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天魁同志的《论作为哲学概念的劳动——兼与熊复同志商榷》一文(载《哲学研究》1985年第3期),就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概念及其与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劳动的关系作了较深入的探讨,读后很受启发。但我认为景文的基本观点未能准确揭示劳动的本质属性,它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也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逻辑要求。现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2.
尹星凡同志在《试论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见《哲学研究》1982年第4期》。以下简称“尹文”)中说:“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事物的矛盾,而不是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对此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必须以联系和发展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下面谈一下我的看法,并就教于尹星凡同志。  相似文献   

3.
伦理学有没有逻辑,回答是肯定的。现代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伦理学与逻辑学也不例外。早在十九世纪,英国学者穆勒就在其《逻辑体系——推理和归纳》一书中谈到《伦理科学的逻辑》。可惜的是,严复先生只翻译了该著的前半部分,名为《穆勒名学》,而没有翻译该著的后半部分。现代逻辑也不是不涉及伦理学内容的,现代逻辑中就有《道义逻辑》之说。而实际生活中,能否驾驭逻辑,往往是能否维护道义的必要条  相似文献   

4.
正L.T.F.哈姆特著,满海霞、张璐等译《逻辑、语言与意义》一书于2017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从自然语言的语义研究入手,探究了现代逻辑的新发展,共分为两卷:《第1卷:逻辑入门》《第2卷:内涵逻辑与逻辑语法》。两卷书可独立阅读,第1卷介绍了经典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是语义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卷是对第1卷的现代逻辑拓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第四册《个人和集体》思考和习题第三题中的第2句是: “犯本位主义错误的同志,常常都是从个人主义出发。”与该册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下简称《教参》)的答案,对这个句子作了逻辑分析。遗憾的是所作的逻辑分析都是不合逻辑常识的。  相似文献   

6.
要搞清本质是否是多方面的,首先必须明确本质的自身规定性。所谓本质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黑格尔说:“联系则是本质自己特有的规定”(《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40页)。构成某一事物的诸方面要素和属性,正是在特定的联系中,构成了事物的存在。所以黑格尔又说:“就本质作为单纯的和它自身相联系来说,它才是存在。”(同上书第241页)本质规定所特有的这种联系,决定了在事物的本质规定中,事物的各方面属性不是各自独立存在,而是在联系中形成了一个整体,即“作为本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逻辑教学将走向何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1998年 ,第 1期《读书》杂志发表了王路的文章《金岳霖的孤独与无奈》;同年 ,第 3期《九江师专学报》登载张盛彬的《沉重的逻辑话题——答逻辑取代论》一文。 1999年 ,第 3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王路《论我国的逻辑教学》一文 ;后该刊第 5期刊载马佩的文章《也谈我国的逻辑教学——与王路先生商榷》;同一年 ,《哲学研究》第 10期发表王路的论文《论“必然地得出”》。在上述文章中 ,王路研究员和张盛彬、马佩教授分别就我国高校逻辑教学提出了针锋相对的观点。以此为标志 ,本世纪我国逻辑学界第三次较大规模的讨论拉开帷幕。从目前情…  相似文献   

8.
论推类逻辑与中国古代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丰富的中国古代逻辑大致可以分为墨家逻辑、正名逻辑和论证逻辑三个传统,但处于主体地位的还是墨家逻辑,中国古代逻辑的基本内容也主要体现在墨家逻辑之中。正名逻辑以名家、儒家的“正名”思想与推知方法为主线,直指宋明理学的“正名”逻辑思想与方法。论证逻辑以王充的论证理论和方法为主体,主要是关于认识事物的辩证思维与方法。墨家逻辑以“类”概念为基础,以“推类”为基本方法,主要推理成分是“名”、“辞”、“说”,主导推理范式是“推类”。什么是“名”?《墨辩》说:“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荀子.正名》说:“实不喻然…  相似文献   

9.
与经验主义或实证主义之前的形式相比,逻辑和数学哲学是最具逻辑经验主义特征的。逻辑经验主义不仅因此得名,而且也为科学经验主义的成功点燃了希望。然而,经验主义者的心理主义与实证主义者的逻辑主义对数学本质的探讨始终不能达成共识。基于这种背景,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发表对于维也纳小组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逻辑经验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的数学哲学都是植根于《逻辑哲学论》的。本文在第一部分阐释了它何以成为该学派在"哲学上的转折点"。而维也纳学派从一开始就试图对《逻辑哲学论》进行革新,使之服务于其本身的纲领。本文在第二部分着重探讨了他们关于这些问题所展开的激烈讨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1年卡尔纳普提出了"句法"纲领,该纲领从根本上超越了逻辑经验主义的原有框架。但由于当时欧洲逻辑经验主义者受到纳粹的迫害而四分五散,"句法"观点并未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第三、第四部分具体分析了逻辑经验主义如何由《逻辑哲学论》向"句法"思想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河南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由梁遂副教授编写的《逻辑病例汇析》一书的第95~96页,梁副教授分析了一个违反了不矛盾律的病例。我觉得其中似有不妥之处,值得商榷。梁副教授认为《山泉》这首诗违反了不矛盾律。现将该诗摘抄如下: 《山泉》:叮咚!叮咚!风摇花影、水波荡动。静悄悄,静悄悄,静得莲花瓣落地能听清; 清粼粼,清粼粼,清得透出水底的石纹。梁副教授认为:既然前文有“叮咚!叮咚!”的水声和“风摇花影”的风声,这是有声的,可后文又提到“静得莲花瓣落地能听清”,这是无声的、静的。他便觉得此诗犯了矛盾律的逻辑错误。我认为这首诗并没有违反不矛盾律的逻辑要求,是合乎逻辑的。在《新应用逻辑学》的第117页讲到:“不矛盾律的逻辑要求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11.
李竟泉同志在《也谈逻辑与语法的关系》(载《逻辑与语言学习》85年第2期)一文中说:“搭配的实质是语义搭配,也就是要符合逻辑的问题”。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特提出来与李竟泉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2.
李全元、邓光汉两同志在《逻辑与语言学习》87年第3期上撰文,就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问题与我商榷。我想有必要简要地答复一下。 1974年,王宪钧、晏成书两教授合编了一本教材《形式逻辑(讨论稿)》,由北京大学哲学系铅印。王先生执笔的第二章,在讲述事物情况之间的联系时说,有甲必有乙,甲是乙的充分条件。无甲必无乙,甲是乙的必要条件。把这两种条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关系理论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关系理论探究张家龙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关系之中,没有关系的孤立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关系”这一概念无论是在哲学中,还是在逻辑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以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关系逻辑是由“关系逻辑之父”德摩根在19世纪创立的。但在古典形式逻辑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著作《工具论》中已有关系逻辑的萌芽。继承亚里士多德的这份珍贵遗产,对于哲学和逻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抛出此文,仅作引玉之砖而已。一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史和逻辑史上最早提出把“关系”作为一个范畴。他在《工具论》的第一篇《范畴篇》中对关系…  相似文献   

14.
捷克斯洛伐克《哲学杂志》去年第2期发表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柯尔曼的《反对我们哲学中的教条主义》一文(译文见本刊去年第8期)。柯尔曼攻击斯大林关于一切事物都可认识的论点,认为这是哲学中的“教条主义”,并提出“自然界中存在着原则上不可认识的事物”的论点。捷克斯洛伐克《新思想》去年第9期发表这里译出的这篇文章,作者也主张反对所谓教条主义,但不同意柯尔曼的论点,并对它作了详细的反驳。作者认为,承认世界的可知性,绝不是教条主义的表现,关于“一切事物在原则上可以认识”的论点并不是斯大林提出,而是从恩格斯和列宁那里继承来的。  相似文献   

15.
李先焜先生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两篇论文(《语言、逻辑与语言逻辑》,1986年第8期;《指号学与逻辑学》,1988年第9期),批评“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的观点,论证他自己的“逻辑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符号”的观点。我认为,李先生的观点实际上涉及到“逻辑究竟是什么”这个根本性的逻辑哲学问题,因此应该在更广大的背景中去审视它。  相似文献   

16.
《普通逻辑》(《普通逻辑》编写组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版)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份统计材料有错误,或者是计算有错误,或者是原始材料有错误,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请问;上述判断是什么选言判断?”(见该书第296页) 该书的教学参考书认为这个判断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但没加分析。对这个参考答案,有的同志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它是相容的选言判断.(参看《逻辑与语言学习》1985年第4期,第16  相似文献   

17.
周濂 《世界哲学》2004,2(6):84-92
导言 克里普克在《命名与必然性》中提出内在结构是自然种类的本质属性,比如H2O是水的本质属性,原子序数79是金子的本质属性,老虎的生物学内在结构是老虎的本质属性等等.  相似文献   

18.
关于逻辑与哲学的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葛殷同在《再议辩证逻辑》中说:“弗雷格以后逻辑彻底与哲学分了家,成为一门完全独立于哲学的科学.这促进了逻辑的飞跃发展.现在要求走回头路,把与辩证法、认识论统一的辩证逻辑当作逻辑,再次模糊作为意识形态的哲学与作为工具性科学的逻辑的界限,其必要性何在?”(见《哲学动态》1992年第4期第33页),不知诸葛同志对哲学逻辑(这里是指多值逻辑、时态逻辑、命令句逻辑等等的统称)的兴起怎么看.哲学逻辑的兴起,是以与  相似文献   

19.
在姜全吉先生编写的《逻辑》一书的概念部分的练习题中,有这样一个例题: 题:人民教师应该是讲文明礼貌的模范,有些脏话是不应该讲的。答:这句话在运用概念时犯了“限制不当”的逻辑错误。不能用“有些”限制“脏话”,应改为“任何脏话都是不应该讲的”(《逻辑》姜全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58页)。这个例题我认为从选题到解答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词义派生的逻辑分类,是指在一个词派生出新义后,按其基本义和新义间的逻辑变化关系所做的划分。大致包括六种类型: 1、通称变专指即基本义是表某类事物的统称,新义则变为专指该类事物的某个具体个体。如“第三者”: 基本义:当事双方以外的人或团体。新义:专指插足于夫妻双方之间,与其中一方保持不正当关系的人。例:“它还多少触及了当今生活日趋变化和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如……第三者插足,青年婚姻”。(《人民日报》87年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