成。通过准全息论及其模型——准全息元数学模塑;我们正在接近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关于辩证法的讨论中,许多争论都涉及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关系问题。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的核心是什么?是对立面的统一还是否定之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法的核心的观点,同黑格尔的观点是否一致?对立统一規律是辩证法的核心这  相似文献   

4.
无常是上座部佛教文献中通常称为“三法印”之中的第一印。所谓“法印”即是一切事物共同具有的性质。无常经常被认为是其它二法印的基础,不过第三法印“无我”有时只以第二法印“苦”为依据。定义经藏中对于无常一词的主要定义有下列诸说:“众云无常。世尊,何谓无常?物质(色)是无常,感受(受)、知觉(想)、心识作用(行)、意识(识),俱为无常。”(《杂部》Ⅲ、195)。这一陈述在某部论著中概括为:“何谓无常?五蕴为无常。以何义而谓为无常?有生有灭,故谓无常。”又曰:“一切皆无常。所谓无常者,一切为何物?眼为无常、可见之物(色)眼识、眼触、由眼触而生起的乐受苦受,以及非乐非苦的感受,俱皆无常。”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杂部》Ⅳ28);或者更简洁地说:“一切心识作用,都是无常”(《中部》  相似文献   

5.
王廷相的道德观,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基础上的。“圣人”是道德理想的最高人格;“存理去欲”是通过道德教育达到“圣人”境界的根本途径;而“动静相养”又是“存理去欲”的基本修养方法,三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学说。本文就王廷相的修养学说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在道德修养上,王廷相同周敦颐、二程、朱熹等理学家存在着重要的分歧。如何才能“存天理,去人欲”呢?这需要做一番道德修养的工夫。这个工夫,周敦颐叫做“主静”,程朱叫法“主敬”,而王廷相则叫做“动静交相养”。这是王廷相道德学说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遗憾得很,在否认造成斯大林兵营社会主义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作者之中,还没有一个人敢于深入探讨问题的社会和经济实质,也不想从实际的具体社会学和具体经济学条件出发,谈谈有关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眼下我们那些改革的“原教旨主义”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所有这些根本的结构性问题及其内在矛盾仍将充耳不闻,他们仍将成为我们的思维运动的阻力和实际民主的反对者。的确,如果根据马克思关于自己和自己的社会学说是怎么想的来判断马克思主义,那就不允许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模棱两可的和暖昧不明的评价。马克思本人大概以为他的体系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实则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7.
8.
严君平,生当西汉末期,隐居蜀郡成都,依靠卜筮维生,在世九十余年,从未涉足官场。然而其名远闻京都,其声震励巴蜀,倍受世人的爱戴和景仰。他的学生扬雄把他喻为隋珠、和壁、为他“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法言·问明》)的高洁品德感叹;三国名士王商为他立祠,而秦宓则盛赞他“由、夷逸操,山岳不移”,认为“使扬子不  相似文献   

9.
佛教的伦理观略谈施东颖自古以来,世界上许多主要宗教都具备各自的伦理道德信条以及行为规范。如犹太教、基督教的摩西十戒,印度教、替那教的五戒,道教的戒律体系等。这些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宗教,结合自己的神学理论,本着当行善,勿作恶的宗...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仁,墨子的兼爱,韩愈的博爱,张载的民胞物与,以及其他的仁爱学说,承认人人有独立的人格,提倡普遍的人类之爱,因而可以称为古代人道主义。仁爱学说不否定等级或阶级,不是一种革命的理论,包含虚伪性,但是它批判暴虐的苛政,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道家和法家反对仁爱学说,但它们都有自己的弱点,不能取得支配地位。孔子以来,仁爱学说一直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黄老学说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化成分。近年来,对这种学说的研究取得了若干成绩,但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特别是黄老学说与齐国政治的关系问题更未曾涉及。我认为,不弄清这个问题,就难以说明黄老学说在战国时期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聪明来源于丰富的知识储备,更来源于高超的思维能力─—一见微知著。世间最可贵和神奇的聪明是“一叶知秋”,即在受客观条件多方限定而所获很少信息的条件下,了解了事物的内在规律或发展趋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多的遇到的是这般信息量不足而时间又不允许决策滞延的情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决策的英明和远识.来源于反映客观事物内在规律性的全息认识方法的运用水平。所谓全息方法,是人们依据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因果制的唐钢.涌村了历事物的部分信息去认识事物整体的方法。现代科学证明,一粒沙子,包含无限宇宙的奥秘;一枚古…  相似文献   

13.
全息生物医学与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息生物医学与美学山东省针灸科学研究所(250014)陈少宗科学美学是由自然科学和美学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我们知道,自然科学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具有无限深入自然现象本质的能力。一切科学理论对于实践的有效指导,就在于它们是从无数个别现象中抽...  相似文献   

14.
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记忆方式:自我调控、程序预设)×2(测试间隔:5分钟、3天)的混合设计,考察记忆监控的准确性对有效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即时测试中,“自我调控”组的回忆成绩与“程序预设”组之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但在延时测试中,后者的成绩显著高于前者;(2)“自我调控”条件下被试的学习判断相对准确,未出现高估;(3)“自我调控”未导致记忆的有效保持,可能是由于被试低估了程序预设那些可暂时提取的词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佛教苦乐观略谈陈霞从一定意义上说,宗教就是对人生的一种看法,因此人生观在宗教教义中占有重要地位。上帝或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因此宗教人生观的共同特征是通过对上帝或神的肯定,,来否定人本身,马克思指出:“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身的就越少。”①世界上...  相似文献   

16.
十天干十二地支,本是古人用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文字符号,就跟现在的1234……一样,  相似文献   

17.
吾主耶稣教训我们说:“凯撒的归凯撒,天主的归天主。”(玛窦福音22章21节)爱国爱教的职责分明,不容混淆偏废,或漠视推诿。圣保禄宗徒更具体地指示我们说:“人人都该服从政府,因为没有权力,不是从天主来的,所有的权力,都是天主制定的,所以凡是谁违抗政府就是违抗天主所建立的秩序。”(罗马书13章)圣徒说的清晰明朗,诚恳坦白。这都说明了我们神长教友都应爱国爱教,服从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尊重政府的工作人员。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爱国也是应尽的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禁忌"起源于人类早期原始社会,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都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在原始社会的自发宗教中,禁忌几乎与传统习俗融为一体.在历来的人为宗教里,禁忌则常常通过教义的规定,成为规范戒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道教禁忌来看,由于道教是产生于中国国度,因而其禁忌也就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正如道教的形成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一样,道教禁忌也有这样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大部分宫观逐步得到恢复和修缮。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宗教部门的领导下,各宫观的教徒都不同程度地过上了正常的宗教生活。一些宫观还吸收了一批年轻的信徒从事道教职业。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一批批国内外游人、道教学者相继来到各宫观旅游观光,进行学术交流。一些重点宫观已基本上实现了“自养”,宗教工作向正规化轨道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摆在我们每个道教徒面前的是如何更好地加强道观的管理,进一步实现“自养”。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这是一个认真  相似文献   

20.
略谈五逆     
子开 《佛教文化》1994,(1):10-10
五逆与忤逆,读音虽同而意思迥异。忤逆在汉地讲法中指不孝顺父母,比如《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弃德背恩多忤逆,惟行不孝从痴咍。”俗世用这个词也挺频繁,如《水浒传》卷二二:“(宋江)又恐连累父母,教爹娘告了忤逆,出了籍册,各户另居。” 而五逆,又叫五无间业,佛教则用以称五种招致堕无间地狱报应的恶业大罪。罪恶之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